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井射孔器材庫隱患治理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587
2022-10-24
12頁
45KB
1、測井射孔器材庫隱患治理工程施工方案目 錄一、系統概述3二、系統設計目標4三、系統設計原則、依據43.1 設計原則43.2 設計依據5四、方案施工54.1張力電子圍欄系統64.2電子模擬屏64.3視頻監控系統74.4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74.5系統供電與控制室要求11五、施工總進度控制計劃.115.1:工期承諾.125.2:安裝總工期控制.125.3:總體進度計劃.12一、系統概述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管理手段日趨電子化和信息化,安防系統已成為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安防系統大大提高了整個防范區域的安全系數,增加對不法分子的震撼力,同時大大減輕保安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測井射孔器材2、庫作為一個重要的存放各種爆炸物品的場所,其所要求的防護相應非常高。因此,僅僅依靠過去的人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匹配相應的技防措施才能實現安全的目標。在高新技術數字化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數字化、全方位”是對電視監控系統的新要求,也是充分發揮監控系統的作用,實現“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安全”的途徑。電視監控系統通過對庫區大門口、主要通道、爆炸物品存放庫房等重點區域進行嚴密的二十四小時電視監控,不僅能在第一時間對諸如盜竊或意欲盜竊等事件作出快速反應,還能提供事件發生前后一定時間內的查證資料;為庫區的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大減輕庫管人員的壓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對主要監控區域安裝的3、監控攝像機,就可以對監控區域內進行全實時的視、音頻監視錄像,監控范圍內的所有活動都可記錄在內;如條件允許還可以通過遠程控制中心對庫房進行遠程監控。目前,國內大型的監控工程廣泛使用的閉路監控系統大多為模擬監控系統,其主要特點是:采用矩陣主機控制,通過電視墻監視前端目標,采用長延時模擬錄像機進行錄像和回放;其主要缺點是:當錄像資料需要長時間備份時,需要大量的錄像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錄像回放、檢索時操作不方便。經過幾年的發展,基于數字存儲技術的硬盤錄像系統至今技術已經完全成熟,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圖像存儲及回放等技術難題。數字硬盤錄像系統不僅存儲費用低、效率高,而且還具有網絡傳輸、遠程傳輸和4、循環存儲等優點。與此同時,硬盤錄像系統的數字化和傳輸網絡化等先進技術可以實現與防盜報警等系統聯網聯動,及時準確地反饋現場信息。二、系統設計目標為加強射孔器材庫庫房的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對庫區監控及報警方面進行升級改造。含庫區視頻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庫區四周圍墻安裝張力式電子圍欄系統、庫區大門、庫房入侵報警。三、系統設計原則、依據3.1 設計原則本設計以行業標準作為設計依據,結合庫區的具體情況,用最佳設計方案體現最高的性能價格比,是本方案設計的指導思想,也是本方案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和追求的目標。本設計主要貫徹“高質量”及“低價格”兩條主線來進行設計的。根據倉庫的總體建筑結構,并充分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前5、端庫房內設計采用紅外攝像機,其它區域為全天候室外紅外攝像機,視頻傳輸采用光纖,保證視頻信號的傳輸交果;中央控制系統采用嵌入式數字網絡硬盤錄像系統,可以實現循環錄像,并方便檢索回放。a、 先進性:在投資費用許可的情況下,系統采用當今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方面能反映系統所具有的先進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統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以便該系統在盡可能的時間內與社會發展相適應。