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西郊三村A棟工程支模架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280
2022-10-21
20頁
1.06MB
1、九龍坡區西郊三村A棟工程支模架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1.1 九龍坡區西郊三村A棟工程建筑和結構設計圖紙;1.2九龍坡區西郊三村A棟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及質量計劃目標;1.3 國家、行業及地方有關政策、法律、法令、法規;1.4 國家強制性標準、施工驗收規范、規程;1.5 工藝標準及操作規程;1.6 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標準;1.7 本公司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及規章制度。2 工程概況:建筑設計:中煤國際工程集團重慶市設計研究院結構設計:中煤國際工程集團重慶市設計研究院建設單位:九龍坡區機關事務局監理單位:重慶賽迪監理公司施工單位:廣廈重慶一建公司工程監督:九龍坡區質量監督站2.1 建筑設計概2、況本工程為二棟32層綜合塔樓。以0.000m起計,總高度104.25m,建筑面積61000m2,外墻為塑鋼窗與外墻磚。2.2結構設計概況A棟綜合樓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由核心筒和外圍框架組成。其柱的斷面為10001000mm,梁的斷面為4001100 mm和300700mm,板厚度為180mm。柱墻砼強度為C50,梁板砼強度為C30。3 施工組織和支撐架料的選用3.1 施工組織 3.2材料選用:采用普通鋼管作為結構支撐架4.設計荷載(按最大荷載進行計算) 取自施工手冊第三版底模荷載:0.5 KN/m2400*1100鋼筋砼梁自重:(24+1.5)KN/m3*1.1=28.05KN/m2 303、0*700鋼筋砼梁自重: (24+1.5) *0.7=17.85 KN/m2 板:(24+1.1)KN/m3*0.18=4.518KN/m2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2.5 KN/m2振搗砼時荷載:2 KN/m2傾倒荷載:2 KN/m2垂直面荷載:4.0KN/m2 荷載分項系數1.2(1.4)5.支撐系統設計驗算:支撐架采用普通鋼管腳手架,由立桿、橫桿組合而成,框架支撐架為6006001200。橫桿步距1200,板采用120012001200支撐架,梁下采用頂撐一道。取4001100框架梁計算(按最大荷載進行計算)。梁底模直接鋪設在50*100木枋小楞上,小楞鋪設于立柱鋼管的大模桿上,間距300m4、m。 Q6005.1 小楞驗算:小楞采用50*100木枋立鋪,間距為300,跨度600,計算簡圖按簡支梁考慮。 5. 1. 1 抗彎強度驗算:按最大荷載計算 作用在小楞上的線荷載組合為:底模、梁、板、人工、機械等q=1.2*(28.05+4.518+0.5)*0.6+1.4*(2+2.5)*0.6=27.59KN/mQ=(0.5+28.05+4.518)*1.0*1.2+4.5*1.0*1.4=45.982 KN/m 由于沿梁長度方向的荷載在600mm計算單元長度內,框梁的所有荷載由2根50*100mm木枋承擔,所以M=1/8ql2=1/8*27.59*6002=1.24*106N.mm m=5、M/W=1.24*106/2*50*1002/6=7.44N/mm2fm=11N/mm2m所以滿足要求。5.1.2 撓度驗算:=5ql4/384EI (式中E=10000,I=50*1003/12)=5ql4/384EI=27.59*6004*5/2*(384*10000*50*100*100*100/12)=0.56mm=l/400=600/400=1.5mm所以滿足要求。5.2 大楞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大楞跨度為600,間距600作用在大楞上的荷載組合為:梁、板、板模、人工振搗等每300mm間距內框梁荷載由2根大橫桿承擔計算簡圖見下圖:5.2.1 抗彎強度驗算:2.撓度驗算: Wn=56、.08*103mm3所以滿足要求。5.3 支撐系統設計驗算(如圖)5.3.1 組架構造單元6006001200(本方案中以最大尺寸的構造單元計算),根據設計荷載,作用在單根立桿上的框架恒載為P1=4.76KN,活載P2為=0.756KN5.3.2 因邊立桿失穩荷載大于設計荷載,不再進行失穩驗算。