IDC數據中心機房項目工程驗收記錄表格(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0938
2022-10-21
12頁
202.36KB
1、.IDC數據中心機房工程驗收記錄表防雷與接地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1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防雷與接地裝置1 浪涌保護器安裝應牢固,接線應可靠。安裝多個浪涌保護器時,安裝位置、順序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說明書的要求2 接地裝置焊接應牢固,并應采取防腐措施。接地體埋設位置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引下線應固定。3 接地電阻值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采取物理或化學降阻措施2、。4 等電位聯接金屬帶可采用焊接、熔接或壓接。金屬帶表面應無毛刺、明顯傷痕,安裝應平整、連接牢固,焊接應進行防腐處理。接地線1 接地線不得有機械損傷;穿越墻壁、樓板時應加裝保護套管;在有化學腐蝕的位置應采取防腐措施;在跨越建筑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應彎成弧狀,弧長宜為縫寬的1.5 倍。2 接地端子應做明顯標記,接地線應沿長度方向用油漆刷成黃綠相間的條紋進行標記。3 接地線的敷設應平直、整齊。轉彎時,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規定。接地線的連接宜采用焊接,焊接應牢固、無虛焊,并應進行防腐處理。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供配電系統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3、2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 收 結 論(記錄)通用1 電氣裝置、配件及其附屬技術文件是否齊全;2 線纜的型號、規格、敷設方式、相序、導通性、標志、保護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已經隱蔽的應檢查相關的隱蔽工程記錄;3 照明裝置的型號、規格、安裝方式、外觀質量及開關動作的準確性與靈活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 電氣裝置的型號、規格、安裝方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電氣裝置1 電氣裝置的安裝應牢固可靠、標志明確、內外清潔。安裝垂直度偏差宜小于1.5;同類電氣4、設備的安裝高度,在設計無規定時應一致2 開關、插座應按設計位置暗裝,接線應正確、牢固。不間斷電源插座應與其他電源插座有明顯的形狀或顏色區別3 落地安裝的電源箱、柜應有基座。安裝前,應按接線圖檢查內部接線。基座及電源箱、柜安裝應牢固,箱、柜內部不應受額外應力。接入電源箱、柜電纜的彎曲半徑宜大于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4 不間斷電源及其附屬設備安裝前應依據隨即提供的數據,檢查電壓、電流及輸入輸出特性等參數,并應在符合設計要求后進行安裝。安裝及接線應正確、牢固。5 蓄電池組的安裝應符合設計及產品技術文件要求。蓄電池組重量超過樓板載荷時,在安裝前應按設計采取加固措施。對于含有腐蝕性物質的蓄電池,安裝時應5、采取防護措施。6 電氣裝置與各系統的聯鎖應符合設計要求,聯鎖動作應正確。7 隱蔽空間內安裝電氣裝置時應留有維修路徑和空間。配線及1 線纜端頭與電源箱、柜的接線端子應搪錫或鍍銀。線纜端頭與電源箱、柜的連接應牢固、可靠,接觸面搭接長度不應小于搭接面得寬度.敷設2 電纜敷設前應進行絕緣測試,并應在合格后敷設。機房內電纜、電線的敷設,應排列整齊、捆扎牢固、標志清晰,端接處長度應留有適當富裕量,不得有扭絞、壓扁和保護層斷裂等現象。電纜接入配電箱、配電柜時,應捆扎固定,不應對配電箱產生額外應力。3 隔斷墻內穿線管與墻面板應有間隙,間隙不宜小于10mm。安裝在隔斷墻上的設備或裝置應整齊固定在附加龍骨上,墻板6、不得受力。4 電源相線、保護地線、零線的顏色應按設計要求編號,顏色應符合下列規定:1 保護接地線(PE線)應為黃綠相間色;2 中性線(N線)應為淡藍色;3 A 相線應用黃色,B 相線應用綠色,C相線應用紅色。5 電纜橋架、線槽和保護管的敷設應符合設計要求。在活動地板下敷設時,電纜橋架或線槽底部不宜緊貼地面。照明裝置1 吸頂燈具底座應緊貼吊頂或頂板,安裝應牢固。2 嵌入安裝燈具應固定在吊頂板預留洞(孔)內專設的框架上。燈具宜單獨吊裝,燈具邊框外緣應緊貼吊頂板。3 燈具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成排安裝時應整齊、美觀。電氣測試1 電氣裝置與其他系統的聯鎖動作的正確性、響應時間及順序;2 電線、電纜及7、電氣裝置的相序的正確性;3 電線、電纜及電氣裝置的電器絕緣電阻應滿足項目名稱最小絕緣電阻值(M)開光、插座5 燈具2 電線電纜0.5 電源箱、柜二次回路1 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監控與安全防范系統功能檢測記錄表工程名稱編號YSJL-03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序號系統檢測項目檢測結果檢測結論1 環境監控系統溫度、濕度監控準確性2 漏水報警準確性3 設備監控系統設備參數采集正確性4 報警響應時間5 聯動功能6 視頻監控系統系統控制功能檢測7 監視功能8 顯示功能9 記錄功能10 回放功能11 聯動功能12 其他功能項目檢測13 入侵報警系統入侵報8、警功能檢測探測器報警功能14 報警恢復功能15 記錄顯示功能顯示信息、記錄內容16 管理功能17 系統自檢功能檢測系統自檢功能18 布防/撤防功能19 系統報警響應時間20 出入口控制系統出入目標識讀裝置功能21 信息處理/控制功能22 異常報警功能系統檢測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綜合環境監控系統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4-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設備安裝1 設備與設施的安9、裝應按設計確定位置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留有操作和維修的空間;2)環境參數采集設備應安裝在能代表被采集對象實際狀況的位置上。