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基礎(WK1080)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792
2022-10-24
9頁
433.67KB
1、人工挖孔樁基礎(WK1080)專項施工方案目次1適用范圍12編寫依據13作業流程2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25作業準備36作業方法47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人工挖孔樁基礎。挖孔樁基礎的形式:WK1080。混凝土強度: C25 。2編寫依據表2-1編寫依據序號引用資料名稱1GB 50233-2014 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2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3GBJ 107198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4GB 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6GBJ 201192、83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7GB/T 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8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9DL/T 50921999110kV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10Q/CSG2130712011基建工程達標投產管理規定11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12CSG/MS 04062005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13電力建設工程安全和環境管理設施規范應用手冊14架空線路及電纜安健環設施標準15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16安全生產監督規定17安全生產工作規定18工程設計圖紙19施工組織設計20三體系文件3作業流程圖33、-1作業(工序)流程圖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4.1 人工挖孔樁基礎作業前,施工項目部根據該項目作業任務、施工條件,參照電網建設施工安全基準風險指南(下簡稱指南)開展針對性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形成該任務的風險分析表。4.2 按指南中與人工挖孔樁基礎作業相關聯的電網建設安全施工作業票(編碼:SDXL-ZW-03-01/01 SDXL-ZW-GY-0108/08),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現場技術員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安全員審核,施工負責人簽發。4.3 施工負責人核對風險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會上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業人員負責將安全措施落實到各作業任務和步驟中。44、.4 安全施工作業票由施工負責人現場持有,工作內容、地點不變時可連續使用10天,超過10天須重新辦理作業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項目部保存備查。5作業準備5.1人員配備表5-1人員配備表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澆制前412混凝土澆制1011澆制后611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5.2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扳手把22鉗把23秤臺14發電機臺15電焊機臺16鐵絲鉤把47經緯儀臺1表5-2(續)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8鎬把49鏟把410鐵錘把211斗車輛812鋼卷尺把213角鐵樁條614吊籃個215振搗器套5、216攪拌機臺117井架個118串筒或溜槽套119坍落度筒個2(含水平尺)20試塊盒150*150mm套321模板R=1M套4 注: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作業方法6.1現場準備6.1.1挖孔樁施工應遵守建筑樁基技術規范的要求,并須符合設計圖紙挖孔樁基礎施工統一說明,混凝土澆筑要求一次性完成。6.1.2挖孔樁基礎適用于無地下水的硬塑狀土和巖石地質。施工前應有塔位詳細的巖土工程勘測報告,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施工措施。6.1.3施工前應做好場地平整,做出有效的排水措施及安排好運土通道及設備等。6.1.4根據設計圖紙規定進行分坑,建立樁位測量點。6.1.5對土質情況有懷疑或首次施工6、時,應在樁位附近先進行試挖,完善成孔工藝。6.1.6充分了解樁位的工程地質資料,對不良地質條件的對策應有準備。