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滑履水泥磨工程施工技術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2061
2022-10-24
11頁
262.04KB
1、4.213m雙滑履水泥磨機施工技術方案 一、概述 二、安裝工藝流程 三、安裝技術要求及控制點 四、磨機單機無負載試運轉一、概述4.213m水泥磨機采用雙滑履軸承,與相同規格的中空軸式磨機相比,滑履軸承式磨機具有磨機筒體強度高,穩定性,產量高等優點,它是整個水泥粉磨子項主要設備,因此,在整個安裝方式過程中,一定要精心組織,認真施工,采用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檢測手段,嚴格把好每道安裝工序的質量關,方能確保其優質、高效的長期穩定運轉。為達到上述目標特編制該施工技術方案,該方案依據設備總圖以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經驗加以編寫,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以圖紙資料技術要求及水泥機構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CJ02、3-90)標準為準,在此予以說明。二、安裝工藝流程 (一)基礎部分:101基礎驗收102基礎放線103中心標板埋設。(二)滑履軸承部分:201設備出庫及檢查202基座板找正203安裝滑瓦軸承204底板與泵站安裝205油盤油管與水管的安裝206軸承保護罩及刮油器安裝。(三)回轉部分:301設備出庫及檢查302實測筒體長度303滑環定位安裝304筒體吊裝就位305襯板,隔倉板安裝。(四)傳動裝置部分:401設備出庫及檢查402主減速機安裝403主電機安裝404輔助傳動安裝405磨機傳動軸安裝406冷卻、潤滑、測溫系統安裝。(五)進出料裝置部分501設備出庫及檢查502進出料裝置安裝503密封環安裝3、。三、安裝技術要求及控制點 1、基礎驗收,施工班組及技術人員一定要事先熟悉和掌握該設備的工藝布置圖,設備安裝圖及設備說明書,根據國家建材局頒發的水泥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CJ03-90及設備基礎圖會同建設單位,土建單位對基礎進行測量,檢查驗收,并認真做好驗收記錄,三方負責人簽字通過。2、基礎放線:根據磨機下料器,傳動機構及磨機基礎劃出縱、橫向中心線,使得符合圖紙要求,橫向中心線距離偏差不得大于1.00 mm,對角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基準點標高偏差不得大于1.0mm。3、中心標板埋設,中心標板上所指示的縱向中心與設計圖紙上的縱向中心線的偏差不得大于3mm,注意中心標板不能埋設在設4、備底座下面,標板下面應做鋼筋鉤,以防標板松動。(二)滑履軸承部分:1、設備出庫及檢查:滑瓦的外觀要求無砂眼、氣孔、裂紋、夾砂和傷疤等缺陷,檢查基座板的厚度等幾何尺寸。2、基座板的找正:(1)基座板找正的基本要求:a:兩組基座板間的距離也就是兩軸承的距離,此距離必須等于兩滑環間的實際尺寸加上磨機的熱膨脹量。b:垂直于磨機軸線的兩軸承基座板間的距離必須滿足安裝裝圖所示。c:軸承兩基座板的中心線必須平齊,且與磨機軸線成直角。d:基座板與磨機橫向水平成30度傾角,(現場根據,圖紙提供的實際傾角)基座板必須按磨機軸向水平放置。e:基座板必須相對于磨機中心線等距離安置。f:相對于磨機中心線的兩基座板的距離5、必須如安裝圖要求。(至磨筒體中心線垂直距離)(2)由于基座板在磨機的橫向投影面上與水平面30度夾角(如圖1所示),這樣在找正X、H值及基板中心線的過程中,互相發生牽制,為了找正準確,快捷,特制作輔助找正工具(圖略)(3)將找正工具固定在基礎上并進行初找正,使輔助找正工具的中心及標高與基座板的中心及標高接近。