2 讀卡器、開門,按鈕等實施的安裝位置應遠離電磁干擾源。3 信號傳輸設備和信號接收設備之間的路徑和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定時應滿足設備技術檔案的要求。4 攝像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對攝像機逐個通電、檢測和粗調,并應在一切正常后安裝;2)攝像機與云臺的連接線纜的長度應滿足攝像機轉動的要求;3)對攝像機初步安裝后,應進行通電調試,并應檢查功能、圖像質量、監視區范圍,應在符合要求后固定;4)攝像機安裝應牢固、可靠。5 控制箱(柜)、臺及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下列10、規定:1)控制箱(柜)、臺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平穩、牢固,并應便于操作和維護;2)控制箱(柜)、臺內應采取通風散熱措施,內部接插件與設備的連接應牢固可靠;3)所有控制、顯示、記錄等終端設備的安裝應平穩,并應便于操作。6 設備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明確要求時,應按產品技術文件要求進行接地。配線與敷1 同軸電纜的敷設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的有關規定。2 傳感器、探測器的導線連接應牢固可靠,并應留有適當余量,線芯不得外漏。.設3 電力電纜應與信號線纜、控制線纜分開敷設,無法避免時,對信號線纜、控制線纜應進行屏蔽。系統調試4 環境監控系統功能檢測11、及調試應包括系列內容:1)機房正壓、溫度、濕度測量;2)查驗監控數據準確性;3)檢測漏水報警的準確性;5 場地設備監控系統功能檢測機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1)檢測采集參數的正確性;2)檢測控制的穩定性和控制效果、調試響應時間;3)檢測設備連鎖控制和故障報警的正確性。6 機房出入口控制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1)調試卡片閱讀機、控制器等系統設備,應能正常工作;2)調試卡片閱讀機的開門、關門、提示、記憶、統計、打印等判別與處理;3)調試出入口控制系統與報警等系統間的聯動。7 視頻監控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1)檢查、調試攝像機的監控范圍,聚焦,圖像清晰度,灰度及環境照度與抗逆光效果;2)檢查、調試云12、臺及鏡頭的遙控延遲,排除機械沖擊;3)檢查、調試視頻切換控制主機的操作程序,圖像切換,字符疊加;4)調試監視器、錄像機、打印機、圖像處理器、同步器、編碼器、譯碼器等設備;5)對于具有報警聯動功能的系統,應檢查與調試自動開啟攝像機電源、自動切換音視頻到指定監視器及自動實時錄像,檢查與調試系統疊加攝像時間、攝像機位置的標識符及顯示穩定性及打開聯動燈光后的圖像質量;6)檢查與調試監視圖像與回放圖像的質量,在正常工作照明環境條件下,應能辨別人的面部特征。其他1 出入口控制系統的出入目標識讀功能、信息處理和控制功能、執行機構功能。2 視頻監控系統的控制功能、監視功能、顯示功能、記錄功能和報警聯動功能3 13、環境監控系統和場地設備監控系統的數據采集、傳送、轉換、控制功能;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空調與通風系統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5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3-2002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空調設備安裝1 室內機組安裝時,在室內機組與基座之間應墊牢靠固定的隔震材料。2 室外機組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滿足設備技術檔案對空氣循環空間的要求。3 連接室內機組與室外機組的氣管和液管,應按設備技14、術檔案要求進行安裝。氣管和液管為硬紫銅管時,應按設計位置安裝存油彎和防震管。4 空氣設備管道安裝完成后,應進行檢漏和壓力測試,并應做記錄;合格后應進行清洗5 管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保溫。當設計對保溫材料無規定時,可采用耐熱聚乙烯、保溫泡沫塑料或玻璃纖維等材料。新風安裝1 新風系統設備與管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安裝,安裝應便于空氣過濾裝置的更換,并應牢固可靠。2 管道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的安裝應牢固可靠、啟閉靈活、關閉嚴密。閥門的驅動裝置動作應正確、可靠。3 手動單葉片和多葉片調節閥的安裝應牢固可靠、啟閉靈活、調節方便。