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隧道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613
2022-10-21
12頁
211KB
1、坪山隧道施工總體布置1 施工布置條件及原則1.1 施工布置條件1、施工道路:利用進出口兩側村莊原有道路或修建臨時施工道路即可到達。2、施工供電:由業主提供的供電近期之內不能到位,考慮到坪山隧道工期緊,前期施工用電采用使用當地民用電和自備發電機相配合供電方式。 3、施工供水:施工用水自行解決;生產生活用水水源為山間溪水。4、施工營地、場地:進出口山下均為柑橘地,附近500米范圍有村莊。場地布置力爭少占耕地,就近布置原則。5、砂石加工系統:利用洞挖碴進行砂石料加工砂石料,進出口端各建一個砂石加工系統。1.2 施工布置原則1、臨建設施的規模和容量按施工總進度及施工強度的需要進行規劃設計,力求布置緊湊2、合理、方便使用,規模精簡,管理集中、調度靈活、運行方便、節約用地及安全可靠。以期降低工程造價,并盡量避免與進出口段橋梁施工造成干擾和影響。3、在隧道施工中,施工風、水、電供應、施工通風布置是否合理對工程的施工安全、進度及工程投資影響較大,在布置上綜合考慮施工程序、施工強度、施工交通、施工安全、均衡施工強度等因素。4、臨時施工道路以現有的村莊道路為依托布置。5、各施工場地及營區均按要求配置足夠的環保設施及消防設施;根據綠色環保施工的需要進行場地規劃時,布置足夠的環保設施;所有生產、生活設施的布置均體現安全生產、文明施工。6、避免施工對公眾利益的損害。2 施工場地規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施工需求3、及使用功能進行規劃布置。2.1 生活福利、辦公設施場地規劃管理層及施工作業層主要生活福利及辦公設施布置在洞口兩側,靠村莊道路附近。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及資源配置計劃,配置施工人員相應的辦公、生活福利等房屋。布置有職工宿舍、食堂、衛生所和公共衛生等房屋建筑及設施;治安房屋建筑;必要的消防設施。生活福利及辦公設施建筑特性見表1,場地規劃布置見圖。2.2 生產輔助廠隊場地規劃分進出口兩個工區進行布置,施工區的具體規劃布置如下:進口工區生產、生活營地:位于位于進口平山村附近。營地順山體呈條帶狀布置。出口及平導工區營地:位于出口大源村公路至隧道出口段新修便道旁,在該區布置修理廠、混凝土生產系統等設施。另外4、,為滿足現場施工管理的要求,按施工實際需求,在進出口兩個工區分別布置現場臨時設施,主要包括:現場值班、調度室、壓風機房、配電房、水泵房、火工材料庫及油庫等臨時設施。為保證施工區文明施工環境,各臨時設施布置必須與周邊環境協調,在各場地內均設置綠化帶以美化環境。施工場地布置見圖12。施工場地特性見表1。表1 施工場地規劃特性表序號施工場地名稱房建面積(m2)占地面積(m2)布置內容1坪山進口工區生產、生活營地554014000管理層、施工作業層生活福利及辦公設施、機械修配廠、汽車修理廠、停放場、鋼筋加工廠、施工生活營地等設施2大源出口及平導工區生產、生活營地554014000管理層、施工作業層生活5、福利及辦公設施、機械修配廠、汽車修理廠、停放場、鋼筋加工廠、施工生活營地等設施3其它現場臨時設施7101240現場值班調度室、壓風機房、水泵值班房、火工材料庫及油庫等臨時生產設施。3 施工交通布置3.1 對外交通坪山隧道對外交通主要為:進口段坪山至南圩村2公里僅有鄉村便道,車輛無法通行,南圩村至潮田鄉路段全長19公里,路基寬3.5m,路面為泥結石路面,中途經過兩座橋梁,荷載為汽-10。潮田至桂林方向為二級公路。出口段隧道口至大源村道之間為柑橘地,需修長約1公里的施工便道,大源村至蘭坪鎮路基寬3.5m,路面為泥結石路面,荷載為汽-10。蘭坪至陽朔方向為瀝青路面,能夠滿足施工交通要求。當地工程建設6、建筑材料主要通過以下兩條道路運到施工現場,一條為桂林-潮田-坪山.另一條為陰朔-蘭坪-大源. 3.2 臨時施工道路布置根據工程施工需要,需接線新修如下施工道路:1、1#施工便道:南圩村至坪山隧道進口段,長約2公里,路面寬3.5m,路基寬4.5m,碎石路面,每相隔500米設錯車道一個。錯車道路面寬5.5 m. 新建臨時;2、2#施工便道:大源村至坪山隧道出口段,長約1公里,路面寬3.5m,路基寬4.5m,碎石路面, 每相隔500米設錯車道一個。錯車道路面寬5.5 m,新建臨時。