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造林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758
2022-10-24
10頁
27.50KB
1、山地造林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山地造林工程,主要是喬、灌木的種植和養護方案。編制好施工技術方案是保證該工程能夠如期保質保量順利進行的重要工作,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根據現場情況我們確立以下方案。(1)施工工序劃分:喬木栽植的施工工序:清理場地一定點放線一整地挖穴一選樹種一運苗一種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劑一踩實一澆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養護管理(2)主要施工方法定點放線放線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只繩放線法:適用地形變化較小的平緩坡地。按圖紙上已標明的或建設、監理方指定的中心線位置,放一根直線(尺繩),根據作業設計書中對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繩用白灰或標樁在場地上加以標記,確定樹苗栽植的具體位置,以此為2、基準,向左右兩側展開。標桿放線法:根據三點一線的原理進行放樣,多在地形較為規則的造林地應用該方法。尺徒手定點放線:適用地形不規則的山坡。按圖紙上標明的或建設、監理方指定的參照物,按造林作業設計規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標樁在場地上加以標記,以此方法逐步確定樹苗栽植的具體位置。網放線法:適用于具有規則的植物構圖要求的設計。先在圖紙上以一定比例畫出方格網,把方格網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現場(多用經緯儀),再在每一個方格內按照圖紙傷的相應位置進行尺繩法定點。在標定植樹點位置的同時,要對計劃栽植的樹種做出明顯標示,并記錄數量,挖穴時如發現定點標記模糊不清時重新放線標定。復查標定放線定點后應立即復查。不論采用何3、種放線法,各相鄰栽植點誤差,以設計書規定的株、行距為基準,平坡不大于5%,復雜山坡不大于15%。(3)整地挖穴1)根據造林地條件,主要圍繞保土蓄水、加厚土層的目標,采取工裎措施。我們主要運用魚鱗坑整地和穴狀整地2種局部整地方式。整地過程中應盡量保留現有灌、草植被,防止造成造林過程中的水土流失。魚鱗坑整地魚鱗坑為半圓形坑穴,外高內低。魚鱗坑規格為穴長徑0.8米,短徑0.6米,深0.4米,穴距2米。小魚鱗坑沿等高級成行,上下呈“品”字形排列。不論何種規格,其堰頂寬(C)均30cm,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擺壘。整地時魚鱗坑要沿山坡等高線成行,坑與坑排列成三角形。塊狀整地植樹穴規格,按穴口直4、徑和穴深,按60cm、h60cm規格,植樹穴底徑0.8,不準挖成圓錐或鍋底形。2)整地深度:整地的深度主要按移栽苗木的規格、栽植方法、栽植地段土壤條件等確定。本工程不使用裸根苗。帶土球栽植的苗木,樹穴或砌筑魚鱗直徑應比土球直徑大于4050cm,樹穴或砌筑魚鱗坑的深度為穴坑直徑的3/4。土壤粘重板結地段,樹穴或砌筑魚鱗坑尺寸按規定再增加20%。土壤疏松地段,樹穴或砌筑魚鱗坑尺寸按規定的規格縮小10%。(4)土壤改良1)土質調查檢驗根據對造林地荒山的調查,土壤主要為褐土類,包括粗骨褐土、淋溶褐土和潮褐土三個亞土類。其中:山體中上部大多為石頭裸露山地,主要為粗骨褐土亞類土層淺,土壤含水能力差;中下部5、主要為淋浴褐土亞類,土層較厚,質地粘,通透性差;山前谷地低處其代表土屬為山於土,土層深厚,養分含量較高,保水保肥能力強,但質地粘重。對不符合植物種植要求的土壤,制定土壤改良方案。土壤改良的原則是:A綜合治理,培肥土壤。B全面改善土的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其生態活性。