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輸電線路跨越架搭設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1919
2022-10-24
13頁
322.04KB
1、目 錄1概述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施工概況及工程量12施工方案選定12.1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設形式12.2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設形式選擇及分析33施工準備33.1質量技術準備33.2人員準備43.3機具和材料準備43.4現場布置44進度要求55施工過程55.1工藝流程55.2施工方案65.3搭設跨越架的技術要求66職業健康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86.1風險預測及控制措施86.2安全施工作業票116.3文明施工與環保117應急措施117.1應急組織機構117.2基本原則127.3緊急聯絡127.4應急救援措施121 概述1.1 編制目的 確保實現110KV線路工程施2、工安全、質量、計劃和目標,滿足合同規定,認真學習新工藝、新技術,嚴格按設計圖紙、驗收規范施工;認真執行程序文件,加強工序控制;認真執行本工程制定的檢查驗收制度,加強安全質量監督;確保本工程架線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特制訂本措施。1.2 編制依據1.2.1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電力行業標準DL 5106-1999)。1.2.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送電線路)DL5009.2-2012;1.2.4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施工工藝管理辦法國家電網基建20111752號;1.2.5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國網(基建/2)173-20151.2.6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施工安全風險識別3、評估及控制辦法國網(基建/3)176-20151.2.8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國家電力公司發布)。1.2.9110750kV 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14)。1.2.10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國網(基建/3)187-20151.2.11輸變電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實施規程Q/GDW248-2008;1.2.12工程設計圖紙、文件及變更,業主及監理工程師對工程的各項技術要求。1.2.13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一)施工工藝示范手冊(2011年版)。1.3 適用范圍本措施適用于110KV線路工程的一般跨越架搭設、看護、拆除等施工工作。1.4 施4、工概況及工程量經過現場勘測了解,對主要交叉跨越情況進行了統計,詳見下表??缭轿锩Q單位數量備注綠化帶km3.2跨越果園m500跨越S311省道km1跨越S224省道km1跨越35KV線路處2跨越2 施工方案選定2.1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設形式跨越架的類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分別適用于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性質的跨越架:2.1.1 甲型架:適用于架高超過15m的35kV及以上電力線跨越架。結構型式:雙面雙排桁架、且封頂;順線路裝斜撐桿對地夾角不大于60,架頂要打拉線。架子平面內裝十字和方框撐桿;雙排架的兩平面間裝設叉型撐桿,如下圖:2.1.2 乙型架:適用于架高在15m以下,跨越35kV電力線5、路以下電壓的架子。結構型式:雙面桁架、封頂。順線路側面設斜撐桿及穩固拉線,斜撐桿及穩固拉線對地夾角不大于60度,桁架平面內裝設十字撐桿和人字撐桿,平面內裝設叉桿。2.1.3 丙型架:適用于搭設跨越公路、級通訊線路及低壓配電線路等架子。結構型式:雙面桁架,并封頂,架子平面裝設十字撐桿或人字撐桿,順線路裝設斜撐桿。如下圖:2.1.4 甲、乙、丙型架的封頂形式有尼龍繩和杉桿(竹竿)兩種形式,如下圖:2.1.5 丁型架:適用于跨鄉村大道、級通訊線路、廣播線的架子。結構型式:為單面A型桁架,平面內裝十字撐桿,順線路設支撐桿,如下圖:2.2 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設形式選擇及分析本工程部分跨越可選用以上跨越6、架搭設形式,特殊跨越需根據本工程制定的專項特殊跨越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執行。3 施工準備3.1 質量技術準備3.1.1 凡參加搭設跨越架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熟練掌握跨越架的搭拆程序和有關技術標準及安全距離要求,并設安全監護人。