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和縣七家營水庫及泵站工程大壩基礎開挖及填筑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420
2022-10-21
11頁
37KB
1、內蒙古興和縣七家營水庫及泵站工程大壩基礎開挖及填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內蒙古興和縣七家營水庫及泵站工程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銀子河中下游段,壩址距興和縣城約20km。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陰山北麓,北靠商都縣,東依河北省尚義縣,南與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懷安縣接壤,西與察右后旗、察右前旗相連,整個地形呈南北狹長狀,趨向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興和縣位于烏蘭察布市東南端,東距北京240km,西距呼和浩特200km,南往山西大同市150km,西北距集寧市73km,東南距張家口市100km。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南大門,系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興和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較為發達,境內12、10國道及拉丹高速橫貫東西,京呼高速和集張鐵路穿境而過,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區通往北京的重要通道。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工業企業入駐興和縣,特別是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41000MW燃煤空冷超臨界機組工程的引進,預測年用量為1000萬m3,這樣,本已經緊張的水資源供需矛盾變得更為突出。為解決用水問題,促進興和縣經濟快速發展,特興建七家營水庫,其工程等別為等,工程規模為中型。七家營水庫工程中的大壩工程為均質壩,壩頂高程為:1259.00m,最大壩高約26米,壩頂長675.05米,頂寬6米,壩底最大寬度約133米,大壩清基樁號為0+000.000+675.05,其中上游段由0+1900+4703、樁號為淤泥質低液限粘土,下游段由0+1900+450樁號為淤泥質低液限粘土,須全部挖除。基礎土石方開挖采用1.6m3挖掘機挖裝,40T自卸汽車運至下游棄渣場棄渣。大壩填筑料場位于七家營蘆草灣村西南側500 m處的均質土料場,土料場距大壩約6公里,砂礫石料位于銀子河上游3Km處的河床中。二、編制依據:1、施工設計圖及施工合同文件2、現場施工實際情況3、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三.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放線,打樁標識清基開挖邊線及原地面測量等。2、技術人員向清基土石方及回填土施工組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3、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變化,合理組織人員4、施工。4、做好土方回填壓實取樣試驗的準備工作。5、回填前應在做好分層回填水平標志布置。6、回填前應將雜物、垃圾、零散用具清理干凈,排除積水。7、回填前對基礎結構進行檢查驗收并辦理隱蔽工程聯檢手續。(二)材料及施工機具準備1、大壩填筑料采用業主指定的蘆草灣村均質土料及砂礫料,填筑料不得含有雜物、淤泥、淤泥質土和垃圾。2、投入測量儀器、機械設備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一測量儀器1全站儀NTS-362R1臺2水準儀DZS3-11臺3鋼卷尺50m、5m、3m16把二土工試驗設備1灌沙法容量實驗儀包括灌沙筒2套2取土環刀容積2004套3電子天平T500型1臺三土石方機械1挖掘機360型8臺2裝載機t5、-1204臺3自卸汽車40t40臺4振動碾壓機22t1臺四抽水機械1污水泵13臺四、抽排水方案本工程施工基坑的抽排水方案為:沿基坑內坡腳設置一道500cm500cm的引水溝,對基坑滲水較大的位置利用紡織袋裝泥土壘成小圍堰進行局部封堵,并開挖一個1000cm1000cm1000cm的集水坑,將基坑內的積水、地下滲水等水流經引水溝引排至集水坑,再利用離心泵抽水機抽排至基坑外。五、大壩基礎開挖本大壩工程基礎開挖采用自卸汽車運輸配合反向挖掘機挖裝方案進行機械化施工。大壩基礎開挖的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分層開挖基面修整。本工程棄碴場堆土料在距下游壩300米左右的空地上。本大壩基礎開挖先按設計圖6、紙及規范要求精度進行基礎開挖測量放樣,打樁灑石灰粉標出開挖邊線,并將施工測量成果報與監理工程師審核確認。土方開挖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開挖,開挖施工中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土方開挖過程中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等是否附合設計要求。平面控制樁和水準點也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基礎土方開挖完畢后,及時對基礎進行清理和并進行質量自檢,同時會同業主、監理及設計單位進行基礎驗收和隱蔽工程聯檢記錄,待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進行覆蓋施工。六、大壩填筑本大壩填筑采用挖掘機挖裝配合自卸汽車運輸土料及砂礫石料、裝載機配合碾壓機壓實的機械化施工。投入挖掘機8臺,自卸汽車40 臺,裝載機4臺,振動碾7、壓機1臺,投入施工技術管理人員8人。填筑施工程序:填筑面清理及壓實測放填筑層控制標識填筑料開采運輸卸料、攤鋪整平碾壓壓實度檢測繼續填筑。填筑面清理:填筑前按監理的指示完成土方填筑部位的基礎清理和排水工作。 填筑部位的全部基礎處理工作,按施工圖紙要求完成。基礎表層的淤泥、腐植土、泥炭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樹根、建筑垃圾等雜物全部清理干凈。并經業主、監理、設計等部門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再自下而上進行分層填筑施工。測放填筑層控制標識:測量放樣,用標桿標識填筑邊線和松鋪厚度、壓實層標高。填筑料開采、運輸:填筑料在業主指定料場開采,直接用自卸汽車運輸到回填部位。卸料、攤鋪整平:用自卸車拉填筑料到工作面傾倒8、后,根據分層松鋪厚度和汽車運料方量,由調度人員指揮均勻卸料,采用裝載機攤鋪整平填筑料,邊角及局部采用人工攤鋪整平,每層(松鋪層)控制在80cm左右。填方按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填方作業分層平行攤鋪;保證壓實度。碾壓:填筑料碾壓主要采用振動式壓路機進行壓實,邊坡、角落等回填量小,工作面窄的地方,用人工輔助打夯機夯實。