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生態修復及景觀工程設計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1097
2022-10-21
15頁
3.06MB
1、1 河水生態修復及景觀工程設計方案2 目錄一、項目概述 11.基本情況1 2.水體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2 3.甲方要求2二、設計原則3 三設計概要3四設計目標41、總體目標 42、水生植被修復目標 53、水面景觀目標 6五、施工流程和單元說明7 1、施工流程圖 72、單元技術說明 83、生態修復景觀平面布置圖 12六、工程概算 131、水生植物清單 132、浮島(含水生植物、器材)費用列表133、微生物、載體、藥劑費用列表134、投資預算表 14七、承諾14工程效果參考圖(附)153 寧波亞德客自動化工業有限公司水體生態修復及景觀工程設計方案一、項目概述1.基本情況:是全球知名專業生產各類氣動器2、材的大型國際集團,致力于向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氣動控制元件、氣動執行元件、氣源處理元件、氣動輔助元件等各類氣動器材、服務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長期的價值和潛在的增長。亞德客始創于1988 年,現轄寧波、廣東、臺灣三大生產基地和上海、意大利米蘭兩家營銷中心,亞德客生產基地廠房面積達 10 萬平方米,全球員工總計2800 余人,產品暢銷中國、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現企業廠區內有環廠房內河河水富營養化,造成水體污染,環廠內河治理段總長約2500 米,水面寬度10-15 米,治理段總面積約達30000 多平方米。水體透明度差,高溫季節水面經常爆發藍藻水華,且水質易發綠發臭。經我公司現場取水樣檢測,3、水質數據如下:COD:100mg/L;BOD:15mg/L;PH:7.3 氨氮:5mg/L;總磷:17mg/L;2.水體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21、內源污染影響:工程水域長期受雨、污水及死亡藻類沉積4 影響,故有較多的有機污染物和化學物在河床底部淤積,通過與上覆水體的反復交換,不斷向上釋放高濃度污染,成為對水域污染貢獻率較大的內源性污染源。而且平時河道水體基本不流動、交換量小,自凈能力喪失。2.2、面污染源進入:河道的雨水匯集區域面積較大,而河道護坡設計單純考慮了水利防洪的需要,忽略了水陸交界的生態性,造成了沿河地面污染隨雨水地表徑流未經濕地、生態駁岸的阻攔和緩沖直瀉入河。2.3、點源污染進入:兩4、岸的加工企業,含有多種化學物和污染物的少量廢水排入河中,造成河水變黑、發臭。2.4、評價:由于外源污染不間斷進入,河床底部為水泥池底,沒有淤泥形成自凈功能,內源污染嚴重,水體高度富營養化且含超量化學物,水質劣于五類水質指標。耐污性能弱的水生植物根本無法生存,氮、磷等元素生態循環無法實現,水體生態鏈嚴重受損,自凈功能喪失,河道生態遭到嚴重破壞。3.業主要求3.1 水質要求:要求人在岸邊嗅不到臭味。3.2 景觀要求:水面植物布置結合整體景觀效果,著重在親水平臺及橋上的視覺角度進行景觀植物造型設計、布置。二、設計原則1、保證工程設施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耐久性2、生物群落多樣性與生境多樣性相統一5 3、5、生態系統自我設計、自我修復功能4、景觀整體性原則5、回饋調整式設計原則三設計概要在工程 30000 多平方米水域內,設計如下重污染水體生物修復工程內容:1、利用“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底質改性微生物”技術措施、投放底棲動物,原位改性底質(控制內源污染);2、布置浮島植物膜,富集有益微生物;3、種植經過適應性馴化的去污力強的植物(挺水、浮水、沉水);4、(由于水體含有大量化學污染物)水生植物移栽前、后,進行耐污性能和適應性變異促進等調試。底質改性及生物膜技術凈化水質,底棲動物、(濾食性魚類)及先鋒植物控制藻類,確保水生環境改善,為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生長生存提供良好的環境。植物選擇經過適應性馴化的、去6、污能力強、觀賞價值高的水生植物,結合植物膜技術加速削減水體中富含的氮、磷等,凈化水質的同時,美化水域,建設生態景觀。水生植物以土著種為主,挺水植物選用香蒲-xs1、菖蒲-xs1、美人蕉-xs2、茭筍-x00 等;沉水植物選用輪葉黑藻-xj2(暖季)、黃絲草-xj2(寒季)、菹草-xj2(寒季)、伊樂藻-xj2(寒季)等;浮水植物選用蕹菜-xs2(暖季)、鳳眼蓮-xs1(暖季)、水龍-xs1(寒季)、粉綠狐尾藻-xs2(寒季)來更替。