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283
2022-10-21
12頁
268.50KB
1、冷卻塔施工方案一、冷卻塔概況本工程筒壁共分55板,每節模板斜長1.3 m。風筒頂標高75 m,設計0.000相當于高程639.900 m。 1、冷卻塔組成部分(1)鋼筋砼雙曲線型通風筒;(2)通風筒的支承結構-環基、人字柱、支墩;(3)淋水裝置及構架;(4)收水器;(5)壓力進水溝、中央豎井;(6)出水口及溢流等設施;(7)上塔步梯、爬梯及防護欄桿等; 2、冷卻塔結構的主要數據(1)冷卻塔環基底標高-4.3m,環基中心半徑28.775 m;(2)水池池壁頂標高0.00 m;(3)進風口上緣標高4.8m,亮體中面半徑26.167m;(4)通風筒喉部標高55.496 m,亮體中面半徑15.677m2、;(5)通風筒出口標高75.0 m,內半徑216.743 m;(6)本塔采用雙管、單豎井進水方式與內外圍配水系統。二、材料(1)鋼筋采用HPB300級和HRB400級;(2)砼采用商品砼;(4)砼強度等級如下:通風筒、人字柱、人字柱支墩:C30 W8;環基、水池底板及池壁:C30W6;預制構件為C30W8。(5) 塔筒內壁防腐采用冷卻塔專用涂料二遍。三、冷卻塔施工順序場地平整測量定位樁基施工機械開挖人工清槽 驗槽并辦理驗槽記錄簽字環基施工塔吊安裝水池底板施工搭設環梁及人字柱腳手架支墩施工人字柱施工環梁施工、池壁施工筒壁施工、中央豎井施工、淋水構件預制筒首施工安裝欄桿及避雷針拆除塔吊及電梯淋水構3、件基礎施工淋水構件吊裝壓力水槽施工淋水填料、配水管等安裝安裝塔外鋼平臺、爬梯、人孔門等。施工階段劃分本工程共分為以下幾個施工階段:1、施工準備及土方施工階段;2、環基施工階段;3、筒體施工階段;4、淋水構件安裝階段;5、調試收尾階段;四、難點分析1、基坑開挖:本工程開挖量較大,采用機械挖土。2、大體積混凝土:采用“雙摻技術”,延緩混凝土水化熱高峰出現時間。3、人字柱模板:采用圓形定型鋼模板,模板間采用螺栓連接。4、筒身模板施工:模板采用1.31.0定型鋼模板,三角架成套配置。5、建筑施工測量:本工程配備J2經緯儀一臺,DSC240水準儀一臺。五、工程測量定位準確性及保證建筑施工垂直度、水平度的4、控制措施1、采用先進的測量設備該工程施工,工程定位放線采用全站儀進行,其它平面放線等工作采用J2經緯儀,中心點采用懸掛30kg線錘的方式控制。水平度控制采用DSC240精度水準儀,對每節標高進行準確水平控制,確保施工質量。施工實測嚴格按照現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11)要求進行,專業測量人員持證上崗,確保測量精度。2、平面控制采用J2經緯儀進行正、倒鏡控制施工放線誤差。3、標高控制由于實際施工出的筒壁是一段段折線連成的近似曲線,為保證筒壁曲線平滑,并與設計的半徑、標高值完全吻合,應采取以下質量控制措施。(1)1:1實地放樣,確定每1.3m高筒壁各節半徑及壁厚。(2)計算半徑斜長的數5、值要準確。(3)根據季節變化對鋼尺的尺長進行檢驗。(4)按規范規定每施工8-10節筒壁,對標高和半徑進行校定,如出現施工偏差時,宜緩緩糾正,每次糾正不宜超過20mm。(5)標高的校核方法:根據所要校核施工節的半徑R,將經緯儀架在R的位置(帶轉角目鏡),轉動經緯儀,測出該施工節的夾角,計算Rtg+H(H為經緯儀中心的標高)此值是該施工節的實際標高。該標高與設計標高接近,則證明施工正常,其誤差值較小。如與設計標高不符,誤差較大,則要調整內模的標高和半徑。尤其到喉部時,要反復校核。 (6)塔壁每節內口、外口位置控制風筒中心控制采用風筒中心懸掛吊盤,下掛30kg線錘進行控制,自吊盤中心引出鋼尺,進行風6、筒每節內口、外口位置控制。