6.2材料準備6.2.1水泥基礎所使用的水泥需經檢驗符合工程混凝土水泥的使用要求,采購的水泥在出廠時應保證出廠強度等級,各項技術應符合設計要求。在使用前必須對采購來的水泥進行抽樣復檢,若復檢不合格,則不得投入工程使用。若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或雖未超過三個月,但保管不善時,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庫存堆放水泥的高度不得超過10包,并用防潮板墊起,保管過程中必須每月翻包一次。因保管不良受潮結塊時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變更水泥的廠家或標號時必須重新檢驗。6.2.2砂混凝土所使用7、的輕骨料嚴禁使用海砂等咸水砂,對于砂,需從現場采樣回來并作試驗鑒定合格后,才能在工程混凝土中作輕骨料。而在砂的平均粒徑上,使用大于0.5mm的中粗砂。在選用和使用砂時,要求所選用的砂的含泥量應不超過5,其泥塊含量應不大于1,其平均粒徑必須符合以上要求。6.2.3碎石混凝土所選用的粗骨料為碎石,從現場采樣回來并作試驗鑒定,合格后才能作為本工程混凝土的粗骨料。現澆基礎使用的碎石粒徑為2040mm。本工程所使用碎石在選擇和使用時,所選用的碎石必須符合以下要求:(1)碎石中的針狀、片狀顆粒含量應小于25,含泥量應小于2,含泥塊量應小于0.7。(2)碎石的強度應不低于混凝土強度的1.52倍,石料應清潔,8、不允許有泥土,使用前應用清水沖洗外層的泥土。6.2.4水混凝土澆制和基礎養護的用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飲用水及清潔的河溪水可不用化驗,只進行外觀檢查,水中不應含有油脂及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雜質和糖類。(2)污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和含硫酸鹽()超過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3)難以判斷水質的,應取樣到專業的化驗室進行化驗,以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6.2.5鋼筋鋼筋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鋼材的鋼號、規格必須符合圖紙的規定,表面不得有折疊、裂紋、刮痕、結疤、麻點、分層等缺陷。每一批鋼材均應有出廠的合格證明和材質化驗報告,成批購買的鋼材應抽樣進行試驗。6.2.6焊條鋼筋焊接所使用焊條型9、號有E43、E50等,焊條型號必須嚴格按施工圖紙所要求的型號進行選用。E43型焊條用于級鋼筋的焊接,E50型焊條用于級鋼筋的焊接,各種焊條必須有出廠證明書,在使用前應做外觀檢查,選用的焊條應與被焊鋼筋的強度和性能相當,受潮的焊條必須經過處理,并經工藝性能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焊藥剝落者不準使用。6.2.7為保證原材料的質量,所有原材料的檢驗必須由監理見證送檢。6.2.8配合比按試配的數據執行,配合比按表6-1填寫。表6-1混凝土配合比 材 料強度等級水泥砂石水坍落度C10配料量(kg/m3)重量比C25配料量(kg/m3)重量比注:應提前進行配合比設計和試驗,以滿足樁身混凝土施工的需要。6.310、挖孔要求基坑采取人工挖孔成型,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挖孔時必須同時設置做護壁,一般護壁混凝土的厚度為100150mm,每節高度為1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樁身相同。第一節護壁應高出地面150200mm,上下節搭接不小于50mm,如圖6-1所示。圖6-1混凝土護壁示意圖樁孔采用挖一段,即澆筑一節護壁,拆模后再繼續掘進,最終形成樁孔,護板必須在澆制24h后方可拆除。挖孔樁示意圖如圖6-2所示。圖6-2挖孔樁示意圖遇有流塑狀淤泥、流沙或孔壁坍塌時,應停止挖孔,待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才能繼續掘進。對于坍塌段可采取邊挖邊校對孔位,護壁結構應做適當加強。6.4開挖基坑6.4.1根據基坑開挖尺寸線先挖出樣洞,11、深約300mm,樣洞直徑比設計的基礎尺寸小3050mm,樣洞挖好后應復測根開、對角線等尺寸,合格后再繼續開挖。6.4.2基坑主柱挖掘過程中,為保證樁的垂直度,每挖3m深后,在坑中心吊一垂球檢查中心位置、垂直度及主柱直徑一次。樁位允許偏差5mm,垂直度允許偏差0.5。6.4.3每日開工前及樁孔開挖過程中,必須檢測孔內有無毒害氣體和缺氧現象,孔內施工時應采取可靠的通風設施,確保孔內作業時空氣清新,避免缺氧;當樁孔深超過10m時,還應有專門向孔內送風的設備。6.4.4施工過程中,孔口應有專人監護,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并系安全帶;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欄,孔內設半邊井的安全網,并設特別可靠的救生12、軟梯;當暫停孔內作業時,孔口應用蓋板蓋好。6.4.5基礎主柱開挖深度距設計要求尚有100200mm時,檢查主柱直徑正確后,用鋼尺在主柱坑壁上量出基礎底部擴大頭挖擴位置線。由挖擴位置線下方2040mm處開始挖掘擴大頭部分。6.4.6基坑開挖至距設計要求埋深尚有約50mm時,在基坑底部釘出基坑中心樁,邊挖掘邊檢查尺寸,直至基坑周邊尺寸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為止。