這樣便于基座板的找正。(4)為了調整基座板的高度,在基座板上的四個角上焊四個M24的螺母,然后將基座板吊置在找正工具上。(5)利用輔助找正工具及底板上的四個螺母,可以對基座板的任何位置進行方便的調整,從而達到要求。a:基座板的傾斜度可用30度找正規及直尺的水平儀進行校驗,同時用水準儀測量出數6、據X值,使之滿足X=L/2。b:根據圖紙所示尺寸H,用水準儀測量,使基座板高度滿足H值。c:用調整螺栓調整基座板的縱、橫向中心線,使之與輔助鋼絲吻合。d:用調整螺栓調整兩基座板的相對位置,使之滿足圖紙要求。e:在以上幾步找正過程中,調整流器其中任何一步,都將影響其它幾步的找正尺寸,故必須要反復進行以上幾步過程。(6)墊鐵的設置:a:墊鐵結構采用砂漿墩及鋼墊鐵組合形式,鋼墊鐵厚度最好在40mm左右,這樣方便于砂漿墩的設置,砂漿墩的制作根據有關規范及經驗進行。b:擴建鐵應盡量靠近基礎孔的兩端,以確保擰緊螺栓時,基座板沒有任何變形,其它位置應按沿基座板四周間隙200-300mm左右調協。c:同組中設7、置的墊鐵必須平直,有相同的長度及寬度如50160mm或60160mm。(7)滑履軸承基座板地腳螺栓一般采用雙頭托板螺栓,所以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即可擰緊地腳螺栓至規定力矩,此時,高度調整螺栓必須松開。(8)檢查基座板的各部分找正尺寸,如有必要,可重新進行精找,直至達到要求。(9)把一滾柱放到基座板上滾動,檢查滾柱與基座板的接觸情況,利用斜墊鐵調整此接觸情況。(10)通過軸承防護罩(包括橡皮密封件)的試安裝對基座板進行找正檢查,檢查螺栓是否安裝在軸承保護罩與底板間的法蘭連接中。(11)拆除輔助找正工具。(12)以上工作結束,并得到專家認可后,進行地腳螺栓孔灌漿,灌漿時,使用一份水泥與三份混凝土骨料8、(顆料為0-8mm)的混凝土混合物。3、安裝滑瓦軸承:(1)滑瓦檢查:滑瓦的孔半徑滑環外半徑比滑環外半徑大千分之一,理論上講這就是滑瓦公在底部沿著一母線與滑環接觸,因此就從接觸線產生一楔形間隙延伸到滑瓦兩端,這一間隙能保證潤滑油流人滑面間,故間隙的正確性十分重要。a:將滑瓦放在滑環頂部,用塞尺塞入深度為20mm間隙為0.05-0.1mm。b:如果不是以上情況,就要稍作刮研,但刮研只允許在滑瓦兩端最外面的20-50mm區域內進行,以達以規定的間隙。c:絕不允許在滑面的剩余部分進行刮研增加接觸面積。(2)輥子與止推塊的安裝:a:小心地清理基座板,裝上輥子,止推座和滾柱座圈。b:注意定位隔片必須向下9、懸掛在輥子上,即:開口必須向底板方向。c:檢查定位隔片是否在輥子上與止推座的槽中都能自由移動。d:檢查輥子是否能無約束的移動。(3)用二硫化鉬涂在球形截體上,使之能在座圈內自由移動,沒有卡殼現象。(4)安裝滑瓦:a:滑瓦定位,應使配有高壓油連接孔的一端面向軸承中心方向。b:滑環的位置與水平度應盡量接近最終目標。c:用木塊將滑瓦墊高,同時用鐵絲將其固定,在磨機滑環與滑瓦接觸前,拆掉木塊和鐵絲,使滑瓦能相對于滑環自由調整。4、底板與泵站的安裝:(1)在基座板與底板間墊入橡皮墊,然后安裝底板。(2)安裝用于滑履潤滑的泵站,這樣在磨機機身找正的時盤車期間, 這就可使用高壓油泵潤滑履軸承,這點必須做到,10、否則,不能進行磨機機身的安裝。注意:在磨機盤車過程中,高壓油泵必須始終正常運行,并注意監測泵站的工作情況。(3)待磨機座落在軸承上后,測量以下間隙。a:用塞尺測量滑環與導軌間的間隙,要求不小于 0.15mm。b:在磨機盤車期間,用千分表測量滑環上的軸向偏差,如果軸向偏差超過時,則在滑環與導軌間插入墊片,墊片厚度為:軸向擺動量-0.15mm測量間隙。5、油盤、油管與水管的安裝:(1)安裝冷卻水管道,并讓系統經受工廠正常水壓下的壓力測試,保持2-3小時無滲漏現象,反之進行必要的修正,并重復壓力測試。