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公司礦井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2291
2022-10-24
19頁
126.04KB
1、目 錄前 言2第一章 礦井工程概況3第二章 礦井建設施工準備及工業廣場布置7第三章 井巷工程施工及輔助系統8第四章 地面建筑工程施工11第五章 主要機電安裝工程13第六章 礦井建設總工期14第七章 施工項目管理15第八章 施工質量目標及管理16第九章 施工安全管理17第十章 施工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措施19前 言一、概述汾西XX煤業公司為我省批準邊生產、邊基建礦井之一,原礦井設計生產能力15萬噸/年,核定生產能力30萬噸/年,準采1、2、3、10、11煤層,立井開拓,中央并列式通風,目前開采2號煤層。2011年3月份,公司重新辦理了采礦許可證,7月份省廳批復了礦井生產許可證、地質報告,8月底評審2、通過了礦井60萬t/a初步設計,10月份通過了90萬t/a設計。礦井設計開拓方式斜井開拓,中央并列式通風。礦井建設總工期為24個月,總造價7.2億元。井田東西寬2.102km,南北長2.950km,面積4.6316km2,煤層開采深度由945m至-140.01m。礦井地質儲量為8119.0萬噸,根據地質報告提供的各煤層資源儲量估算表及水文地質資料進行了計算,對奧灰水突水系數0.10和0.10的儲量列入暫不能利用儲量, 2號煤層可利用儲量1601萬t,3號煤層可利用儲量383萬t,9號煤層可利用儲量930萬t ,10+11號煤層可利用儲量3818萬t 。受奧灰帶壓開采影響暫不能利用儲量1387萬3、t,井田內可利用儲量6732萬t。礦井設計生產能力0.90Mt/a, 礦井設計可采儲量26.74Mt,服務年限22.9a。其中2號、3號煤煤服務年限7.6a。為了加快推進煤炭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推進地方煤炭工業的發展,提高效益,同時為貫徹山西省政府關于“資源整合、聯合改造、淘汰落后、優化結構”的指導方針,合理保護、開發礦產資源,特編制該施工組織設計。二、編制依據1. 山西汾西XX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初步設計委托書。2. 山西同地源地質礦產技術有限公司2011年4月編制的山西汾西XX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地質報告及批復文件;3. 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晉煤重組辦發【24、011】6號文關于山西汾西XX煤業兩處礦井重組整合方案的批復;4. 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及有關的技術政策、設計規范、安全規程及技術規定;5. 現場踏勘過程中收集到的資料;第一章 礦井工程概況1、地質概況1.1地理、交通情況山西汾西XX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山西省孝義市西13km處兌鎮鎮水峪、偏店村一帶,行政區劃隸屬于兌鎮鎮,其井田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648-1113835,北緯370250-370515。S321省道和南同蒲鐵路介休陽泉曲支線從井田中部穿過,距兌鎮火車站為10km,交通較為便利。礦井交通位置見附圖。1.2地形地貌、氣候特征井田位于呂梁山中段之東麓,地形地貌屬黃土高原低山丘陵5、區,由黃土脊、峁和(東西向、北東-南西向)大型沖溝相間組成。大型山脊、梁峁延展方向多為北東向,脊峁部多為黃土和紅土覆蓋,地勢較為平坦,溝谷為北東向或南東-北西向,大多地勢陡峻,谷底多有多有基巖出露和沖積物堆積。井田內地勢陡峻極為復雜,最高點位于井田西南部山頂,標高為1048.4m,最低點位于井田東部溝中,標高為833.60m,相對高差為214.80m。本區屬暖溫帶大陸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雨量集中。