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532
2022-10-21
12頁
31.63KB
1、 1 目 錄 一、工程概況 二、場地地質條件 三、錨桿施工工藝 四、錨桿基本試驗與驗收試驗 五、勞動力需用計劃 六、施工機具需用計劃 七、施工安全措施 八、質量保證措施及檢驗 九、施工進度計劃 2 錨 桿 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概況 設計樓高30層,地下室2層,開挖深度10m。地下室外墻總長約300m,地下二層面積約4200m2。該基坑支護采用定噴墻止水+人工挖孔連續墻(局部鉆孔樁)擋土+錨桿支護的方案,連續墻厚95cm。錨桿布置在-3.3m處,錨桿設計軸力分為823KN、960KN和1100KN三種,主筋分別采用6根、7根和8根75鋼絞線。錨桿共253條,水平間距1.2m。錨桿長度約34m2、,總進尺約8602m。二、場地地質條件 根據廣東省工程勘察院1996年7月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本場地地質條件如下:場地原地貌形態為珠江一級階地,地勢較低,經歷代人工填土抬高,地面平坦;地質構造較簡單;隱伏基巖面除局部稍有起伏外,總的較平緩;地震基本裂度7;地下水位淺中埋,含水性中等至較豐富,地下水對基礎和地下結構施工有不良影響;水質對砼無 3侵蝕性。按省標規范DBJ15-3-91表2.0.2判定:本場地條件屬一偏二類。場地巖土性質變化較大,存在淤泥和可液化的粉細砂,按省標規范DBJ15-3-91表2.0.2判定,本場地地基巖土條件屬二偏三類。場地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海沖積層、沖積3、層、殘積風化層及基巖。各層情況如下:1.人工填土(Qml)場地廣泛堆填,土性為雜填土,厚度1.95.0m,平均3.31m。按其組份可細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為新填土,厚度1.02.8m,平均1.58m,由磚塊瓦片、砼碎石塊、三合土混中粗砂等建筑垃圾組成,極疏松;下段為老填土,深灰色,由建筑垃圾中粗砂及少量煤屑、木炭、蔗皮、植物根莖、木塊等生活垃圾組成,含淤泥、有機質及貝殼,疏松松軟,厚度0.73.7m,平均2.14m,局部與下伏淤泥界線不清楚。2.全新世海沖積層(Q4mc)場地廣泛發育,頂面埋深1.95.0m,厚度7.010.4m,平均8.63m。由上而下可細分為三個巖性層:上層:淤泥及淤泥質土,4、平均厚度3.6m,流塑軟塑,具高壓縮性。快剪c=7KPa,=79。中層:淤泥質粉砂及細砂,頂面埋深多為5.57.5m,平均厚度2.5m,松散,可產生震動液化。下層:細砂及中砂,頂面埋深多為7.610.8m,平均厚度2.9m,松散稍密,部分可產生震動液化。3.上更新統沖積層(Q3al)主要為含礫粗砂及中粗砂,頂面埋深10.4m12.9m,厚度多為0.52.0m,中密。44.風化殘積層(Qel)頂面埋深11.614.1m,厚度除局部2.93m外,其余0.21.8m,平均1.0m。土質屬粉質粘土,由泥巖風化而成,局部粘土,棕紅色,堅硬狀。標貫擊數N=29.344.4擊,平均35擊。5.基巖 巖性為以5、湖泊相為主的泥質巖類,其中以泥巖、粉砂質泥巖為主。局部砂含量較高,相變為泥質粉砂巖,褐紅色,風化較深者則呈棕紅色。按風化程度不同,可劃分為四個巖帶:強及強偏中風化泥巖帶:頂面埋深11.615.0m,平均厚度2.62m。該帶風化程度不均勻,呈半巖半土和巖土混層,巖塊質軟,手折易斷,土多呈堅硬狀。標貫擊數N=60117擊。中偏強風化泥巖為主的軟硬互層帶:頂面埋深多為1417.9m,厚度多為2.08.8m,平均4.53m。該風化巖石裂隙較發育,中偏強風化巖質較軟,巖芯呈短柱狀、塊狀、餅狀,局部溶孔、溶蝕面發育,干后易裂成小塊。鉆探時效:2332分鐘/米。中及中偏微風化粉砂質泥巖帶:頂面埋深16.126、7.0m,厚度0.48.9 m,一般1.05.9m,平均3.2m。局部夾微風化,巖芯呈短柱狀,部分中柱狀。局部裂隙較發育,見溶孔、溶隙,巖質較堅硬,錘擊聲脆易碎,失水后網狀裂紋發育。鉆探時效:4450分鐘/米。微風化巖帶:頂面埋深18.328.3m,平均揭露厚度6.6m。巖體完整性較好,層位穩定,巖質堅硬,平均Rc=10.6MPa。鉆探時效:5772分鐘/米。三、錨桿施工工藝 (一)鉆孔 51.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定出孔位,做好標記。2.作業面場地要平坦、堅實、有排水溝,場地寬度大于 5m。3.鉆機就位后,應保持平穩,鉆機立軸與錨桿傾角一致,并在同一軸線上。鉆孔直徑為150,傾角 30,用羅盤7、校準后方可進行鉆進。4.鉆進用的鉆具,用普通巖芯鉆探的鉆頭和管材系列,鉆孔設備選用 300 型地質鉆機 12 臺,YMG-150 型錨桿機 2 臺。5.根據本場地的土層條件,事先備好膨潤土,調好泥漿,以免塌孔。并準備好套管,以順利穿越砂層。遇堅硬巖層時用取芯鉆進。6.在鉆進過程中,應精心操作,精神集中,合理掌握鉆進參數,合理掌握鉆進速度,防止埋鉆、卡鉆等各種孔內事故,一旦發生孔內事故,應爭取時間盡快處理,并備齊必要的事故打撈工具。7.