場內施工道路布置見圖1、場內施工道路特性見表2所示:表2 場內施工道路特性表名 稱長度(Km)起止及途徑地點路面寬度(m7、)坡度(%)路面結構主要作用備注1#施工便道2.0南圩村坪山隧道洞口3.50%12%泥結碎石進口工區開挖支護,砼運輸及施工材料運輸通道需架設簡易橋一座2#施工便道1.1大源村坪山隧道出洞口3.50%12%泥結碎石出口及平導工區開挖支護,砼運輸及施工材料運輸通道.需架設簡易橋一座3.3 施工風、水、電及照明設施布置3.3.1 施工供風根據現場踏勘所了解的地形位置,結合施工強度特點及施工機械設備的配置,施工供風采用固定壓風站供風,擬在隧道進出口段各設置1個固定壓風站,系統總供風能力為200m3/min。為了保證供風系統的供風壓力,在壓風站附近(對較長的供風管路,在管道中部適宜的位置)設儲氣罐對壓縮8、空氣進行臨時儲存維持管內風壓。施工供風平面布置見圖3,供風系統特性見表3,供風設備配置見表4。表3 施工供風系統布置特性表名稱布置位置容 量(m3/min)設備配置承擔任務管徑(mm)/長度(m)1#壓風站坪山隧道進口側802臺5L-40/8(1臺4L-20/8備用)進口段開挖支護施工用風DN150/20002#壓風站坪山隧道主洞出口與平導洞中間1203臺5L-40/82臺4L-20/8(其中一臺備用)出口及平導洞開挖支護施工用風DN150/4000DN75/2000表4 施工供風設備配置表序 號項目名稱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5L-40/8臺840m3/min、250kW、固定供風(其中一臺備用9、)24L-20/8臺520m3/min、130kW、固定供風(其中二臺備用)6供風鋼管DN150m60007供風鋼管DN75m200094m3儲氣罐個7102m3儲氣罐個211各種閘閥個253.3.2 施工及生活供水根據現場考察情況,生產生活用水水源為附近山溝溪水。1、生活用水辦公與生活營地用水與當地村民共用水源。2、生產用水(1)在坪山隧道進口段山體上部修建1#水池,水池容積90 m3,以滿足隧洞進口段開挖支護及砼拌合系統生產施工用水。(2)在坪山隧道出口段山體上部修建2#水池,水池容積為90m3,以滿足隧洞出口及平導段開挖支護及砼拌合系統生產施工用水。以上水源均取自山下溪水施工供水布置見圖10、3-1,自建施工供水取水系統主要設備及管線見表6,供水系統特性見表7。表6 自建施工供水取水系統主要設備及管線表取水泵站名稱型號及規格總數量/備用數量(臺)抽水能力(m3/h)揚程(m)供水管徑/長度(mm/m)功率(kW)備 注單機合計1#泵站125D2552/172128DN100/70045452#泵站125D2552/172128DN100/1804545表7 施工供水系統管網特性表名稱水池容量(m3)水池位置及高程供水主管(mm)/長度(m)供水目的1#供水水池90坪山隧道進口洞頂上方50m附近DN100mm/2000m DN 75mm/1000m 向隧道進口段及砼拌合系統生產供水211、#供水水池90坪山隧道出口洞頂上方50m附近DN 100mm/4000m DN 75mm/2000m向隧道出口段及砼拌合系統生產供水3.3.3 施工供電1、前期施工供電前期施工供電考慮引用村民用電與自備電源相結合方式.2、供電系統布置 施工供電的變電配置根據不同部位的用電需要進行設置: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共設置了2座固定變配電站,以滿足施工用電的供應,總裝置容量為2000KVA,高峰用電負荷為1400kvA。施工供電系統布置見圖1,變配電站供電特性見表8。表8 變配電站供電特性表編號容量變壓器型號數量布置位置用電點及用電內容1#變配電站1000kVAS11-1000/10/0.41坪山洞口1#壓12、風站附近1#壓風站、1#軸流風機、1#取水泵房及相應區域用電設備等的施工用電2#變配電站1000kVAS11-1000/10/0.41大源洞口2#壓風站附近2#壓風站、2#軸流風機、2#泵站及相應區域用電設備等的施工用電總計1000 kVA3、無功補償為提高施工供電質量,使功率因數大于0.9,擬在供電覆蓋范圍較大的變壓器低壓側配置并聯補償裝置。4、用電設備保護洞外變壓器配置一組避雷器和一組跌落式熔斷器,做好接地,以防短路和雷電波損壞設備。5、事故備用電源事故備用電源主要考慮應急照明、施工排水及正在混凝土澆筑的倉位用電。在混凝土拌和系統附近各布置一臺250kW柴油發電機備用. 6、設備配置為保證13、供電安全可靠,10kV高壓開關柜選用KYN系列真空開關柜,電纜選用YJV系列交聯銅芯電纜,變壓器選用S11系列。施工供電設備及材料見表9。