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巷橋河河道及園東閘站工程水泥土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2367
2022-10-24
14頁
43.54KB
1、蘇州市虎丘濕地公園核心區界河及泵閘工程一金巷橋河河道及園東閘站工程水泥土水泥土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蘇州市水利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設計圖紙2、項目勘察報告3、已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4、相關規范、施工工藝標準等水泥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規范JGJT 233-2011二、工程概況本工程包括姑蘇片區及相城片區的濕地公園河道整治(東北側)、 公園引排閘站等。其建設目的一是解決外圍排水系引排水問題,整治后江河、北環 河、金巷橋河3條河道,保留東蕩河聯通,恢復公園外圍河道暢通, 連接東部相城區及濕地公園內河網,發揮已建沿朝陽河閘站工程引排 能力,不影響濕地公園建設期外圍水系止常引排水,并新建分級閘及 控2、制閘(站)。目的二是通過建設濕地公園的防洪、排澇、引水控制工程,保護 建設期和運行期的濕地公園洪澇安全,促進西塘河-濕地公園-相城區 河網-元和塘水循環體系的形成。本工程水泥土用于閘站及翼墻基礎下,挖除淤泥質粉質粘土層, 然后換填水泥土,水泥的摻入量為15%。要求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 28d0. 8Mpa,壓實度294%。三、施工準備1、組織準備項目部實行小組負責制,由小組組長王波負責控制各事項的協調 及施工質量工作,小組成員由現場質檢員、技術員組成,試驗員,質 檢員負責施工質量驗收程序,技術員負責現場技術的協調,試驗員負 責對每層壓實度的檢測和拌和料質量的控制,測量小組負責提供施工 所需的一3、切測量數據;施工小組下設各施工隊,現場所有施工人員各 施其職,項目部其他成員積極配合。2、技術準備施工前,由項目總工進行施工方案的編制及有關工程進行工程量 計算等基礎工作;施工前,由項目總工會同技術員、安全員組織進行 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3、資源準備施工用水從河道直接抽取,施工用電主要為照明用電、拌合機及 夯實機械用電,從現場臨時用電電箱接出。4、施工設備施工設備:反鏟挖掘機、鏟車、自卸汽車、壓路機、蛙式夯實機、水泵;每個工作段配置手推車、鐵鍬、鋤頭、水平尺等施工設備。5、材料要求材料要求:工程所用回填料為基坑開挖時的土方及其借方,在回 填之前必須去除所有樹根草根等雜物;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4、(P0 42.5),嚴禁使用過期失效水泥。6、安全措施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和防護手套。在施工過程中要有專人指 揮,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施工現場電器作業,應由專職電工 按規范操作。應檢查作業區內使用設備及電線的漏電情況,發現問題 立即整修。機械操作時應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四. 施工方案1、工藝流程施工工藝:基底處理f測量放樣f土的運輸和鋪填土料f整平f 鋪攤水泥f拌合f尺寸及標高調整f壓實f養護2、具體施工1)基底處理:水泥土施工前需檢查基層并清理表面的腐土和雜 物,如果基層土普遍松散、失水嚴重,則必須進行灑水,并用進行靜 碾,然后進行水泥土施工,首先進行素土攤鋪采用框格法控制素5、土攤 鋪數量,并現場實測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3%,含水 量大時,翻開晾曬,含水量不足時,及時進行灑水。2)測量放線:第一層放出控制邊線,以上按300mm 一層冋填, 并放出邊坡線。3)土的運輸和鋪填土料:用反鏟挖掘機將前期開挖堆土倒入已 測定的回填區(填土時必須將土中植物根系和不適合回填的土料清 除),鏟車配合將填土大體推平,推平厚度保持在24cm左右。現場測 定含水量應滿足大于最佳含水量1-3個百分點(砂性土表面失水較 快),當含水量較小時須用灑水車灑水,灑水悶料58小時后,檢測 土的含水量是否達到要求,土層含水量是否均勻,合格后進入下道工 序。4)整平:對攤鋪好的素土進行初步6、整平,使其表面平整,厚度 均勻。該工序有利于水泥的均勻攤鋪及拌合。5)鋪攤水泥:攤鋪水泥前,根據處理寬度,核算相對的水泥用 量,用石灰打灰格,每個灰格,經現場監理檢驗過面積及水泥數量后, 及時用人工攤鋪水泥,并用刮尺將水泥均勻分布在灰格內。6)拌合:鋪攤水泥后,即用拌合機旋拌均勻,拌和機行駛速度 控制在lkm/h,旋 拌深度24cmo拌合時現場施工人員要注意檢查拌合 料是否均勻,有無灰團或土團,防止出現素土夾層。在下一段鋪設拌 合時,每次的拌和應與上一次的拌和寬度重疊500mm,以保證材料充 分拌和。施工人員必須記錄拌合起始及結束吋間;拌合過程中及結束 時由試驗人員在現場檢測水泥含量,水泥含量7、不小于15%。檢測合格 后立即進行壓實。7)尺寸及標高調整:混合料拌和均勻后,立即用推土機穩壓一 遍。穩壓完成后,立即進行高程測量,對于局部低洼處,應用鐵耙將 其表層翻松10cm以上,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并壓實;將多 余混合料立接刮除,不應形成薄層貼補現象。8)壓實:釆用20t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水泥土拌合完成后, 首先進行快速靜壓封面,這樣可以防止土中水分的過早散失和表面的 初次找平。隨后用平地機對表面進行平整開始弱振、強振碾壓。碾壓 采用快速靜壓1遍,勻速弱振1遍,強振46遍,靜壓收面的方式進行 對于邊角處無法碾壓的地方采用人扶持蛙式打夯機進行夯實,夯實遍 數設為6遍。9)養護:碾壓8、完成后,利用壓路機進行靜壓收面。靜壓時,應 勻速行進,不得在碾壓完成的表面進行機械掉頭、緊急剎車等操作。 確保水泥土表面平整光潔。及時檢測壓實度水泥土碾壓結束后,及吋 進行灑水養生,并根據氣溫條件,炎熱時應及時補水。我部采用在碾 壓完成的表面進行灑水養生,養生23天后,在表面攤鋪一層素土進 行覆蓋配合養生。為保證水泥土后期強度的形成,水泥土成型后禁止 上重型設備通行。