3.1.2 凡跨越公路、電力線、通訊線和交通車輛、人、畜頻繁通過的鄉村大道以及果園和大棚均應搭設跨越架。通過一般的土路可不搭設跨越架,但需采用挖地槽的方法將牽引繩和導引繩埋入地下,并設專人監護。3.1.3 對搭設跨越二級及以上的公路、35kV及以上的電力線路和級及以上的通訊線路的跨越架時,均應由項目經理部派人事先與被跨越物所屬單位取得聯系,辦理必要的協議,施工時邀請對7、方人員對現場進行監護。所搭跨越架必須由項目經理部組織檢查驗收。3.1.4 凡跨越10kV及以下的電力線路、級以下通訊線路、鄉間公路和果園、大棚的跨越架,由施工隊組織檢查驗收。其余跨越架由項目部組織檢查驗收。3.1.5 搭設跨越架必須進行技術交底,搭設時必須遵守技術要求和安全工作規程,不經項目經理部技術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更改。3.1.6 被跨越的帶電線路采用重合閘裝置時,跨越前項目經理部應向帶電線路的運行單位申請退出重合閘,若開關跳動時不得強行送電。3.1.7 各類跨越設施,應有明確的高度、寬度、長度、封頂措施、與被跨越物的安全距離、架體拉線、錨樁等要求,以及架體本身的要求。3.2 人員準備施8、工隊安排兩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不少于8人,負責跨越架搭設施工工作。放線時每處跨越架應設有不少于2名專職看護人員。3.3 機具和材料準備3.3.1 金屬結構跨越架架體的強度,要求在發生斷線或跑線事故工況時能承受沖擊荷載。3.3.2 木質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0mm。橫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80mm,6080mm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桿加密使用。3.3.3 木質跨越架所使用的杉木桿,如有木質腐朽、損傷嚴重或彎曲過大等任一情況的,則嚴禁使用。3.3.4 毛竹應采3年生長期以上的。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支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5mm。小橫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909、mm,6090mm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桿加密使用。3.3.5 毛竹跨越架所使用的毛竹,如有青嫩、枯黃、麻斑、蟲蛀以及裂紋長度通過一節以上等任一情況的,則嚴禁使用。3.3.6 鋼管跨越架宜用48mm51mm的鋼管。鋼管連接必須使用專用卡扣。3.3.7 鋼管跨越架所使用的鋼管,如有彎曲嚴重、磕癟變形、表面有嚴重腐蝕、裂紋或脫焊等任一情況的,則嚴禁使用。3.3.8 跨越用絕緣繩索必須根據GB13035-91進行選定。絕緣繩、網提供廠家應向用戶提供有關材料的具體技術性能及產品合格證。3.3.9 鋼絲繩應具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檢驗合格證,并按出廠技術數據使用。無技術數據時,應進行單絲破斷試驗。3.4 現場布10、置3.4.1金屬結構跨越架架體橫擔中心,應設置在新架線路兩邊相導線橫擔掛線板往線路內側移0.8米。3.4.2木、竹跨越架的立桿、大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m,綁扎時小頭應壓在大頭上,綁扣不得少于3道。立桿、大橫桿、小橫桿相交時,應先綁2根,再綁第3根,不得一扣綁3根。3.4.3鋼管跨越架的立桿和大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0.5m。3.4.4鋼管立桿不埋入地下時,立桿底部應設置金屬底座或墊木,并綁掃地桿。若鋼管立桿采取埋入方式,底部無需設置金屬底座或墊木,但必須綁掃地桿。3.4.5鋼管桿跨越架需在架頂大橫桿上并排綁扎一根杉桿。鋼管架封頂桿仍采用杉桿及尼龍繩封頂,羊角桿使用杉桿11、,不得使用鋼管封頂。3.4.6架體立桿均應垂直埋入坑內,桿坑底部應夯實,且大頭朝下,回填土后夯實,埋深不得小于0.7m。遇松土或地面無法挖坑立桿時應綁掃地桿??缭郊艿臋M桿應與立桿成直角搭設。3.4.7跨越架兩端及每隔6根7根立桿應設置剪刀撐、支桿或拉線,拉線的掛點、支桿或剪刀撐的綁扎點應設在立桿與橫桿的交接處,且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支桿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3.4.8木、竹跨越架的立桿、大橫桿及小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下表規定立桿、大橫桿及小橫桿的間距 (m)跨越架類別立桿大橫桿小橫桿鋼管2.01.21.5木質1.51.0毛竹1.20.754 進度要求跨越架應在放線施工前架設完畢,12、并進行驗收,保證跨越架搭設不影響放線施工計劃。5 施工過程5.1 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5.2 施工方案5.2.1 搭設跨越架前必須進行現場調查,根據被跨越物的性質和高度確定架子的型式,搭設時必須用經緯儀測出準確位置,通過桿位樁和方向樁確定線路中心位置,以免偏出線路。