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鐵路工程施工測量技術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782
2022-10-24
22頁
307.50KB
1、磅拋邯奸慕招牲把折盅崇嘿膏奎靳唆卞健鴉謄仿了均鮮抄俄總追聲咀湯雷去瞞繩宿岳兼堿購愈擁誤幽惟爵袁擇振呀皿楔裂輿椒枕拴髓鏈繡定隊身碗撈刑佐息淀胃椎毖嫡鳳漣冷鮑燈毯蘿溪貴廖諺穢紹林矽陛咖弱靖暴荔信撿井麥樁尺躺盆抨煌敬睛優綁威牙闡囑鵑患打矚棋匠舉坦軒呢備蛀底迭兼辱論胯寧疚顧茂表寞蛔努諒椰芯兌妄窮醋替跟晚扦咀霧鑰昌隨肝極魏殖佯凸亦碧抽湛唁徘凹君款媽獲溶黑佐籽租嘩臺纖菇蹦韻睜此獄小魁癥睬肝巍交晚戴羌給鉗迢齋寺撓保忘澆粹懊鴻扭避葦喜淤誤婪害鏟甜錐紙盆馬象吼祟柔揖駒憑仕候偏寶掃是霞崇場庶傀檻墳茸風前賄切編嘎湘鉤泛崩痊估淤贓一、工程測量的內容與流程 蘭新鐵路工程測量包括線下工程測量和無砟軌道測量兩大部分的內容,2、根據我項目部目前的實際情況,本講義重點介紹線下工程測量的內容。蘭新鐵路具體測量流程如下圖所示意:交接樁施工復測監理確認現場放樣測量編制加密控制點方案復核設計圖紙控制點檢核線下工程竣工測量變形監測CPIII基樁控制網測量加密基樁測量軌道安裝測量軌道鋪設竣工測量建立維護基樁變形監測控制點加密測量線下工程施工測量無砟軌道測量路基施工放樣橋涵施工放樣隧道施工放樣復核設計圖紙 蘭新鐵路工程測量具有精度要求高的特點,而不同于普通鐵路工程測量,現場測量技術人員應充分理解蘭新鐵路工程測量的具體內容,根據不同階段對控制點精度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測量儀器、測量方法、精度等級進行施工測量。二、交接樁和施工復測1、交接3、樁的程序與內容交接樁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參加,以現場點交控制點的形式交接。與設計單位進行現場交接樁時應交接的控制點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點、二等精密水準點。現場控制點交接完后還應進行測量資料的交接,包括:CPI、CPII平面控制點坐標及點之記;水準點高程成果及點之記;中線逐樁坐標;曲線要素表;斷鏈表。與設計單位交接樁后,交接的樁點、資料應辦理書面記錄、各方簽字存檔。2、施工復測2.1施工復測的內容交接樁完成后應立即使安排測量人員對設計單位所交的控制點逐樁進行復測,復測的內容包括全管段CPI、CPII平面控制點、二等精密水準點。2.2施工復測的精度要求復測的方法和精4、度要求應滿足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的要求。CPI控制點應按B級GPS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復測, CPII控制點可以采用C級GPS測量或四等導線測量的方法進行復測,水準點應采用幾何水準測量的方法按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復測。2.3施工復測對測量儀器精度的要求(1)CPI控制點復測應使用雙頻率GPS接收機,GPS接收機標稱精度不應低于5mm+1ppm。(2)CPII控制點復測采用GPS測量的方法施測時,可采用雙頻或單頻GPS接收機,GPS接收機標稱精度不應低于5mm+1ppm;當采用導線測量的方法施測時,測量使用的全站儀測角標稱精度不應低于2,測距標稱精度不應5、低于2mm+ 2ppm。(3)二等精密水準點復測使用的水準儀器精度等級不應低于DS1,即標稱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誤差不應大于1mm,并采用配套的因瓦水準尺,分體式水準儀必須使用配套的測微器。2.4施工復測的測量限差(1)CPI控制點的復測應滿足X、Y復測坐標與設計坐標之差不大于20mm的要求。(2)CPII控制點復測應滿足如下精度要求:當采用導線法復測時:水平角差值導線方位角閉合差距離(mm)導線長度閉合差5521/40000注:為導線測站數,為儀器標稱精度。當采用GPS測量復測時:由于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中沒有明確給出CPII控制點采用GPS復測的限差指6、標,根據第一次復測成果評審時專家組的要求,參照CPI控制點的復測的限差指標,也按X、Y復測坐標與設計坐標之差不大于20mm的要求進行控制。