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河市同心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2006-2020年)(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11818
2022-10-21
29頁
183.54KB
1、訥河市同心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二一二年七月目 錄第一章 前言1第一節 鄉域概況1第二節 規劃的目的和任務1第三節 規劃依據2第四節 規劃范圍及期限3第二章 土地利用狀況3第一節 土地利用現狀3第二節 土地利用特點4第三節 土地利用存在問題4第三章 規劃目標5第一節 土地利用規劃目標5第二節 土地利用調控指標5第四章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6第一節 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6第二節 優化土地空間布局8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10第一節 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10第二節 農村居民點用地控制12第三節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13第四節 土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13第五節 土地綜合整治14第六章2、 土地用途分區15第一節 土地用途分區類型及管制細則15第二節 建設用地空間管制18第七章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19第一節切實加強輿論宣傳19第二節加強規劃行政管理19第三節加強規劃經濟管理20第四節強化規劃的法制地位20第五節完善規劃的支撐體系20第一章 前言第一節 鄉域概況同心鄉隸屬訥河市管轄。位于市境南部,東鄰克山縣,南至通南鎮。鄉政府駐地距市區30公里。同心鄉位于訥河市南部,東鄰國營克山農場,西接同義鎮,北連長發鎮,南至通南鎮。全鄉共轄同心、滿豐、文光、保育、茂林等11個村,2個良種場。全鄉總面積267平方公里,有耕地34萬畝,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并以栽種果樹、甜菜母根、向日葵著稱,是3、紅光糖廠甜菜母根基地。全鄉共11292戶,總人口37974人。鄉政府駐地同心村。2005年鄉生產總值18913萬元。第二節 規劃的目的和任務一、規劃編制的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統籌安排各類用地,切實保護耕地,有效控制新增非農建設用地,改善土地生態環境,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鄉域經濟與社會協調、高效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土地利用的方針、政策,結合同心鄉土地利用實際,編制了訥河市同心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4、。二、規劃編制的任務根據訥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的要求和同心鄉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土地利用狀況,確定土地利用目標,發展方向,落實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保持面積穩定,質量提高,統籌安排各類用地,落實非建設用地布局,安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用地,改善土地生態環境,劃分土地用途分區,明確土地用途管制細則,安排土地整治項目區和近期建設用地,制定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第三節 規劃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二、國家和省市有關土地管理、利用與保管的有關政策方針。三、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TD/T1025-20105、)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指導意見(國土資廳發200951號)等規劃編制與實施的規范性文件。四、齊齊哈爾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訥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訥河市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及經批準的水利、交通、環保、城建等部門相關規劃。五、為編制規劃開展的專題研究成果及二次土地調查、農用地分等等調查評價成果。第四節 規劃范圍及期限規劃的規劃范圍為同心鄉的行政轄區內全部土地。規劃以2005年為基期年,規劃期為2006-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10年,遠期目標年為2020年。規劃由訥河市同心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經齊齊哈爾市國土局同意后,報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批準。6、規劃經批準后,具有法定效力,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第二章 土地利用狀況第一節 土地利用現狀2005年全鄉土地總面積為26686.3公頃,其中農用地24679.2公頃,建設用地1805.5公頃,其他土地201.6公頃。一、農用地2005年全鄉農用地24679.2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92.5%。其中,耕地22685.7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85.0%;園地19.0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1%;林地1289.9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4.8%;其他農用地684.6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2.6%。二、建設用地2005年全鄉建設用地18057、.5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7%。其中,城鄉建設用地1635.9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1%;交通水利用地145.7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5%;其他建設用地23.9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1%。三、其他土地2005年全鄉其他土地201.6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8%,全部為自然保留地。第二節 土地利用特點一、耕地資源十分豐富,人均占有耕地數量多。同心鄉二次調查耕地面積22685.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85.0%,遠遠高于全省耕地比重25.8%的水平,人均耕地0.60公頃,是全省人均耕地0.31公頃的近2倍。