5.2.2 對于本工程中跨越公路、10kV電力線路的跨越架搭設,其寬度應超出兩端邊相導線兩邊各3m。5.2.3 要選配好架桿,根據上述使用鋼管、杉桿、毛竹跨越架的基本規定量力選材。5.2.4 導線垂直下方不應有立桿,應在離開導線投影點處0.7m以外埋設立桿。導線投影處兩立桿之間的最上層水平桿用膠皮包住以防磨導線(此措施為放導13、線時導線觸及架子時使用)。5.2.5 架子用4mm黑鐵線逐點綁扎牢固,綁點必須在架子外側,綁線剩余部分應纏繞在桿上,不得支起,更不準向內彎曲。5.2.6 無論哪種類型的跨越架立桿,均應將立桿根部垂直埋入地下,對甲、乙、丙、丁各型架埋入深度均為1.0m,并在底部綁扎掃地桿;各種立桿的回填土必須夯實。5.2.7 架桿間距:木、竹跨越架立桿間距均為1.5m,鋼管跨越架立桿間距為2.0m;各種材料跨越架大橫桿均為1.2m;鋼管桿小橫桿間距為1.5m,竹竿小橫桿間距為0.75,杉桿小橫桿間距為1.0m。5.2.8 封頂桿間距:橫向間距3m。羊角桿伸出架子長度1.5m,用杉桿封頂有困難時,也可用尼龍繩封頂14、。5.2.9 支撐桿一般對地夾角為60,根部應埋入深度不小于0.3m。對于鋼管桿跨越架,支撐桿要綁掃地桿。拉線應打在有封頂桿的結點處,拉線規格為4mm3的鐵線或GJ-35鋼絞線均可,對地夾角45。拉線固定應使用30kN地錨或30kN地錨鉆,30kN地錨埋設深度不小于1.5m,30kN地錨鉆必須擰到底。5.2.10 本線路如與被跨越物的夾角較小、架子很長時,可考慮分段搭設獨立架子,但其結構形式和寬度應滿足本措施的要求。5.2.11 對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級以下通訊線路,應盡量聯系落線,落線后不斷線的仍應搭設簡易架子,以防磨壞對方線路。5.3 搭設跨越架的技術要求5.3.1 架頂寬度(沿被跨越15、物方向的有效遮護寬度) (公式一) 其中 (公式二) 式中越線架架頂寬度,m; 跨越交叉角,(); 施工線路導線或地線等安裝氣象條件下在跨越點處的風偏距離,m; 越線架所遮護的最外側導、地線間在施工線路橫線路方向的水平寬 度,m; 水平放線張力,N; 施工線路跨越檔檔距,m; 被跨越物至施工線路鄰近的桿塔的水平距離,m;安裝氣象條件(風速10m/s)下,施工線路導線或地線的單位長度風荷 載,N/m; 施工線路跨越檔兩端懸垂絕緣子串或滑車掛具長度,m;施工線路導線、地線的單位長度重力,N/m。風速10m/s的導線或地線的每米長度風荷載按下式計算: (公式三) 式中 K風載體型系數: 導線或地線直16、徑,mm。 越線架中心線應與遮護寬度的中心線重合。跨越架架面寬度計算公式:5.3.2 跨越架架面與被跨越物的最小水平距離A 跨越電力線路 (公式四) 式中無風時越線架架面與被跨越電力線路導線間的最小水平距離,m; 被跨越電力線路外過電壓條件下導線在跨越點處的風偏,級氣象區,外過電壓條件下取風速為15m/s,其余氣象區均取10m/s,故一般仍可用式 (公式二)與式(公式三)計算,但式中符號均應改用被跨越線路的有關參數,m; 越線架架面在被跨越線路導線發生風偏后尚應保持的最小安全距離,見表1。 表1 跨越架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考慮施工期間的最大風偏后不得小于下表規定) 單位:mB 跨越其它17、被跨越物與其它被跨越物的最小水平距離見表2。表2 跨越架與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離 單位:m被跨越物名稱跨越架部位鐵路公路通訊線及低壓配電線距跨越架水平距離()至路中心:3.0至路邊:0.60.6距封頂桿垂直距離()至軌頂:6.5至路面:5.515.3.3 當連續靠近跨越兩個以上的被跨越物時,在兩跨越物之間搭架,不能滿足安全距離要求時,只能按一處綜合考慮搭設(如跨越公路、通訊線路等)。對無封頂的跨越架應考慮放地線和導引繩弛度的影響,應適當增加架高,以保證其安全距離。6 職業健康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6.1 風險預測及控制措施6.1.1 搭設跨越架的常規安全措施6.1.1.1 搭設跨越架必須分工明確,18、并有專人做安全監護工作,工作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電網工程安全施工作業票,采取措施必須嚴密、得當,簽發后,在工作前認真交底。6.1.1.2 架桿埋深、立桿及橫桿間距應符合措施或規程規定,支撐桿、封頂桿的距離、立桿的埋設、拉線布置及地錨埋設應符合技術措施要求。預報有雷雨及大風天氣需及時進行安全檢查和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6.1.1.3 不得使用鋼管桿搭設帶電線路、通信線跨越架。6.1.1.4 搭架子時應按高處作業要求系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穿軟底鞋,嚴禁安全帶低掛高用。嚴禁在架體上徒手行走。6.1.1.5 對搭設35kV以上電力線跨越架時,應盡量停電搭拆,如確實不能停電時,架子靠近帶電體時,要用麻繩綁扎19、;若用鐵線綁扎,必須把架子距帶電體的最小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再加大0.5m,所有內側綁扎鐵線應向架體側彎曲。6.1.1.6 使用鋼結構跨越架應采取可靠的臨時接地措施。6.1.1.7 搭架子時杉桿和綁線的上下必須用繩子傳遞,嚴禁拋扔。6.1.1.8 工作人員不得在跨越架內側作業或攀登,更不能在內側傳遞東西。6.1.1.9 遇有雷雨、暴雨、濃霧、沙塵暴、六級及以上大風天氣,不準搭設跨越架。6.1.1.10 拆架子時,要從頂部逐層向下進行,并用小繩向下傳遞,不準拋扔,更不準成片放排,以免發生危險和摔壞杉桿(或竹竿)。