C因地、因時、因樹制宜的科學地運用具體的改良措施。土壤改良的措施是:A土壤深翻:人工進行表土深翻。對于能就地平衡的地塊,能不用機械施工的,則盡量不用。B改善土壤結構:施入土壤膠合劑、腐殖酸等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的土壤改良介質。C進行化學改良:施化學酸性肥如過磷酸鉀等。既可降低土壕PH值,又可改善土壤結構。(5)選樹種1)樹木的選6、擇原則:考慮到樹木原生長條件和定植地的立地條件相適應。選擇壯齡的樹木,若樹齡太大,移植后不久就會衰老,很不經濟;而樹齡太小,綠化效果又較差,所以要考慮能馬上起到良好的綠化效果又要考慮移植后有較長時期的保留價值。選擇生長正常的樹木以及沒有感染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樹木。選樹時還必須考慮移植地點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移植地的地形應平坦,坡度不大,過陡的山坡,根系分布不正,不僅操作困難且容易斷根,不易起出完整的土球,因而應選擇便于挖掘處的樹木,最好使運輸工具能達到樹旁。樹木的挖掘與泥球的包扎:泥球的質量對喬木的成活率至關重要,一定要保證泥球的完整。選用符合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規格要求的苗木。保證苗木分支點7、整齊、樹冠圓滿,整齊一致。2)在非適宜季節種樹,需要選擇合適的苗木才能提高成活率。選擇苗木時,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選移植過的樹木:最近兩年已移植過的樹木,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根蔸部位,樹木在移植時所受影響較小,在非適宜季節中栽植的成活率比較高。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上的苗木,起棍蔸處開始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比較容易成活。(6)起苗樹苗的挖掘質量是確保種植成活率的重要保證,掘前應做好有關準備工作,起掘時按操作規程認真進行,起掘后做適當處理和保護。挖掘工具應鋒利,要求斷根切口與泥球壁齊平,泥球用草繩以腰箍及網絡的形式扎緊,土球網絡要緊密、勻稱,已保證土球牢固性,土8、球底部直徑應不大于直徑的1/3。根據設計要求及樹種特性、苗木規格、土壤類型、移植季節及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制訂挖掘苗木的根盤大小、土球規格、質量等要求。挖苗如遇到土壤干燥,應在起苗前2天灌水一次,增加土壤粘著力,而土壤過濕時,則應提前挖溝排水,以利挖苗。待土壤濕潤但又不粘手腳時便可以起苗,以使苗木較好的保持完整的根系,便于長途運輸,以利成活。為便于苗木的挖掘和運輸,對蓬散的常綠樹樹冠宜作適當的捆扎。帶土球苗木的挖掘。挖掘常綠樹須帶土球。掘苗前先剪除主干基部無用枝,護干、護冠,將土球表體整光滑至規定規格。包裝材料應結實,草質包裝物須事先用水浸濕。土球應包扎緊密,底部封嚴不漏土。包裝方法一般土球直9、徑50cm采用桔瓣式包裝;土球直徑85lOOcm。采用銅線式包裝。(7)運苗堅掎隨挖、隨運、隨栽原則。苗木運輸時間應選擇在夜間,并避免風天運苗,原則上保證隨起、隨裝、隨運、隨種。運輸途中,行車宜平穩。長途運輸樹木必須覆蓋蓬布,并應做好防凍、防曬、防雨、防風和防盜等工作。苗木運輸裝卸時應做到:輕抬、輕卸、輕放,做到樹木土球不破損碎裂,根盤無擦傷、撕裂,枝桿保持完好,保證土球和樹冠的完好。小苗堆放不宜太厚,防止發熱傷苗,晴天運輸上面宜加蓋蓬布,以防日曬,大樹應用吊車裝卸,樹干起吊點用軟質物襯墊,并用繩索固定,不使搖晃受損。汽車裝運帶土球或根盤的大樹,其根部必須放在車頭部位,樹冠倒向車尾,疊放整齊,10、過重苗不宜重疊樹身與后車板接觸應用軟物襯墊并固定。裝卸、托運重點保護苗根。運輸帶土球的苗木,土球小于30cm時可擺放二層,高大苗木要水平或傾斜放置,苗根朝向車前方;灌木苗和高度側柏苗高0.8米以上,冠幅20厘米,土球20厘米以上;黃櫨二年生,地莖0.8厘米以上,可以直立裝車。