訥河市耕地資源十分豐富,無論是墾殖率還是人均耕地數量,在全省屬于領先8、水平。二、耕地后備資源較少,補充耕地難度較大。全鄉其他土地面積為201.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0.8%,全部為自然保留地,是訥河市自然保留地較少的鄉鎮,且大部分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增加了補充耕地的難度。第三節 土地利用存在問題一、耕地全部為旱田,抗災能力差同心鄉耕地面積為22685.7公頃,全部為旱田,多數都是靠天吃飯,抗災能力差,無法達到旱澇保收。二、農業用地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不高農用地種植結構簡單,以耕地種植為主,種植業中以糧食作物為主,農業經濟效益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戶經營土地的積極性。第三章 規劃目標第一節 土地利用規劃目標按照訥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和訥河市“9、十二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確定規劃期內同心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嚴格保護耕地,努力做到耕地質量逐步提高;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非農建設用地的供給在規劃和計劃范圍內得到保證和有效利用,城鄉居民點用地總規模逐步縮小。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間管制,使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日趨合理。通過土地整理和土地整治等措施使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明顯提高,土地生態環境有較大改善,確保土地資源持續利用,并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二節 土地利用調控指標一、耕地保有量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規劃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640.5公頃,規劃期內劃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365.5公頃,并確10、保質量有提高、布局總體穩定。二、建設用地規模規劃至2020年,全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852.3公頃,比2005年增加建設用地46.8公頃。其中城鄉建設用地規模1682.3公頃,比2005年增加城鄉建設用地46.4公頃。三、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目標規劃期內,嚴格落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新增農村居民點用地戶均控制在350平方米以內,新增其他建設用地要控制在國家規定的用地標準范圍內。第四章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第一節 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以落實訥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下達給同心鄉的主要指標為目標,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結構11、的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合理轉變。至2020年全鄉農用地面積24635.9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852.3公頃,其他土地面積198.1公頃,與2005年相比農用地、建設用地、其他土地結構占土地面積比重由92.5%;6.7%;0.8%調整為92.4%;6.9%;0.7%。一、農用地結構調整2005年,全鄉農用地24679.2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92.5%。規劃至2020年減少到24635.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2.4%。1、耕地2005年,全鄉耕地22685.7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85.0%。規劃到2020年,全鄉耕地面積調整為22640.5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84.9%,比2005年12、減少45.2公頃。2、園地2005年,全鄉園地19.0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1%。規劃到2020年,全鄉園地面積調整為24.2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1%,比2005年增加5.2公頃。3、林地2005年,全鄉林地1289.9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4.8%。規劃到2020年,全鄉林地面積調整到1287.7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4.8%,比2005年減少2.2公頃。4、其他農用地2005年,全鄉其他農用地684.6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2.6%。規劃到2020年,全鄉其他農用地面積調整為683.5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2.6%,比2005年減少1.1公頃。二、建設用地結構調整2013、05年,全鄉建設用地1805.5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7%。規劃至2020年,建設用地增加到1852.3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7.0%,比2005年增加46.8公頃。1、農村居民點用地2005年,全鄉農村居民點用地1635.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1%。規劃至2020年,農村居民點用地調整為1682.3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3%,比2005年增加46.4公頃。2、交通水利用地2005年,全鄉交通水利用地145.7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5%。規劃至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增加到145.9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5%,比2005年增加0.2公頃。3、其他建設用地2005年14、,全鄉其他建設用地23.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1%。規劃至2020年,全鄉其他建設用地增加到24.1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1%,比2005年增加0.2公頃。三、其他土地結構調整2005年,全鄉其他土地201.6公頃,全部為自然保留地,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8%。