風管、部件制作與安裝1 表面應平整,不應有氧化、腐蝕等現象;加工風管時,鍍鋅層損壞處15、應涂兩遍防銹漆;2 風管及相關部件安裝應牢固可靠,并應在驗收后進行管道保溫及涂漆。3 風管與法蘭的連接應嚴密,法蘭密封墊應選用不透氣、不起塵、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緊固法蘭時不得損壞密封墊。系統調試1 空調設備、新風設備應在保壓試驗合格后進行開機試運行。2 空調設備安裝完畢后,應首先對系統進行檢漏及保壓試驗。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裝修裝飾工程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6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20011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吊頂1 吊頂吊桿和龍骨的材質、規格、安裝間隙與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吊桿或預設鋼板,應在吊頂施工前完成。未做防銹處理的金屬吊掛件應進行涂漆。2 吊頂板上鋪設的防火、保濕、吸音材料應包封嚴密,板塊間應無縫隙,并應固定牢靠。3 龍骨與試面板的安裝施工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 GB50327的有關規定執行,并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4 吊頂裝飾面板表面應平整、邊緣整齊、顏色一致,板面不得變色、翹曲、缺損、裂縫和腐蝕。隔斷1 飾面板表面應平整、邊緣整齊,不應有污垢、缺角、翹曲、起皮、裂紋、開膠17、劃痕、變色和明顯色差等缺陷2 隔斷玻璃表面應光滑、無波紋和汽包,邊緣應平直、無缺角和裂紋。3 豎龍骨的長度應小于隔斷墻的高度30mm,上下應形成15mm 的膨脹縫;4 隔斷墻兩面墻板接縫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安裝雙層墻板時,面層與基層的接縫亦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5 玻璃隔斷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玻璃支撐材料品種、型號、規格、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光滑、無污垢和劃痕,不得有機械損傷;2 隔斷不到頂棚時,上端龍骨應按設計與頂棚或梁、柱固定;3 安裝玻璃的槽口應清潔,下槽口應襯墊軟件材料。玻璃之間或玻璃與扣條之間嵌縫灌注的密封膠應飽滿、均勻、美觀;如填塞彈性密封膠條,應牢固、嚴密,不得起鼓和缺18、漏;地面1 地面鋪設宜在隱蔽工程、吊頂工程、墻面與柱面的抹灰工程完成后進行。2 鋪設前應對建筑地面進行清潔處理,建筑地面應干燥、堅硬、平整、不起塵。活動地板下空間作為送風靜壓箱時,應對原建筑表面進行防塵涂覆,涂覆面不得起皮和龜裂。.3 活動地板鋪設時應隨時調整水平;遇到障礙物或不規則墻面、柱面時應按實際尺寸切割,并應相應增加支撐部件。4 鋪設風口地板和開口地板時,需現場切割的地板,切割面應光滑、無毛刺,并應進行防火、防塵處理。5 活動地板鋪設前,應按設計標高及地板布置準確放線。沿墻單塊地板的最小寬度不宜小于整塊地板邊長的1/4.內墻、頂棚及柱面的處理1 舊墻面在涂飾涂料前應清除疏松的舊裝修層并19、涂刷界面劑2 基層膩子應平整堅實牢固無粉化起皮和裂縫內墻膩子的粘結強度x 應符合建筑室內用膩子(JG/T 3049)的規定3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施工的環境溫度應在 5 35 之間4 水性涂料涂飾工程應涂飾均勻粘結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門窗及其他1 鋼質防火門安裝前不應拆除包裝,并應存放在清潔、干燥的場所,不得磨損和銹蝕。2 門窗框與洞口的間隙應填充彈性材料,并應用密封膠密封。3 門窗套、窗簾盒、暖氣罩、踢腳板等制作與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的有關規定。其表面應光潔、平整、色澤一致、線條順直、接縫嚴密,不得有裂縫、翹曲和損壞。4 吊頂、隔斷墻、內墻和頂棚20、及柱面、門窗以及窗簾盒、暖氣罩、踢腳板等施工的驗收內容和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的有關規定。11.8.2 地面處理施工的驗收內容和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的有關規定。防靜電活動地板的驗收內容和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防靜電地面施工及驗收規范SJ/T31469 的有關規定。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外粘纖維復合材工程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7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21、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550-2010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界面處理1 經修整露出骨料新面的混凝土加固粘貼部位,應進一步按設計要求修復平整,并采用結構修補膠對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進行修補、復原;對有段差、內轉角的部位應抹成平滑的曲面;對構件截面的棱角,應打磨成園弧半徑不小于 25mm 的園角。在完成以上加工后,應將混凝土表面清理潔凈,并保持干燥。