(2)安裝油盤:相對滑環調節其高度,即在下沉運轉時,滑環必須浸入油中20mm。6、軸承保護罩及刮油器11、安裝:(1)用壓縮空氣清洗基座板和滑瓦軸承,然后安裝軸承保護罩。(2)安裝刮油器,相對滑環支撐刮油器的彈簧,必須約有0.4KP的張力,必要時,應對彈簧的張力進行調整。(三)回轉部分:1、設備出庫及檢查:主要檢查安裝滑環處有無碰傷等現象,測量其外徑大小,以及滑環組裝后的內徑大小,使它們的配合符合圖紙要求。2、實測筒體長度,用鋼卷尺、彈簧秤、鋼板尺等工具,檢查測量磨機筒體的實際長度,尤其是測量兩滑環間的軸間距離,根據此實測距離來確定兩軸承間的橫向中心線距離,注意筒體的熱膨脹量。3、滑環定位安裝:根據安裝圖要求 ,首先對滑環進行予組對,然后按出廠標記安裝滑環,注意兩滑環的軸向跨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12、4、筒體吊裝就位:采用75T-100T大型吊車一次吊裝就位建議磨機廠房在筒體吊裝就位后,及廠戶內30T桁車吊裝就位后封頂,在落筒體時,千萬要注意兩滑環不能碰傷滑瓦,并且在就位前,滑瓦表面要涂上適量的潤滑油。5、襯板、隔倉板等安裝:(1)嚴格按照設備安裝施工,注意磨機旋向。(2)襯板與筒體的結合面應填實水泥砂漿,所有相鄰板間的間隙均不得大于5-8mm。(3)襯板安裝后,應密封,不得有泄風,漏料等現象。(4)安裝隔倉板時,應保證隔倉板平面與磨機筒體中心的垂直,其誤差不超過0.5%。(5)進料筒與出料螺筒內應填滿水泥砂漿。(6)筒體內的零件安裝好后,應將所有螺母進行點焊。(7)安裝過程中,不允許在筒13、體上重新鉆孔,或將隔倉板與襯板焊死。(8)要注意階梯襯板及物料板的安裝方向。(四)傳動裝置安裝:中心傳動主減速機一般為散件(部件)到貨,現場進行組裝,因為沒有現場第一手資料本方案按中硬齒面結構編寫,如屬軟齒面可另行編寫:1、減速機開箱檢查及設備驗收。開箱檢查應注意以下幾點:(1)遠離火源;(2)保護軸承及齒輪的絕對清潔,利用鋼卷尺對設備的外型,地腳螺栓孔距等進行測量,檢查其是否符合圖紙要求,對設備的外型,尤其是齒輪表面,軸承、軸承孔等高精密部位進行仔細的檢查,看其是否有碰傷,拉傷等現象,并做好所有的檢查記錄。2、主減速機下箱體就位初找正:設置四組臨時墊鐵(如圖所示),并初找平至安裝圖標高,放入14、地腳螺栓至地腳孔內,把減速機下箱體吊裝就位,調整價下箱體及臨時墊鐵,使它達到下列要求:(1)下箱體上平面縱、橫向水平度為0.04mm。(2)下箱體的縱向中心線與磨機的縱向中心線應在同一直線上,偏差不得大于0.5mm。磨機筒體端面法蘭磨機筒體中心線減速下箱體四組臨時墊鐵0.4mma (3)a值應符合設計要求,偏差不大于3mm。(4)減速機下箱體的上表面與磨機的軸心應在同一標高上,偏差不大于0.4mm,且減速機應低于磨機。減速機下箱體初找正找平后,即可進行地腳螺栓的一次灌漿。3、減速機下箱體精找及齒輪安裝:減速機地腳螺栓一次灌漿之后,就可以把所有墊鐵采用壓漿法補上,待養生期過后,即可進行下箱體的精15、找,擰緊地腳螺栓,精找所達到的要求同第二條之規定,在精找好之后,就要著手進行齒輪組對工作,首先將所有滑動軸承下半部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根據編號,放入軸承座內,并且把止推軸承下半部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按編號放入軸承座內,下面是齒輪吊裝,順序及注意事項:(1)輸出齒輪安裝:清洗輸出齒輪及軸頸,把它吊入滑動軸承上,并把上半部滑動軸承及止推軸承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按編號裝上,軸承蓋清洗干凈也按編號裝配好穿上銷子,上好螺栓。檢查減速機輸出軸承與磨機筒體的同軸度,其值不得大于0.4mm。