通過對水生動、植物選擇性定向培養,建立起穩定的、具自修復性的人工生態系統,實現人工生態體系向自然生態體系的演替,恢復水體生物多樣性,并充分利用自然系統的循環再生、自7、6 我修復等特點,實現水生態系統能量營養的良性循環。植物種植以濕地與浮島(JH1 浮島、JGH2 浮島、JG3 浮島)相結合,充分考慮滿足四季景觀的觀賞需求。本設計涵蓋現場勘察評估、工程技術方案、生態修復目標、運行調試方案和非工程措施等內容。四設計目標1、總體目標治理段通過水體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后,總體逐漸實現水體從濁水藻型穩態向清水草型穩態的轉變,提高水體的生物多樣性和自凈能力,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發揮特種高等水生植物吸收凈化、抑制藻類、清淤防濁、澄清水質等功能,提高水體透明度。設計水質目標透明度有所提高;岸邊基本嗅不到水中臭味。2、水生植被修復目標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生產者具有多樣性種群,暖8、季、寒季挺水植7 物自然更替,建立以挺水植物為優勢種群的穩定的植物群落。本工程沉水植物主要品種為輪葉黑藻-xj2(暖季)、黃絲草-xj2(寒季)、菹草-xj2(寒季)、伊樂藻-xj2(寒季),布置面積為 100m2;浮水植物以蕹菜-xs2(暖季)、鳳眼蓮-xs1(暖季)、水龍-xs1(寒季)、粉綠狐尾藻-xs2(寒季)為先鋒植物來控制水體污染,實現季節自然更替,面積達到 2000m2;挺水植物以香蒲-xs1、菖蒲-xs1、美人蕉-xs2、茭筍-x00 等為主,面積達到600m2。生物相目標恢復水生動物種群,適當提高螺類的種群數量,以消費有機碎屑、腐碎、巨大的微生物生物量,恢復搖蚊和水蚯蚓等底棲9、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凈化水體。3、水面景觀目標在保證水體環境自然性的基礎上,進行水面“景觀綠化”。引進經過適應性馴化的水生觀賞植物、水培花卉、陸生花卉,結合周邊環境造景。強調“綠化”與環境的協調性、景觀的功能實用性和景觀自身的可觀賞性。水體景觀設計目標:以“人文、人性、自然和生態”為原則,以江南水鄉格調為特色,水生植物為主,陸生植物為輔,力圖創造一個自然的、生態的、和諧的獨具水鄉風格的人性化的生態景觀。視覺上力求“四季見綠”,冬季部分植物保持常綠(即2040%常綠植物)。在治理區域水面寬闊的橋梁、路口、親水平臺等處強化水面景觀,針對環境加以美化。水面景觀綜合沿岸景觀和倒影,水面植物進行適當的景10、觀布置,形成水面畫卷。8 9 五、施工流程和單元說明1、施工流程圖1 變異性促進 藥劑 2 耐污吸收促進藥劑 適應性馴化水生植物預處理N、P等富余營養吸收1 JH1 浮島制作,漂浮植物移栽 生物制劑 2 JGH2 浮島制作,漂浮、挺水植物移栽生物制劑 3 JG3 浮島制作,挺水植物移栽 生物制劑 4 耐污吸收、促進繁殖 藥劑 準源頭及上游入口治理1 先鋒植物移栽(耐污性強)2 JH1 浮島制作生物制劑 3 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厭氧微生物植物適應性調整、調試1.種植品種、種植密度及浮島形狀調整,植物種群優化2.藥劑 調試3景觀調整4生態抑藻植物工程驗收中期底質改性1 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底質改性微生11、物2 底棲動物分期分段投放3沉水植物種植1 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及底質改性微生物投放(間斷性、直至微生物群落穩態)2根據水文、氣象條件進一步調整系統調試系統工程驗收退場初期底質改性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底質改性微生物(厭氧型)10 水生植物布置路線圖2、單元技術說明2.1、治理技術本工程通過鳳眼蓮-xs1、水龍-xs1、粉綠狐尾藻-xs2 等耐污植物的根系形成類似生物柵(如圖所示)來對雨水匯集區域進行過濾,去除污水中 COD、懸浮物。待水體生態系統穩定后,具有一定的納污及凈化能力,可以逐步減弱其功效,同時增加沉水植物。圖 51 根系生物柵JH1 浮島JGH2 浮島JG3浮島JGH2 浮島吸收 N、P 12、完善種群景觀搭配吸收 N、P 抑制藻類凈化水質沉水植物浮葉植物(盆栽法)帶泥拋秧移栽挺水植物扦插移栽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生態系統11 2.2、改性技術由于面源污染的長期積累,導致內源污染嚴重。本工程采用先進的“吸附性微生物載體”技術,利用富集功能性微生物原位降解內源污染,控制水體碳、氮、磷循環。改性技術以“吸附性微生物載體-底質改性微生物”介入工藝實施水體底質生物修復,迅速重建嚴重受損的底端生物鏈腐食食物鏈,為上行生物鏈的梯次恢復奠定基礎。