b、 可靠性:系統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系統一旦癱瘓的后果將是難以想象的,因此系統必須可靠地、能連續地運行,系統設計時在成本接受的條件下,從系統結構、設備選擇、產品供應商的技術服務及維修響應能力等各方面均應嚴格要求,使得故障發生的可能性盡可6、能少。即便是出現故障時,影響面也要盡可能小。c、 安全性:對于一個系統來說,其內外部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應具有密碼、多級控制級別、撤設防級別;操作人權限可劃分為系統設置、超級用戶、值班員等,各種系統控制、報警時間應具有記錄及共享功能。d、 可擴充性:系統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今后的發展需要,系統應具有預備容量的擴充與升級換代的可能。e、 規范性:由于本系統是一個嚴格的綜合性系統,在系統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應參考各方面的標準與規范,嚴格遵從各項技術規定,做好系統的標準化設計與施工。一切應從實際出發,使智能系統具有較高的實用效能。這也是智能建筑在當今之所以能迅速興起并發展的關鍵所在。3.2 設計依據本方案7、設計根據甲方常規要求,并遵循以下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設計規范要求。主要包括: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存儲庫安全規范GA838-2009民用爆炸物品儲存庫治安防范要求GA837-2009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2007入侵報警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394-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張力式電子圍欄同樣技術要求GA/T1032-201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民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電信專用房屋設計規范,YDJ24-88入侵探測8、器通用技術條例 GB 10408.1-89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例 GB 12663-90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B/T74-94四、方案施工4.1張力電子圍欄系統根據設計院具體設計要求,在圍墻頂部安裝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系統。本系統具有威懾、阻擋、報警三重功能,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的阻擋作用首先體現在威懾功能上,張力線上懸掛警示牌,一看到便產生心理壓力,足以令入侵者望而卻步;其次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本身又是有形的屏障,安裝適當的高度和角度,很難攀越;如果強行突破,會發出報警信號,現場的聲光報警會使入侵者更加驚恐,另一組信號傳送到監控中心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的報警不受自然環9、境(如霧、雨、雪等)及小動物的影響,誤報率極低。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系統由前端設備(包括前端金屬件和前端電子部份)、終端電子部份以及配件部份所組成。其中前端設備由控制桿、受力桿、支撐桿、張力線、收緊裝置和張力控制桿等部件組成。終端電子部份由報警控制主機、PC機、報警管理軟件、備用電源等電子部件組成。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是根據圍欄的張力特征,對于攀爬、拉壓、剪斷電子圍欄企圖入侵做出響應產生報警信號的裝置。張力模塊是根據電子圍欄的張力特征,感知由于攀爬、拉壓、剪斷電子圍欄企圖入侵所引起的電子圍欄的狀態變化,并把該狀態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部件。張力模塊和張力控制器配套使用,可產生報警信號。前端10、:采用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器,圍墻設4道張力線。