5.3.3 支撐架穩定性驗算,取AD/1718軸為計算單元支撐架自重P3=1.2*1/10h*0.413(L0+h)+0.377L0+0.259*4=1.2*1/12*0.413*(0.6+1.2)+0.377*0.6+0.259*5=0.614KN每根立桿受的荷載為:N= P1+P2+P3=4.7627、+0.614+0.756=6.132KN用483.5mm鋼管:A=489mm2鋼管回轉半徑為:i =15.9mm采用立桿68根,各立柱間布置雙向水平撐,上下共三道,并適當布置剪刀撐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長細比 查施工手冊表5-22得:故可行5.4 支撐系統工程:支撐架采用普通鋼管腳手架,按現場要求,由立桿、橫桿組合而成。采用了1200*1200*1200的框架單元和600*600*1200的框架單元。并偏于安全的選定支撐架組合尺寸型式。即經過復核驗算后,普通鋼管腳手架滿足現場施工要求。5.5梁側模計算: 取4001100框架梁為計算對象5.5.1新澆砼對模板產生的側應力F=0.22cto18、2V1/2 F=cH 取二式中的較小值c砼的重力密度(KN/)to新澆砼的初凝時間(h)T砼的溫度(oC)V砼的澆灌速度(m/h)H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砼頂面的總高度(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2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 F=0.22c200/(T+15). 1. 2. V1/2 =0.2225200/(30+15)1.21.1511/2 =32.38KN/mF=251.1=27.5KN/m 取小值 砼側壓力的有效頭高度 h=27.5/25=1.1m,梁側模板的側壓力圖形如圖:5.5.2梁側模板木愣的驗算 豎向鋪設,間距250或300mm與組成的兩根橫向48*3.5mm鋼管夾牢,穿梁對拉螺桿橫向9、間距為0.6m,最上一道橫向鋼管距砼頂面0.25m,其計算簡圖如下: 木楞設計荷載為:q1=(27.50.251.2+21.4) 0.6=6.63kN/mq2=(27.50.851.2+61.4) 0.6=21.87 kN/mM0=-ql2=-21.871502=0.246106N.m0=M0/W=0.246106/501002/6=2.952N/mm213 N/mm25.6柱側模計算:5.6.1荷載F=0.22 25 1.2 1.1521/2200/(30+15)=47.7 kN/m2F= VcH=255=125 kN/m2取較小者F=47.7 kN/m2考慮到傾倒砼產生的水平荷載4 kN/10、m2則總側壓力為:振搗荷載對豎向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為4KN/m247.71.2+(4+2)1.4=65.654kN/m25.6.2 柱箍間距驗算q=65.6541.0=65.654kN/m據計算選用柱箍間距s=500mm5.6.3柱箍截面計算 (詳下圖)柱箍受到線布荷載q=65.654500=32.827kN/m每邊兩根柱桿,則需要截面抵抗矩為: 柱箍選用248鋼管,壁厚3.2mm, 截面W=4730m m3*2=9460 m m3均滿足要求每根螺栓受到的拉力螺栓需要凈面積Ao=N/ftb=13354/170=62.76mm2選用14mm螺栓。Ao=105mm2,滿足要求。6結構模板選擇及設計11、6.1墻體模板墻體模板采用由20厚九夾板、50*100小欏組成,預制成大塊模板,再根據墻體具體尺寸進行拼接;板與板拼接采用雙面膠粘接(見圖6-6-3)。6.1.1模板側壓力計算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模板荷載組合:6.1.2模板強度驗算 、模板抗彎強度:、撓度驗算:查表得:滿足要求6.1.3大楞強度計算:查表得: 抗彎強度: 滿足要求 撓度驗算: 滿足要求6.2柱子模板柱子模板尺寸大小依據柱子截面尺寸,加工方法見方柱模板圖6-6-4.6.3框架梁模板采用20厚九夾板50100木帶配制成梁幫梁底模板。規格尺寸要精確,加固梁幫采用雙鋼管對拉螺栓,梁上口用鋼筋支撐以保證梁上口寬度。梁下部支撐采用鋼管腳手架12、,設水平拉桿和斜拉桿。 6.4砼樓板模板支撐采用鋼管腳手架,縱橫間距為1200。次龍骨為50100木枋,間距300,上部鋪設10厚雙面覆膜板,用釘子釘牢。(見下圖)。6.5 樓梯模板底模采用雙面覆膜板、木龍骨,踏步側模采用木板配制。