(2)高速軸安裝:將高速軸(齒輪油)清洗干凈,吊裝進軸承座內,蓋上軸承蓋,穿上銷子,上好螺栓。(3)中間齒輪安裝:將兩個中16、間齒輪清洗干凈,按照齒輪上的標記將一邊裝入齒輪箱內,并把上半部滑動軸承及止推軸承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按編號裝上,另一邊中間齒輪按照齒輪上的標記,一邊盤動齒輪,一邊使之慢慢地進入齒輪箱內,并把上半部滑動軸承及止推軸承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按編號裝上,把所有軸承蓋按編號裝上,穿上銷子,上好螺栓。4、檢查齒輪嚙合情況:在每個嚙合齒輪處,注意選擇五個輪點,均勻地涂上紅丹粉(用機油調合),轉動高速齒輪,檢查另一邊齒輪的嚙合情況,根據制造商提供的嚙合情況記錄,調整偏心滑動軸承,使它們達到制造商的嚙合記錄,如果制造商沒有提供嚙合記錄,一般判斷程序為:(1)在全圓周上齒面部都應該均勻地接觸。(2)齒面的接觸應該17、是連續的。(3)齒頂和齒根的接觸壓痕應該比其他部分淺一些。(4)齒的倒角部分的接觸壓痕應該比其他部分淺一些。(5)對于二級減速齒輪可以考慮這一點:即電動機端的斜齒輪面上的接觸長度比磨機端齒輪面接觸長度要略微長一些。用軟鉛絲來檢測齒輪嚙合的齒側間隙,并記錄存檔。5、測溫,潤滑裝置安裝:按設計要求在每個測溫點上都安裝好測溫裝置,測溫線一定要捆扎好,千萬不能碰到齒輪,軸承上,各潤滑點,按設計要求安裝好油管,注意事先應把油管進行酸洗干凈。6、上蓋及軸承外殼帽安裝:仔細清洗減速機下箱體內所有污物,在上、下箱體接合面上均勻涂上密封膠,蓋上減速機上箱體,擰緊螺栓,并裝上軸承外殼帽。7、主電機安裝:打好砂墩后18、,將主電機吊裝就位,利用百分表使主電機軸與減速機輸入軸同軸度保證在0.2mm之內,即可進行一次灌漿,養生期過后,再進行精找,擰緊地腳螺栓,檢查清洗主電機兩軸承座,并注入適量機油。主電機在安裝時,安裝及試機前應注意幾項事項。(1)主電機在安裝時應將電機聯軸器端的二個軸座螺栓加絕緣墊與絕緣套(隨機件)。(2)檢查電機轉子與定子之間的間隙,上下左右應均等。(3)檢查電機的直流電阻與絕緣電阻。(4)試機前應對電機做工頻耐壓試驗。8、輔助傳動,磨機傳動軸安裝:按照設計要求,把輔助傳動、磨機傳動軸吊裝就位,并安裝完畢在安裝磨機傳動時,注意測量磨機下料管法蘭,主減速輸出軸法蘭的距離,以確定傳動軸上彈性膜片的19、總厚度。(五)進出料裝置安裝注意進出料裝置不能靠死磨機筒體,以免筒體轉動時使進出料裝置與簡體之間產生碰撞或磨擦,注意安裝好密封墊,使它沒有漏風、漏灰現象。四、磨機單機無負載試運轉因為磨機體積大,受沖擊載荷也大,所以為確保調試工作順利、安全,必須要有組織地進行,首先應確定好調試人員及總負責人,然后有步驟地進行下列幾項工作:1、檢查所有地腳螺栓,聯接螺栓是否都擰緊了。2、檢查所應該潤滑處是否已加入定量潤滑油,油的標號是否正確。3、電源是否接通。4、油路是否暢通,是否有滲漏現象。5、冷卻水路是否暢通,是否有滲漏現象。6、施工人員是否均在安全區域內。以上工作都已檢查完畢后,起動主減速機,稀油潤滑站,二滑履軸承高壓泵,然后起動輔助傳動,運轉二小時后,繼續檢查上述六項內容,在確保無誤后,起動稀油潤滑站,二臺高壓油泵,再起動主電機,在運轉期間檢查下列各項:1、各種管路是否暢通,有無滲漏。2、所有具有方向性的零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軸承和齒輪箱內部不得有異聲,軸承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4、整臺設備不應有明顯振動,地腳螺栓不允許松動。5、所有儀表、儀器、信號裝置均應無異常情況,再繼續運轉4小時,確認以上無問題后,會同甲、乙雙方簽字驗收通過。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