錨孔鉆至設計長度后,用泥漿將孔底沉渣沖洗干凈。(二)錨桿制作與安放 1.為使錨桿處于鉆孔中心,在錨桿桿體上設置中位架,每隔 1.5m設置一個。2.錨桿鋼絞線應順直8、,除油除銹。桿體自由段用塑料管包扎。3.安放錨桿桿體時,應防止桿體扭曲、壓彎,注漿管隨錨桿一同放入孔內,管端距孔底為 510cm,桿體放入角度與鉆孔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桿體始終處于鉆孔中心。4.若發現孔壁坍塌,應重新掃孔、清孔,直至順利送入錨桿為止。(三)注漿 1.注漿材料采用 5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漿,砂漿標號M30。并加入 0.4%的 N 型高效緩凝早強減水劑。2.漿液應攪拌均勻,過篩,隨攪隨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漿管路 6應經常保持暢通。3.注漿采用砂漿泵將漿液經壓漿管輸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待孔口溢出漿液時停止注漿。4.漿液硬化后不能充滿錨固體時,應進行補漿。注漿量9、不得小于計算量,其充盈系數為 1.11.3。5.注漿時,邊灌注邊拔出注漿管,保持管口始終處于漿面以下,注漿時隨時活動注漿管,待漿液溢出孔口時全部拔出。6.拔出套管時應注意鋼鉸線有無被帶出的情況,否則應再壓進去直至不帶出為止,再繼續拔管。7.注漿完畢將外露鋼絞線清洗干凈,并保護好。(四)張拉與鎖定 1.注漿后 14 天,進行張拉。2.錨桿張拉前先施加一級荷載(即 1/10 的錨拉力 Nt),使各部緊固伏貼和桿體完全平直,保證張拉數據準確。3.錨桿張拉至 1.11.2Nt,保持 1015 分鐘,然后卸荷至鎖定荷載進行鎖定作業。張拉荷載分級及觀測時間按下表:加 荷 等 級 6束 7束 8束 測 定 10、時 間(min)Q1=0.10Nt 82 96 110 5 Q2=0.25Nt 205 240 275 5 Q3=0.50Nt 410 480 550 5 Q4=0.75Nt 620 720 825 5 Q5=1.00Nt 820 960 1100 10 Q6=1.20Nt 990 1150 1320 15 鎖定荷載=0.9Nt 740 860 990 10 4.錨桿鎖定后,若發現有明顯的應力損失時,應進行補償張拉。四、錨桿基本試驗與驗收試驗 7(一)基本試驗 根據規范要求,基本試驗錨桿的數量不應少于3條,用作基本試驗的錨桿參數、材料及施工工藝必須和工程錨桿相同。本次基本試驗數量取3條。基本試11、驗加荷等級與錨頭位移測讀應遵守下列規定:1.采用循環加荷,初始荷載宜取A*fptk的0.1倍,每級加荷增量宜取A*fptk的1/101/15。2.基本試驗加荷等級及觀測時間如下表:加 初始荷載-10-荷 第一循環10-30-10 增 第二循環10 20 30 40 30 20 10 量 第三循環10 30 40 50 40 30 10 第四循環10 30 50 60 50 30 10 Afptk%第五循環10 30 50 70 50 30 10 第六循環10 30 60 80 60 30 10 觀測時間(min)5 5 5 10 5 5 5 基本試驗具體加荷情況如下表:A fptk%10 3012、 40 50 60 70 80 6 束 156 470 625 780 940 1100 1250 7 束 180 550 730 910 1100 1270 1450 8 束 210 625 830 1040 1250 1460 1660 上表中,A錨桿桿體截面積;fptk鋼絞線的強度標準值。3.在每級加荷等級觀測時間內,測讀位移不應少于3次。(二)驗收試驗 1.驗收試驗錨桿的數量應取錨桿總數的5%,且不得少于最初施作的3條。82.初始荷載宜取錨桿設計軸向拉力值的0.1倍。3.驗收試驗錨桿的加荷等級與觀測時間如下表:加 荷 等 級 6束 7束 8束 測 定 時 間(min)Q1=0.10Nt13、 82 96 110 5 Q2=0.25Nt 205 240 275 5 Q3=0.50Nt 410 480 550 10 Q4=0.75Nt 620 720 825 10 Q5=1.00Nt 820 960 1100 15 Q6=1.20Nt 990 1150 1320 15 Q7=1.50Nt 1230 1440 1650 15 Nt(KN)錨桿的設計軸向拉力值。五、勞動力需用計劃 管理人員(9人)名 稱 數 量 名 稱 數 量 項目經理 1 技術負責 1 施 工 員 4 質 量 員 1 安 全 員 1 資 料 員 1 勞動力計劃(77 人)名 稱 數 量 名 稱 數 量 鉆 工 44 電14、 焊 工 4 錨桿制作 8 電 工 1 灌 漿 工 12 機 修 工 3 技 師 2 雜 工 3 六、施工機具需用計劃 9 序號 機 具 名 稱 規 格 單 位 數 量 1 地質鉆機 300型 臺 12 2 錨 桿 機 YMG-150 臺 2 3 砂輪切割機 臺 2 4 電 焊 機 17KW 臺 2 5 灰漿攪拌機 臺 2 6 高壓注漿泵 2SNS 臺 2 7 油泵車、千斤頂 套 2 七、安全施工措施 施工前應認真進行安全交底,施工中應明確分工,統一指揮,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張拉設備應牢靠,試驗時應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夾具飛出傷人。