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西江河畔人工挖孔灌注樁基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2091
2022-10-24
12頁
133.26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及參考文獻2三、施工工藝3四、檢測7五、安全管理8六、管理人員安排9七、施工機械計劃9八、資料整編9九、附圖10銀河西江河畔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1、本工程均為樁基工程,樁成孔型式為人孔挖孔,擬建的4、5#樓基底標高約為492.7m,3、6#樓、設兩層地下室和純地下室部分基底標高為488.7m底標高位置土層主要為粉土、下臥層為卵石層,卵石層厚度不大,樁端以中風化泥質砂巖為持力層。2、地下水無統一水位,主要以上層滯水和基巖裂隙水。3、最小樁徑為800mm,最大樁徑1800(2900)屬大直徑樁。二、編制依據及參考文獻1、 編制依據a、 本工程基礎圖;2、b、 現場情況;c、 本工程巖土勘察報告d、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e、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f、 建 筑 地 基 處 理 技 術 規 范 JGJ79-2002g、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h、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i、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j、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8k、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l、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m、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JG J/1l852009n、 四川省建筑3、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定(簡稱66號文)2、 參考文獻a、 高層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b、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c、 中國土木工程師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d、 樁基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三、施工工藝3.1樁位控制本工程樁位定位根據規劃單位給出的大地坐標點和總平面布置圖的樓位關系,計算出各個樁位的軸線和控制點坐標,再用全站儀將每個樁位投測于基坑內。樁孔垂直度根據全站儀投測的控制點(線)用線墜和鋼卷尺測量,在開挖時每挖深1m時必須對垂直度測量一次,發現開挖偏差大于規范要求必須及時修正,標高控制采用水準備儀和鋼尺控制,在樁開挖前用水準儀將絕對4、標高和施工圖的建筑標高投測于樁位附近,在開挖過程中用鋼尺控制所挖深度。3.2、挖孔樁成孔挖樁孔前必須按施工圖放好樁位線(點),在確定樁位后由人工進行開挖。開挖工具可采用鋤頭,鎬、風鎬等進行。在開挖過程中還必須用線墜從上向下引點,確保樁身的正確位置,發現偏差要及時糾正。樁位較近的樁不能同時開挖,要隔一挖一等前面挖好的樁孔灌筑好后才可控相鄰的樁孔,在挖樁孔時一次開挖深度以樁孔護壁模板高度相同,護壁澆筑應上下相互錯開便于護壁澆筑施工,如土質松散易坍的情況下一次開挖深度必須適當減少。每挖一段樁孔必須及時護壁,在樁孔挖深到2000mm以下時,應向樁孔內送風送氧,在樁孔挖深超過4 m時應在樁孔作業面投放小5、動物,發現小動物有異常反應樁孔內作業人員必須即撤離到地面。如樁孔土壁為淤泥質土、雜填土或有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土質的樁孔開挖時,作業人員并應配戴防毒面具作業??涌诒仨氂袑H酥凳兀l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將坑內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撤離到地面安全位置。 坑內所挖土方的運出采用吊籠和絞車運至地面,再用小車運到集中點后由汽車運出施工區域。在挖孔過程中必須做好防雨防洪工作,樁孔周邊要設排水溝,樁孔口要有防雨措施,樁底在擴孔后必須立即澆灌。 挖坑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上下班時工具必須由吊籠吊進或吊出,禁止將工具拋進拋出。吊繩必須結實可靠,吊籠內的土不得裝得太滿,要防止籠中的石塊和土塊掉落傷人。3.3樁孔護壁:開孔6、前,樁位應準確定位放樣,在樁位外設置定位基準樁,安裝護壁模板必須用樁中心點校正模板位置,并應由專人負責。5.2.1第一節井圈護壁應符合下列規定:1 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2 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00150mm,壁厚應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5.2.2修筑井圈護壁應符合下列規定:1 護壁的厚度、拉接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2 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3 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4 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振搗密實,應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5 護壁模板的拆除應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后;6 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7、補強;7 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徑的極差不得大于50mm。3.4鋼筋籠制作安裝鋼筋籠制作、安裝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 鋼筋籠的材質、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1的規定;表3.3.1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主筋間距10箍筋間距20鋼筋籠直徑10鋼筋籠長度1002 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其接頭宜采用焊接或機械式接頭(鋼筋直徑大于20mm),并應遵守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規定;3 加勁箍宜設在主筋外側,當因施工工藝有特殊要求時也可置于內側;4 導管接頭處外徑8、應比鋼筋籠的內徑小100mm以上;5 搬運和吊裝鋼筋籠時,應防止變形,安放應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應立即固定。3.5混凝土澆筑灌注條件:在基樁灌筑前,基巖經鉆探并試驗合格,樁孔成型通過驗收,混凝土澆筑材料、機械、人員已準備充分。3.5.1干孔灌注灌注樁身混凝土時,混凝土必須通過溜槽;當落距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串筒末端距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也可采用導管泵送;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當滲水量過大時,應采取場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注混凝土等有效措施。嚴禁在樁孔中邊抽水邊開挖邊灌注,包括相鄰樁的灌注。3.5.2 水下混凝土灌注本工程通過相鄰工地了解和護壁樁鉆孔觀察,有可能地下9、水滲水較大,如果在樁內滲水量較大且無法截水、降水時,則必須采用水下混凝土澆筑工藝:水下混凝土的灌注a、 鋼筋籠吊裝完畢后,應安置導管或氣泵管二次清孔,并應進行孔位、孔徑、垂直度、孔深、沉渣厚度等檢驗,合格后應立即灌注混凝土。