規劃至2020年,其他土地減少到198.1公頃,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0.7%,比2005年減少3.5公頃。第二節 優化土地空間布局一、農用地布局1、耕地嚴格保護全鄉耕地面積,確保耕地質量有提高。按照這一目標,規劃期內要重點保護好現有的優質耕地,利用科技和生物技術,全面提高耕地質量。規劃期內,全鄉耕地總量保持不變,耕地主要分布在同15、心村、文光村、保育村、革新村、巨和村等行政村。2、基本農田2005年,全鄉基本農田面積21254.8公頃,本次規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365.5公頃,與2005年相比,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增加110.7公頃。規劃首先將優質耕地劃入基本農田,引導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分布。然后將上級下達的核減指標進行分村核減,其次將污染嚴重、不宜農作的基本農田、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基本農田調出,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項目、新農村建設及重要道路兩側一定范圍內所涉及的基本農田調出。規劃期內,全鄉的基本農田指標主要落實在同心村、文光村、保育村、革新村、巨和村等行政村。規劃安排多劃一部分基本農田,用于彌補重大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16、。3、林地按照“嚴格保護、積極培育”的要求,以建設良好生態環境為目標,管好、用好現有林地,加強低效林地的改造。實施生態防護林和城市綠化林建設,在全鄉開展農田防護林改擴建設工程,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工程、村莊綠化工程、森林撫育工程。同心鄉園地面積小,分布零散,結合林地布局,做好園地安排,利用荒坡發展園地。同心鄉園地面積小,分布零散,結合林地布局,規劃園地。4、其他農用地規劃期間,大力推進農用地整理,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和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溝相通、路相連、田成方、樹成行、林成網、渠配套的目標。因地制宜對畜牧、養殖用地進行統一規17、劃,統一管理。利用同心鄉多年的畜牧養殖經驗,努力建設好畜禽養殖基地和水產養殖基地,提高農村環境質量,改善生活面貌。二、建設用地1、農村居民點引導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大對中心村的資金、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特色小村鎮,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實現與集鎮區的功能對接,成為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部分。編制農村居民點發展規劃,制定生態移民、遷村并點、集中居住的激勵政策,統籌安排新農村建設用地,引導農村居民適度集聚,適時優化空間布局。2、交通運輸用地規劃期內結合全鄉區域發展的產業布局和村鎮體系結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干線公路為依托,加強對現有交通干線的維護和重建工程,提高路面質量和公路等級,18、保障饒訥公路工程項目用地。3、水利設施用地按照國家防洪標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提高現有防洪除澇工程體系,提高骨干河道的防洪能力;促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保障以小型灌區節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和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為重點的農田水利設施用地。4、其他建設用地按照環保、電業、旅游等部門的要求,加強農村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市場條件。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廣泛開展文明農戶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村文明程度。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第一節 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一、耕地保護制度將嚴格保護耕地,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制度作為實施規劃的一19、項重要內容,建立耕地保護責任制,將耕地保護納入鄉政府領導任期目標考核的內容,逐級簽訂責任書。按照上級規劃要求,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標為22640.5公頃,把此目標下達到各行政村,建立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層層分解保護責任,明確鄉政府行政一把手為耕地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把年終耕地面積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二、嚴格控制非農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確保完成耕地保有量指標規劃期內嚴格控制非農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強化對非農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控制,建設項目選址必須遵守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原則,必須占用耕地的,必須做到占補平衡,及時補充與所占耕地數量和質量相同的耕地。三、建立保障糧食生產和耕地保護機制同心鄉是訥河市的糧食20、主產區之一,為保持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要完善耕地保護機制,把保障糧食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加強領導及各有關部門責任,為保護耕地提供有效保障。四、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目標按照訥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分配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規劃期內同心鄉必須保持21365.5公頃以上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根據各行政村經濟社會發展對耕地的需求和耕地質量狀況,按照“保優不保劣”的原則,把全鄉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行政村,確保完成全鄉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指標,并實現基本農田質量有所提高。五、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加強涉及占用基本農田的建設用地審查,嚴禁城鎮村建設占用基本農田21、。