防區:每40米一個防區,共分為個防區。終端顯示:系統配置工作站,報警的信號及系統的布撤防狀態可在工作站查詢;并于監控系統連動,實現報警后,防區附近的攝像頭自動屏切,重點顯示。網絡框架:采用獨立的總線傳輸報警信號。4.2電子模擬屏以大屏的形式顯示探測器防區對應的位置,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報警狀態,模擬屏采用紅色發光二極管制作,亮、滅分別代表正常狀態和報警狀態。4.3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使用數字網絡高清系統,在報警值班室設監控終端,設置網絡交換機、32路數字網絡硬盤錄相機(NVR)、矩陣主機、大屏等設備,能對所有監控圖像進行記錄,多畫面輪回顯示圖像11、,與報警系統聯動,報警發生時,能對報警現場進行圖像復核,將現場圖像自動切換到大屏顯示 可根據客戶需求設置為移動畫面偵測記錄方式,偵測靈敏度為攝像重點區域有人員、車輛或應設防物體移動時即啟動。所有攝像機角度覆蓋目標80%以上(對進出口區域實現監控目標全覆蓋)系統記錄的圖像信息為圖像編號/地址、時間和日期,所有視頻圖像分辨率均大于353*288,圖像質量參照GB/T7401按主觀評價采用五級損傷制評價,不低于4級;回放圖像人員和物體標志特征性可識別,在庫區出入口、場地、通道設置紅外網絡球機共5臺,在庫區周圍墻周界紅外寬動態網絡攝像機(紅外50米)共四臺,在庫房圍墻設置紅外寬動態網絡攝像機(紅外3012、米)共8臺,監控值班室內設置高清快球網絡攝像機一臺。4.4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1.監控室內控制、刻錄等設備安裝19標準機柜,監視顯示大屏安裝在監控墻上;2.庫房探測器均安裝在距地1.2m的外墻上;3.在庫區出入口、場地通道紅外球型網絡攝像機安裝在立柱上,庫區周界攝像機均安裝圍墻上,各庫房攝像機均安裝在距地2.8m的外墻上。4.室外線路由監控室敷設淡漠光纜GYTA-4B1至1#光端機箱,再有一號光端機輻射淡漠光纜GYTA-4B1至2#光端機箱,各監控點攝像機均由光機箱接出套保護套管埋地敷設,埋深0.8m,過路防護屏障處均套已有預埋鋼管保護;5.入侵系統采用導線及電源線分別套PC25管敷設,過路防護13、屏障處均套已有預埋鋼管保護;6.線路避開避雷針引下線,不能避開出平行距離大于1.5m交叉距離大于1.0m,避免長距離平行走線;7.線纜敷設要求以及具體實施:理解系統總體結構,不要穿錯路線。能明確區分要敷設的各種電纜,不要用錯電纜。熟悉電纜要經過的管路。有豐富的穿線經驗,懂得預防典型影響穿線質量和進度的問題。理解并牢記對特殊系統電纜敷設的特殊要求。思路清晰,把信息點分組,一組一組地敷設,不多穿,不漏穿。否則同時穿放的電纜量大,穿放費力容易導致電纜損傷,也容易纏繞、打結,非常影響進度。忠實嚴謹地做標號,并記錄長度刻度。嚴格地組織測試,用萬用表逐條電纜測通斷。管槽檢查,鋼管加護口,埋地鋼管試穿。對所14、有參與穿線的人員講解系統結構、穿線過程、質量要點和注意保護電纜。一組一組地穿放電纜。對每根電纜進行通斷測試,補穿,修改標號錯誤。整理穿線報告。扣線槽蓋。穿線技術要求所有的鋼管口都要安放塑料護口。穿線人員應攜帶護口,穿線時隨時安放。余長:電纜在計算機出線盒外余長30cm,余線應仔細纏繞好收在出線盒內。分組綁扎:余線應按分組表分組,從線槽出口捋直綁扎好,綁扎點間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鐵絲或硬電源線綁扎。垂直電纜通過過渡箱轉入垂直鋼管往下一層走時要在過渡箱中要綁扎懸掛,避免電纜重量全壓在彎角的里側電纜上,這樣會影響電纜的傳輸特性。在垂直線槽中的電纜要每米綁扎懸掛一次。線槽內布放電纜應平直,無纏繞,15、無長短不一。如果線槽開口朝側面,電纜要每隔1米綁扎固定一次。電纜按照計算機平面圖標號,每個標號對應一條線,對應的位置不能弄錯。兩端的標號位置距末端25厘米,貼淺色塑料膠帶,上面用油性筆寫標號或貼紙質號簽再纏透明膠帶。此外在配線架端從末端到配線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電纜皮上用油性筆寫標號。穿線完成后,所有的電纜應全面進行通斷測試。測試方法:把兩端電纜全部剝開,露出銅芯。在一端把數字萬用表撥到通斷測試檔,兩表筆穩定地接到一對電纜芯上;在另一端把這對電纜芯短接。如果持表端能聽到連續的“嘀”聲,就可以了,每根電纜的芯都要測。這樣測試能發現的問題是斷線、斷路和標號錯。線纜敷設檢查檢查穿線報告包括長度刻度表16、和測試結果。現場檢查電纜主干、分組綁扎情況、抽查標號、刻度,抽測通斷。應注意的典型問題埋地暗裝鋼管、線槽穿線電纜管路采用埋地安裝管槽的情況,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問題,穿線前應全面試穿,否則必將被長時間的穿線過程拖跨。