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綠色通道綠化工程施工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1149
2022-10-21
15頁
1.09MB
1、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1-第二章、綠化方案.-2-2.1 樹種苗木類別.-3-2.2 種植范圍.-4-第三章、施工工期.-6-第四章、施工組織機構.-6-第五章、現場施工組織.-7-第六章、苗木一年內養護措施.-7-第七章、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10-7.1 機構管理流程.-10-7.2 工作職責.-11-7.3 材料質量保證措施.-11-7.4 施工質量控制.-12-7.5 栽植技術控制.-13-第八章、施工安全管理.-14-第九章、環境保護措施.-14-xxxxxx 標綠色通道實施方案xx 局承建 xxxx 鐵路 2 標段工程,正線線路自青年湖大橋(含)開始向西南前行,經過湛江市所轄吳川2、市、坡頭區、遂溪縣等縣市區,到黃略站(新建)后分上下行接入黎湛線塘口站。標段正線起點里程為 DK17+173,終點里程為 DK76+950,正線長度 59.777km。新建黃略至塘口聯絡線,上行 4.93km,下行 3.59km。本區段內屬亞熱帶海洋性濕潤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23.3,極端最高溫度38.5,極端最低溫度1.7,年平均降雨量1735mm,一般 59 月為雨季;年蒸發量 1739.1mm;平均風速3.3m/s,最大風速為48.0 m/s;沿海地帶69月份易受臺風影響45 次,風力可達 1011 級。該地區多雷暴,年平均有雷日在80d 以上。以東、東南東風向為主,無下雪及冰凍記3、載。現根據區域內自然條件,針對高速鐵路邊坡防護與綠化相結合的特點制定綠色通道實施方案。第一章、編制依據1鐵道部鐵路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指導意見(鐵建設函2007472 號)。2鐵道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綠色通道工作的通知(建技200827 號)。3鐵道部鐵路林業技術管理規則(鐵運2008 208 號)。4鐵道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客運專線鐵路綠色通道建設及防護柵欄接觸網支柱設置等工作的通知(鐵建設函2009 941 號)。5我單位綠色通道施工經驗與現有技術裝備。第二章、綠化方案一、投標階段綠化方案綠色通道實施內容主要包括:坡面播種草籽和種植紫穗槐灌木;路堤坡腳種植灌木和喬木;路塹坡頂在可視范圍內種植喬木;4、邊角地帶播撒草籽綠化等。紫穗槐xxxxx 標段投標清單中綠色防護工程造價詳見下表:名稱播草籽綠色通道栽植灌木合計單位平方米元千株投標數量8174632539.97單價1.46584.88合價1193496175572114855784434795二、園林公司試驗綠化方案綠色通道實施內容主要包括:坡面播種草籽(高羊茅、百喜、狗牙根)和種植黃蓉灌木;路堤坡腳種植灌木和喬木;路塹坡頂在可視范圍內種植喬木;邊角地帶播撒草籽綠化等。2.1 樹種苗木類別(1).喬木:馬占相思(路塹頂),勒仔樹(路堤坡腳)。(2).灌木:黃榕(骨架內)。(3).草籽:高羊茅、百喜、狗牙根。高羊茅狗牙根2.2 種植范圍(1)5、.路堤、路塹坡面護坡骨架內播種草籽和種植黃榕灌木,植物防護與工程防護相結合。(2).路堤坡腳外側選擇種植喬木和灌木。基本原則如下:有排水溝區段,坡腳至排水溝,種植2 排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 1m,株距 2m。采用黃榕和黃金葉前后穿插種植,其中線路內側種植黃榕,外側種植黃金葉。排水溝至防護柵欄,種植 2 排喬木:黃金葉,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 1m,株距 2m。坡面內播種草籽和種植黃榕灌木,每個骨架內種植 4 株,施工時按方形排列。無排水溝區段,沿防護柵欄向內種植2 排喬木,2 排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 1m,株距 2m。其中喬木采用勒仔樹,灌木靠線路內側采用黃金葉,坡面內播種草籽和種植6、黃榕灌木,每個骨架內種植 4 株,施工時按方形排列。山區丘陵地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水溝的順地勢情況合理布置灌木間排距。當設置檢查通道時,通道范圍內將栽植喬、灌木改為植草。(3).邊坡坡頂根據乘客可視范圍情況進行選擇種植,一級邊坡坡頂處栽植 2 排勒仔樹,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 1m,株距 2m。超過兩級邊坡時不種植。(4).橋下綠化考慮維修通道、救援通道等設置,并符合下列要求:綠化前橋下用地進行平整。地界范圍內選擇種植馬占相思進行綠化,間距 3 米,施工時按方形排列。