春秋干燥,風沙較大,夏季酷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根據歷年氣象計錄資料:日平均氣溫7-8月最高,極端最高氣溫達40,12月下旬至次年1月最低,為-23.1,年平均氣溫10.2。平均年降水量46、56.6mm左右,最大年降水量671.81mm,最小降水量373.2mm,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平均年蒸發量1870.2mm左右。11月15日前后開始結冰,次年3月初解凍,最大凍土深度830mm,無霜期180天左右,最大積雪厚度23cm。平均風速2.1m/s,最大風速18.7m/s。1.3、開采條件1.3.1、構造井田構造為自北而南傾向由南東漸變為東以至北東的寬緩褶曲構造,地層傾角634,一般在25左右。井田西部邊界附近發育有走向北東、傾向南東、落差在48180m的偏店正斷層,未發現陷落柱,無巖漿巖侵入。井田構造簡單。1.3.2、煤層井田主要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和石炭系上7、統太原組(C3t),山西組和太原組共含煤12層,其中可采煤層4層,即2號、3號、9號、10+11號煤層。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為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地層厚度50.32m80.45m,平均厚度65.20m。山西組含煤5層,為01、1、2、3、3下號煤層, 2號煤層厚度1.90m3.46m,平均厚度2.46m,為全區穩定的可采煤層,2號煤層在井田西北及西部分布有整合礦井紅花溝、南尾溝煤礦采空區,中部及東部未發現有采動情況,煤層開采深度由800m至-40.0 m。3號煤層厚度0.002.16m,平均0.92m,分布于井田南部,在井田西南部存在局部開采行為,為不穩定的局部可采煤層,煤層開采深8、度由720m至-60m。23號煤層間距其余煤層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層。底部褐灰色細粒巖屑石英砂巖(K7),與下伏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地層整合接觸。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是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地層厚度77.30117.47m,平均92.58m,主要由灰白、灰黑、黑色泥巖、砂質泥巖、粉砂巖、淺灰色巖屑石英砂巖、深灰色生物屑泥晶灰巖和煤層組成。含4、5、7、8、9、10+11、12號煤層,其中4、5、7號煤層為不可采煤層, 9號、1011號煤層平均間距0.8米。含K2、K3、K4三層石灰巖,發育穩定,為全區穩定可采煤層,煤層厚度6.009.06m,平均7.61m。結構復雜,含14層夾矸。煤層開9、采深度由680m至-180m。1.3.3、水文及帶壓情況井田內奧灰水位標高565.00566.50m,各煤層除井田西南部局部不帶壓外,大部為帶壓開采。經計算,2號、3號、9號、10+11號煤層最大突水系數分別為0.0519MPa/m 、0.0550MPa/m 、0.1427MPa/m、0.1722MPa/m。兼并重組整合前山西孝義南尾溝煤業有限公司礦井開采2號煤層(生產能力15萬t/a)時,礦井正常涌水量50m3/d,最大涌水量60m3/d;當生產能力提升到90萬t/a時,預算礦井開采2、3號煤層最大涌水量為240m3/d,正常涌水量為200m3/d。2、3號煤層及9、10+11號煤層突水系數10、小于0.06MPa/m的地段,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9號、10+11號煤層突水系數大于0.06MPa/m的地段,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復雜。1.3.4、資源賦存條件:礦井地質儲量為8119.0萬噸,根據地質報告提供的各煤層資源儲量估算表及水文地質資料進行了計算,對奧灰水突水系數0.10和0.10的儲量列入暫不能利用儲量, 2號煤層可利用儲量1601萬t,3號煤層可利用儲量383萬t,9號煤層可利用儲量930萬t ,10+11號煤層可利用儲量3818萬t 。