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通道施工工藝細則(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756
2022-10-21
11頁
108.62KB
1、涵洞通道施工工藝細則2.8.1 圓管涵2.8.1.1 施工前提條件1 根據(jù)設計資料進行完現(xiàn)場涵洞位置等核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已得到監(jiān)理工程師批復。2 相關的設計圖紙和文件已經(jīng)過詳細審核,提出的問題已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復,并對有關作業(yè)班組做了說細的技術交底。3 所需的材料已進場并檢驗合格,管涵基礎砼配合比已完成。如用外購圓管涵,已取得監(jiān)理工程師批復;如為自制管涵,已完成砼管的配合比批復,并已完成各種試驗檢測,開始生產(chǎn)。4 分項工程開工報告已得到批復,施工進度計劃及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得到批準,所需的機械設備、人員已進場到位,施工現(xiàn)場的設備、勞動力滿足施工進度要求。2.8.1.2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框見圖2.2、8.1 管節(jié)預制圖 2.8.1 圓管涵施工流程圖2.8.1.3 施工技術與工藝1 圓管涵基坑的開挖應采用機械開挖。基坑開挖前放出基坑的開挖線,用白灰撒出做為標志。開挖時測量人員跟隨配合觀測,機械基底開挖后的標高應比設計高出1020cm,采用人工開挖整修。2 圓管涵管節(jié)端面應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斜交管涵進出口管節(jié)的外端面,應按斜交角度進行處理。3 管節(jié)外壁應注明適用的管頂填土高度,相同的管節(jié)應堆放在一起,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錯。4 管節(jié)在動輸、裝卸過程中,應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節(jié)損壞。5 基坑開挖后,必須根據(jù)地質(zhì)情況,采用輕便觸探儀檢測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符合要求3、,則必須上報有關部門采用合適的方法處理。管基砼施工管節(jié)安裝管基砼施工基坑開挖測量放樣管節(jié)接縫處理涂防腐材料6 各管節(jié)應順流水坡度安裝平順,當管壁厚度不一致時應調(diào)整高度使內(nèi)壁齊平,管節(jié)必須墊穩(wěn)坐實,管道內(nèi)不得遺留泥土等雜物。7 對插口管、接口應平整,環(huán)形間隙就均勻,并應安裝特制的膠圈或用瀝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縫、空鼓漏水等現(xiàn)象,對平接管,接縫寬度應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接縫寬度來滿足涵洞長度要求。接口表面應平整,并用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實,不得有間斷裂縫、空鼓和漏水等現(xiàn)象。8 用于灌溉、水電設施的管涵,進水口管涵底標高應低于渠道標高1/41/5R(R 為圓管涵半徑)。9 4、預制管節(jié)建議采用離心法旋轉(zhuǎn)成型工藝,工廠集中預制可向水泥制管廠訂制,管節(jié)段長度分別為2.0 米和 0.5 米(調(diào)整涵長用)的正管節(jié)及斜管節(jié),并應在端面標注型號,如150、斜 10、30等字樣,斜管節(jié)也可在現(xiàn)場澆筑。10 管基基底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60KPa,如實際地基土質(zhì)較差,應聯(lián)系設計單位調(diào)整。11 根據(jù)涵洞的涵底縱坡和地基土情況,每隔4-6m 設置一道沉降縫,其位置以設在路基中心線和行車道外側(cè)為宜。12 施工放樣時,必須注意管涵的全長與管節(jié)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墻的準確位置,斜涵交角可按實際溝渠斜交角作適當調(diào)整。若現(xiàn)場溝底高程與設計出入較大,可對適當調(diào)整設計洞口高程,以防止洞口懸空或開挖過大。15、3 管基混凝土可分兩次澆筑,先澆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時注意預留管壁厚度及要放管節(jié)坐漿混凝土2-3 厘米,待安放管節(jié)后,再澆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及管基混凝土與管壁的結合。