按照樓梯的寬度、高度和長度,踏步的步數來配制(見下圖)6.6剪力墻門窗洞口模板、預留洞口模板采用九夾板及木板、角鐵、螺栓制作而成的定型模板。定型模板尺寸,根據墻厚,洞口的高度和寬度來制作。利用洞邊的鋼筋控制洞口模板的位移。如果是窗洞口,洞模下口模要鉆出氣孔,保證砼的密實度(見下圖)7 各類模板施工方法7.1模板施工準備7.1.1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學習施工圖紙及相關規范13、規程,進行技術交底,并形成文字。7.1.2組織材料進場,進場材料必須滿足施工要求。各種模板使用前必須刷隔離劑。7.1.2模板的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模板及其支架應進行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計算。7.2模板安裝質量控制7.2.1模板安裝質量控制1)豎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其支承面必須具備足夠強度,滿足全部荷載的承載力。2)安裝模板及其支架過程中,必須設置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免傾覆。3)梁、板的模板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1)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2)在梁的底模下每隔一定間距(8001200mm)應14、用頂撐支頂。(3)當梁高度較大時,應在側模外另加斜撐。(4)梁模安裝后應拉中心線檢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裝后,則應檢查并調整標高,將木楔釘牢在墊板上。各頂撐之間要加水平支撐或剪刀撐,保持頂撐的穩固,以免失穩。(5)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7.2.2垂直度控制1.柱墻模垂直度控制:在柱墻模安裝前必須彈出其模板外邊線和柱中線及放大100mm四周墨線。柱墻模采取塔吊整體吊裝就位,連成整體后,上下用鋼管夾具定位,局部定位以模板外邊線為準,上部定位采用雙面吊線對準放大100mm的外邊墨線,用尺量準確后夾具定位,確保其上部柱不產生搓角和確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準確后吊線先夾其15、柱中部,校正垂直度和中部四角,最后沿其高度吊線夾柱模,檢查校正。2.梁側模垂直度控制:梁側模首先校正梁兩端模板,校正時用吊線錘吊正后,用短鋼管將其與背杠聯接,然后短鋼管聯接在滿堂支架,將其側模板拉撐穩定,兩端側模板校正好后再拉通線,加支承校正,其支承間距離900mm或同橫向間距。7.2.3水平標高控制及傳遞:1.在支架搭設好后,用水平儀在支架上測量出+1.00m的水平標高線(結構樓板上1.00m),采用墨線或紅油漆標記標識,作為控制該樓層標高水平的傳遞依據。2.板面水平標高控制:1)在柱子縱向鋼筋上測量出+0.50m的水平標高線(結構樓板上0.50m),采用紅油漆標記標識,作為控制該樓層標高水16、平的依據。2)在梁筋上焊短鋼筋樁,鋼筋樁的頂面為樓層水平標高,作為控制樓層水平標高的依據。7.2.4軸線控制在砼可上人及樓層搭設支架前,放出樓層軸線控制線,并用紅油漆標識好每根柱子、每根梁、每壁墻,作為軸線控制的依據。項 目允許偏差軸線位置5底模上表面標高5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柱、梁、墻+4-5層高垂直全高5m6全高5m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長度上)57.3模板的安裝與拆除7.3.1模板的安裝1大模板施工方法a.在模板進場后先核對型號,清點數量,清除模板的銹蝕,并涂刷脫模劑。b.模板安裝前,先復查柱墻中心線及邊線,準確無誤后方可安裝模板。c.柱模板安裝1 ) 柱模安裝:依次將大模17、分四塊吊袋就位。如此,將四塊柱模組裝完畢。組裝完畢后,再檢查其是否就位,如就位后,就在柱模底部用鋼管將柱模固定,然后用校正螺栓對柱模進一步校正,直至符合要求為止,并先將柱模上口固定,用鋼管夾具,不讓其位移,然后加固中間段,其夾具間距為500。沿豎向500設14對拉螺栓。2) 剪力墻模板安裝:室內砼墻為雙面支模。先安裝一側的模板,待墻筋扎好后,再安裝另一側模板。墻模安裝從一端向另一端順序安裝,先吊裝一塊大模板就位,并進行垂直度校正、臨時固定,然后將另一塊大模板吊裝就位。同樣安裝另一側模板,并安裝對拉螺栓。