受奧灰帶壓開采影響暫不能利用儲量1387萬t,井田內可利用儲量6732萬t。2、工程建設概況2.1、礦井兼并重組設計生產能力:0.90Mt/a11、。2.2、礦井設計可采儲量26.74Mt,服務年限22.9a。其中上組煤服務年限7.6a。2.3、井田開拓方式:主、副斜井、回風立井聯合開拓。2.4、水平劃分及水平標高:全井田以+490m一個水平開采。2.54、礦井以一個生產采區、一個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兩個綜掘工作面來保證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和正常生產接替。2.6、礦井兼并重組移交生產及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井巷工程共36項單項工程,工程總量11906m,總體積200573.9m3, 2.7、礦井總占地面積13.78ha,其中礦井工業場地9.93ha,矸石堆放場地2.00ha,場外公路0.65ha,排矸公路1.20ha。2.8、礦井工業場地12、工業建(構)筑物共計20項單項工程,工程總面積9375.5m2,總體積70492.7m3,棧橋總長度280.63m,行政、公共建筑總面積16373m2,總體積55248.2m3。2. 9、礦井職工在籍總人數584人,礦井原煤全員效率7t/工。2.10、礦井兼并重組建設總工期24個月。2.11、本項目建設總造價為71730.63萬元,噸煤投資為797.01元。項目建設總資金為72587.63萬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資為18278.68萬元;土建工程投資為9035.84萬元;設備及工器具購置投資為18718.42萬元;安裝工程投資為7887.7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投資為8147.80萬元;基本預13、備費投資為4344.79萬元;資源價款為2000.00萬元;建設期間投資貸款利息為3317.36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857.00萬元。第二章 礦井建設施工準備及工業廣場布置1、道路礦井與外部聯絡的公路運輸網已經基本形成,主要依托緊鄰工業場地北部的S321省道,連通外部公路網,現工業場地有通過臨時鄉間土路與S321省道連接道路。可滿足礦井基建需要。但不能滿足礦井生產需要,需重新設計。2、供水各水源水質不同,各用水單位對水質要求也不相同,因此礦井采用分質供水。3、供電本礦井屬一級負荷用電,采用雙回路電源供電。兩回電源線路同時分列運行,互為備用,保證礦井供電的連續性及可靠性。4、通訊包括行政通信、調14、度通信。5、場地平整XX煤業礦井工業場地所處地形屬黃土高原低山丘陵區,由黃土脊、峁和大型沖溝相間組成,北高南低,西東高,中間低,自然地形標高為866.01006.0m。因為工業場地可受洪水和內澇威脅,豎向標高的確定主要滿足生產運輸和場地排水的要求,盡量減少土方工程量達到填挖方平衡。場地豎向布置采用臺階式布置。結合場地地形條件及井口位置的確定,場地分為礦井生產區場地和行政生活區兩塊場地。6、建安工程及施工總平面布置在施工準備期中,應完成的主要工作為:實測定位;工業場地平整及障礙物拆遷;實現水、電、路、通信、及場內外排水的暢通;完成必要的生活設施及施工需要的工業設施,盡量利用永久建筑、設備、設施進15、行施工,以避免重復投入;充分準備建設期間需要的各種材料及設備;編制勞動力計劃和施工隊伍進場計劃,施工隊伍、施工裝備應按計劃到位展開前期工程,并對其進行技術培訓,搞好技術交流,以確保盡快開工、順利施工。第三章 井巷工程施工及輔助系統一、施工順序 (一)、井巷工程施工順序1、從地面同時開工建設主、副斜井,主斜井工程量1109米,工期14個月,副斜井工程量972米,工期11個月。改造利用原南尾溝煤礦回風立井作為回風立井作為專用回風井。2、為了縮短建井工期,在開工建設主、副斜井的同時利用原南尾溝煤礦的三個立井即主、副立井和回風立井對舊系統進行恢復、改造工程完成后,利用舊系統對礦井進行改擴建,分別施工新16、系統的總回風大巷、首采工作面2101運輸巷及由2101運輸巷反向施工上組煤回風大巷、運輸大巷、軌道大巷,與主、副斜井貫通。