裝車時應清點樹種及數量,檢查規格及質量。裝運及現場應及時驗收,對土球破損或傷殘的和未經植物檢疫的不合格苗木不得進入施工現場。(8)苗木的假植挖掘的苗木應快運、快栽。因故不能及時組織運輸或栽植時,應進行臨時假植,保持根部不脫水。假植場地應排水良好、濕度適宜、避風、向陽、無霜害、近水源、搬運方便。帶土球苗木假植可將苗木直立,集11、中放在一起。在四周培土至土球高度的1/3左右夯實,苗木周圍用繩子系牢。假植期間要加強管理,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水量不宜過大以免土球松軟,晴天還應對常綠樹冠枝葉噴水保濕。苗木休眠期移植時,若氣溫低、濕度大、無風,或土球較大,在1-2天內進行栽植時,可只用草簾覆蓋,不作假植。(9)苗木栽前修剪栽前修剪包括修枝和剪枝,目的是為了調整均衡樹勢、減少蒸騰,提高成活率。修枝量視樹種、移栽成活難易程度、栽植方法、挖苗的質量確定。萌生能力強、根系發達、帶土球移栽、挖根質量好的可適當減少修剪量。修剪應保持自然的樹形。病蟲枝、枯死枝、折斷枝必須剪除。內膛細弱枝、重疊枝、下垂枝、過長徒長枝也應適當修剪。(10)12、苗木的栽植嚴格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進行栽植,做到苗木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準確無誤。村苗栽植時要輕拿輕放,保持樹體端正、上下垂直,不傾斜。相鄰近苗木的規格(干徑、高度、冠幅、分枝點)基本保持一致;栽植方法栽植深度A根莖部易生不定根的樹種,可適當深載,其根莖(原土痕)處低于底面5lOcm。B帶土球苗木,灌木或栽植地為山腳粘性土壤,根莖部低于底面35cm或平于地面。帶土球苗栽植方法A選擇枝冠最佳面為主要欣賞方向,一次性妥善放置到樹穴或魚鱗坑內,勿強拉硬扯造成土球破損。B土球入坑定位安放穩當后,應盡量將包裝材料全部解開取出,即使不能全部取出也要盡量松綁,以免影響新根再生。回填土時必須隨填隨夯實,但堅13、決不得夯砸土球。最后用原來的底土填平土坑,并用余土在樹坑外圍培起灌水堰。C栽植后將捆繞樹冠的草繩解開,使枝條舒展。D栽后必須立即澆水。24小時后再澆一次透水,以保證成活。澆水時如發現坑內土壤產生空洞,必須搗實。(11)施基肥本造林區域土層薄、土壤含石率高。為保障造林成活和保存率、保證新造林生長良好,凡設計為魚鱗坑整地方式的,必須按下表的工程量標準,進行人工換(客)土作業;穴狀整地的,栽植時,也必須過篩后回填。整地規格單位工程量定額標準l號魚鱗坑株園3-2722號魚鱗坑株園3-273為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幼樹成長,栽植時按以下用量施入半干豬牛糞:1號魚鱗坑50g/穴、2號魚鱗坑75g/穴;l號栽植14、穴125g/穴、2號栽植穴250g/穴。以后每年春季施一次追肥,肥料品種、用量與基肥相同。(12)保水劑的使用保水劑選用:必須選用林果專用型保水劑。本工程保水劑選用聚丙烯酰胺型,用量以干粒重計:1號魚鱗坑20g穴、2號魚鱗坑25g穴;l號栽植穴40g穴、2號栽植穴60g穴。使用方法:栽植裸根苗,在回填種植土壤時,將保水劑凝膠(將保水劑按產品說明書標示的吸水倍率加水并保持24小時即成)與土拌勻后施于苗木根際,帶土球的苗木將其施于土球表層lOcm以下的根土周圍,之后再填土并澆透水,并在種植回填結束后24小時左右再次灌足水一次,以后視旱情,適時澆水。注意:不準直接施用保水劑干粒!移栽帶土球的喬木、灌15、木樹苗時,將保水劑干粒或水凝膠與適量的填土摻混,將其回填到土球表層lOcm以T的根土周圍。特別注意:無論移栽帶土球的苗還是帶缽苗,若施用的是干粒保水劑,必須在種植回填結束后24小時內分兩次灌足水,保障土壤中的保水劑顆粒充分吸脹,發揮保水供水作用,并防止“保水劑干旱”的發生。(13)生根劑的使用應用生根劑可以促進新植樹苗根系發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抗逆能力。擬選用中國林科院ABT研發中心的ABT3號生根粉:A、苗高lm的大苗,用50mg/kg浸根2v3小時后定植,余液澆入植穴。C、帶土球大樹,可用lOmglkg灌根,灌根量lOlOOkg/株。