基坑底部應預留約50mm暫不挖掘,待清理基坑時再修整。6.4.7基坑內提土應采用吊籃或吊桶,提升裝置及井架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提運方法應采用轆轤或三腳架或杠桿,以人力操作將土提運至坑口上方再倒至距坑口不小于5m遠的安全地帶。6.4.8基坑施工的鏟13、鎬等工具的把柄長度應限制在500mm以下,視坑口直徑而定,以方便操作。6.4.9掏挖基坑過程中如發現土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時應暫停挖掘,報告工地技術負責人研究處理。6.5清理基坑6.5.1清理基坑的任務是修理坑壁及清除坑底未挖掘的部分,基坑清理應由上至下進行。6.5.2清理基坑應有與主柱直徑等長的專用測量工具測量主柱基坑直徑,以保證基坑尺寸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清理基坑時應保留基坑中心樁,以基坑中心樁為準,測量基坑中心樁至四周坑邊尺寸應相等。6.5.3清理好的基坑,如需過夜澆制基礎,應采取防止雨水或泥土流入坑內的措施,例如加蓋塑料薄膜,在坑外側開挖小排水溝等。6.5.4基坑清理完畢,14、應測量立柱斷面尺寸及坑深,符合規范偏差要求,并作好施工記錄;基坑尺寸屬隱蔽工程,應有監理代表在現場復查并簽字認可。6.6鋼筋籠的制作6.6.1主筋接頭焊接時,要求兩面焊接,焊接長度取5倍主筋直徑;搭接后的兩根鋼筋應在同一重心線上,主筋接頭必須錯開連接位置。6.6.2樁外箍筋采用螺旋筋形式,注意鋼筋籠的組合連接,鋼筋籠制作完畢后應核實各施工圖紙。6.6.3護板可用預制混凝土綁扎墊塊代替,但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6.6.4樁主筋與地腳螺栓錨板間應用f 10鋼筋焊牢。6.6.5鋼筋接頭錯開位置見施工圖。6.7混凝土澆制6.7.1鋼筋籠應按設計圖紙配置,吊裝應防止扭轉彎曲,其接頭應符合有關規定。6.7.15、2樁身混凝土應一次連續澆筑完成。每根樁應做一組試塊,以檢測混凝土的強度。6.7.3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一般不超過2m;如超過2m,為避免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必須設置串筒或溜槽。6.7.4為保證基礎擴大頭部位的混凝土容易搗固密實,可將其混凝土坍落度選大一級。為滿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在保持水灰比不變的前提下,可適當調整砂率或增減水泥漿量,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可小一些。6.7.5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是確保挖孔樁基礎混凝土質量的關鍵環節,挖孔樁基礎應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以提高其強度和密實性;振搗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振搗棒與坑底、坑壁保持一定距離,預防泥土帶入混凝土中。6.7.6當基礎擴大頭澆16、灌混凝土飽滿且振搗完畢后應注意觀察周邊是否有殘余氣體存在,必要時可適當補充砂漿,以填充空隙。6.7.7澆制完畢后應復測基礎的根開、對角、高差、偏移等數據,并及時做好記錄。6.7.8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7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質量控制措施7.1.1施工質量檢驗一般按以下方式進行。質量檢驗一般采用三級檢驗制,施工隊(班)對所施工的分項工程、子分部工程應進行100的質量自檢;項目部對所負責施工的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組織質量檢查,復檢比例不宜低于50;公司對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組織檢查,抽檢比例不宜低于20。7.1.2原材料及器材質量必須符合下列規定:有該批產品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書;有17、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各項質量檢驗資料;對砂石等無質量檢驗資料的原材料,應抽樣并經有檢驗資格的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采用;對產品檢驗結果有疑義時,應重新抽樣,并經有資格的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采用。7.1.3施工現場檢查:施工人員在施工安裝前對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器材的保管期,包裝情況,材料設備的外觀質量、規格、數量、防護和銹蝕情況應進行檢查,在未證實合格前,不得使用。7.1.4樁身檢測:根據要求在施工中預埋聲測管,具體埋設要求按設計圖紙規定執行。7.2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GB 50233-2014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和DLT5168-2016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