地界邊緣處種植 2 排黃榕灌木,采用梅花形布置,行距 1m,株距 2m。(5)取、棄土場場地經平整和復墾后,采用撒草籽綠化。(6)7、.在可視范圍之內未做防護和綠化要求的邊角地帶,以種草綠化為主。2標段如按綠化試驗段方案施工,其綠色防護工程造價詳見下表:名稱播草籽綠色通道栽植灌木合計單位平方米株千株數量81746392933544.30單價4.7030.0020000.00合價384207627880001088596017516036按綠化試驗段方案施工綠色防護與投標圖綠色防護工程相比,需增加投資 1308 萬,建議在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建議減少播種草籽種類,選取試驗中的高羊毛和狗牙根,并且減少播種草籽的數量,另須降低灌木與喬木的種植密度。第三章、施工工期綠色通道工程于 2011年 11月底前完成。第四章、施工組織機構項目8、經理部將成立綠化工程管理小組,協調管理全標段綠化工程施工。現場成立綠化工程施工項目部,下設各職能機構,組織機構圖見如下。選用有園林綠化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整個綠色通道工程的施工,選派專門的人員進行現場管理和技術指導,材料采購有專門的材料員完成。各施工作業隊技術員預算員資料員質檢員安全員物資采購員物質保管員工程技術部安全質量部物資采購部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組織機構圖組織機構圖第五章、現場施工組織本項目綠化工程量大、工程地點分散,而且工期緊張。根據這個特點,在施工作業上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法,積極備用和調用多臺機械。選用機械以小型為主,操作靈活,多點施工,便于管理,能夠促進工期的按時完成。9、在施工組織上安排有專業施工經驗的施工作業班組進入現場。在施工勞力組成上,本著勞力充足、工種配套齊全的原則,并按照工程進度和施工作業程序的要求及時組織調配有一定技術水平和操作經驗的技術工人作為施工骨干人員參與施工作業。根據施工作業的需要在施工勞力的工種配備上計劃要有測量員、綠化工等。目前我部與各種施工隊伍有著長期的合作,在需要的時候會及時提供各個工種的勞動力。施工材料提前采購,隨著工程的進展不斷進場。施工隊伍從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已經多年,有固定的苗木來源,多方面的苗木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提供合格的苗木,將施工所需苗木調運進場,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工期。第六章、苗木一年內養護措施工程完工驗收后的工作就10、是養護和管理,綠化工程的特點中“三分種,七分管”,表明了綠化工程的養護和管理的重要性。養護與管理是一項經常性工作,即一年四季均要進行,以是一項無盡無休的長期的工作,尤其是工后的第一年養護與管理最為重要。為了使所栽的各種植物不僅能成活、生長,而且能長得更好、更美,就必須根據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了解其生長發育規律,并結合當地具體生態條件,制定一套符合實情的科學的養護措施,這樣方能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相反只栽不管,各種植物半死不活,處于病態,不僅起不到應有的綠化效果,而且還會大煞風景。一年四季的養護管理工作其內容有:澆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蟲防治、防風防寒。1、澆水:水份是植物體內的基本11、組成部分,植物體重的40%80%是水分,葉子的含水量高達80%,樹木體內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水的參與下進行的,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地上部分將停止生長,土壤含水量低于 7%,根系停止生長,且因土壤濃度增加,根系發生外滲現象,會引起燒根而死亡。不同的植物對水份的需求不一樣,而且同一種植物一年中不同的生育期內對水分的需求量也不一樣,因此,必須根據這些植物的生物特性進行合理的澆水,使這些植物達到美化的效果,澆水主要分三個時期:a、保活水:即是在新植物定植后,為了養根保活必須澆足水分,加速樹根與土壤的結合,促進樹根的生長,保證成活。b、生長水:夏天是植物生長旺盛期,大量干物質在這時生成,需水量大,此時氣溫高,12、蒸騰量也大,雨水不充足時要澆水,如久旱無雨時二至三天必澆足一次水。C、冬水:為了防寒,于入冬前澆一次冬水,冬水的作用是:一是水的比熱大,熱容量高,可適當提高地溫、保護樹木免受凍害;二是提高地溫可推遲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供蒸騰消耗需要;三是澆足冬水,使土壤有充分的貯備水,翌年春干旱時也不至于受害。除上述澆水期外,植物施肥后也需立即澆水,即促使肥料滲透到土壤內成水溶液供植物吸收,同時澆水可使肥料濃度稀釋而不至于燒根。