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42大茘縣城過境段公路建設工程片石填筑試驗段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658
2022-10-21
12頁
224.50KB
1、G242大茘縣城過境段公路建設工程片石填筑試驗段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目 錄一、編制原則及依據3二、試驗目的3三、試驗計劃及段落4四、試驗段人員及機械設備安排41、項目部管理人員配備具體見一覽表42、路基試驗段配套施工機械53、測量及試驗設備統計表5五、路基試驗段施工準備6六、軟基換填試驗段施工方案7七、檢測、質量檢驗標準81、高程檢測82、試驗數據處理93、質量檢驗標準9八、質量保證措施10九、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措施11片石填筑試驗段施工方案一、編制原則及依據1、編制依據國家交通部現行的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規范、驗收標準、路基施工設計圖;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項目部制定的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目前項目部現有的技術力量和歷年的路基施工經驗。2、編制原則施工總體布置體現確保質量,滿足工期的原則。施工過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保護環境的原則。遵循專業隊伍施工,機械配套的原則。二、試驗目的1、確定換填每層填料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以及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2、驗證我部所采用的片石換填處理試驗段施工工藝方案的合理性。3、檢驗施工機械性能、施工技術水平及質量保證體系運轉情況,指導后續施工,防止批量生產中產生質量問題。保證后續工程不得低于作為示范的首件工程的標準。三、試驗計劃及段落本區段路基處于洛河曼灘地區,地形起伏不大,多為麥田。表層為種植土,依次往3、下皆為淤泥及淤泥質粘土、砂墊層,且埋深厚度平均為1.5m左右,區段內軟基主要集中在K9+900K10+100段。我項目部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及實際地質情況決定采用片石換填施工工藝,換填深度大約80cm。根據我部現場查勘,選定K9+900K10+100段路基作為軟基換填試驗段,試驗所用機械和材料與將來全線施工所用材料、機械相同。計劃開工日期為2017年05月20日,計劃完成日期為2017年05月30日。 四、試驗段人員及機械設備安排1、項目部管理人員配備具體見一覽表試驗段組織機構1項目部經理何旭東高級工程師2項目總工楊學祥工程師3現場負責李蘭春工程師4現場生產經理王輝助理工程師5安全工程師馮曉燕助理4、工程師6質量工程師索海濤助理工程師7實驗員張竹助理工程師8技術員楊銳助理工程師2、路基試驗段配套施工機械 3、測量及試驗設備統計表五、路基試驗段施工準備1、對路基試驗段范圍進行場地清理、清基清表,按規范規定橫向和縱向挖土質臺階,整平壓實,插桿掛線。2、開挖臨時排水溝做好路基排水工作,避免雨水浸泡路基,修筑施工便道方便施工作業。保證整個施工期間保持路基排水暢通。3、施工前恢復路基中心線,閉合水準點并根據施工情況對水準點給予增設,同時保證施工測量的精確度符合現行公路勘測規范的要求;進行路基放樣,放出路基邊樁中樁并做好護樁工作。4、路基施工前對施工范圍內的地質、水文、障礙物等各種情況進行詳細調查。55、設立現場施工牌和施工安全標志,疏導交通。六、軟基換填試驗段施工方案1、水田、溝渠、漫灘路段,將引流清淤,采取換填措施,換填材料片、塊石。換填夯實后方可填筑路基。2、路基軟基處理的工藝流程: 測量工作清除表土、雜質或引流清淤換填片石,分層夯實填筑碎石墊層質量檢驗。3、路基換填材料路基換填材料,根據設計要求本地段采用換填片石60-80cm,碾壓密實無明顯沉降后,鋪筑20cm碎石墊層。4、主要施工方法(1)測量工作軟基處理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釘出軟基處理具體位置樁。在距軟基處理位置外邊線一定安全距離處建立控制樁,樁上標明軟基處理位置挖高。(2)清表挖淤根據放線的標記6、,先引流把水田里的水引出路基外,然后用挖機先挖除表土及其水田中的淤泥,挖到設計高的時候先自檢,合格后及時報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簽證,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的工序。(3)換填片石1)換填片石前,應清除基坑內的積水和有機雜物,然后用自卸車運輸合格的片石到現場,用挖機挖運到需要換填的地方(現場根據換填厚度確定方格網的尺寸),填平后用22t壓路機進行輾壓,輾壓遍數不少于5遍。片石換填完后,用一層細集料石進行找平、嵌縫,輾壓平整后,質檢員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現場進行報檢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片石換填完成合格后,鋪筑厚20cm的碎石墊層。所填材料在機械夯壓之前,先推平,使7、其表面平整。使用壓路機碾壓時,保證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在3km/小時。3)碾壓遍數以表面無壓痕為宜,然后檢驗壓實度,合格后報監理進行驗收。5、路基試驗段施工技術控制措施試驗段填筑施工過程把握好“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施工作業。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完工階段。四區段:填料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碾壓夯實檢驗簽證七、檢測、質量檢驗標準1、高程檢測試驗段高程檢測時,按照規范要求點位,用水準儀先測出原地面碾壓后的地面標高H,然后分別測出上料整平后未碾壓時的標高H1得出松鋪厚度H1-H。2、試驗數據處理施工時由質檢、技術、試驗、測量人員現場監督,作好原始記8、錄工作。記錄包括:壓實設備類型、設備組合方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測量數據、試驗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確定施工工序、填料的最佳松鋪厚度和含水量等。3、質量檢驗標準按照現行路基設計和施工規范確定路基填筑標準如下:砂墊層允許偏差八、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合格率100%,優良率達到95%以上。2、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建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確立第一管理者全面負責,總工程師技術負責制,質檢工程師具體負責檢查、落實,實施目標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權責明確,賞罰分明的管理辦法,試驗工程師全過程檢查。3、自檢及報驗先自檢合格后,再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首先,測量放樣設有專職測量人員認真進行計算、放樣、復核、9、并在具體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按圖紙對測量人員放的樣再次進行復核,在我部現場技術人員及質檢工程師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將測設數據、樁、軸線一齊提交監理工程師檢查。其次在每道工序如清表后原地面處理、上料、拌合、平地機粗平、平地機精平、碾壓施工之前,由工程部對工區負責人、工區組長進行技術交底,講述操作規程,在每道工序完成后,工班之間進行互檢,互檢合格后,提交現場技術人員檢查,現場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提交我部質檢工程師檢查,我部質檢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提交給監理工程師檢查,在監理工程師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質量貫標我項目部將認真應用、執行ISO9002程序文件中的施工過程控制程序將質量隱10、患、事故隱患消失于萌芽狀態之中。九、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措施1、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2、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嚴禁上機操作。3、各種安全規章制度齊全,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4、對機械設備、使用的工具要定期檢查、保養,保證安全使用。5、與當地交通隊配合,做好交通導流工作,方便居民出行,并在十字路口設置專人指揮交通。6、施工地區設立明顯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場地。7、我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云南省人民政府頒布的治理環境污染的有關條例”。施工時盡量將音量降低,不破壞施工范圍以外的花草樹木,對于運輸易起粉塵的施工材料采取遮蓋或適當灑水方法,降低粉塵對空氣的污染。施工時還需避免工地照明的強光照射居民住宅,對于施工期間各類設備和材料妥善保管。8、施工過程中,任何施工雜物及垃圾應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集中堆放或及清運出現場。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