注漿管路應暢通,防止塞泵、塞管。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有安全防15、護裝置。錨桿鉆機應安設安全可靠的反力裝置。在有地下水地層中鉆進,孔口設置可靠的防噴裝置,一旦發生漏水涌砂時能及時封住孔口。現場的安全主要是用電安全、機械使用安全和防火安全。1.用電安全 現 場 用 電 按 照 建 設 工 程 施 工 現 場 用 電 安 全 規 范 GB504194-93執行。現場電線架設統一規劃,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按規范設置漏電保護開關,用電設備做到良好的接零和接地。建立用電安全檢查制度,定期對工地的用電情況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10 2.機械使用安全 現場所用機械設備的裝設做到牢固穩定,所有機械設備嚴禁帶故障作業,設專人定期進行檢查、檢修和保養。所有設備由專業人員進16、行操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機械操作實行掛牌制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3.防火安全 現場臨時設施應遵守防火規定,現場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建立消防工作臺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人,建立工地義務消防隊,經常對工地的防火工作進行檢查,對工人進行消防的交底和教育。成立以工地負責人為組長的安全防火領導小組,以便安全、順利地完成施工工作。4.現場文明施工 在抓好質量和安全的同時,也要搞好現場的文明施工,以促進質量的提高和保障施工的安全,主要做好以下幾點:施工現場必須在“三通一平”的前提下,認真進行施工平面布置,各生活生產設施做到整齊有序,認真做好開工前的一切準備工作。施工現場按規定設置安全標語和色17、標,保持現場道路暢通,路面平坦無積水,保持場地整潔。施工現場的材料要按施工平面布置圖規定的位置堆放整齊,現場機械要按照平面布置圖規定的位置和線路設置,不得任意侵占場內道路。并在各種機械的作業點掛要點牌,禁止無證人員操作,對設備及時清潔保養。現場各職能辦公室、材料房、機械房、宿舍、沖涼房等都要掛牌,并經常保持整潔有序和清潔衛生,辦公室按規定掛 11各種圖表。八、質量保證措施及檢驗 1.錨桿施工依據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 CECS22:90。2.錨桿工程所用的原材料、鋼材、水泥砂漿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錨固體直徑、標高、深度和傾角必須符合設計要求。4.錨桿的張拉、鎖定和防銹處理必須符合設計和施18、工規范的要求。5.錨桿的試驗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規定。6.水泥、砂漿必須經過試驗,并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有合格的試驗資料。7.在進行張拉和鎖定時,臺座的承壓面應平整,并與錨桿的軸線方向垂直。8.進行基本試驗時,所施加最大試驗荷載(Qmax)不應超過鋼絞線強度標準值的 0.8 倍。9.基本試驗所得的總彈性位移應超過自由段長度 Lf的理論彈性伸長的 80%,且小于(Lf+La/2)的理論彈性伸長。10.錨桿水平方向孔距誤差不應大于 5cm,垂直方向孔距誤差不應大于 10cm。11.鉆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 3%。12.根據設計要求和土層條件,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選擇合理的鉆19、進方法,認真操作,防止發生鉆孔坍塌、掉塊、涌砂和縮徑,保證錨桿順利安插和順利灌注。13.錨桿頭如發現漏水,采用高壓注漿的方法進行封堵,具體如下:先用水泥砂漿封堵孔口,同時埋設 2 條注漿管,待水泥砂漿有一定強度時,再利用預埋管進行高壓注漿。14.按設計要求正確組裝錨桿,正確綁扎,認真安插,確保錨桿安裝質量。1215.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水泥砂漿配合比,掌握攪拌質量,并使注漿設備和管路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每天做 12 組試塊,做抗壓試驗。16.根據所用錨桿類型正確選用錨具,并正確安裝臺座和張拉設備,保證試驗數據準確可靠。17.驗收試驗按永久錨桿進行,選其中的 5%進行驗收,張拉至設計軸力的 1.5 倍。九、施工進度計劃 全部錨桿的鉆孔、灌漿計劃在30個日歷天內完成,錨桿在灌漿后14天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