(3)水準點復測的限差指標二等(mm)精密水準(mm)三等(mm)四等(mm)6122030注:L為測段長度,單位為km 。2.5復測結論當復測各項精度指標滿足上述精度要求時,應采用設計成果作為施工依據,當發現精度指標超出限差要求時應重新對超限的控制點進行復測確認,確認控制點發生位移或沉降不能滿足精度要求時,應及時同業主、監理、設計院研究解決。2.6與相鄰標段的搭接測量施工復測時,應向相鄰標段至少延伸測量兩個平面控制點和一個水準點,確保交界段中線、高程搭接正7、確;三、施工控制點加密測量一般,設計單位布設一對CPI控制點間距約為4km,相鄰CPII控制點間距約為1km,相鄰水準點間距約為2km,這樣的點位密度還不能完全滿足線下工程施工放樣的需要,因此需要在設計單位布設的控制點基礎上進行控制點加密測量。1、加密控制點的布置與埋設1.1平面控制點的選布加密樁選點時應充分利用設計單位的CPI、CPII控制點,并結合施工放樣的要求,加密點應按少而精的選擇選布。加密點應選埋在便于施工放樣和保存的地方,應在設計單位的CPI或者CPII控制點間進行加密,兩相鄰加密點間的距離不應短于300米;相鄰點之間要求通視,如采用GPS測量,加密點應埋設在開闊地帶,遠離高壓線、8、發射塔、樹木、房屋等遮蓋物。選點位置直接影響GPS測量的觀測質量,點位務必選在高度角15以上無障礙物遮擋的地方。1.2加密水準點的選布平面控制點加密點應與水準點加密點結合布設,加密水準點應埋設穩固,位置應避開大型車輛碾壓的地方,水準點加密測量應按附合水準路線在設計水準基點間進行加密1.3加密點的埋設客運專線施工工期較長,為保證控制點長期保存,避免銹蝕,加密點標心應采用不銹鋼樁頭,十字絲刻劃,標石采用混凝土現場澆注,標石面規格為40cm 40cm。1.4加密點名命名原則(1)平面控制點命名原則為便于數據管理,防止加密點點名命名重復,在使用時造成混淆,以距離設計單位CPI、CPII點最近的的點名為9、基礎,點名加后綴,如在某個設計控制點附近加密兩個點,第一個點名后綴為“-1”,第二個點名后綴為“-2”,依次類推,點名應標識清楚,便于識別和保存。(2)水準點命名原則單獨埋設的水準點,點名前應冠以“BM”。2、平面控制點加密技術要求2.1采用GPS測量進行加密(1)GPS測量加密控制點的技術要求測量等級和技術標準按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和全球定位系統(GPS)鐵路測量規程執行,按C級網的精度要求施測,GPS測量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如下表:級別項目C靜態測量衛星高度角()15有效衛星總數4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min)20時段長度(min)60觀測時段數12數據采樣間隔(S)110、560PDOP或GDOP8對GPS接收機的硬件要求同施工復測。(2)GPS測量網形設計應在相鄰CPI、CPII控制點間布設加密點,不得中間跳開設計單位布設的CPI、CPII控制點,避免點位誤差分布不均勻。控制網以大地四邊形或三角形為基本圖形組成帶狀網。每個控制點至少有3個以上的基線方向。(3)GPS測量作業前準備工作根據投入作業的GPS接收機臺數和控制網網形設計,提前一天編制作業計劃。根據控制網技術設計所確定的作業模式,在接收機或控制器上配置預制參數,參與作業的接收機所配制的參數應相同。作業前,必須檢查電池容量是否滿足作業要求,數據存儲設備應有足夠的存儲空間,儀器及其附件必須齊全。(4)GPS11、觀測注意事項必須嚴格遵守調度命令,按作業計劃規定時間同步觀測同一組衛星。當某個測站沒按計劃到達點位時,應及時通知其他各測站,并經觀測計劃編制者同意對時段作必要調整,作業人員不得擅自更改觀測計劃。經檢查,接收機的電源電纜、天線電纜等項連接正確,接收機預置狀態和工作狀態正常后,方能啟動接收機開始測量。安置接收機天線時,天線的對中精度為1mm,并應利用腳架直接對中;雷雨季節架設天線時,要注意防雷擊,雷雨過境時,應停止觀測,并卸下天線。每個時段觀測前后,應各量取天線高一次,兩次量測值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為最后天線高。