2、施肥:栽植的各種植物,將長期從一個地方吸收養料,即使原來肥力很高的土壤,肥力也將逐年消耗而減少,因此應不斷增肥力,確保所栽植株旺盛生長。施肥最佳的時間的開春時候,萬物復13、蘇,樹木在春季發葉、發梢,擴大樹冠需大量的肥料,另外是植物開花的時節也需要大量的養料,這需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來確定。3、中耕除草:中耕是指采用人工的方法使土壤表層松動,從而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溫度,促進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植根系發展,中耕還可以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增加孔隙度,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和增加透氣性。雜草消耗大量水分和養分,影響植物生長,同時傳播各種病蟲害。除草是一種繁重的工作,一般用手拔或小鏟,結合中耕也可以除去雜草。中耕除草的最佳時期在雨后。4、整形與修剪:整形與修剪是園林栽培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養護措施,整形的目的除了可以調節和控制園林植物生長和開花結果、生長與衰老更新之間的矛盾14、外,重要的是在于滿足觀賞的要求,整形往往通過修剪,故通常將二者稱整形修剪。園林植物整形修剪受植物自身和外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而整形修剪要根據樹木生長的自身特點以及對預期達到的觀賞要求不同進行,樹木修剪常年可進行,如結合抹芽、摘心、除蘗、剪枝等,但大規模修剪在休眠期為好,以免傷流過多影響樹形。5、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綠化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時常遭到各種病、蟲危害,輕者造成生長不良,失去觀賞價值,重者植株死亡,損失慘重。因此,有效地保護觀賞植物,使其減輕或免遭各種病、蟲危害,園林綠化工程中重要的任務之一。由于病、蟲害的種類較多,沒有統一的規律,因而應提高自我的水平,做到準確識別病、蟲害,進行15、徹底的消除。6、防寒:為了防止北方的寒潮,或早春樹木萌芽后,遭受晚霜之苦,為了防止凍害發生,常常采取以下措施:a、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木的抗寒能力。在生長期適時適量施肥、澆水、促使樹木健壯生長,使樹木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可以增強樹木的護害能力,但秋季必須盡早停止施肥,以免徒長,枝梢來不及木質化反遭凍害。b、樹干包裹:入冬前用稻草繩將樹木的主干包起來,包裹高度1.5cm 或包至樹木的分枝處。c、樹干涂白:用石灰水加鹽或石硫合劑對樹干涂白,可反向陽光,減少樹干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降低樹木的晝夜溫差,避免樹干凍裂。涂白還可以殺死樹木內越冬的害蟲,涂白時做到一條干道涂白均勻,涂白高度一致,不漏涂,16、還可以形成一條亮麗的風景線。第七章、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7.1 機構管理流程(1).建立施工項目的施工質量體系,明確分工職責和質量監督制度,落實施工質量控制責任。(2).編制施工項目的施工質量計劃,明確施工質量控制點和控制標準,強化施工質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3).保證資金正常供應,獎勵施工質量優秀的有功者,懲罰施工質量低劣的操作者,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工期。(4).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及時了解和處理現場出現的問題,熱情接受監理監督和檢查。7.2 工作職責(1).質量保證體系采取三級管理,實行創優目標分級管理責任制,對備項施工質量要制定保證措施,并進行監督、檢查和17、落實。(2).項目部根據工程的質量要求建立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檢查監督機構,提高工地每個人員的質量意識,通過層層抓質量并設置專項質量檢查人員,確保各項質量目標的落實。(3).施工中經常組織檢驗批檢查和驗收,嚴格控制每道工藝的質量標準,對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出質量分析報告,并逐級上報。(4).實行質量崗位責任制,而且責任到頭,對質量進行自檢驗收制度。(5).要嚴格控制苗木進場質量,在經過進場復檢后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要嚴禁使用。(6).