總之,礦建井巷工程施工初期要注重施工隊伍的的素質建設,大搞技術革新,以現場專業技術培訓為側重點,精簡管理機構,增加現場施工隊伍的含金量。(二)、地面土建工程施工順序優先施工水源井、35KV變電站、食堂、壓風機房、動篩車間,其次為高山水池、裝車倉、副井絞車房、主扇風機房、辦公樓、鍋爐房、主井提升機房、主副井井口房、筒倉,最后施工聯建樓、滅火制漿站、環境保護及三廢處理站等工程,在互相不受影響的條件下平行作業,土建工程自2012年3月開始至2013年12月結束。 (三)、機電系統17、工程施工順序機電設備購置按大型設備提前4個月訂貨,中小型設備提前3個月訂貨的計劃進行。機電安裝工程按獨立工程優先施工,其余安裝工程根據井巷、土建工程的進展平行或交叉作業,機電安裝工程自2012年9月開始至2013年12月結束。 (四)、關鍵線路確定 井巷工程關鍵工程:主斜井、副斜井、總回風巷、副立井井底車場、中央水倉、變電所,火藥庫,井底煤倉,2012年1月份開工,2013年12月份完工。土建工程關鍵工程:水源井、壓風機房、35KV變電站、鍋爐房、筒倉、動篩車間、環境保護、聯建樓、單身樓、辦公樓及三廢處理站,2012年開工,2013年12月份完工。 二、輔助系統1、提升系統主斜井一側安裝強力皮18、帶用于煤炭的提升,一側安設架空送人器。副斜井用于下放綜采支架和其他材料。2、壓風系統選用3臺M110-2S型螺桿式空氣壓縮機(額定排氣量20.4m3/min,額定排氣壓力0.85MPa;驅動電動機380V,110kW,1485r/min)。正常生產時1臺工作,1臺備用;緊急救援時2臺工作,1臺備用;可滿足生產及安全需要。管路選用1594.5型無縫鋼管作為向井下輸送壓縮空氣的主干管道;主干管沿主斜井井筒下井,在主斜井井口、井底和巷道低洼處設置油水分離器;順槽支管選用894型無縫鋼管。壓風自救系統設在壓縮空氣管路上;避難硐室壓縮空氣入口與壓風管道相接。主干管地面段和井筒段采用焊接連接,井下采用快速19、接頭連接。 3、通風機監控系統通風機房配備一套通風機在線監測裝置,用于實時監測通風機運行各項參數,包括風量、負壓、軸承溫度、瓦斯濃度等,確保風機安全可靠運行。本系統還可與礦井綜合監控裝置聯網,進行數據傳輸與分析存儲。 4、排水系統礦井工業場地污、廢水采用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的系統。 5、供電系統根據負荷統計情況并結合供電部門的供電規劃,參照煤礦安全規程第441條礦井應有兩回電源線路的規定,本礦兩回35kV電源引入,主供電源引自新陽110kV變電站35kV側,線路導線選用LGJ-240鋼芯鋁絞線,供電距離約7.5公里;備用電源引自XX35kV變電站35kV側,線路導線選用LGJ-240鋼芯鋁絞線,20、供電距離約2公里。當任一回電源停止運行時,另一回仍能保證全礦全部負荷用電。本礦兩回電源線路均為專用線路,不分接任何負荷。 6、井上、下運輸系統(1)井上運輸采用汽車排矸;(2)井下運輸方式:煤炭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運輸方式,傾角不大于24。軌道運輸采用絞車牽引車運輸。7、井上、下供水系統根據礦井分質供水原則,為方便管理,簡化供水系統,礦井工業場地給水系統采用日用消防管道合一給水系統,生產用水根據對水質要求不同,分質供水。第四章 地面建筑工程施工 1、土建工程概況礦井地面建筑工程主要有:辦公樓、單身樓、食堂、聯建樓、動篩車間、筒倉、鍋爐房、井口房、棧橋、35KV變電所、水源井、生活污水處理站、井下21、水處理站、器材及廠房、高山水池、排洪涵洞、黃泥罐漿站20項單項工程等。2、氣象概況本區屬暖溫帶大陸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雨量集中。春秋干燥,風沙較大,夏季酷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質條件由于場地內土質有濕陷性,均需進行地基處理,處理方法為3:7灰土墊層或擠密灰土樁。4、施工順序優先施工水源井、35KV變電站、食堂、壓風機房,其次為高山水池、副井絞車房、聯建樓、鍋爐房、主井提升機房、主、副井井口房、主扇風機房、滅火制漿站、筒倉,裝車倉、最后施工單身樓、辦公樓、環境保護及三廢處理站等工程,在互相不受影響的條件下平行作業,土建工程自2012年3月開始至2013年12月結束。 5、施工工22、期安排1、高山水池:2座,工期為3個月,2012年3月-5月。