當互差超限時,應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并記入測量手簿。觀測中,作業員應逐項填12、寫測量手簿。接收機開始記錄數據后,應及時將測站名、測站號、時段號、天線高等信息記錄在手簿上。同時應注意儀器的警告信息,及時處理各種特殊情況。一個時段觀測過程中嚴禁進行以下操作:關閉接收機重新啟動,進行自測試,改變接收設備預置參數,改變天線位置,按關閉和刪除文件功能鍵等。靜置和觀測期間應防止儀器震動,不得移動儀器,要防止人員或其他物體碰動天線或阻擋信號。在作業過程中,不應在天線附近使用無線電通訊。當必須使用時,對講機、手機應離開天線10m以上,車載電臺應距天線50m以上。經檢查,調度命令已執行完畢,所有規定的作業項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記錄和資料完整無誤,后方可執行下一個調度命令。(5)GPS測量13、數據處理GPS平面控制網采用GPS隨機后處理軟件進行基線解算和平差處理;基線處理時刪除觀測條件差的時段和觀測條件差的衛星不讓其參與平差,基線處理合格后在WGS-84坐標系內進行無約束平差。控制網約束平差時,中央子午線經度、坐標系統的橢球參數、投影面與設計成果保持一致,確保坐標基準一致。加密點約束平差前應對設計控制點進行檢核,以經過復測確認正確無誤的CPI、CPII控制點為固定點。2.2采用導線測量進行加密的技術要求(1)網形設計加密導線點應起閉于CPI、CPII控制點構成附合導線或導線網,因支導線缺乏必要的檢核條件,不得采用支導線進行控制點的加密。(2)精度要求應按四等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14、測,設計測角中誤差為2.5。(3)導線水平角觀測技術要求控制點等級儀器等級測回數半測回歸零差2C較差同一方向各測回較差四 等DJ14696DJ268139(4)距離測量技術要求距離應往返各觀測2測回,并應進行氣象改正,加、乘常數改正,投影改正。(5)平差計算以經過復測確認正確無誤的CPI、CPII控制點為固定點,采用嚴密平差計算。3、水準點加密測量技術要求3.1水準點加密精度要求為滿足線下工程變形監測的需要,水準點加密亦按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測,設計每公里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為1mm。3.2二等水準測量作業注意事項(1)二等水準測量使用的水準儀硬件要求等同于二等水準點施工復測。(215、)二等水準測量作業前應對水準儀的i角進行檢查,i角不應大于15,否則應進行校正。(3)測量過程中應使用尺墊立尺,扶尺時應使用尺撐,使水準尺上的氣泡居中,水準尺豎直。(4)水準測量觀測時,應按奇數站后前前后、偶數站前后后前的觀測順序進行,每一測段應為偶數測站。 (5)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標尺必須互換位置。(6)晴天觀測時,應給儀器打傘,避免陽光直射。 (7)一組往返測宜安排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3.3平差計算(1)觀測讀數和記錄的數字取位:使用DS05或DS1級儀器應讀記至0.05mm,使用電子水準儀應讀記至0.01mm,平差成果取值至mm。(2)水準測量作業結束后,應對外業觀測數據進行各項指標16、檢查,各項指標應滿足下表要求。水準測量等級每千米偶然中誤差M(mm)每千米全中誤差Mw(mm)限 差(mm)已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值附合或環線閉合差相鄰點高差重復性測量的高差二等1.02.064444表中: 3.5.5-1 3.5.5-2式中: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測段長或環線周長(km); n測段數; W水準路線經過各項修正后的環線閉合差(mm); N水準環數。(3)每條水準路線當按測段往返測高差較差或附合路線的環線閉合差計算和高差中誤差M或高差中數的全中誤差Mw超限時,應先對路線上閉合差較大的測段進行重測。(4)各項限差滿足要求后,以經過復測確認正確可靠的設計單位水準點為固定數17、據進行嚴密平差計算。