每次安裝模板時利用經緯儀控制吊盤的標高。如下圖:(7)沉降觀測塔筒施工期間每升高10m觀測一次,塔筒施工完畢后,第一年每月觀測一次,以后每年觀測一次。每次觀測應詳細記錄觀測時間、施工情況、氣象條件等。觀測標如設計所示,共八件。(8)測量資料的整理測量工作是一項重要、謹慎的工作。測量人員應嚴格按規程操作,經常進行儀器、觀測點的檢查、校驗工作。項目質檢科在每次測量、放線后,應立即進行復核,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同時應做好記錄工作。測量工作必須與施工同步,及時整理留底存檔,以便指導施工。需要經甲方、監理方和測控部門驗收簽字的測量資料必須在驗收后馬上辦理簽證。六、模板工程: 1.7、環基 a.本工程環基模板采用新型鋼模板,環基模板支設如下圖: b.環基模板施工與鋼筋綁扎流水進行,鋼筋綁扎完1段后支設1段模板,綁完3段鋼筋后,支設3段模板,以后類此。段與段之間的施工縫處用大塊木模板堵塞,周邊細部用窄木條塞嚴。1、3、5、7段砼澆筑完后,再分段綁扎鋼筋支設2、4、6、8段模板,澆筑砼。c.段與段之間施工縫處理如下圖:2.筒壁施工 采用懸掛式三角架翻模施工法,專用定型大模板13001000 mm共配制三節,配少量1300500 mm、1300400 mm模板進行局部調整。三角架操作平臺采用特制腳手板,寬度600mm,木檔規格為50100mm,木板厚度為30mm。筒壁內外模板連接8、用M16對拉螺桿,筒壁14節采用鋼管套管穿在螺桿上,582節采用C30混凝土套管7070 mm穿在螺桿上。套管兩頭設置有3mm厚橡膠墊塊及0.2mm厚矽鋼墊片。為防止漏漿,上下兩節模板之間夾貼海綿條。(2)筒壁牛腿處內模板,采取木模板,利用鋼管架子支撐牛腿。木模拼縫之間均貼海綿條。牛腿處內模沿環向用鋼管加固。對拉螺栓用M16和筒壁外模板連接成一體。(3)橢圓形模板,按照藍圖所示幾何尺寸放出橢圓形大樣后配制,木檔用40mm木板拼成橢園形,面為6mm厚膠合板,裹在木檔外,門洞模板安在筒壁外模與內模之間,需用經緯儀及水準儀配合,保證橢園門洞模板、角鋼框及預埋鐵件的位置及標高準確。(4)剛性環模板:在9、第82節處沿環向鋪設3根50lOOmm木格柵,用木楔墊平后,鋪30mm木板,然后粘貼0.75mm厚塑料板,彈線固定剛性環側模板,側模外釘5050mm方木圍柃,側模相互連接用回形銷扣緊,并用短木撐撐牢。剛性環處的混凝土自重及模板施工荷載由筒壁外三層三角架共同承擔,為此三角架處的環向鋼管與鋼管豎撐連接用扣件和8#鉛絲擰牢固。檢修孔處底板的鋪設,要在原三角架上補焊636L等邊角鋼600mm長,在3200mm長度內補焊5根三角架,然后放三道50100mm木格柵,再鋪木底板。檢修孔側模在放大樣后用250mm寬木料配制成框。拆內頂撐拆內環向連桿拆內模板拆外頂撐拆外環向連桿拆外三角架拆外模板緊固對拉螺桿拆內10、三角架退拉穿螺栓裝內模板裝內外三角架裝頂支撐裝環向連桿隱蔽驗收澆筑混凝土裝外模板中心找平糾正半徑裝墊塊螺栓提升電梯裝腳手板欄桿綁扎鋼筋(5)筒壁模板的安裝、拆除工藝流程(6)筒壁模板拆除要點a.模板拆除時間,可在環梁以上第三節筒壁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進行,即拆除底下第一節的模板,以后可循環進行。b.拆模工具:600mm長專用撬桿、扳手、工具袋。c.用提升吊鉤掛在模板邊緣的孔內,再去撬動模板。d.拆除下的模板構件,按安裝順序分別吊在操作平臺上,及時清理模板上的混凝土渣、刷油,為防止某處荷載集中,及時清除其它構件,分散在安裝位置上。