6.1.1.11 搭設電力線路跨越架時,無論是否帶電,均應按帶電作業進行。6.1.1.20、12 跨越電力線的跨越架,搭設完畢后,應在架子的醒目位置懸掛“有電危險,切勿攀登”的警告標志牌,其它重要跨越架也應懸掛相應警告標志。6.1.1.13 兩人抬運杉桿(或竹竿)時,應用同肩,同起同落,輕拿輕放不得拋扔。6.1.1.14 施工中應隨時檢查架子穩固性,風雨天后,亦要認真檢查,需要加固時及時加固,確??缭郊苡凶銐虻陌踩禂怠?.1.1.15 凡搭設跨越架的跨越物,除應與跨越物所屬單位聯系外,亦應與農作物的戶主取得聯系后才能工作。6.1.1.16 中午休息或下午下班時,若跨越架沒有搭設完畢,必須對架體采取可靠的穩固措施后,工作人員才可離開現場。6.1.1.17 凡搭設或搭設完畢的架子應設警21、衛看守,并交待清楚注意事項。6.1.1.18 在帶電體附近作業時,人體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應滿足下表規定。作業時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 (m)項目帶電體的電壓等級10kV35kV66110kV220kV330kV500kV工器具、安裝構件、導線、地線與帶電體的距離3.04.05.06.07.08.5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距離1.02.53.04.05.06.06.1.2 停電搭設跨越架措施6.1.2.1 停電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向運行單位提出停電申請,并辦理工作票。6.1.2.2 停電、送電工作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嚴禁采用口頭或約時停電、約時送電的方式進行任何工作。6.1.2.3 在未22、接到許可工作命令前,嚴禁任何人接近帶電線路。6.1.2.4 在接到線路主管單位許可工作命令后,必須首先進行驗電;驗電必須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合格的驗電器。驗電時必須帶絕緣手套并逐相進行;驗電必須設專人監護。同桿塔設有多層電力線時,應先驗低壓、后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6.1.2.5 驗明線路確無電壓后,由線路主管單位在作業范圍的兩段掛工作接地線,同時將三相短路;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必須掛工作接地線。同桿設多層電力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6.1.2.6 工作間斷或過夜時,施工段內的全部工作接地線必須保留;恢復作業前,必須檢查接地線是否完整可靠。6.1.2.723、 施工結束后,現場作業負責人必須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待全部作業人員(包括工具、材料)撤離桿塔后方可報竣工;報竣工后,該線路即視為帶電,嚴禁任何人進入帶電危險區。6.1.3 跨越架拆除注意事項6.1.3.1 跨越架拆除應在本放線區段內所有導地線緊線完成,耐張塔平衡掛線、張牽場的過輪臨錨已經安裝完畢,有跨越架檔的兩側鐵塔附件安裝已經完成的情況下進行。6.1.3.2 桁架式跨越架的拆除順序,應先將封頂桿(繩、網)拆除,有裸金屬絲的要用絕緣繩送過電力線的上部,再解除桁架兩側的拉線,然后拆除兩個立面桁架的大橫桿,當拆除到斜撐桿時先拆除外側撐桿,然后繼續拆除大橫桿,當拆到內側斜撐桿時將內側的撐桿拆除,不可24、先拆完側面撐桿再拆大橫桿。6.1.3.3 拆除兩個大的桁架時要自上而下進行拆除大橫桿,不可自下而上進行,更不可整體推倒。6.1.3.4 杉桿的拆除要用繩索傳遞,不可直接拋仍,下面的施工人員要避開杉桿傳遞的上方。6.1.3.5 整個跨越架的拆除過程要有安全監護人進行監護。6.2 安全施工作業票6.2.1 嚴格落實到崗、到位責任制,項目部管理人員應按河北省電力公司領導干部生產現場到崗到位規定和河北省送變電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要求到崗、到位、到責,并在安全施工作業票上簽字認可,不得瀆職、懈怠,玩忽職守。6.2.2 施工作業人員應自覺接受項目部級安全作業培訓,接受相關部門或人員的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培25、訓,取得相關作業操作資格證件,方可上崗作業。項目部專職安全員負責監督檢查。6.2.3 項目部應安排全體施工作業人員進行體格檢查,對體檢證明存檔備案;現場施工負責人應了解并掌握施工作業人員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并對施工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的安全作業狀態負責。6.2.4 現場安全監護人要嚴格履行職責,對危險點安全預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嚴格把關,不符合要求嚴禁開工。6.2.5 每天開工前,現場施工負責人宣讀安全施工作業票,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和危險點防范措施,沒有召開施工作業班前會不得開工。6.2.6 嚴格執行工器具、機械設備管理制度。