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因選址特殊,無法避讓基本農田的,在用地預審和審查報批前,必須對選址方案、基本農田調整及補劃方案等進行論證和聽證。禁止占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綠化隔離帶和防護林建設;禁止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進行挖塘養魚、畜禽養殖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禁止臨時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種活動對基本農田耕作層造成永久性破壞。六、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在確保基本農田數量的同時,穩步提高基本農田質量。繼續大力開展基本農田綜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完善農田基礎設施,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基本農田地力等級和綜合生產能力。第二節 農村居民點用地控制結合村鎮體系規劃、村鎮空間布局調整和農村22、產業特色,適當調整農村居民點布局,引導農村居民點適度集中,完善基礎設施,促進農民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以做好中心村建設為前提,以產業發展為基礎,結合鄉域實際條件及產業經濟發展情況,尊重農民意愿,按照國家村鎮建設標準,加快遷村并點的實施。并完善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改善農村居民點布局散亂的局面,提高居住環境,增強村鎮服務能力。規劃保障中心村用地,主要通過農村建設用地內部調整解決,規劃期內努力將同心鄉建設成為設施配套、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第三節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結合能源、交通、水利等行業發展規劃,合理安排重大基23、礎設施工程建設用地,實現土地利用空間布局的優化,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體系。規劃期內,全鎮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莫旗-延吉省道、老云溝澇區治理工程、35kv同長線改造工程、35kv拉同線改造工程、35kv義心線改造工程、35kv同通線改造工程、同心35kv變電站異地新建工程、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等。第四節 土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期間,要結合同心鄉實際,按照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加強對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的保護,努力在改善土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土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總的指導思想是:在合理開發、綜合利用、有效整治土地資源的同時,把土地生態保護放在突24、出位置,利用法律的、政策的、工程的、生物的多種手段,綜合保護土地生態系統,促進土地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一、加強農田生態環境建設加大農田綜合整治力度,提高農田林網綠化率;大力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全面推進秸稈還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及水肥耦合一體化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加大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力度,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源農藥,積極治理白色污染,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控制污染排放總量規劃實施必須建立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并逐步削減的基礎上,做到“增產不增污”。嚴格執行環境準入制度,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可25、能造成環境重大影響的高能耗、高排放建設項目不予供地;逐步關停生產工藝落后、高排放的企業,為新建項目騰出環境容量空間;嚴禁不符合環評要求的項目落地,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排放總量,預防對大氣和水環境造成污染。第五節 土地綜合整治同心鄉土地整治以農用地綜合整治為主,按照保護耕地、建設高品質基本農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耕地增加,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統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為目標,以土地整理復墾項目為平臺,充分發揮支農惠農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作用,扎實開展田、水、路、林、村為主的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業生產規模經營。第六章 土地用26、途分區第一節 土地用途分區類型及管制細則根據土地用途、管制目標的差異以及同心鄉土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將全鄉土地劃分為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等用途分區,并提出相應的管制細則,加強對用地的用途管制,做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一、基本農田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對基本農田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劃定的土地區域,本區內含基本農田及為其服務的相關設施用地。本區面積24545.3公頃。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作基本農田和直接為基本農田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2、區內鼓勵開展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治資金應優27、先投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建立永久性基本農田;3、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嚴禁安排城鎮村建設用地和未列入項目清單的其他非農業建設項目;4、在不突破多劃基本農田規模的前提條件下,列入項目清單的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時不再補劃,簡化相應的用地報批手續。