2、水源井:760m,工期為4個月,2012年5月-9月。3、職工食堂:612.0,工期為4月,2012年3月-2012年7月。4、壓風機房:199.0,工期為4個月,2012年4月7月。5、35KV變電站:1601.70,工期為6個月,2012年3月-2012年9月。6、主扇風機房:254.5,工期為3個月,2012年3月5月。7、聯建樓:4232,工期為7個月,2012年5月2012年11月。8、工業廣場鍋爐房:6821.7,工期為6月,2012年6月11月。9、井口房(主、副井):7000,工期為3個月,2013年5月7月。123、0、副井提升系統:343,工期為4個月,2012年3月6月。11、篩分車間:630 ,工期為5個月,2012年4月8 月。12、單身樓:9636,工期9個月,2012年3月2012年12月。13、筒倉(包括矸石倉):14741.50,工期為9個月,2012年10月2013年8月。14、主井、副井空氣加熱室:工期為3個月,2013年6月8月15、辦公樓:1767,工期為8個月,2013年3月-2013年11月。16、滅火制漿站:204,工期為2個月,2013年5月7月。17、環境保護及三廢處理:1項,工期為6個月,2012年6月11月。18、進場道路及其它:2.2Km,工期為至試生產前,201224、年3月2013年12月。第五章 主要機電安裝工程 1、工程概況XX煤業主要機電工程安裝共計有44項單項工程,其中采區、工作面安裝2項,主斜井提升系統4項,副斜井提升系統3項,井下運輸系統上組煤軌道下山3項,上組煤運輸下山1項,排水系統3項,通風系統2項,壓風系統3項,地面生產系統3項,安全技術及控制系統4項,監測監控及通訊調度系統3項,供電系統井下供電11項,地面供電18項,室外給排水及供熱系統4項,輔助廠房及倉庫2項,行政福利設施1項,生活福利設施1項,環境保護2項。機電安裝工程總投資28453.28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18716.65萬元,安裝費7875.20萬元;2012年完成1200025、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10000萬元,安裝費2000萬元;2013年完成16453.28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8716.65萬元,安裝費6875.20萬元。 2、工程安排XX煤業主要機電安裝工程自2011年8月開始安裝到2012年12月結束安裝,歷時19個月。首先進行安裝不受其它工程影響的機電安裝工程,其余機電安裝工程根據井巷及土建工程的進展安排機電工程安裝時間。 3、主要安裝工程施工方法機電安裝工程施工方案選擇應本著“獨立工程優先施工,相關工程平行交叉作業,應用工程搶先完工。”這一大的原則進行。 施工隊伍的選擇應本著:“專業隊伍優先,其它隊伍為輔”的方針進行。并盡可能采用自有隊伍,為順利投產做好26、準備。第六章 礦井建設總工期 1、工期排隊原則三類工程施工安排遵照以下原則進行:(1)以井巷工程為主,機電安裝服從井巷工程的工期;井巷工程銜接為機電安裝創造條件。(2)土建工程除與井下工程有關的以外工程,均應服從于機電安裝工程的工期。(3)機電安裝工程和土建工程除服從于井巷工程施工的工期外,還應盡量考慮到勞動力的均衡使用。(4)充分考慮到大型施工設備對提升能力的要求,在形成永久輔助提升系統和永久煤炭運輸系統后,方可安排大型施工設備展開快速施工。 2、工程施工進度指標依據原煤炭工業部對基建巷道成巷指標的要求和施工中所采用的機械設備,根據建井裝備及掘進設備有了較大的發展,參考近年國內礦井建設中的實27、際施工水平,針對礦井開拓開采特點,對各類巷道平均成巷進度指標確定如下:斜井井筒:80m/月 工期: 12 個月豎井井筒:60m/月 工期 6個月巖巷(平巷):90m/月 煤巷(普掘平巷):120m/月 煤巷(綜掘):300m/月,工期:9個月硐室:800m3/月 ,工期:8個月煤倉(反井施工) :1500 m3/月 工期 2個月傾角大于8的斜巷修正系數,上山為0.9,下山為0.8。3、礦井施工關鍵節點日期及施工總工期工期:施工準備期2個月,3支隊伍同時開始施工,副斜井落底后,組織第4支隊伍。根據施工組織安排,井巷施工工期24個月,總工期24個月。 4、施工圖供應計劃各單位工程施工圖設計均由北京28、圓之翰設計院一同繪制發放于正旺煤業。