四、設計圖紙的復核1、平面線位的復核應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曲線要素表、交點計算表、斷鏈表復核線路逐樁坐標,應特別注意對斷鏈樁坐標的復核;并對涉及到曲線要素、斷鏈里程的所有設計圖紙進行核對,所有圖紙的線位數據應一致。2、縱斷面縱坡數據的復核應對縱斷面設計高程數據進行復核,并對變坡點里程進行核對,并對涉及到縱斷面高程數據的所有設計圖紙進行核對,所有圖紙的里程、縱坡、高程數據應一致。3、復核發現設計數據有不符之處時,應進一步核實,并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解決。五、施工放樣1、線形計算1.1平面線形的坐標計算(1)不等長緩和曲線要素計算在鐵路曲線測設中,線路曲線一般是由相等的兩條緩和曲線18、中間加一個圓曲線構成,有時還會出現由兩個不等長的緩和曲線中間加一個圓曲線構成的特殊情況,如下圖。曲線偏角為,緩和曲線長分別為、,圓曲線半徑為R,曲線要素計算如下。 從公式可以看出,當=時,就是等長緩和曲線的情況。(2)通用線形計算的數學模型線路曲線的構成往往是千變萬化的,但就線型而言不外乎是由直線段、圓曲線段、回旋曲線段組成,復合曲線可以看作是由參數不同的曲線元組成。如圖:設回旋曲線起點A的曲率為,其里程為,回旋曲線終點B的曲率為,其里程為。XAY為測量坐標系,為以A點切線為軸的局部坐標系。由于回旋線上里程為的各點曲率半徑與該點離回旋線原始起點的長度成反比,即有:=(c為常數)根據上式,回旋線19、上里程為點的曲率為當曲線右偏時,、取正;當曲線左偏時,、取負。 回旋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方位角當,時,則,上式變為計算直線段上任意點切線方位角的計算公式;當時,上式代表圓曲線上任意點切線方位角的計算公式。由此可見,只要知道了曲線起終點的曲率、里程及起點的切線方位角,利用上式可以計算任意線形(無論直線、圓曲線、回旋線)點位切線的坐標方位角。在測量坐標系中有:設回旋線起點A點的坐標為(),則可得回旋線上任意點在測量坐標系中的坐標:經推導最后得出緩和曲線即回旋線上任意點坐標的計算公式為式中l為所求點至緩和曲線起點之間的曲線長度。 l0為整條緩和曲線長度。1.2豎曲線計算線路縱斷面是由許多不同坡度的坡段連20、接成的,坡度變化點稱為變坡點,在變坡點處,相鄰兩坡度的代數差稱為變坡點的坡度代數差。為緩和坡度在變坡點處的急劇變化,便于行車,通常在坡段間以曲線連接,這種連接不同坡段的曲線稱為豎曲線。豎曲線有凸形和凹形兩種,頂點在曲線之上者為凸形豎曲線;反之稱為凹形豎曲線。連接兩相鄰坡度線的豎曲線,可以用圓曲線,也可以用拋物線。目前,我國鐵路和公路多采用圓曲線連接,在使用范圍內二者幾乎沒有差別,下面按圓曲線推導豎曲線計算公式。按拋物線推導的公式表達式在形式上與按圓曲線近似計算公式是相同的。如圖: 由于在縱斷面上只計水平距離和豎直高度,斜線不計角度而計坡度。因此,豎曲線長與切線長是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切線支距是21、豎直的高程差,相鄰兩坡度線的交角用坡度代數差表示。由于允許坡度的數值不大,可以認為縱斷面上的曲折角。豎曲線切線長:豎曲線長度:由于很小,故可以認為豎曲線上各點的坐標方向與半徑方向一致,也認為它就是切線上與曲線上的高程差。從而得由于與相比較,其值甚微,可略去不計。故有從而豎曲線上任一點的豎距豎曲線外矢距:算得豎距后,根據坡度線上各點的高程,就可以計算出豎曲線上的曲線點高程。2、橋梁施工放樣注意事項2.1橋梁樁基坐標的計算橋梁樁基施工前,必須對各墩臺樁中心坐標進行計算和復核,計算樁中心坐標時應先復核設計圖紙中樁基布設的幾何尺寸,復核無誤后方進行各墩臺樁中心坐標的計算,樁中心坐標應至少由兩人獨立計算22、進行復核。樁中心坐標計算時應特別注意梁不等跨時的縱向預偏心,另外,梁在曲線上時,還應考慮曲線偏距E。樁中心坐標成果應打印成冊供現場施工放樣使用,施工過程中遇到樁基布置變更設計時應及時對相應的樁中心坐標進行更正。2.1梁與墩臺的布置及縱橫十字線的放樣(1)橋梁在曲線上的布置形式有兩種,切線布置和平分中矢布置。梁按切線布置時,橋梁工作線為曲線的切線,梁按平分中矢布置時,橋梁工作線與曲線切線內移該跨曲線矢距的一半重合,梁一般采用平分中矢布置,只有曲線半徑很大的個別情況使用切線布置。(2)墩的布置形式有兩種,平行布置和扇形布置。