二、一般農地區一般農地區是指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為農業生產發展需要規定的土地用途區,包括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果園、草地和水產等用地,為農業服務的農田防護林、農村道路等。本區土地面積220.2公頃。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區內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園地和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2、區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優28、先復墾或調整為耕地、園地,規劃期內確實不能復墾或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能擴大面積;3、區內耕地必須優先發展糧食、油料及蔬菜生產,不得盲目和隨意占用或棄耕;4、禁止占用區內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不破壞、污染和荒蕪區內土地。三、城鎮建設用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指為城鎮(城市和建制鎮)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本區土地面積0.2公頃。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城鎮建設用地區內的土地主要用于建制鎮建設,嚴格執行城鎮總體規劃,必須符合經批準的建制鎮建設規劃;2、區內城鎮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和廢棄地。確需擴大的,應當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質耕地;3、城鎮建設用地區內的土地,在批準改變用途以前,29、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4、區內建設用地應當整理復墾為耕地或其他農用地,規劃期間確實不能整理、復墾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四、村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指為農村居民點(村莊)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區域。本區土地面積1553.2面積。本區土地用途管制規則為:1、村鎮建設用地區內的土地主要用于村鎮建設,嚴格執行村鎮總體規劃,必須符合經批準的集鎮和村莊規劃;2、區內村鎮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低效建設用地、閑置和廢棄地。確需擴大的,應當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質耕地;3、村鎮建設用地區內的土地,在批準改變用途以前,應當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蕪;4、區內建設用地應當整理復墾為耕地或其他農用地,規劃期間30、確實不能整理、復墾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5、保護改善城鎮生態環境,禁止建設占用規劃確定的水澆地和基本農田。五、其他用地其他用地面積367.3公頃。第二節 建設用地空間管制為強化對全鄉城鄉建設用地空間管制,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按照縣級規劃下達的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及同心鄉實際,劃定了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可擴展邊界,從而在全鄉規劃用地范圍內形成了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并制定了相應的管制規則。一、允許建設區允許建設區是現狀和規劃期內新增城鎮、村莊、工礦建設用地規劃選址的區域。規劃面積1711.9公頃。管制規則: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村鎮或工礦建設發展空間,具體土地利用安排應與依31、法批準的相關規劃相銜接;區內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受規劃指標和年度計劃指標約束,應統籌增量保障與存量挖潛;規劃實施過程中,在允許建設區面積不改變的前提下,其空間布局形態可調整。二、有條件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即城鎮建設用地規模邊界之外,擴展邊界以內的范圍,規劃面積3.4公頃。管制規則:區內土地符合規定的,可依程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同時相應核減允許建設區用地規模;規劃期內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原則上不得調整。如需調整按規劃修改處理,嚴格論證,報規劃審批機關批準。三、限制建設區限制建設區指轄區范圍內除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禁止建設區外的其他區域,該區劃定面積24970.9公頃。管制規則: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32、農業生產空間,是開展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基本農田建設的主要區域;區內禁止集鎮、村建設,嚴格控制線性基礎設施和獨立建設項目用地。第七章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第一節切實加強輿論宣傳規劃一經批準,必須在全鄉范圍內依法公告規劃內容。在規劃期限內,各行政村等設置土地管理宣傳欄,以及在全鄉范圍內做定期(如6月25日土地日)宣傳教育,說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目的及意義,充分調動群眾保護土地資源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節加強規劃行政管理鄉政府成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領導小組,把規劃實施與管理作為任期內考核目標的重要內容,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于農村宅基地管理,嚴格執行規定標準,嚴格審批,禁止個人違規使用宅33、基地。鄉國土資源所負責規劃實施的動態監測工作,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抽查等方式,加強對土地的監察,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用地行為。并在規劃期限內,制定年終規劃實施動態圖、登記表等,強化土地變更管理工作。第三節加強規劃經濟管理一是培育完善的地產市場,實行土地有償使用,逐步建立盤活存量,控制非農建設用地增量的用地約束機制;二是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足額收繳耕地開墾費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實行保護責任與財政補貼相掛鉤,制定年(季)度資金投入計劃等,并加大對超出補充耕地義務量以外的資金支持力度地。第四節強化規劃的法制地位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明確“本規劃一經批準,即34、具有法定效力”,必須嚴格執行;二是加大執法力度,要把經常性的監督與開展執法檢查結合起來,嚴肅查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的違法行為。