14 涵洞頂上及洞身兩側(cè)在不小于兩倍孔徑范圍內(nèi)的填土須分層對稱夯實,壓實度在96%以上。亦可在路基填筑后進行反開挖,但施工期間須滿足排水要求,防止涵洞上游雍水。15 施工過程中,當洞頂填土厚度小于0.5 米時,嚴禁任何重型機械通過。2.8.1.4 施工質(zhì)量1 洞身順直,進出口、洞身、溝槽等銜接平順,無阻水現(xiàn)象。2 帽石、一字墻或八字墻等平直,與路線邊坡、線形匹配,棱角分明。3 涵洞處路面平順,無跳車現(xiàn)象。4 外露砼6、表面平整,顏色一致。5 實測項目參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2.8.2 倒虹吸2.8.2.1 施工前提條件參見2.8.1 2.8.2.2 施工工序見圖2.8.2 圖 2.8.2 倒虹吸施工流程圖2.8.2.3 施工技術與工藝1 倒虹吸管施工與圓管涵的施工技術與工藝基本一致,但重點處理在管節(jié)之間的接縫處理。2 倒虹吸在填土覆蓋前必須做灌水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2.8.2.4 施工質(zhì)量倒 虹 吸 施 工 質(zhì) 量 檢 查 項 目 參 見 質(zhì) 量 檢 驗 評 定 標 準JT-GF80/1-2004 2.8.3 蓋板涵2.8.3.1 施工前提條件見2.8.1。2.8.3.2 施7、工工序見圖2.8.3 圖 2.8.3 蓋板涵施工流程圖2.8.3.3 施工技術和工藝1 蓋板涵的基坑開挖應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成型。挖掘機開挖距基底標高510cm,人工修整基底確保不擾動基底地質(zhì)土層。2 在開挖基坑時一般在基坑兩側(cè)留出臨時排水溝,以降低基坑水位,以免讓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濕基底土質(zhì)。3 基坑開挖完后應采用輕便觸探儀或其它有效方法檢測基底承載力,在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下,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 蓋板涵的基礎、涵身如采用片塊石砌筑,砌筑施工應嚴格按照砌體的有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5 蓋板涵的蓋板分為先預制后安裝以及就地現(xiàn)澆的多種辦法施工。采用預制的辦法必須嚴格控制預制板的長度與現(xiàn)8、場的沉降縫位置嚴格對應。就地現(xiàn)澆法的關鍵是搭設的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同時現(xiàn)場采用泡沫板隔開沉降縫,澆筑時可“跳節(jié)”施工,以便沉降縫處模板的加固,確保沉降縫順直。6 蓋板砼澆筑完成后必須及時養(yǎng)生,同時做兩組試塊與其同條件養(yǎng)生,強度達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時方能拆除支架。7 根據(jù)涵洞的涵底縱坡和地基土情況,每隔 46m 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1-2 厘米,高路堤路基邊緣以下的洞身及基礎應設置沉降縫,沉降縫應順路線窮向,其位置以設在路基中心線和行車道外側(cè)為宜。沉降縫處兩相鄰墻面應豎直、平整,不得出現(xiàn)鋸齒形,并用瀝青麻絮填塞,填縫料應具有彈性、不透水性、密封性。8 鋼筋混凝土蓋板分預制正蓋板和現(xiàn)澆斜蓋板9、兩類。對于斜交涵洞,涵洞兩端采用現(xiàn)澆蓋板,涵洞中間采用預制正蓋板。正蓋板板寬分99 厘米和 74 厘米兩種,配板時應優(yōu)先采用 99 厘米寬正蓋板,74 厘米蓋板用于調(diào)整涵長。9 蓋板與涵臺背墻間的縫隙必須用小石子塞緊,再用M15 水泥砂漿填實,使蓋板與臺墻頂緊而起到支撐作用。10 預制板必須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80%以后,才能脫底模,移運和堆放,堆放時應在塊件端部用兩點擱支,而不得使上下面倒置。11 涵洞河床鋪砌采用漿砌片石縫隙間應填滿砂漿防止沖刷,對于直墻式臺身蓋板涵要使鋪砌層起到支撐梁作用。12 在路基與翼墻銜接處,對路基填土應采取對稱逐層加強壓實,鋪砌護坡等措施。13 預制蓋板可采用鋼絲10、繩捆綁起吊安裝。14 涵洞進出口處的八字翼墻應與涵身設縫隔開,縫內(nèi)用瀝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彈性的防水材料填塞。15 每道涵洞根據(jù)填土高度的不同在通用圖中都要求了所適應的最小地基承載力,若施工時實際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及時報設計單位以便得到妥善處理。