五、質量檢測我單位委托蘇州市方正質量檢測中心為本項目自檢單位,水泥土 正式施工前,由項目部試驗人員取可用土料及水泥按照設計要求(水 泥:土料=15:85,質量比)做水泥土擊實試驗(重型擊實),驗證設 計配比是否滿足28d無側限抗壓9、強度20.8Mpa,以及檢測水泥土最大 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水泥采用蘇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普通硅酸鹽42.5水泥,按 照20017批次取樣檢測。水泥土每層碾壓完成后,試驗人員應及時安排檢測人員按1000m2 /3點采用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測,確保壓實度294%。檢測應在碾壓 完成后24小時內進行。六. 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主要事項1)現場的填筑水泥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回填應分層施工,按一定的層厚保持均衡上升。3)填筑過程中,測量工作應同步進行,隨時檢查控制填土面高程及填土 厚度;對水泥土層與層之間結合部處理耍符合規范規定,土面過光時 要采取人工刨毛處理,保證層間結合牢I古I。4)嚴格控制因10、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 造成回填土下沉。5)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 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 挖出,重新換好土方再予以夯壓密實。6)施工工序緊湊:水泥土施工流水作業要較好,每道工序銜接 及吋,盡量縮短拌合及整平的吋間,碾壓時間充足。一般拌合、整平 在15小時完成,夯實時間為3小時。7)水泥土拌合:水泥土混合料的拌合時含水量應控制比最佳含 水量高1到3個點,氣溫高時還應注意水泥土表面補水。8)檢測工作:在壓實度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夾層、板結不好及 存在彈簧等現象,應予以返工處理,保證結構層的填筑質量。9)水泥土施11、工應認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如:原土性質、水泥 性能、水泥土的技術條件、施工設備及其性能、技術人員及工人以及 天氣條件等方面進行充足準備。10)、水泥土施工應注重過程控制。即在施工過程中應從嚴控制 各項指標滿足施工要求,如:素土的攤鋪厚度、拌合前及拌合后的含水量、 水泥劑量、拌合均勻程度、碾壓順序及組合形式等都應在施工過程中及 時修正并完成。11)、水泥土施工與溫度有很大關系,為避免因溫度差異而加劇 水泥土的技術指標變化,一般宜控制在2025C溫度條件下施工。12)水泥土的碾壓應區別與素土。即水泥土在充分的準備工作下 應一次成型,及時檢測壓實度指標,不得對成型后的水泥土進行二次 補壓,造成水泥土12、結構的破壞。13)、水泥土施工應遵循“三快一密實”原則,即快速攤鋪、快 速整平、碾壓密實、快速檢測的方法,以保證整個施工過程在水泥初 凝前結束2、成品保護1)做完的土層表面應及時鏟修平整,不得用水浸泡。2)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進行保護,填運時不得碰撞,并應定期 復測和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3)土方回填至設計標高后,要及時請監理等有關單位驗收,合 格后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七、雨季施工措施1、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掌握天氣情況。應做到隨鋪、隨壓實, 每一層表面應設不小于2%的坡度,并應整平。雨前和收工前將鋪散 的松土壓實完畢,不致積水。2、施工期間,應保持場地始終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修建臨時 排水13、溝,保證施工場地不積水和不受沖刷破壞。3、對剛剛壓實還未達到初凝的水泥土,在下雨前應用防雨布覆 蓋,以免水泥被雨水沖刷。八、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將與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聯合 協作,控制施工污染,減少污水、空氣粉塵及噪音污染,嚴格控制水 土流失,扎扎實實抓好環境保護工作。(1)、環境保護小組成立以項目經理任組長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配備一定量的環保 設施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保知識,共同搞好環保工作。(2)、環境保護措施1、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木 等盡力維持原狀。2、永久用地范圍內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蓋。3、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耕地采取措施14、進行復耕,英它裸露地表植 草或種樹進行綠化。4、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工作,臨時排水系統要與大自然的排水 系統融合、協調、通暢。5、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 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 活環境。6、及早施作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蓋,防止 水土流失。7、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徹底清理,并按設計要求采用植 被覆蓋或其它處理措施。8、對有害物質(如燃料、廢料、廢水、垃圾等)要通過焚燒或 其它措施處理后運至監理工程師指定地點進行掩埋,防止對動、植物 造成損害及對生活水源的污染。9、棄土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并按要求砌筑擋墻,做好排水和15、復綠 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影響周圍環境。(3) 大氣環境的保護措施1、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污染控制系統。2、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物料時用篷布覆蓋嚴密,并裝量適中, 不超限運輸。