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yī)院醫(yī)療綜合樓項目基坑開挖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1123
2022-10-21
13頁
70.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醫(yī)院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合集
1、第1節(jié) 編制依據 1、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電子版施工圖2、由建設單位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有關規(guī)范及圖集標準序號規(guī)范、標準名稱編號備注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2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3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4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guī)范GB50194-93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01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7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8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程JGJ/T820079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10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范DB29-20-20004、其他 ISO9001質量管2、理體系、ISO14000環(huán)境管理體系、OSHMS18000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管理體系標準,本公司質量、環(huán)境及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第2節(jié)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濟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南院院內(濟南市天橋區(qū)師范路50號),包括綜合樓主樓、裙房、地下人防和地下停車庫。其中綜合樓地上12層,局部13層,地下2層,筏板基礎,基礎埋深(相對于結構0.00,以下同)12.2m;裙房地下2層,獨立柱基+防水底板,基礎埋深11.35m;地下車庫地下4層,獨立柱基+防水底板,基礎埋深11.55-11.75m。綜合樓主樓、裙房和地下停車庫基坑同期開挖,基坑長約126m,寬約100m,坑底絕3、對標高16.76-22.46m,基坑開挖深度5.214.1m。本工程結構0.00為絕對標高28.96m。建設用地南高北低,場地自然地坪26.8131.31m。第3節(jié) 氣象水文及地質概況一、氣象水文概況勘察范圍內,場地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及基巖風化裂隙水混合水,其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勘察期間,從鉆孔內測得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0.802.20m,水位標高為25.5527.51m,地下水徑流方向由南向北。近5年來該場區(qū)地下正常水位年變化幅度約23m,豐水期最高水位標高可按26.00考慮。二、土層分布規(guī)律及土質特征在勘察深度范圍內,場地自上而下由第四系人工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統(tǒng)坡洪4、積成因(Q4dl+pl)的粘性土及下伏白堊系(K)輝長巖風化帶組成,自上而下分為6層,詳述如下:-1雜填土(Qml)雜色,稍密,稍濕,主要成分以建筑垃圾為主,混多量生活垃圾及粘性土。場區(qū)局部分布,厚度0.202.40m,平均1.19m;層底標高25.0328.66m,平均26.81m;層底埋深0.202.40m,平均1.19m。-2素填土(Qml)黃褐色,可塑,主要成分以粘性土為主,偶見灰渣及少量植物根系。場區(qū)局部分布,厚度0.403.90m,平均1.48m;層底標高23.0928.65m,平均25.89m;層底埋深0.403.90m,平均1.54m。粉質粘土(Q4dl+pl)黃褐色,可塑,無5、搖振反應,稍具光澤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含少量鐵錳氧化物,底部偶見輝長巖風化殘核。場區(qū)普遍分布,厚度0.82.20m,平均1.23m;層底標高24.5027.82m,平均26.53m;層底埋深1.102.70m,平均1.74m。該層土為中壓縮性土。全風化輝長巖(K)黃綠色灰綠色,很濕,造巖礦物完全風化蝕變,結構構造完全破壞,鉆探巖芯呈砂狀,采取率約60%,RQD為0,屬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場區(qū)普遍分布,厚度0.303.90m,平均1.34m;層底標高20.2627.42m,平均24.39m;層底埋深1.106.40m,平均3.34m。