礦建工程施工圖:開工前三個月供圖;土建工程施工圖:一般工程要求開工前三個月供圖,其它特殊工程要求開工前四個月至六個月供圖。機電安裝工程圖:開工前三個月供圖,對設備加工配件、非標準加工較多的工程要開工前四至六個月供圖。 5、投資計劃 本項目建設總造價為71730.63萬元,噸煤投資為797.01元。項目建設總資金為72587.63萬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資為18278.68萬元;土建工程投資為9035.84萬元;設備及工器具購置投資為18718.42萬元;安裝工程投資為7887.7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投資為8147.80萬元;基本預備費投資為4344.79萬29、元;資源價款為2000.00萬元;建設期間投資貸款利息為3317.36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857.00萬元。第七章 施工項目管理 1、組織管理XX煤業成立基建綜合領導組,下設礦、土、安三類辦公室、調度、安監、再配備經營(財務、供應)、后勤(食堂、醫療、浴室、門房等)等部門協調工作,處理問題。 2、 項目管理組織形式基建工程施工組織采用單位工程項目負責制,繼而對工程項目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指揮、控制。 3、項目管理機構的職責范圍在集團公司和孝義公司黨、政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上級一系列的方針、政策、法規,從礦井接受、辦證、處協、隊伍進駐、施工組織、安全質量管理到移交生產等各個環節進行嚴密30、的組織實施,號召全體建設者用科學的管理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的精神,保質、按量按期完成正旺煤業的基建工程任務。 4、工程招標 嚴格執行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招投標管理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 5、 合同管理嚴格執行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合同管理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 6、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1)審核概預算,提出改進意見。 (2)進行技術經濟分析,使設計投資合理化。 (3)優化設計,滿足建設工程投資的收益要求。 7、實施階段的投資控制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招投標規范要求進行工程施工招標。第八章 施工質量目標及管理 1、質量目標 各施工單位在具體作業過程中,必須堅持“質量為本、安全31、為天”的指導思想,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質量意識。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優良。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標準化意識。 2、質量管理體系 設立質量標準化辦公室,由安監部牽頭,每月不少于3次對井下施工的巷道進行標準化大檢查。并且每班安排專人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對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驗收。第九章 施工安全管理 一、安全目標 1、杜絕死亡、重傷事故; 2、杜絕機械設備重大事故; 3、杜絕火災事故; 4、輕傷事故率不超過0.3%; 5、施工現場達標率為100; 6、三級安全教育率為100; 二、安全管理體系 為了統一安排、部署、協調、督導黨群系統群眾安全管理工作,公司成立黨群部門群眾安全管理工作領導32、小組。 