(7)筒壁模板安裝技術要點1)筒壁模板安裝前,按每節內模上沿口半徑,應11、先計算出調縫的寬度、三角架數量,并在內模板頂面進行分檔標出位置線。 3.支墩、人字柱、環梁、池壁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人字柱定位放線排架搭設人字柱鋼筋焊接支墩、人字柱鋼筋綁扎(人字柱校驗)支墩模板支墩砼人字柱定位人字柱模板人字柱砼環梁底模環梁鋼筋環梁模板環梁砼人字柱定位放線根據圖紙尺寸定出支墩邊線、人字柱控制線及控制點:排架搭設排架搭設如下圖:沿排架內側滿搭通長剪刀撐,縱向每隔45排立柱搭一道剪刀撐。在冷卻塔入口南側處,搭設跑道一座,供操作人員上下。在中央豎井處搭設井字架一座,將中心點引至井字架上邊。支墩模板人字柱鋼筋校驗完畢后,支設支墩模板。支墩模板采用12mm膠合板,木楞間距300mm,根據支墩12、尺寸放出大樣后配制。支設模板時根據支墩邊線支模,模板縫內加雙面膠帶,支墩模板采用鋼管箍固定,鋼管箍間距300mm, 鋼管箍與排架連接牢固。加固示意圖如下:人字柱模板人字柱模板支設如下圖: 人字柱鋼筋綁扎完并校正無誤后,支設人字柱模板。模板拼裝時可用手拉葫蘆,將模板吊至安裝位置后就位,模板連接采用14螺栓擰緊,模板支撐采用環向鋼管箍,間距800mm。鋼管箍與排架固定牢固。七、 鋼筋砼工程 施工方法同其他工程施工方法,不再另行闡述。八、 淋水預制構件施工方法1、工藝流程鋼筋綁扎模板制作安裝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預制構件養護標識拆模堆放。2、吊裝施工順序(1)以象限分一一III一一。(2)以13、構件分門式支柱獨立支柱上層主、次梁一下層主、次梁。3、施工方法(1)支柱的吊裝門式支柱的吊裝采用50t汽車吊,18m桿,6.5m半徑,一點起吊旋轉法施工。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吊車開到起吊半徑內的地面上,用兩根吊繩將梁捆綁好(吊點位置在雙肢柱上),然后慢慢起鉤,待達到一定程度后,一面轉桿,一面起鉤,直至將柱吊立垂直。然后起高1m超過柱杯口,轉向所安裝位置徐徐落下、定位、校正,并用木楔打牢后松鉤,拆除吊索,再進行下一根的吊裝。獨立柱的吊裝操作方法同吊門式支柱,半徑根據其具體情況可在7m10m之間隨意使用。 (2)主、次梁的運輸、吊裝a.運輸:主、次梁的運輸主要采用2部5t汽車運輸由于梁長短規格不一,14、重量有輕有重,所以根據實際情況配戴。裝車支點一般距梁兩端頭50cm以內。b.吊裝:冷卻塔主梁與混凝土支柱、次梁與主梁的連接采用的是鉸接穿洞式,因此尺寸要十分準確,而由于整個柱、梁的穩定性差,各種尺寸還容易跑動,所以在吊主、次梁時還必須采取如下措施: 1)主、次梁吊裝前,要測出柱牛腿,主梁牛腿實標高度,并基本在一個水平面上,支承面上要清除干凈。牛腿高度誤差大的(10mm以上)要采取一定措施,或用砂漿重新粉面或用等面積鐵板支承起,誤差小的可用氯丁膠墊找平。總之,梁、柱支承面標高誤差在5mm以內。在吊主、次梁前,不要忘記放置三氯丁膠漿和二氯丁膠片。2)主梁吊上后,如孔洞混凝土沒有澆注,馬上就吊次梁,可能會使主梁偏心受壓,各種尺寸容易跑動,所以采取一天吊一類構件(第一天都吊主梁,第二天都吊次梁)方法,讓吊起的主梁孔洞灌漿后能達到一定的強度。否則應采取支撐等相應措施,保證安裝的準確性和整體穩定性。3)從吊支柱開始,打破吊裝象限順序,合理安排,在不影響整個施工順序和進度的情況下,可以一天吊一部分支柱一天吊一部分主梁一天吊一部分次梁一天吊一部分支柱等,使安裝程序時間拉開,做到既不影響施工速度,又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