強風化輝長巖(K)灰綠色,粒狀結6、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輝石、斜長石,造巖礦物大部分風化蝕變,鉆探巖芯主要呈粗砂狀、少量塊狀,采取率約65%,RQD為0,屬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場區(qū)普遍分布,厚度8.7016.30m,平均12.02m;層底標高8.1920.11m,平均12.75m;層底埋深10.3018.90m,平均15.37m。中風化輝長巖(K)灰綠色,粒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斜長石及輝石部分部分蝕變,節(jié)理裂隙面有鐵質浸染,巖芯多呈短柱狀、柱狀,少量碎塊狀,采取率為7585%,RQD值為4060,大部為軟巖,少部為較硬巖,較破碎,判定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本層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7.00,最7、大揭露深度30.00米,相應標高-3.30 m。第4節(jié) 施工部署一、施工前降水及監(jiān)測工作安排根據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施工場區(qū)要提前進行地下水降水施工,并保證降水全過程有效實施和運行。降水施工要認真組織,合理安排,使分層土體有效固結,確保水位降至基槽500mm以下,滿足土方開挖施工所需的條件。加強周邊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施信息化施工,與土方施工緊密結合,最大限度減小基坑“流變”是確保基坑施工安全、保護周邊環(huán)境的有效措施。二、總體施工安排按照“分層、分塊、對稱、平衡”的原則組織土方挖運,合理組織人力、機械,與挖土能力相匹配,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工期較緊,土方工程應盡快為后續(xù)工程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面。根據8、施工現場場地條件、地下地質情況及開挖深度要求,經綜合考慮,本工程土方采用滿堂大開挖型式,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要求。其考慮因素主要有:(1) 依據結構施工圖,基槽深度按照底板計算最深為14.1米。故該基坑為深基坑工程,必須考慮邊坡穩(wěn)定和施工安全。(2) 土方開挖按照基坑支護方案進行逐步開挖,現行施工基坑鋼管樁、止水帷幕,之后根據基坑支護錨索土釘施工情況進行分部開挖。(3) 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基槽底部四周設置寬25cm排水溝和集水坑,以及時排走雨水及槽內局部滲透水。(4) 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基坑監(jiān)測,發(fā)現險情及時排除。三、土方開挖有關要求1、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應外棄于業(yè)主指定位置。2、9、開工前先要繪制圖表,對原始地面高程進行測量并記錄,作為土方開挖施工工程量計算的依據。該記錄由相關各單位簽字認可。3、為了保證土方開挖的順利進行,防止泡槽、塌方等不利現象的發(fā)生,制定具體流程如下:施工測量 撒出土方開挖線(白灰線)基坑支護施工 機械破碎、開挖 邊坡修整及人工跟槽分部清土人工清槽 根據現況設排水溝、積水坑。4、施工中加強標高測量,嚴禁超挖;避免擾動持力層,基坑一般預留300mm厚,待墊層施工前一次開挖完成。5、基槽開挖完成后,嚴禁長時間晾槽,應及時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6、如果開挖到達坑底后發(fā)現基底土層與地勘資料不一致,應立即通知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以及地質勘察部門,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四10、主要機械設備計劃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BTS-812CA臺1測量使用2水準儀DS32臺1測量使用3挖掘機EX300臺2土方使用4大型挖掘機-臺3土方使用5運土車-輛20土方使用6抽水泵80WQ臺6抽水備用7軟管D=100米200抽水備用五、人員投入序號工 種數 量(人)備注1挖掘機司機42運土汽車司機123力 工504測量人員25機修工46電 工2第5節(jié) 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測量人員做好技術準備,提前畫好外圍控制線,并隨時跟蹤挖土標高、加強標高控制,嚴禁超挖;2、技術部門應對現場施工人員做出明確交底,畫出獨立基礎等位置局部詳圖,確保位置準確;3、施工前,工長向所11、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必須使每個操作者對施工中的技術要求心中有數;4、了解施工機械設備的技術參數與性能;5、做好施工場地局部平整工作;6、根據業(yè)主提供的地下管線分布情況,查明現場具體分布位置及埋藏深度;7、按施工圖及測量人員提供的基坑周邊控制軸線,準確測出基坑外包線,并將基坑周邊控制軸線引測到場地周邊適當部位,妥善保護。二、組織機構 1、土方開挖領導小組組長: 項目經理 組員:各部門負責人2、組員職責:(1)全面負責挖土技術管理工作及方案、相應糾正措施的審批;(2)全面負責挖土現場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全面負責挖土過程標高、軸線監(jiān)督管理及全面負責挖土資料管理;(4)全12、面負責挖土安全質量監(jiān)督管理,機械設備安全管理;(5)全面負責挖土方案落實交底。