表9 施工供電及照明設備及材料表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變壓器S11-1000/10/0.4KV臺12變壓器S11-100/10/0.4KV臺13柴油發電機250GF 400/230V臺2備用4補償裝置TBBZ0.4-60/15J-W臺10洞外變壓器用510kV架空線LGJ-3120m1000洞外使用610kV架空線LGJ-395m1000洞外使用710kV架空線LGJ-335m400洞外使用1510kV高壓電纜YJV-335m2000洞內使用17314、80V動力線BV-395+250m1500洞外使用18380V動力線BV-370+235m1000洞外使用19380V動力線BV-350+225m2000洞外使用20380V動力線BV-325+216m900洞外使用21380V動力線BV-335+216m2730洞內使用22照明線BV-216m6300洞內使用m2000洞外使用23照明燈塔自制個63.4 綜合加工廠綜合加工廠包括鋼筋加工廠、木材加工廠。1、鋼筋及木材加工廠鋼筋加工廠各布置于進出口山腳下.建筑面積500m2,材料及成品料堆場1000m2,共需占地面積1750m2。主要承擔本合同工程錨桿、鋼筋以及臨時鋼支撐、部分臨建鋼筋的加工、制15、作任務。鋼筋加工廠主要設備配置表10,生產設施房建見表。表10 鋼筋加工廠主要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功率(kW)備注1鋼筋切斷機GQ40臺24.52鋼筋彎曲機GW40臺44.03鋼筋調直機GTJ4-4/14臺25.54對焊機UN1-75臺2756交流電焊機BX3-500臺232.57汽車吊QY16臺18其他小型設備套4木材加工主要承擔特殊部位的木模板、木拱架、臨建工程及其它木材加工任務。木材加工廠主要設備配置見表11,生產設施房建見表。表11 木材加工廠主要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功率(kW)備注1普通木工帶鋸機MJ3110臺1202細木工帶鋸機MJ318輛15.53木工平面16、刨MB506臺12.84單面自動壓刨機MB1065臺17.55弓鋸床G72臺11.56砂輪機臺11.17其他小型設備臺/套33.5 倉庫和堆料場1 中心倉庫在鋼筋木材加工旁布置中心廠旁修建中心倉庫。建筑面積240m2,露天堆場500m2,共需占地面積1240m2。中心倉庫主要存儲施工中所需的電氣、五金、各種零配件、工器具、小型設備以及勞保防護用品等,以滿足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根據工程需要,中心倉庫設:綜合倉庫、小型機電設備庫、辦公值班室、庫棚、堆料場等。具體布置見圖,生產設施建筑特性見表3.6 火工材料庫為方便施工,在現場按安全規程設置炸藥庫、雷管庫、臨時加工間及現場值班室等。生產設施建筑特性17、見表。3.7 油料庫為方便施工,在現場按安全規程設置油庫,生產設施建筑特性見表12。表3 生產設施及輔助企業建筑特性表序號類 別項 目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結構形式布置位置1機械修配、汽車修理廠及停車場修理間300500輕型鋼架 結構生產、生活營地旁辦公及工具房100150彩鋼板房停放場01500露天場地廁所4080輕型鋼架結構保養車間80150輕型鋼架結構小 計52023802鋼筋及木材加工廠鋼筋加工間400600輕型鋼架結構生產、生活營地旁材料及成品堆放場01000露天場地辦公及工具房100150彩鋼板房小計50017503火工材料庫炸藥庫120150磚混結構監理工程師現場指定雷18、管庫6080磚混結構臨時加工間5070磚混結構值班房5070磚混結構小 計2803704油庫值班室4080磚混結構監理工程師現場指定柴油油罐230t200鋼結構棚小 計402805中心倉庫綜合倉庫120200磚混結構生產、生活營地旁小型機電設備庫80160磚混結構辦公值班室4080彩鋼板房庫棚0300鋼結構棚堆料場0500露天場地小 計24012406現場臨時設施現場值班、調度室6090彩鋼活動房現場新建壓風機房150230簡易結構變配電站房100150簡易結構水泵值班房80120簡易結構移動廁所4個小 計390590總 計195066103.8 渣場規劃1、碴場布置見表13表13 存渣、棄碴19、場特性表序號項目渣場位置渣場容量(萬m3)規劃存渣量(萬m3)占地面積(m2)備注1坪山進口存渣場主洞進口右側約0.4km302525000料場側自建砂石系統2大源出口碴場主洞進口右側約0.5km303030000料場側自建砂石系統3平導碴場平導上行線方向出口側25250003、渣場防護設計及維護坪山進口堆碴場位于主洞進口右側約0.4km處,利用當地地形形成的溝壑作為碴場,在碴場外圍設置排水溝. (排水溝凈尺寸為1.01.0m短形斷面,)碴場占地面積為大源出口側存棄渣場位于主洞出口右鍘約0.5km處,占用當地山地做為堆碴場。