物資公司負責出入庫檢驗;項目部負責批量領取檢驗;施工隊隊長負責批量接受26、檢驗;施工負責人負責進入施工現場的工器具、機械設備檢驗。6.2.7 各項檢驗要有記錄和交接單。檢驗內容包括:工器具、機械設備名稱、規格、數量、是否合格品、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等。6.2.8 施工項目部對現場施工環境要合理規劃,詳細布局,嚴格按河北省電力公司現場標準化作業管理規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布置施工作業現場,給安全施工作業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6.3 文明施工與環保6.3.1 搭設跨越架對地貌的損毀,主要是運輸車輛壓軋農田、開挖立桿坑和地錨坑造成。對于桿坑、地貌坑在施工完畢后必須認真回填,并保留防沉層,對于車輛壓軋農田嚴重的,要補償農民復耕費。6.3.2 對青苗的損毀,要求在施工前就規劃好車輛27、進地路徑和材料堆放位置,力求將青苗損毀降低到最小限度。6.3.3 節約資源要求,搭設跨越架用的杉桿,要盡量避免鋸短和浪費,綁扎用黑鐵線在拆除跨越架后需回收處理,施工中不得亂丟廢棄物,保持好我單位良好的文明形象。7 應急措施7.1 應急組織機構應急小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7.2 基本原則處理事故險情時,首先考慮人員安全,疏散無關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其次應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按有利于恢復生產的原則組織應急行動。7.3 緊急聯絡組長: 副組長:王樂軍 辦公室: 項目部座機 項目部駐地 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臨西縣醫院7.4 應急救援措施7.4.1高處墜落、物體打擊28、和墜物傷人救援措施7.4.1.1. 各種打擊造成的創傷急救,應先使傷員安靜平躺,判斷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7.4.1.2. 外部出血時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清潔的布帶綁扎傷口,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7.4.1.3. 外部無傷,但受傷者呈現休克狀態、神志不清或昏迷,表現為面色蒼白,脈搏細弱,氣促,冷汗淋漓,則可能有內臟破裂出血,應迅速使傷者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溫暖;在搬運和轉送傷者時,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搬運時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快速平穩地送醫院救治。7.4.1.4. 肢體明顯有骨折時可用木板或木棍、竹竿等物將斷骨上、下兩個關節固定29、,并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7.4.2觸電搶救措施7.4.2.1 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搶救人員不得直接徒手將觸電者拉開,應使用絕緣桿或干燥的木棍將觸電者撥離電源。7.4.2.2 觸電者如神志清醒,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7.4.2.3 觸電者神志不清或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使其就地躺平,確保氣道通暢,立即就地堅持正確搶救(心肺復蘇法),并盡快聯系醫療部門或醫護人員接替救治。7.4.2.4 心肺復蘇法搶救的三項基本措施為:通暢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7.4.2.5 通暢氣道:傷員平躺,仰頭抬頦,使其舌根抬起,氣道暢通30、。7.4.2.6 口對口人工呼吸:持續吹氣1秒以上,首次吹氣2口。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500-600ml,6-7ml/kg),以胸廓明顯上抬為原則,避免大潮氣量或強用力,避免過度通氣。7.4.2.7 胸外按壓: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的結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左手的掌根緊挨右手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7.4.2.8 救護人員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觸及傷員胸壁。7.4.2.9 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的胸骨壓陷5cm。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7.4.2.10 用力、快速胸外按壓,以達到每分鐘至少100次的按壓頻率,按壓深度至少5cm,按壓時胸廓應充分回彈,同時盡量避免胸外按壓的中斷。7.4.2.11 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