電纜保護穿鋼管時鋼管兩端要加護套,所有電纜經過的管槽連接處都要處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損傷電纜。拽線時每根線拉力應不超過11公斤,多根線拉力最大不超過40公斤,以免拉伸電纜導體。電纜一旦外皮損傷以至芯線外露或有其他嚴重損傷,損傷的電纜段應拋棄,不得接續,接續的電纜無法滿足信號傳輸要求。整個工程中電纜的貯存、穿線放線都要耐心細致,避免電纜受到任何擠壓、碾、砸、鉗、割或過力拉伸。布17、線時既要滿足所需的余長,又要盡量節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費。布線期間,電纜拉出電纜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時如果要暫停施工,應將電纜仔細纏繞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散置在施工現場。8.其他(1)報警采用UPS不間斷電源作為備用電源,斷電后監控以及控制室內控制設備能夠工作6小時,報警部分能夠工作12小時交流電供電恢復后,備用電源自動充電;(2)監控室內設防靜電地板(地板架高250mm),監控室內過線纜均使用下走線敷設,視頻監控墻整體風格規劃,以其其他墻面粉刷;(3)斷電系統與強電系統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4)安防系統中的電源線、信號線及系統的設備安裝電涌保護器,安裝電涌保護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18、等位連接;等電位采用橫切面不小于16mm的銅質線;(5)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及時與建設單位聯系共同協商解決4.5系統供電與控制室要求1為保證監控系統正常穩定工作,系統采用集中供電;2監控系統和中心控制室條件允許時采用單獨電源供電回路;3中心控制室必須配備有通訊、安全和消防等設備;4中心控制室必須單獨安裝空調裝置,保證控制室的溫度在1628之間,相對濕度不大于85%;5控制室室內光線充足,其照度應不小于300Lux;6控制室的其它設備和金屬外殼也必須做好等電位連接,以保證控制室內的人身和設備安全。五、施工總進度控制計劃5.1:工期承諾本工程2014年12月5日開工。根據甲方總體計劃要求測井射19、孔器材庫必須在2014年12月20日全部安裝完畢。實際施工工期將根據甲方總體工期計劃及相關工程專業的工期計劃進行調整。針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按照我公司的施工總體部署,并依靠我公司的綜合實力及優勢,通過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在規定工期內確保完成施工合同內的全部內容。5.2:安裝總工期控制1) 統籌安排 均衡施工在施工安排時應確保重點、照顧一般,全面完成。從人力、材料、設備、機械諸方面,確保重點環節及部位的連續施工和均衡施工。有意識地找出工序間歇或施工前準備等空隙時間,充分利用施工空間,采取見縫插針的方式,全面鋪開,爭取時間提前完成。2) 強化計劃管理 合理調控工程計劃管理,在現場施工管理中包含三個20、內容:組織連續、均衡地施工,全面完成各階段的各項計劃任務或指標;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本工程對分階段關鍵工期的完工時間都有嚴格規定,所以強化計劃管理尤為重要。1. 進度協調管理按建設單位的要求,按時參加例會,協調好與其他施工單位的關系,主動向甲方提出保證計劃的合理化建議,及時提出下一部施工中可能出現影響工期的各種問題,對安裝進度計劃進行調整、完善和充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堅決服從甲方統一協調。圍繞周進度計劃的展開,對發現的問題隨時協調解決。屬項目經理部內部的問題,由項目經理協調解決;發現其他施工單位影響進度時,由項目經理與有關單位協調解決,或反映給甲方協調解決。如其影響將危及關鍵工期或總21、控制計劃完成時,通過發函反映求得解決并被確認。5.3:總體進度計劃測井射孔器材庫隱患治理工程工期進度目標:根據甲方總體計劃要求測井射孔器材庫隱患治理工程必須在2014年12月20日全部安裝完畢。進度安排:安全評估(12.1-12.3);圖紙會審(12.4);進場準備(12.4-12.5);線纜鋪設(12.5-12.10);敷設線纜測試總控室裝修(12.5-12.10);設備安裝(12.12-12.14);攝像機紅外探測器以及系統的安裝調試系統調試(12.12-12.15);各類軟件的安裝設置系統運行測試(12.15-12.17);現場培訓(12.16-12.17);甲方使用人員培訓第交付使用(12.17-12.18)。第 12 頁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