在這個系統中,有機物逐漸向高一級食物鏈轉移,但是在每一級的轉移過程中,只有大約10的有機物轉化成為生物體的機體組成部分,其余大約90都被轉化成為水和二氧化13、碳等物質,并釋放出能量。一般的食物鏈都至少有四、五級生物組成,最終的高級生物體大約只有最初有機物的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這樣就達到了降解有機物,消除污染的目的。2.3、生態抑藻技術在這幾年夏季,內河都大面積爆發水華,水面被一層厚厚的藍藻群體所覆蓋,接著藍藻大量死亡,藍藻死亡個體在分解過程中散發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同時消耗了水體中大量溶解氧,造成河中魚類大量死亡,對沿岸居民工作、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抑制藻類水華的爆發,本工程將采取以下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生物措施:先鋒植物的種植在污染較嚴重的河道里,水體透明度較低,直接移栽沉水植物比較困難,選擇經過適應性馴化的、不受水體透明度影響且納污性強的漂浮14、植物抑制藻類,提高水體透明度,為后期移栽沉水植物做好準備,種植方法采用 JH1-浮島技術。2.4、挺水及浮水植物種植技術2.4.1、JGH2-浮島、JG3-浮島種植技術12 本工程的浮島是一種象筏子的人工浮體,在上邊栽培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浮島上種植的植物主要是具有景觀效果和凈化水質功能的品種,植物層次種植,獨立造景、聯合造景都可;與河岸、駁坎、棧橋協調性好,能夠很好的與環境融合。2.4.2、JH1-浮島種植技術JH1-浮島利用生物治污原理,通過植物根系吸收水中營養物質,同時植物根莖附著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利用這一原理凈化水質。植物選擇營養吸收率高的品種,在暖季采用蕹菜-xs2(暖季)、15、鳳眼蓮-xs1(暖季)、等,冬季為水龍-xs1、粉綠狐尾藻-xs2,在美化水域景觀的同時,削減水體中富含的氮、磷等。2.5、水生動物投放技術因為水質情況較差,不適合投放魚類,只能在后期投放底棲動物螺13 類等。3、生態修復景觀平面布置河道尺寸由業主提供,由于沒有具體準確測量,河道植物布置如與實際有誤差,以實際布置與植物數量為準。*植物面積布置已充分考慮水利行洪要求。*浮島結構與錨固設計已充分考慮到行洪期間的水流沖擊力因素。六、工程概算1、水生植物清單序號植物品種面積()單位面積株數(株/m2)總 數 量(株)備注1 喜 旱 蓮 子 草-xs00 500 80 40000 冬季落葉2 蕹菜-xs16、2 80 50 4000 不 耐 寒3 水龍-xs1 500 60 30000 耐寒4 粉 綠 狐 尾 藻-xs2 300 40 12000 耐寒5 鳳眼蓮-xs1 300 20 6000 不 耐 寒6 菖蒲-xs1 120(+80)20 4000 耐寒7 美人蕉-xs2 400 16 6400 不 耐 寒8 茭筍-x00 180(+120)16 4800 不 耐 寒9 伊樂藻-xj1 100 40 4000 10 黃絲草-xj1 100 40 4000 11 金魚藻-xj1 100 40 4000 12 輪葉黑藻-xj1 100 40 4000 注:植物品種需根據施工當時供貨情況進行等效、等17、值調整。2、浮島(含水生植物、器材)費用列表序號名稱面積()單價(元/)總價(萬元)1 JH1 浮島2000 100 20.00 2 JGH2浮島1000 150 15.00 3 JG3 浮島300 250 7.50 14 3 沉水植物500 50 2.50 小計 t1 45.00 3、微生物、載體、藥劑費用列表序號名稱數量(公斤)單價(元/公斤)總價(萬元)1*吸附性微生物載體2000 15 3.00 2*微生物制劑1.50 3*調試用藥1.00 小計 t25.50 4、投資預算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費率費用(萬元)1 水生植物(含浮島費用)45.00 2 微生物、載體、藥劑5.50 3 人工費(50 元/人次)0.50 4 直接費用小計 t3 50.50 5現場經費(參照園林工程四類標準)2.50 6工器具及配件1.50 7 其他費用小計 t4 4.00 8稅金(t3+t4)4%2.18 9總投資(t3+t4+8)56.18 七、承諾:我公司承諾,自預付款到帳戶之日起30 日內完成先鋒水生植物預處理等施工準備工作,55 日內完成水生植物施工,100 日內完成系統調整、調試,工程驗收、退場。工程效果參考圖(附)1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3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