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花溪校區擴建工程學生宿舍模板工程施工專項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268
2022-10-21
14頁
135KB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貴州大學花溪校區擴建工程2號學生宿舍區3號學生宿舍 結構類型:磚混 建筑面積:9057.01m2 總高度:女兒墻延高19.5m 層數:6 標準層高:3m二、工藝流程1、梁模板安裝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進行復核搭設梁模板支架安裝底楞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板安裝另一側模板安裝加固鋼管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接牢固搭設支架安裝橫縱大小龍骨調整板下皮標高鋪設板模板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圖1 支架立面圖 圖2 梁截面放大圖2、梁板模板支架:1、鋼管支撐架搭設參數板底滿堂支撐架選用482.8 mm鋼管,板底支撐架立桿的縱、橫間距為1m1m2、;水平橫桿間距為1.5m,底部設掃地桿離地高度0.2m。采用5010mm木方,間距0.3m。2、鋼管支撐架施工安排 2.1 在已澆筑好的混凝土樓層上測量繪制框架梁中心線及立桿搭設間距的控制線。 2.2 計算出立桿樓層平面至樓層板底(或梁底)高度,計算所需立桿的長度,選用合適長度的立桿組合搭設滿堂支撐架。 2.3 滿堂架搭設時,底部必須滿設掃地桿連接。沿滿堂架四周、梁兩側及跨中設縱橫剪刀撐。剪刀撐應與立桿連接,沿立桿高度滿布。 2.4 支撐架搭設至設計高度時,用水平儀將控制標高,轉測至立桿上控制樓板及梁底鋼管的標高。 2.5 鋪設梁底板前,將梁底支撐立桿加設到位,并與水平桿連接。 2.6 梁側模3、板需待框架梁鋼筋綁扎完畢后方可封模加固。3、鋼管支撐架構造要求 3.1梁立桿縱距為0.9m,對應的板立桿距離為1m。水平桿設置過程應連通布置。 3.2 鋼管立桿底部設墊木,墊木厚度不小于50mm。 3.3 在立桿底距離地面0.2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設掃地桿。 3.4 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加設一道水平拉桿。3.5 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0.8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0.1m處進行固定。 3.6 立桿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桿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0.5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4、不宜大于布距的1/3。五、計算式(一)、梁模板計算以3m層結構截面尺寸200x550mm矩形梁,梁模采用14mm厚膠合板,模板底枋楞采用50100方木,間距400,側模立檔間距400,支撐482.7鋼管,每跨間距900,立桿中間設水平支撐。5、 梁底模板計算 一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1.荷載的計算:模板與木塊自重(kN/m2):0.350;梁截面寬度B(m):0.200; 混凝土和鋼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550; 傾倒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000;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5.005、00.2000.5500.400=1.100 kN; (2)模板的自重荷載(kN): q2 = 0.3500.400(20.550+0.200) =0.182 kN;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000+2.000)0.2000.400=0.320 kN; 2.木方楞的傳遞集中力計算:木方彈性模量E(N/mm2):40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3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4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6、m):100. 靜荷載設計值 q=1.41.100+1.40.182=1.7948kN; 活荷載設計值 P=1.40.320=0.448kN; P=1.7948+0.448=2.2428kN。 3.支撐鋼管抗彎強度計算:_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kN.m)M=2.24280.900/4=0.50463 木方抗彎強度(N/mm2)=504630.000/5080=99.337; 小于205N/mm2,所以滿足要求! 4.支撐鋼管撓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 P = q17、 + q2 + p1 = 1.602kN; 最大撓度(mm)Vmax=1602.000900.003/(484000.004166666.67)=1.460; 木方的最大撓度(mm)1.460小于l/250=900.00/150=6.000,所以滿足要求! 二、梁底縱向鋼管計算 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 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表5.1.7,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8、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5.96 kN; 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5.959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3.000=0.465 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0.720 kN; N =5.959+0.465+0.720=7.144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9、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00 N/mm2; lo -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7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110、.730;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0.300 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671.7301.500 = 3.028 m; Lo/i = 3028.365 / 15.900 = 190.000 ;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199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7143.960/(0.199424.000) = 84.668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84.668 N/mm2 小于 f = 205.00滿足要求! 