注:檢查、監(jiān)督內容為挖土方案的落實情況、技術交底是否到位。整個基坑開挖由項目管理部統(tǒng)一組織管理。施工現場各工種可交叉施工,保證在計劃工期完成,必須通過平衡協(xié)調及調度,緊密地組織成一體。如土方施工進行分包,應落實與土方分包單位簽訂協(xié)議。第6章 土方開挖施工一、技術措施1、事先根據坐標樁位撒出基礎邊線,根據放坡比例參照土方開挖圖撒出下口線、上口線;2、先行進行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再行根據圖紙設計進行土方開挖放坡;機械應分層挖土完成。3、混凝土獨立基礎外預留500寬施工操作面。二、工藝流程1、工藝流程:高程、軸線引測 放基坑13、開挖灰線基坑支護施工 挖土 清槽2、高程、軸線引測:a、高程引測以業(yè)主或測繪院給定的高程,用水準儀引測至施工現場既有建筑物外墻或圍墻上,以紅油漆標示符號,其線上標注引測數據,引測完成后予以保護。b、高程引測應按符合水準路線及每次測水準尺正反面予以測量記錄,經業(yè)內計算其閉合差不得大于20L,L為往返測段符合水準路線長度。其誤差不得大于3mm。c、軸線引測根據測繪院給定的坐標點和設計總平面圖、施工圖,經業(yè)內計算用全站儀測量引測至基坑邊2m處。軸線引測對角進行閉合差計算,其閉合差不得大于10n,n為測站數。d、軸線引測應使用長度不小于500,直徑不小于80的楔形木樁上釘小釘為軸線控制點,控制2條軸線14、,軸線樁用C15砼固定外圍砌磚墻保護。3、放基坑開挖灰線:依據施工圖確定基坑開挖灰線,經復核報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4、土方開挖a 施工機械選擇:本工程的基坑開挖選用大型挖掘機,配20臺自卸汽車運土。b 施工順序:測量放線雜土層開挖基坑支護施工大型機械分層開挖局部基坑加固小型機械承臺開挖人工清槽。c、開挖中應邊開挖邊測量,嚴格控制標高。開始挖土到基底時應將標高引測至槽底,邊挖土邊復核坑底開挖尺寸及標高。嚴禁機械擾動基底原土。d、基底邊線應與挖土同步測放至基坑,根據灰線隨時調整挖土部位。以保證基坑幾何尺寸。e、采用挖掘機開挖時,挖土過程中,應注意檢查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溝或裂縫,如發(fā)現跡象應15、立即停止,并進行探察處理。為防止坑底擾動,基坑挖好后應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f、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及時通知勘察和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單位以及公司技術管理部門共同參加驗槽,合格方可進行基礎施工。三、質量標準基槽的基土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主控項目1表面標高-50用水準儀檢查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5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偏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圖樣分析四、質量保證措施1.土方開挖過程16、中,安排專人定期復測和檢查基坑控制樁及水準點,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2.基坑開挖至設計深度后,在坑四周開挖排水溝,并派專人對邊坡進行巡回檢查。第7節(jié) 特殊情況應急措施土方開挖工程是風險性較大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為做到有備無患,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以下應急措施:現場成立應急救援小組,設置專業(yè)人員,隨時聽候調遣,應急機械和車輛停駐現場。1、組織機構組長:項目經理組員:各部門負責人、工地安全員2、職責2.1 組長職責 負責組建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負責制定本單位可行性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負責急救員的培訓和購置急救用17、品等費用的落實; 接到關于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fā)生的報告后,根據報告人提供的情況立即用最快捷的方式作出批示,并通知救援小組其他成員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確保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 負責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相關資源的協(xié)調、落實; 當傷亡事故或緊急情況發(fā)生時,安全值班員及時、如實向“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全面指揮事故現場的各項工作; 負責接待外來及各級調查人員、媒體等單位,在情況發(fā)生時,組長為項目部對外發(fā)布消息的唯一人員; 組長不在現場時,必須指定另一名小組成員代理組長職務。