對各分項工程在施工前制定施工驗評標準,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人員要深入施工一線,跟班作業,對質量事故要及早發現,及時進行處理。7.3 材料質量保證措施(1).綠化18、工程對種植植物本身的要求比較高,苗木進場必須按照規范和有關規定進行嚴格的驗收和檢驗,將報驗手續及材料做為檢驗批的附件。對材料的外觀進行檢查,如枝條完整、土球完整、樹皮完好、高度和胸徑符合要求等。按品種、規格、數量選擇高質量的苗木,進場苗木應達到生長健壯、枝葉茂盛、冠形完整、色澤純正、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要求。對于叢生灌木要求叢灌豐滿,主側枝均勻。對于綠籬要求冠叢豐滿、分枝均勻、下部枝葉無光禿。對于冷季型草,要求種植密度大、葉片健壯。(2).材料進場時,根據進料計劃、送料憑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進行數量、質量的把關驗收,驗收時要做好記錄,辦理驗收手續。(3).對不符和計劃要求或質量不和格的19、材料,拒絕驗收。7.4 施工質量控制為保證綠化種植的施工質量,在施工前全面掌握各項技術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及時了解現場綠地土壤狀況和環境,及供水供電的條件并確定好施工方案。種植前,首先對綠化用地進行種植前的土壤處理,使之達到種植土的要求,通過耕翻多次耙平,把土壤中的雜質草根清除掉,保證土壤疏松。在卵石土和角礫土地區,坑穴中應適當加入種植土。種植土厚度應大于植物根系分布深度,通過施加底肥和草炭土使土壤肥力提高,滿足植物生長需要。在綠地平整后,開挖種植穴和種植槽,并把所需要的種植土堆放在旁邊備用。在種植過程中,要按苗木種植數量,保證一定的密實度。種植時要保證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在土中,壓20、實后及時澆水,保證土壤的濕潤,在澆完一次水后,檢查坑穴、槽穴的下沉狀況,并及時補充覆土,保證苗木的成活。加強種植后的養護管理,其中包括苗木的修枝整形、澆水灌溉、施加追肥、中耕除草、排水防澇、防止病蟲害、防曬、防風、防寒等一系列養護措施,促進苗木的生長,保證綠化質量。根據現場綠化需求量,認真做好苗木的運輸和卸載工作,植物材料按計劃要苗,隨到隨種。要求做到方便施工,避免或減少場內二次運輸。必要時挖假植溝,注意不使植物苗木失水。7.5 栽植技術控制植物是有生命的,各種不同的植物在各自的生命周期內又有不同的生物、生理特性,這些特性又與季節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苗木的采購準備方面,首先要嚴格按照要求,挑選相21、應規格、生長健壯、具有生命力的壯苗、優質苗,又考慮到在生長季節內挖苗、移栽對苗木自身正常生長的生理規律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因此,必須制定移栽苗木的挖苗、栽植及后期管護的施工的技術措施。針對不同的苗木,如落喬木、灌木及綠籬、色塊植物等做好掘苗前的技術處理。把掘苗、運苗、栽苗的時間避開陽光照射的高溫高熱期,充分利用黃昏、晚間或陰雨天氣,針對不同規格的苗木及其生物學特性,制定相應的栽植前、后技術措施,并對施工中的其他問題做好如下安排:(1).對落喬木、灌木的樹冠進行適當的修剪,調整其樹冠部分與掘苗后根系的適當比例,并結合摘除部分葉片,減少苗木自身的蒸騰與養分消耗;(2).對常綠樹及大規格具有一定景觀22、效果的喬木要采取相應的合理措施增加植株周邊的空氣濕度,減少植株自身水分消耗,以利緩苗;(3).針對工程中新栽植的常綠喬木,栽植時在其栽植穴內及回填土中摻入部分“過磷酸鈣”,增加土壤中磷元素含量,促使移栽苗根系盡快萌發、生長,進而起到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的作用;(4).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惡劣天氣變化,如暴雨、大風或高溫高熱天氣,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人力安排及相應的物資儲備,以預防不測事故的發生;(5).項目經理對參加施工的各級領導、領班、領隊加強預防突發事件、惡劣天氣的防范意識的宣傳,并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第八章、施工安全管理(1).加強樹種、樹苗的運輸安全管理,保證樹苗不受損傷;(2).在高邊坡上種植作業時,做好人員安全防護;(3).綠化工程實施過程中,保護鐵路相關設施。第九章、環境保護措施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因施工造成對四周環境的污染。(1).在進行場地平整和土方外運施工過程中,在干燥的開挖地段,及臨時土路上要保持地表濕潤,減少塵土飛揚。(2).對場地內原有遺棄的垃圾及拆除后的廢墟要全部清理干凈,外運到指定的垃圾集中點進行處理。(3).在施工中對場地內雜草、樹枝、樹根要集中清理外運,不得在場地焚燒產生大量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