立桿計算長度 Lo = h+2a = 1.500+011、.3002 = 2.100 m; Lo/i = 2100.000 / 15.900 = 132.000 ; 公式(2)的計算結果: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86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7143.960/(0.386424.000) = 43.650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43.650 N/mm2 小于 f = 205.00滿足要求!(二)樓板模板計算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 H=3m h=1.5m la=1.2m二、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 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12、為: W=5.00010.00010.000/6 = 83.33 cm3; I=5.00010.00010.00010.00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000.3000.100 = 0.750 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0.3500.300 = 0.105 kN/m ;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p1 = (1.000 + 1.000)1.2000.300 = 0.720 kN; 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13、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 (q1 + q2) = 1.2(0.750 + 0.105) = 1.026 kN/m; 集中荷載 p = 1.40.720=1.008 kN; 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1.0081.200 /4 + 1.0261.2002/8 = 0.487 kN; 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008/2 +1.0261.200/2 = 1.120 kN ; 截面應力 = M /W = 0.487106/83333.33 = 5.845 N/mm2; 方木的計算強度為 5.845 小于13.0 N14、/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0.855 kN/m; 集中荷載 p = 0.720 kN; 最大變形 V= 50.8551200.04 /(3844000.0004166666.667) + 720.0001200.03 /( 484000.0004166666.7) = 2.940 mm; 方木的最大撓度 2.940 小于 1200.000/250,滿足要求! 三、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1.015、261.200 + 1.008 = 2.239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最大彎矩 Mmax = 1.008 kN.m ; 最大變形 Vmax = 4.604 mm ; 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 其中 n=1.200/0.300=4 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 截面應力 =1.008106/5080=198.42 N/mm2; 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表5.1.7,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16、取值為12.80kN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797 kN; R 2, 8758100梁、拱8758100懸壁構件27521002、拆模注意事項(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 1)、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難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 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須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有關條款。作業班組必須申請技術科批準后方可17、拆除。 3)、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4)、模板工程作業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由一個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其好處是:同一班組進行作業,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3、梁板模板拆除(1)工藝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拆除側模板下調樓板支柱使模板下隆分段分片拆除樓板模板木龍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撐系統(2)拆除工藝施工要點: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而后拆除梁側模板上的水平鋼管及斜支撐,輕撬梁側模板,使之與混18、凝土表面脫離。下調支柱頂托螺桿后,輕撬模板下的龍骨,使龍骨與模板分離,或用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鋼棍或鐵錘猛擊亂撬。每塊竹膠板拆下時,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將支頂托螺桿在下調相當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嚴禁模板自由墜落于地面。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與樓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較大的梁底模板時,應從跨中開始下調支柱頂托螺桿,然后向兩端逐根下調,拆除梁底模支柱時,亦從跨中間兩端作業。4、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然后拆除梁與樓板的連接角模及梁側模板,以使兩相鄰模板斷連。5、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后,用鋼釬輕輕撬動竹膠板,或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每塊竹膠板拆下時,人工傳遞托放于地上。八、成品保護1、預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場地,場地要平整夯實。模板平放時,要有木方墊架,立放時,要搭設分類模板架,模板觸地處要墊木方,以此保證模板不扭曲不變形。不可亂堆亂放或在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2、工作面已安裝完畢的墻、柱模板,不準在吊運其它模板時碰撞,不準在預拼裝模板就位前作為臨時依靠,以防止模板變形或產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裝完畢的平面模板,不可做臨時堆料和作業平臺,以保證支架和穩定,防止平面模板標高和平整產生偏差。3、拆除模板時,不得用大錘、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內部受到損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