16 施工放樣時,必須注意涵洞全長與板塊的配置以及洞口八字翼墻的準確位置。17 施工過程中,當涵頂覆土厚度小于0.5 米時或未做涵頂、涵底鋪裝時,嚴禁任何重型機械和車輛通過。18 蓋板安裝完畢后,當其強度達設計強度的80%后,方能于臺后進行填土。填土壓實度按路基壓實度要求,填土宜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質(zhì)土或砂礫石土。2.8.3.4 施工質(zhì)量1 見 11、2.8.1.4。2 砼表面平整,棱線順直,無嚴重啃邊、掉角。3 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的0.5%,砼表面出現(xiàn)非受力裂縫不得超過0.1mm。4 板的填縫應平整密實。2.8.4 拱涵2.8.4.1 施工前提條件見2.8.1。2.8.4.2 施工工序見圖2.8.4 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礎砌筑墻體施工拱圈支架搭設圖 2.8.4 拱涵施工流程圖2.8.4.3 施工技術與工藝1 拱涵有關砌體工程必須按砌體工程相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2 基坑開挖及基底承載力檢測如蓋板涵。3 拱圈支架必須經(jīng)設計驗算確定,搭設拱圈時必須預留相應的預拱度,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4 拱圈砌筑或采用砼澆筑時,應由兩側(cè)向中間同時12、對稱進行,以防拱架失穩(wěn),進出水口的拱上端墻應待拱圈合攏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以上后方可進行施工。5 拱圈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方可拆除拱架,砂漿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拱上填土。6 當拱架未拆除,拱圈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可進行拱頂填土。但應在拱圈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卸架。2.8.4.4 施工質(zhì)量1 線形圓順,表面平整。拱圈施工拱上端墻施工拱頂填土2 砼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的0.5%,深度不得超過 0.5cm。3 砌縫勻稱,勾縫平順,無開裂和脫落現(xiàn)象。4 實測項目參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2.8.5 箱涵通道、涵洞2.8.5.1 13、施工前提條件見2.8.1。2.8.5.2 施工工序見圖2.8.5 圖 2.8.5 箱涵通道、涵洞施工流程圖2.8.5.3 施工技術和工藝1 基底開挖要求見2.8.3(1)、(5)。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墊層施工基 礎鋼 筋綁 扎安裝基礎砼澆筑墻身鋼筋綁扎側(cè)、內(nèi)、頂模安裝加固頂板鋼筋安裝進出口施工墻身防腐層處理沉降縫處理砼養(yǎng)生基底檢驗檢驗墻身墻頂砼澆筑2 在澆筑底板砼之前,應清除基底上的雜物,然后按圖紙立模板,綁扎鋼筋,澆筑砼。3 底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在底板上立模澆筑側(cè)板及頂板。4 箱涵通道、涵洞按沉降縫的位置分成幾個單元進行澆筑,以利于側(cè)墻沉降縫處模板的加固,確保沉降縫順直。5 箱14、形通道、涵洞的側(cè)墻、頂板模板架設支架采用滿堂式支架一般采用門型支架或碗扣式支架搭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對于現(xiàn)澆模板拉桿,應采用 PVC 套管,拆模后拉桿應予以撥除。6 內(nèi)模板的接縫采用膩子處理,模板接縫應確保平整,嚴格要求選用大面積膠合板,減少砼的接縫,保證外側(cè)質(zhì)量。7 沉降縫必須按圖紙規(guī)定填塞嵌縫或采用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的加氟化納等防腐摻料的瀝青浸過的麻絮或纖維板緊密填塞,和用有纖維摻料的瀝青嵌縫膏或其他材料封縫。8 沉降縫處應加鋪抗拉強度較高的卷材,如瀝青玻璃纖維布或油氈,加鋪的層數(shù)及寬度按圖紙所示。9 箱形通道、涵洞砼頂板側(cè)板外表面上在填土前應涂刷瀝青膠結材料或其他材料,以形成防水層。2.8.5.4 施工質(zhì)量見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