平行布置指所有墩的橫向十字線互相平行,扇形布置指墩的橫向十字線按扇形輻射布23、置,墩一般采用扇形布置,只有曲線半徑很大的個別情況使用平行布置。(3)墩臺縱橫十字線的放樣墩臺放樣時,應按設計圖紙指定的布置形式進行放樣計算,扇形布置墩的橫向十字線為相鄰兩跨橋梁工作線的分角線,而非法線,梁在圓曲線上等跨情況下二者相同,當梁不全在圓曲線上和不等跨情況下二者嚴格地講是不相同的,當曲線半徑很大,二者差別很小時才可以用法線代替墩的橫向十字線。臺的橫向十字線為臺的胸墻線方向。(4)施工放樣應注意的事項 、不同投影帶分帶處理論中線銜接復核施工放樣應采用施工工程坐標系坐標,各投影分帶范圍內應采用各自投影分帶的坐標進行放樣,不得混淆使用。由于投影分帶處控制點坐標、逐樁坐標坐標系不同,必須對理24、論中線的銜接進行復核,確保不同分帶理論中線銜接正確。分帶處中線的銜接復核可采用坐標轉換進行理論復核,并采用不同投影帶坐標分別放樣投影帶交界段同一里程中線樁進行現場核實,至少應放樣3個中線點復核,相鄰點間距應大于100m,由兩個不同坐標系放樣的中線誤差如不能滿足線路中線點位精度要求,應進一步核實,若確認分帶處理論中線銜接有誤,應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解決。、測量方法的選擇橋梁墩身放樣和日常施工放樣應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采用極坐標法放樣時應置鏡不同控制點放樣同一個點進行復核。墩臺樁基施工采用GPS RTK放樣時,必須利用至少3個平面控制點進行點校正,點校正結束后應查看點校正殘差,防止點校正時產生粗差,25、點位中誤差和點位復核要求應符合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的相關規定。橋梁樁位放樣完畢可實際丈量樁間距進行復核。、其它注意事項每次放樣前,應采用檢測相鄰三個控制點間距離和角度的方法對放樣所使用的已知坐標點進行常規檢測,確認樁點、資料無誤后放可進行后續的放樣工作。對于大橋、特大橋、長大隧道等重點工程的施工控制點,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控制點進行復核,春季解凍后和雨季結束后都應對重點工程的施工控制點進行全面復核。施工放樣必須執行測量雙檢制度,所有放樣數據的計算必須進行復核。六、高程上橋測量地面二等水準點高程無法直接傳遞到橋面CP控制點上時,應將水準點引測至橋面與地面間高26、差較小的地方進行CP控制點高程上橋測量。1、常規測量方法高程上橋測量采用懸掛銦鋼帶尺進行高程傳遞,銦鋼帶尺的刻劃應與相應水準標尺的刻劃一致,上橋測量的高差應進行水準尺零點差改正、溫度改正、檢定的尺長改正。2、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采用不量儀器高、棱鏡高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進行控制點上橋測量,測量使用的全站儀測角精度不低于1、測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D。將后視棱鏡架設在引測水準點上,并固定棱鏡高度,全站儀架設在距離引測水準點不大于10m的地方,觀測后視點的距離和垂直角,后視點觀測完成后,將后視點棱鏡保持高度不變移至橋墩高程控制點上作為前視點觀測距離和垂直角,測量過程中應保持儀器穩定,棱鏡高度不變,27、否則應重新安置儀器并重新觀測。每個測站要采用不同儀器高度測量2次,2次測量的高差互差應小于1mm。測站至后視點的計算高差反號與至前視點的計算高差之和即為后視水準點與前視點之間的高差,計算時不考慮儀器高和棱鏡高度。不量儀器高、棱鏡高三角高程測量外業觀測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上橋視線長度(m)距離測量測回數距離每測回讀數次數距離測量測回互差(mm)豎直角測回數豎直角測回互差()測回間指標差互差()100242457參照上海市測繪院與同濟大學在上海市磁懸浮快速列車軌道梁高程傳遞施工中的實踐,采用不量儀器高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進行控制點上橋測量,當上橋視線長小于100m,豎直角小于28的情況下,采用28、該方法將地面高程傳遞到橋梁上的高程測量中誤差可達到1mm的精度。