2 當粘貼纖維材料采用的粘結材料是配有底膠的結構膠粘劑時,應按底膠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涂刷和養護,不得擅自免去涂刷底膠的工序。若粘貼纖維材料采用的粘結材料是免底涂膠粘劑,應檢查其產品名稱、型號及產品使用說明書,并經監22、理單位確認后,方允許免涂底膠。3 若在底膠指干時,未能及時粘貼纖維材料,則應等待 12h 后粘貼,且應在粘貼前用細軟羊毛刷或潔凈綿紗團沾工業丙酮擦拭一遍,以清除不潔殘留物和新落的灰塵。纖維材料粘貼施工1 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粘劑,其配制和使用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拌合應采用低速攪拌機充分攪拌;拌好的膠液色澤應均勻、無氣泡;其初粘度應符合規范的要求;膠液注入盛膠容器后,應采取措施防止水、油、灰塵等雜質混入。2 纖維織物可采用特制剪刀剪斷或用優質美工刀切割成所需尺寸。織物裁剪的寬度不宜小于 100mm。3 纖維織物應按下列步驟和要求粘貼:1 按設計尺寸裁剪纖維織物,且嚴禁折疊;若纖維織物23、原件已有折痕,應裁去有拆痕一段織物;2 將配制好的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粘劑均勻涂抹于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3 將裁剪好的纖維織物按照放線位置敷在涂好結構膠粘劑的混凝土表面。織物應充分展平,不得有皺褶;4 沿纖維方向應使用特制滾筒在已貼好纖維的面上多次滾壓,使膠液充分浸漬纖維織物,并使織物的鋪層均勻壓實,無氣泡發生;5 多層粘貼纖維織物時,應在纖維織物表面所浸.漬的膠液達到指干狀態時立即粘貼下一層。若延誤時間超過 1h,則應等待 12h 后,方可重復上述步驟繼續進行粘貼,但粘貼前應重新將織物粘合面上的灰塵擦拭干凈;6 最后一層纖維織物粘貼完畢,尚應在其表面均勻涂刷一道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424、 纖維復合材膠粘完畢后應靜置固化,并應按膠粘劑產品說明書規定的固化環境溫度和固化時間進行養護。當達到 7d 時,應先采用D型邵氏硬度計檢測膠層硬度,據以判斷其固化質量,并以邵氏硬度HD 70 為合格。然后進行施工質量檢驗、驗收。若邵氏硬度HD70,應揭去重貼,并改用固化性能良好的結構膠粘劑。施工質量檢驗1 纖維復合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錘擊法或其他有效探測法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認的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總粘結面積的 95%。2 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必須進行見證抽樣檢驗。其檢驗結果應符合規范指標的要求。若不合格,應揭去重貼,并重新檢查驗收。3 纖維復合材粘貼位置,與設25、計要求的位置相比,其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10mm;長度負偏差不應大于 15mm。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綜合布線系統驗收記錄表編號YSJL-08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 50312 施工質量驗收內容驗收結論(記錄)線纜敷設1 線纜敷設前應對線纜進行外觀檢查;在插座面板上應用顏色、圖形、文字按所接終端設備類型進行標識。2 線纜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扭絞,不宜交叉,標簽應清晰;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的規定;3 走26、線架、線槽和護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線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敷設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 的有關規定。對于上走線方式,走線架的敷設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 的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 走線架內敷設光纜時,對尾纖應用阻燃塑料設置專用槽道,尾纖槽道轉角處應平滑、呈弧形;尾纖槽兩側壁應設置下線口,下線口應做平滑處理;2 光纜的尾纖部分應用棉線綁扎;3 走線架吊架應垂直、整齊、牢固。4 設備跳線應插接,并應采用專用跳線;從配線架至設備間的線纜不得有接頭;線纜敷設后應進行導通測試。5 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線纜時,應對線纜進行綁扎。對絞電纜、光纜及其他信號電纜應根據線纜的類別、數量、纜徑、線纜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間距應均勻,松緊應適度。垂直布防線纜應在線纜支架上每隔1.5m 固定。線纜測試1 進行電纜系統電氣性能測試和光纜系統性能測試,各項測試應做詳細的記錄2 檢查配線柜的安裝及配線架的壓接;檢查走線架、槽的規格,型號和安裝方式;檢查線纜的規格、型號、敷設方式及標識;驗收結論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建設單位:時間:監理單位:時間:承建單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