2.2 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 召開安全會議等方式組織宣傳應急小組的職責18、和工作程序,在安全教育中普及急救知識; 在施工中必須有不少于2名的應急小組成員在崗,保證施工現場24小時內有人值班,建立有效的事故信息收集、傳送體系; 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值班表”,值班人、值班司機、急救員、值班紀律,附近醫(yī)院名稱、組長、組員的聯系電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公司值班室聯系電話,明確“999”“120”急救電話; 施工現場有職工施工時,必須配備值班車輛; 值班司機必須熟悉附近2家醫(yī)院的行車路線; 施工現場配備急救用品,并負責急救用品的保管、維修、更換; 當發(fā)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值班人員、現場負責人立即撥打“999”“120”急救電話,同時向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報告; 應急救19、援小組接到安全事故的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小組在組織搶救工作的同時,必須有人監(jiān)護施救現場的安全情況,避免混亂,并保護好現場。3、重傷及重傷以上事故急救程序: 當發(fā)生重傷安全事故或火災爆炸、急性中毒、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時,現場值班人員、負責人或第一目擊人,需立即組織搶救,防止事態(tài)擴大,保護現場; 在撥打急救電話時,要講清發(fā)生事故的準確地點、傷者的傷害部位和情況,聯系電話和接車人的接車地點。 立即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立即通知公司救援領導小組,保持通訊通暢,隨時向上級報告情況。 發(fā)生觸電傷員無呼吸、無心跳情況時,在醫(yī)護20、人員未到達之前或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不停止急救人員對傷員的心肺復蘇搶救,為盡力搶救傷員生命贏得時間。 了解基本情況后,在規(guī)定時限內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向有關部門或領導如實匯報。4、輕傷、重傷上報時限規(guī)定:事故發(fā)生后,對輕傷或一般事故,項目部自行解決,上報公司相應主管部門,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重傷及重傷以上事故、火災、爆炸、急性中毒、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應立即向“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在安全事故發(fā)生時,應注意保護現場,進行拍照、做好記錄。因搶救傷員必須挪動的器材、設備等,應在事故發(fā)生后,講清器材、設備的原置地點,應為事后處理留下真實資料,嚴禁毀滅證據或偽造事故現場,21、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8節(jié) 安全、環(huán)保施工措施一、安全管理措施 1、在土方施工階段,邊坡的防塌是難點,除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良好的施工質量外,還應派專人進行基坑監(jiān)測,出現不良現象及時處理防止發(fā)生坍塌事故;2、邊坡開挖工程中,要時刻注意邊坡的穩(wěn)定性,在雨后要仔細觀察土壤情況, 如發(fā)現有裂縫、鼓包、滑動等現象,要及時排除險情后方可施工;3、基坑周邊2m范圍內嚴禁堆放重物;4、基坑周邊搭設防護欄(單排),1.2m高,刷黃黑相間警告色;5、現場應保證足夠照明。現場電 氣設備均作漏電保護裝置,配電線采用三相五線制;6、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做好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7、施工前應查明現場地下障礙物22、,在有地下電纜、管線處做出明顯標志,嚴禁在電纜1.0米范圍內進行作業(yè);8、當配合機械作業(yè)的清底需進入機械回轉半徑內時,必須停止機械回轉,機上、機下人員應密切配合;9、挖掘機作業(yè)時,應距工作面邊緣至少保持11.5m安全距離;10、挖掘機未離開工作面時,不得進行回轉、行走等動作;11、施工現場不采取夜間挖土施工,以免影響到附近居民休息。二、危險源的辨識及預防序號危險源預防對策1基坑防護及坡頂堆載每天一次基坑圍護措施及坡頂材料堆放情況進行檢查, 設置明顯的警告牌2基坑邊坡失穩(wěn)派專人對邊坡進行觀測3施工機械的違章操作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規(guī)程及安全教育4電器絕緣降低、接地情況對設備每月及防雷接地進行一23、次檢測5電箱漏電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設專人對配電箱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6施工電源線的亂拉亂接現場電工加強巡視7特種作業(yè)無證上崗所有人員進場時查驗證件8夜間作業(yè)基坑上設置固定式的臨時大燈照明,配備移動式照明燈9雨水沖刷引起邊坡坍塌雨后,檢查基坑邊坡,發(fā)現無異常情況方能下坑作業(yè)三、 環(huán)保施工措施 1、運土運輸車輛,車廂上面應采取封閉措施,避免撒落、遺漏。 2、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采用低噪音施工機械,對可能產生較大噪音的設備,設置防噪棚,減少噪音污染。 3、施工工地沿線單位和居民出入道路暢通,周圍道路平整無積水,禁止非施工人員入內。 4、施工區(qū)域或危險區(qū)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定期組織專人檢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