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破壞耕地等構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節完善規劃的支撐體系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村鎮建設規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詳細性規劃用措施,進一步明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的地塊及用途等,同時加強對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管理及其他規劃的審核,提高土地綜合效益。20附表1同心鄉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單位:公頃地 類2005年2010年2020年2020年面積比2005年增減面積比重面積比重面積比重合計26686.3 100.0%2635、686.3 100.0%26686.3 100.0%農用地農用地合計24679.2 92.5%24679.2 92.5%24635.9 92.4%-43.3 耕地22685.7 85.0%22685.7 85.0%22640.5 84.9%-45.2 園地19.0 0.1%19.0 0.1%24.2 0.1%5.2 林地1289.9 4.8%1289.9 4.8%1287.7 4.8%-2.2 牧草地其他農用地684.6 2.6%684.6 2.6%683.5 2.6%-1.1 建設用地建設用地合計1805.5 6.7%1805.5 6.7%1852.3 6.9%46.8 城鄉建設用地小計1636、35.9 6.1%1635.9 6.1%1682.3 6.3%46.4 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1635.9 6.1%1635.9 6.1%1682.3 6.3%46.4 采礦用地交通水利用地145.7 0.5%145.7 0.5%145.9 0.5%0.2 其他建設用地23.9 0.1%23.9 0.1%24.1 0.1%0.2 其他 土地其他土地合計201.6 0.8%201.6 0.8%198.1 0.7%-3.5 水域自然保留地201.6 0.8%201.6 0.8%198.1 0.7%-3.5 附表2同心鄉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情況表單位:公頃基期 耕地面積規劃期間補充耕地面積規劃期間減37、少耕地面積規劃期間凈增(+)減(-)規劃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 保護面積增加合計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土地開發其他減少合計建設占用災毀其他規劃近期22685.7 22685.7 21365.5 規劃遠期22685.7 45.2 19.7 25.5 -45.2 22640.5 21365.5 規劃期22685.7 45.2 19.7 25.5 -45.2 22640.5 年均增減3.0 1.3 1.7 -3.0 附表3同心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控制表單位:公頃項目規劃近期規劃遠期規劃期合計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一、城鄉建設用地46.4 44.8 19.346.438、44.719.31、城鎮2、農村居民點46.444.719.346.444.719.33、采礦用地和其他獨立建設用地二、交通水利用地0.2 0.2 0.2 0.2 0.2 0.2 三、其他建設用地0.2 0.2 0.2 0.2 0.2 0.2 總計46.845.219.746.845.119.7年均占地4.7 4.5 2.0 3.13.01.3附表4同心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單位:公頃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項目用地涉及村(鎮)備注總規模其中新增 建設用地其中 占用耕地交通莫旗-延吉省道擴建2010-2020年0.030.030.03保育村交通莫旗-延吉省道擴建2010-2020年039、.030.030.03同心村交通莫旗-延吉省道擴建2010-2020年0.030.030.03滿豐村電力35kv同長線改造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電力35kv拉同線改造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電力35kv義心線改造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電力35kv同通線改造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電力同心35kv變電站異地新建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環保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能源中俄天然40、氣管道工程新建2010-2020年0.030.030.03同心村水利老云溝澇區治理工程擴建2010-2020年0.030.030.03巨和村水利老云溝澇區治理工程擴建2010-2020年0.030.030.03雙喜村水利老云溝澇區治理工程擴建2010-2020年0.040.040.04更新村合計0.400.400.40附表5同心鄉土地用途分區面積表單位:公頃名稱土地總面積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其他用地同心鄉26686.3 24545.3 220.2 0.2 1553.2 367.3 同心村3519.9 2989.3 174.3 0.2 257.5 98.5 滿豐村41、1694.9 1575.0 50.2 69.7 文光村2799.0 2588.9 186.2 23.9 保育村3618.4 3296.8 45.9 247.3 28.5 茂林村986.8 924.5 50.1 12.3 雙喜村2182.3 2039.0 128.7 14.7 祥樂村1677.4 1564.8 99.6 13.0 革新村2586.4 2395.1 135.5 55.8 更新村1904.2 1798.2 95.7 10.3 聯盟村1763.3 1655.2 106.8 1.3 巨和村2547.1 2389.1 120.8 37.1 第二良種場584.6 550.3 33.1 1.242、 第三良種場822.3 779.3 41.8 1.2 附表6同心鄉基本農田調整表單位:公頃區域基期年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規劃目標年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調入基本農田調出基本農田面積比例面積比例同心鄉21254.8 21365.5 112.60.5%2.0 同心村2610.2 2620.5 10.30.4%滿豐村1382.2 1382.2 文光村2158.4 2182.6 24.31.1%保育村2848.0 2895.4 49.31.7%2.0 0.1%茂林村785.3 785.3 雙喜村1750.8 1750.8 祥樂村1373.5 1391.9 18.41.3%革新村2068.2 2068.2 更新村1539.9 1539.9 聯盟村1442.8 1453.1 10.30.7%巨和村2099.2 2099.2 第二良種場481.4 481.4 第三良種場715.0 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