兩側模板安裝好后,再次校正模板垂直度,擰緊對拉螺栓,并將模板固定牢固。固定模板的鋼管與梁 板18、支撐體系連為一體。300厚的墻體對拉螺栓間距750mm,400厚的墻體對拉螺栓間距600mm,600厚的墻體對拉螺栓間距450mm,呈梅花形布置。2梁板模板施工a、 梁板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放線安裝早拆柱頭和支撐柱搭架抄標高安裝梁底模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安裝板模板檢查驗收b、梁板模板安裝搭架前先放出主次梁中心線和模板控制線,模板控制線距梁邊15cm,并將主梁中心線吊線過于柱頂,待主梁底模安裝好后,將次梁 中心線吊線過于主梁底模并作好標記。本工程采用早拆模體系,在搭設梁支撐系統前,先安裝早拆柱頭和支撐柱。安裝柱頭和支撐柱前,先于板面上彈出其安裝線,并確保上下兩層支撐在同一位置上,以利于荷載的傳遞。19、然后安裝支撐柱和早拆柱頭。支撐系統基本形成后,根據樓層標高傳遞點,確定樓層臨時水準點,用水準儀將梁底標高抄測于柱頂柱筋上。包括主梁、次梁標高以主梁底模板標高作控制依據。根據已抄測的標高,拉線搭設梁底模支撐鋼管,其上鋪50100木枋作為梁底橫梁,梁應起拱,主梁按2,次梁按1。然后鋪梁底模,拉通線校正梁底模,并固定牢固。梁底模安裝好后用水準儀再次校正其標高,低則升,高則降,直至符合要求為止。待梁筋綁扎好后,安裝梁側模,先將梁側模臨時固定,最后拉通線校正梁側模,并固定牢固。板模安裝前,先根據已抄測的控制標高拉線調整支撐系統的可調頂托至統一高度,然后再鋪木枋,將板模板鋪在木枋上,并固定牢固。板模安裝好20、后,用水準儀再次校正其板面標高,確保板面標高符合要求。為防止板縫漏漿,板與板、板與梁側模之間的縫隙貼5cm寬的不干膠帶一道。3筒體模板施工筒體模板施工,同柱模施工。 7.3.2 模板安裝的檢查與驗收模板安裝完成后,澆筑砼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模板工程施工驗收。驗收包括以下內容:a.模板安裝是否符合該工程模板設計和技術措施的規定。b.模板的支承點及支撐系統是否可靠和穩定,連接件中的緊固螺栓及支撐扣件緊固情況是否滿足要求。c.預埋件:預留件的規格、數量、位置和固定情況是否正確可靠,應逐項檢查驗收。d.必須按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進行逐項評定驗收。e.支架模板上施工荷載是否21、符合要求。f.在模板上運輸砼或操作是否搭設符合要求的走道板。g.作業面孔洞及臨邊是否有防護措施。h.垂直作業是否有隔離防護措施。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砼,并作好模板驗收記錄。7.3.3模板拆除現澆砼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砼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規定。1)側模和底模拆除,應符合以下規定:(1)側模,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2)底模,應在砼強度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計(%)板22、885075100梁8875100懸臂構件2275100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結構,在砼強度符合設計砼強度等級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后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方可施工加荷。3)拆模時必須注意確保砼結構的質量和安全,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1)拆模順序是先拆除承重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側模,然后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2)在拆除模板過程中,如發現砼出現異常現象,可能影響砼結構的安全和質量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拆模,并經處理認證后,方可繼續拆模。第 20 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