3、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進行灑水濕潤, 減少揚塵。4、對汽油等易揮發品的存放要密閉,并盡量縮短開啟時間。5、在有粉塵的作業環境中作業,除灑水外,作業人員還必須配 備勞保防護用品。(4) 降低噪音措施1、對使用的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安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保養, 降低噪音。2、機械車輛途經居住場所吋應減速慢行,不鳴喇叭。3、在比較固定的機械設備附近,修建臨時隔音屏障,減少噪音 傳播。4、合理安16、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夜間施工不安排噪音很人的機械。5、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時拉開一定距離,避免機 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6、對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構件預制等場地選擇時,盡量遠 離居民區。7、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在高噪音區和低噪音區的作業時間,并配 備勞保用品。九、文明施工1、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涉及到工程沿線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又是企業 取信于民、維護企業聲譽的大事,一旦在文明施工方面掉以輕心,造 成的損失和影響是無法彌補的,我們將嚴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 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針,總結我單位在公路施工中取得的經驗, 精心組織、合理安排。1、對進場施工的隊17、伍簽訂文明施工協議書,建立健全崗位責任 制,把文明施工責任落到實處,提高全體施工人員文明施工自覺性與 責任心。2、掛牌施工,標明工程項目名稱、范圍、開竣工期限、工地負 責人,設立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3、現場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機具堆放符合要求。4、施工內業資料齊全、整潔、數據可靠,辦公室內按耍求布置 各類圖表,及時反映現場狀況及工程進度狀況。5、創建美好環境。在工地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 施,每天清掃處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 環境。6、施工期間,經常對施工機械車輛道路進行維修,確保晴雨暢 通,并方便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7、車輛在運料過程中,對易飛揚的物18、料用篷布覆蓋嚴密,且裝 料適中,不得超限;出場段道路硬化并配高壓水,車輛輪胎及車外表 出場前用高壓水沖洗干凈,保證道路的清潔。8、認真進行現場調查,以免破壞地下設施。在施工中發現文物 時,及時報告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9、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員要辦理暫住證。 所有人員統一著裝,持證上崗。十、應急救援預案1、應急救援小組針對水泥土填筑,我項目部成立了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以在發生 安全事故時,協助當地急救中心進行現場傷員轉移、搶救工作。事故應急小組名單:組 長:王波(項目經理)聯系方式:副組長:羅瓊(項目副經理)聯系方式:成員:王斌周雪凌季華丁幫建高睿急救工具:藥箱擔架應急救援車輛:蘇19、E0JC07司機:吳德標 電話:2、領導小組職責工地發生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職能組下達搶救 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 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公司及當地消防部門、建設 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和求援。平時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 者必須在工地,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應急小組長 未到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代理組長,全權負責落實搶險。2. 1組長(1 )、組織檢查,監督檢查隱患整改情況;(2) 、批準落實各項應急設施及應急救援物資配備;(3) 、全面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及搶救工作,當組長接到事故 報警后,應再次接20、報119及120,確保相關信息的準確傳遞,并上報 公司一級尋求外援;(4) 、組長應積極組織應急救援小組和各職能組對現場進行初期 控制,根據現場情況,積極組織應急疏散人員疏散被困人員,并通知 附近居民有序撤離,對危險區域設置警戒線;積極組織應急救援醫療 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力所能及的初步處理;(5) 、負責保護現場的事故證據,防止人為破壞;協助處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調查;2. 2副組長(1) 、協助組長的各項工作;(2) 、根據組長的安排,對各項工作進行具體落實;(3) 、當組長不在現場,無法聯絡或處于被困狀態時,代行組長 全部職責;2.3組員(1) 、接受各項培訓,熟悉應急救援知識,基本熟練掌握各種應 急救援器材的使用;(2) 、根據組長或副組長的安排,負責組織應急人員對現場進行 初期控制,防止事故蔓延。負責轉移受傷人員到指定的安全區域,并 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步處理;負責組織疏散被困人員及附近居民到指定 的區域;并負責設置現場的安全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