碾壓平行壩軸線方向遵循由低到高,先靜壓再振動、碾壓輪跡彼此搭接的原則,碾壓遍數及行走速度按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本大壩采用分段分層填筑,各段土層之間上下層分段位置錯開,每層碾壓搭接長度不小于50cm,垂直碾壓方向搭接長度應控制在11.5m范圍。在施工時,填筑料的攤鋪與壓實工序連續進行9、,如須短時間停工,在表面采用噴霧灑水濕潤,保證含水量在控制范圍內。兩個相鄰段交接處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每層壓實后,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密實度、含水量等技術指標的測定,壓實度需達設計要求以后再進行下一層填筑施工。在接合的坡面上,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將表面松土鏟除至已壓實合格的土層為止。坡面須經刨毛處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然后才能繼續鋪新填筑料進行壓實。壓實度檢測:根據設計要求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碾壓完成后,項目部實驗組及時會同業主、監理單位進行壓實度檢測。填筑質量檢驗用灌砂法取樣進行檢驗,經項目部實驗組會同業主、監理單位進行壓實度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下個倉面)施工,10、若檢驗不合格,繼續碾壓,直至滿足設計要求為止。驗收:土方填筑完成后,檢查以下內容:填筑體基面高程、填筑體基面尺寸、軸線位置、填筑面平整度、填筑體基面承載力檢測。經自行“三檢”合格后,報請業主、監理單位及設計單位聯合檢查驗收。七.質量保證措施1 本大壩填筑料大部分位于河床水下,開挖出來的填筑料不能直接運至填筑部位填筑,填筑料應進行晾曬后才裝車運至填筑部位填筑。2、填筑料必須經過質量檢查員的檢查,不得含有雜質。嚴格控制土料含水率。3、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施工規范要求及施工方案進行施工。4 根據填筑原則,當日填筑料當日碾壓成形;填筑部位與邊坡及混凝土表面接觸部位嚴格控制,確保質量。5、 填筑料碾壓11、以退錯距法(錯距寬度不大于20cm)施工為原則;振動碾行走速度控制在4Km/h以內。6、 在壓實過程中,對邊坡邊角處或小范圍區,可采用薄層攤鋪,小型夯實器具壓實。7、為確保碾壓質量,由專人跟班、跟機控制鋪料厚度、碾壓遍數,防漏壓、過壓現象。8、若施工時遇到降雨,應停止填筑施工,防雨水大量下滲,影響填筑質量。9、必須按規定分段分層碾壓夯打密實,每層至少環刀取樣三點,經工地實驗室會同業主、監理單位進行檢驗填筑的密實度,本工程設計壓實密度為0.75,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補充碾壓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八.工期安排及工期保證措施1 工期安排根據業主要求,七家營水庫工程大壩土方清基及回填擬在2012年10月12、30日前完成。 (1) 計劃工期計劃2012年5月12日開工,2012年10月30日完工。(2) 進度計劃根據計劃工期要求,配置足機械設備、勞動力等資源。2 工期保證措施(1)管理措施A根據施工進度的安排,我項目部將提前準備,統籌安排,及時調整工地勞動力人員,確保施工高峰期勞動力的數量,滿足施工要求。B、機械設備保證:各種機械設備做到勤保養、勤維修,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當機械設備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隨時增加相應機械設備。C 優化施工程序,加強現場調度,發揮機械效率,盡量縮短工期。九.安全生產及安全保證措施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運行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建13、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明確項目部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在施工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責任。項目經理為工程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本工程安全生產。項目部設置專職安全員,各專業施工隊與作業班組設立兼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考核。項目部管理者安全管理堅持“五到位”,即:健全機構到位、批閱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現場到位、檢查到位、處理問題到位。并實行“四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項目部安全科在工程開工前負責組織開展一次全員安全知識教育,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結合工程施工14、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重點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宣傳。(2)項目部每半月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開展一次安全檢查,及時下達安全檢查隱患整改通知書,督促落實整改,并做到誰檢查誰復驗,以達到消除隱患,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作業班組實施日常自查。(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并進行查驗。同時,做好防護用品的維修、保養。(4)在危險部位懸掛警示牌。(5)施工過程中派專人進行車輛指揮。(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7)各種機具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崗位職責和JGJ(33-86)建筑機械安全技術規程,嚴禁違章操作。(8)施工前檢查機械線路是否符合要求,用電保護接地良好,各傳動部件均正常后方可施工。(9)使用蛙式打夯機要兩人操作,其中一人負責移動電纜。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防止漏電。(10)兩臺打夯機在同一作業面施工時,左右間距不得小于5m,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11)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班組長要跟班作業。(12)打夯機在挪位時必須切斷電源,以防觸碰開關時榔頭傷人。(13)工過程中根據所暴露出的缺陷和隱患,及時提出預防和改進措施,不斷的更新、完善,保證安全生產。十、環境保護措施1、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現場施工實際情況進行開挖和填筑作業。2、對運輸道路進行經常性的灑水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