(14)澆水1)移栽苗木定植后必須澆透定根水,要求石16、坑內泥土全部浸透,并浸至石頭層,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與根系緊密結合,以利于根系的恢復和生長;如定植時使用保水劑干粒的,定植次日還必須再澆水一次,灌足灌透,確保保水劑吸足水分。2)新移植的常綠樹除根部澆水外,還應用噴霧器對樹冠和葉片噴水,特別是氣溫高的天氣,每天噴水不少于2次,以減少樹體蒸騰失水。3)灌溉水以自來水、井水、無污染的湖、河、塘水為宜。化驗不含有毒物質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也可以作為灌溉用水。4)灌水時,切忌水流量過大,如發生土壤下陷、樹木傾斜,應及時扶正培土。(15)覆土、覆塑料地膜苗木栽植好后,澆透水并等充分滲透后,用細土覆蓋5lOcm,然后按設計書要求霍蓋薄膜并壓實,保水護根以利成17、活。栽植澆透水后,必須進行適當覆蓋。起防風、保溫、保水、抑制雜草等作用。l)用粉碎的植物殘株如稻麥草、枯雜草、枯樹葉等,覆蓋厚度7cm以上。2)用塑料薄膜,覆蓋面積稍小于植樹坑(穴)口徑(以利于雨水滲入)。(16)設置支柱保護隨栽植完成后,對高大的樹木特別是帶土球的樹木,以及在山口等風力大的地段,苗高3m的大規格苗木、樹冠較大的喬木,應設立支架,進行防風處理,把樹牢固的支撐起來,確保樹木不會歪斜。(17)養護管理1)穴面覆蓋。造林后,及時用枯草、石塊等覆蓋穴面,避免暴風雨時余地擊濺表土,并減少蒸騰失水、增強穴面保墑和促進苗木生長。2)澆水整穴。造林后如無雨,尤其是裸根苗應在栽后2-3天內澆一次18、水,以保幼樹成活。3)查苗扶正。大雨過后,及時查苗看穴,如苗木被沖壓,及時扒出扶正;被大雨沖毀的魚鱗坑及時修筑好。4)松土除草。未進行穴面覆蓋的植樹穴,大雨過后土壤易板結、干裂和滋生雜草,要適時松土,以保墑和清除雜草。松土除草與扶苗、除蔓等結合進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對穴外影響幼樹生長的高密雜草,每年也要割除l3次。松土除草注意里淺外深,不傷害苗木根系并進行擴穴,增加營養面積。根據不同樹種和灌草種類,可選用適宜的化學除革劑除草。5)補植。植苗造林的補植應用同齡大苗。補植期間,應安排在能夠滿足造林合同工期和成活率(保存率)要求的期限內。6)幼樹撫育。包括除蘗、修枝、整形、補水、追肥等撫育工作19、。混交林可采用修枝、平茬、間伐等措施調節各樹種之間的關系,保證其正常生長。7)森林防火。保護造林綠化成果的關鍵之一。加強看管,嚴防火源上山時最有效的措施;風力滅火機是最有效的滅火工具;每年春節、清明兩大節日時森林火災的高發期,需要特別注意增加看護人員,防忠于未然。(18)技術關鍵1)適時搶栽植苗造林必須抓住連續下雨且間隔期又不長的時期,隨雨而動,突擊搶栽;一般在透雨后的陰天或下午栽植,以減少太陽對苗木造林當天的暴曬,保持一夜時間的緩沖,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切忌在無雨和降雨不多的時期強栽等雨。2)裸根苗雨季造林重點把好起苗運苗關,起苗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時一律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帶土,并用草袋包裝,減少苗木失水,隨起、隨運、及時栽植。3)容器苗雨季造林重點注意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起苗時先挖掉容器袋周圍的土,并盡量不使袋內土體松動。二是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cm。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4)栽植時將苗木放在筐內,遮蓋濕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捏苗根部,以盡量減少根系損傷。注意扶正苗木,踏實澆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