三、“六大安全系統” (一)、礦井監測監控系統選用1套KJ95N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的要求,對井下進行傳感器布置,實時監測瓦斯、一氧化碳、溫度、風速、負壓、開停、饋電、風筒、風門、煙霧等參數,當瓦斯超限后自動切斷被控設備電源,并保持閉鎖狀態。監測監控系統對緊急避險設施內、外的瓦斯和一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發揮監測監控系統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二)、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采用KJ69N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在礦井人員出入井口、重點區域出入口、巷道分支處、限制區域、緊急避險設施出入口等地點設置分站,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識別卡,實現考勤管理,并對井下33、作業人員的分布情況進行動態跟蹤,隨時查詢下井人員的身份,下井次數、下井時間或任一指定時間段的活動蹤跡,發揮人員定位系統在定員管理和應急救援中的作用。(三)、礦井壓風自救系統1、壓縮空氣設備在地面新建壓風機房,壓風機房為井下風動工具和緊急救援提供壓縮空氣。由地面集中供風的壓風鋼管沿副立井井筒敷設至井下。壓風機房安裝2臺M160-2S型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單臺額定流量29.6m3/min, 1臺工作,1臺備用,可滿足壓風自救系統需求壓風供氣量及井下風動工具用氣量。2、壓縮空氣管路的選擇及敷設選用159mm4.5型無縫鋼管作為向井下輸送壓縮空氣的管道;在井口、井底和巷道低洼處設置油水分離器,間隔不大于34、500m;順槽支管為894型無縫鋼管。壓風自救系統設在壓縮空氣管路上。3、壓風自救裝置的設置為確保在井下發生事故時,被封閉在無任何安全出口地方的人員可以打開出風口進行自救,在井下各作業地點設置壓風自救裝置及供氣閥門。安裝計劃:系統改造期間在距總回風巷東西向作業點100m位置各安裝一套壓風自救裝置。改擴建期間,分別在礦井總回風大巷、2104運輸巷各加裝一套。(四)、礦井供水施救系統井下防塵供水水源取自地面500m3清水池內,經管道自流進入井下使用。管路采用76.24型無縫鋼管布置在主要大巷內,分支管路采用3吋、2吋鋼管送到各施工地點、裝載點。在集中煤倉、輸送機、裝載機和其它轉載點設置圓錐灑水器;35、在掘進、回采工作面進回風巷道中設手動水幕;在掘進、回采工作面設高壓噴霧裝置;在主運輸巷和主回風巷道中設自動水幕;在消防灑水管道上每隔50m設一DN50的支管作為防塵灑水接頭,并加裝閘閥和消防快速接頭各一只。供水施救配置于井下各施工作業點。(五)、礦井通信聯絡系統1、地面通信設備:選用512門DDK型數字程控調度交換機,擔負礦井行政、調度用戶通信,調度室與集團公司總調度室設專線直通電話,調度室與當地市話設直撥電話。在地面變電所、通風機房等設置與調度室直通的電話。2、井下通信設備:井下加裝調度通信、無線通訊系統。入井通信電纜的入井口處安裝防雷接地裝置,井下調度電話為本質安全型,主要設置在:井下變電36、所、水泵房、絞車房、機電硐室、采掘工作面等處。無線通訊系統通過接口與礦調度交換機相連,實現全礦井上、下通信聯網。 第十章 施工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措施 1、環境保護(1)鍋爐大氣污染防治工業場地鍋爐房每臺鍋爐均配置麻石水浴脫硫除塵器,除塵效率為96%,脫硫效率為70%。經除塵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2)煤粉塵污染防治在工業場地內建封閉的輸煤棧橋,使煤炭廠內輸送在封閉環境中完成,減少輸送過程中煤塵逸散而污染環境; 在排矸場采取灑水降塵的方式,可有效地抑制揚塵。(3)綠化:綠化在防治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整個廠區的綠化面積為0.76hm2,綠化系數20%。 2、節能減排 主要從節水、節電,減少廢氣、廢水排放及噪聲控制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