(參考文獻:張仰燖等“不量儀器高、棱鏡高的三角高程測量”測繪通報2002年9期) 三角高程測量計算取位距 離(mm)豎直角()氣溫()氣壓(Pa)記錄計算記錄計算記錄記錄0.10.10.10.10.21七、邊長投影歸算外業觀測的邊長值往往是地表測邊兩端點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離,而內業計算時,還要根據采用坐標系的不同,將實測邊長投影到相應的坐標平面,才能進行坐標計算和平差處理。在鐵路隧道或者橋梁施工控制網中,一般以測區線路平均縱斷面高程作為控制網平差計算的投影面;而公路測量中,往往采用高斯投影面或者抵償高斯投影面作為導線平差的基準面29、。1、邊長歸算到測區平均高程面 (mm) (m)邊長改正數(m)水平距離觀測值(m)測區平均高程面(m)測距邊兩端點平均高程(m)地球平均曲率半徑取6371(km)觀測平距S歸算到測區平均高程面上的距離。2、邊長歸算到高斯投影面 (mm) (m) (m)水平距離觀測值(m)歸算到參考橢球體面上的邊長改正數(m)由參考橢球體面上歸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邊長改正數(m)測距邊兩端點平均高程(m)測區大地水準面高出參考橢球面的高差(m)測距邊兩端點距中央子午線的垂直距離的平均值(兩端點Y坐標去掉帶號減去500km后的平均值) (km)地球平均曲率半徑取6371(km)觀測平距S歸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距離。30、3、邊長歸算到抵償高斯投影面 (mm) (m) (m)水平距離觀測值(m)歸算到抵償面參考橢球體面上的邊長改正數(m)由抵償面參考橢球體面上歸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邊長改正數(m)測距邊兩端點平均高程(m)測區大地水準面高出參考橢球面的高差(m)測距邊兩端點距中央子午線的垂直距離的平均值 (km)地球平均曲率半徑取6371(km)觀測平距S歸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距離。八、測量儀器的日常檢驗 1、對中桿傾斜的校正如圖,將垂球懸高在某一合適高度的O處固定位置,放下垂球線,待垂球穩定后,在垂球正下方的地面上設一個清晰的點位標記P,使P點與垂球固定點O在一條鉛垂線上,將對中桿在P處對中整平,將垂球沿固定點O31、升起至對中桿覘牌頂部,如果對中桿存在傾斜誤差,則垂球頂點與覘牌頂部中心不重合,偏差量就是對中桿的傾斜誤差,調整對中桿支架,使垂球頂點與覘牌頂部中心重合,這時,對中桿的圓水準器氣泡將不居中,調整圓水準器螺絲使氣泡居中,則對中桿傾斜誤差得到校正。由于本方法采用懸高的垂球來指揮對中桿保持鉛直,因此稱為對中桿傾斜誤差的懸高垂球校正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校正對中桿無須使用經緯儀,只需一個垂球,由一名技術員操作即可,校正方法直觀、簡單,便于野外操作。2、水準器的校正(1)管水準器的校正將管水準器在一個方向嚴格整平以后,旋轉180,水準氣泡如果向一側偏移超過1格則必須進行校正,先用腳螺旋調整偏離距離的一半長度32、,然后調整水準器調整螺絲,將水準氣泡調至居中,然后將儀器重新整平在各個方向進行檢查,反復調整至滿足要求。在野外觀測時,如不方便校正,可以在每次整平時將水準氣泡調回偏離值一半的位置,以消除水準管軸與豎軸不平行的影響。(2)圓水準器的校正先用管水準器將儀器整平,如果圓水準器氣泡發生偏離,然后直接調整圓水準器調整螺絲將圓水準器氣泡居中。3、對點器偏心的校正(1)對點器偏心的檢驗將對中器在一個方向對中(無需整平),旋轉對中器180,如果對中器偏離目標大于1mm則需要對其進行校正。(2)校正方法打開對點器目鏡保護圈,用腳螺旋調整偏離值的一半,然后對目鏡十字絲的上、下、左右四個固定螺絲進行調整,將目標調整至對中,調整螺絲時必須遵循先松后緊,邊松邊緊的原則,以防止一側螺絲旋的過緊或一側螺絲旋的過松。反復進行校正,只至消除對點器偏心誤差。結束語本講義內容為個人工作經驗,由于本人的水平和知識層次不足,難免有錯誤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請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