為保證渣場的安全,渣場堆渣邊坡力求穩定,因此在渣場外圍臨水面設置截水壩20、,其余周圍采用排水溝(排水溝凈尺寸為1.01.0m短形斷面,)將水排至渣場下方。4、碴場管理措施整個倒碴過程在監理人的統一協調下,嚴格按招標文件指定的容量,按規定的填碴時間、填碴方式、坡面保護、表面排水及堆碴要求進行堆存,嚴格服從專門人員的調度指揮。協調、組織好車輛進場、卸渣、出場及場地平整的工序循環,減少施工干擾。組織專門的人員和設備定期對交通主干道進行維護、修整,保證道路交通的暢通。碴場采用分層填碴的方式進行填渣。填筑從坡面開始向溝內卸碴,卸碴后及時采用推土機平整,并形成傾向溝內1:1.5的邊坡,以防雨水沖刷。在倒碴過程中,及時組織做好渣體表面和渣體四周的排水措施,防止暴雨洪水沖刷堆渣體,21、確保渣體的安全。3.9 臨時房屋建筑和公用設施布置施工生活及辦公設施房建特性見表。表14 臨時生活、辦公房建特性表序號項 目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結構型式布置位置備 注1辦公室300450彩鋼板房生產、生活營地新建2會議室801203職工宿舍400060004食堂4006005浴室801606廁所80160合 計492074903.10混凝土生產系統布置3.10.1 概述坪山隧道混凝土總量約為m3,混凝土高峰強度m3/月;噴混凝土總量約為m3,噴混凝土高峰強度m3/月。根據本工程施工進度安排,在坪山和大源側各設置一座HZS75拌和站,以滿足工程進度需求。混凝土生產系統布置3.10.222、混凝土生產系統布置在生產場地內設置混凝土生產系統。初擬按系統場地前期平整為統一高程布置,系統內各設施全部布置在同一平臺。根據施工總進度安排,高峰混凝土月生產強度約為m3/月,為滿足混凝土澆筑需要,在混凝土拌和系統內設置HZS75攪拌站一座,設計生產能力為75m3/h,可滿足18000m3/月澆筑強度要求。混凝土系統由水泥、粉煤灰儲存輸送、混凝土拌和樓、外加劑儲存、攪拌輸送、空壓系統及廢水處理設施等部分組成。混凝土拌和系統平面布置見圖,混凝土拌和系統工藝流程見圖。1、水泥和粉煤灰系統水泥儲存設置100t水泥罐二個,粉煤灰儲存設置100t煤灰罐一個,另設一座建筑面積為300m2的水泥、粉煤灰庫,23、滿足高峰期約5天用量。袋裝水泥由大傾角縲運機輸送至拌和樓;散裝水泥及粉煤灰氣送入罐至拌和樓由縲運機輸送。各灰罐頂均設一臺袋式脈沖除塵器降塵,拌和樓內由廠家配套相應除塵器。各級成品料由成品堆料場送至混凝土拌和樓相應的儲料倉之后經弧門卸入稱量斗內,拌和樓集料稱量系統配料,之后由膠帶機運送骨料入攪拌機。2、其它設施(1)混凝土系統設外加劑儲存、攪拌與輸送裝置,外加劑庫建筑面積30m3,配制好的外加劑溶液由耐酸泵打至拌和樓儲液桶。(2)試驗室 :建筑面積200m2。3、制冷:設一套冷水機, 4、拌和系統主要設備設施見下表15。表15 混凝土系統主要設備表系統名稱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單機功率(kw)備注24、混凝土系統砂石骨料倉43.5m3個1配套設備螺旋輸送機LSY250-120臺14配套設備水泥罐100t個2配套設備粉煤灰罐100t個1配套設備混凝土攪拌機HZS75臺160配套設備膠帶機B800臺218.5配套設備膠帶機B500臺27.5配套設備冷水機15m3/h套1前期零星混凝土拌制任務由1臺0.4m3移動式攪拌機和1臺HJ-200砂漿攪拌機以滿足施工要求。3.10.3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房建設施表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房建設施見下表。表16 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房建設施表系統名稱建筑名稱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結構型式混凝凝土拌和系統辦公室及值班室4060彩鋼板房工具庫6090磚混結構外加劑間4060磚混結構試驗室200300彩鋼板房壓風機房4060磚混結構水泥庫、粉煤灰庫300600磚混結構冷水機房2030磚混結構系統占地3000露天場地小 計70042004.總用地計劃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