b、水下灌注的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宜為180220mm;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60kg/m3(當摻入粉煤灰時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2.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為4050,并宜選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3. 水下灌注混凝土宜摻外加劑(絮凝劑)。c、 導管的構造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 導管10、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徑宜為200250mm;直徑制作偏差不應超過2mm,導管的分節長度可視工藝要求確定,底管長度不宜小于4m,接頭宜采用雙螺紋方扣快速接頭;2 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可取為0.61.0MPa;3 每次灌注后應對導管內外進行清洗。4 使用的隔水栓應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應保證順利排出;隔水栓宜采用球膽或與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的細石混凝土制作。d、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1 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2 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3 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26m。嚴禁將導管11、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應有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及管內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填寫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4 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每根樁的灌注時間應按初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對灌注過程中的故障應記錄備案;5 應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為0.81.0m(如果挖土留置較淺時可采用外溢混凝土法擠出上層浮漿),鑿除泛漿高度后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等級。四、檢測4.1施工前檢測4.1.1. 施工前應嚴格對樁位進行檢驗。4.1.2混凝土拌制應對原材料質量與計量、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混凝土強度等級等進行檢查;4.1.3 鋼筋籠制作應對鋼筋規格、焊條規格、品種、焊口規格、12、焊縫長度、焊縫外觀和質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等進行檢查,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建筑樁基技術規范合規范JGJ94-2008表6.2.5 的要求。4.2施工檢測4.2.1 灌注混凝土前,應對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徑、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進行檢驗,對持力層基巖進行鉆探試驗和基巖荷載試驗。4.2.2 應對鋼筋籠安放的實際位置等進行檢查,并填寫相應質量檢測、檢查記錄;4.2.3干作業條件下成孔后應對大直徑樁樁端持力層進行檢驗。4.3施工檢測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進場的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檢驗,檢查成孔質量合格后應盡快灌注混凝土。直徑大于1m或單樁混凝土量超過25m3的樁,每根樁樁身混凝土應留有1組試件13、;直徑不大于1m的樁或單樁混凝土量不超過25m3的樁,每個灌注臺班不得少于1組;每組試件應留3件。在混凝土達到28d齡期后送試驗室試壓檢測。4.4后期檢測本工程由于樁徑較大,擬采用基巖荷載試驗試驗,聲測法對樁完整性檢測。抽樣頻率按不少于樁總數10%且不少于20根樁,確定檢測數量。本工程采用埋管聲測檢測,聲管埋設數量必須符合以下規定(摘錄JGJ106-2003):1、D800mm 2根;2、800mmD2000mm 不少于3根;3、D2000mm 不少于4根埋設型式如下:4.5截樁待樁身完整性檢測合格后,將承臺底標高用水準儀抄平至樁身,以樁身嵌入承臺100mm位置劃線,將樁豎筋用鉆子剝出,再用手14、提切割機沿樁外皮切20-300深縫一道(注不能切傷樁身主筋),在切縫處用手鉆或風鉆按周長每200mm鉆孔放入鐵楔用鐵錘均勻打擊,破開樁上部多余混凝土。五、安全管理1所有施工人員進場必須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和安全知識考核,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班作為業。2施工現場安排專職安全員對施工現場巡查監督,發現隱患及時排除和疏散涉險人員,人工挖孔樁施工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 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電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2 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應有足夠15、的安全防范措施。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10m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的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3 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欄,護欄高度宜為0.8m;4 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邊1m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5 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遵守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規定。六、管理人員安排姓 名職責分工聯系電話七、施工機械計劃名稱型號功率數量備注空壓機177挖孔吊車8T2鋼筋就位及混凝土澆筑水鉆200540基巖成孔八、資料整編1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樁基施工圖、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單及材料代用通知單等;2 經16、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執行中的變更單;3 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樁位線復核簽證單;4 原材料的質量合格和質量鑒定書(試驗報告);6 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驗收文件;7 成樁質量檢查報告;8 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基巖荷載檢測報告);9 基坑挖至設計標高的基樁竣工平面圖及樁頂標高圖;10 其他必須提供的文件和記錄。9.5.3 承臺工程驗收時應包括下列資料:1 承臺鋼筋、混凝土的施工與檢查記錄;2 樁頭與承臺的錨筋、邊樁離承臺邊緣距離、承臺鋼筋保護層記錄;3 樁頭與承臺防水構造及施工質量;4 承臺厚度、長度和寬度的量測記錄及外觀情況描述等。九、附圖1、樁頭處理附圖(附圖二)2、承臺模(附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