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渠道項目山南莊排水渡槽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815
2022-10-24
18頁
138.50KB
1、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渠道項目(S26)標山南莊排水渡槽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山南莊溝排水渡槽位于河北省唐縣山南莊村南200m的排水溝上,流域面積2.8km2。渡槽軸線與總干渠中心線正交于總干渠樁號332+253,京石段累計樁號為093+949,坐標:X=4292086.7300,Y=497679.2065。設計洪水流量62.8m3/s,校核流量108m3/s,相應的洪水位分別為80.08m和81.11m。渡槽進、出口段兩岸均為混凝土重力式八字導流墻和漿砌石護坡,混凝土和漿砌石護底,長度分別為51m和33.7m。進、出口連接段采用混凝土落地矩形槽,過水斷面結構尺寸與槽身相同,長度為12、5m和10m。槽身段上部結構為兩槽一聯,5跨17m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多側墻結構;下部支撐為柱墩,灌注樁基礎,樁徑1.2m。邊墩、中墩均布設4根,長度分別為15m和25m。二、臨時設施布置1、鋼筋加工場和木工加工場的布置本工程鋼筋和木材的用量較大,場地不適宜選在離渡槽遠的地方。現場地布置在一號營地,其中鋼筋場占300,木工場占150,以鋼筋加工為主,鋼筋制作好以后,用8t自卸汽車運往施工現場。2、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設置在一號營地,該站采用自動化計量裝置,具有攪拌強度大、拌和速度快、計量準確等優點。拌和站主機采用JS1000型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考慮不同部位混凝土的級配,擬配備PLD12003、型電子自動配料器,混凝土拌和系統的實際生產率為6070m3/h。用ZL-50型裝載機裝砂、石骨料往配料器儲料斗里運料,稱量后由皮帶輸送機向攪拌機輸送骨料。水泥和粉煤灰利用兩個100t儲料罐通過螺旋輸送機進入稱量斗稱量后進入攪拌機,水和外加劑利用泵送到攪拌機上的計量桶內,稱量后加入攪拌機。拌和站內設45m2活動房作為現場值班、倉庫等使用。砂石料堆存場,水泥庫和拌和站就近合理安排布置,地面經整平壓實后澆筑10cm厚地坪。砂、石骨料進場后分區堆放,中間用磚墻分隔,以防造成骨料混雜,降低混凝土拌和物質量。三、主要施工工藝1、土方開挖山南莊排水渡槽土方開挖包括渡槽基坑和進、出口連接段,方量為13037m4、3。開挖區地面地質土層為黃土狀壤土,土方開挖前需進行地表植被清理,范圍延伸至最大開挖邊線填筑坡腳線外側至少5m。針對其開挖特點,土方開挖采用1.0m3液壓反鏟挖機,開挖施工從上至下分層,每層開挖厚度為2.5m左右,待開挖完上一層后,再進行下一層的開挖,每一層開挖面接近水平,并形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渠道邊坡坡度留50厘米的修坡余量,在渠坡施工時人工削坡。在開挖過程中,根據施工需要并結合總干渠馬道平臺逐層靈活修筑開挖區域內的臨時運土道路,開挖土料裝15t自卸汽車后運往就近的棄土場。開挖邊坡原則上按設計邊坡控制,如在開挖工程中遇到局部不良地層,可適當放緩開挖邊坡或及時采取有效的臨時支護措施,以保5、證開挖邊坡的穩定和施工安全。在開挖過程中出現地下水,按施工排水方案中的開挖方案進行開挖,土方開挖過程中,如出現裂縫和滑動跡象,應立即停止施工和采取應急措施,通知監理人員,并及時觀測邊坡變化情況。2、地基處理工程2.1施工程序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工程的主要施工內容有:孔位確定與孔口護筒埋設、鉆孔、清孔換漿、鋼筋籠沉放、混凝土澆筑以及樁頭清理等,。2.2具體施工方法2.2.1孔位確定按圖紙測定灌注樁孔位,并埋設孔位標記。2.2.2埋設孔口護筒護筒用3mm厚的鋼板卷制,直徑為1.0m的灌注樁,護筒直徑為2.0m,長度均為2.0m,均采用挖埋法埋置護筒,挖坑直徑為3.03.5m,深1.8m,護筒四周用粘土6、填實,要求護筒中心線與樁位中心線偏差不超過5cm,待灌注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25%左右,方可拆除護筒。2.2.3鉆孔鉆孔采用CZ-22型沖擊鉆機,鉆頭根據鉆孔直徑的大小進行配制。造孔前先調整鉆機,使鉆頭垂直對準孔位。鉆進過程中,孔內由泥漿拌和站充入粘土泥漿進行固壁,泥漿護壁鉆孔鉆進期間,護筒內泥漿面應高出地面下水面1.0m以上。2.2.4清孔換漿造孔達到設計深后,采用抽筒抽渣法,進行清孔換漿,要求孔內換漿后,孔積厚度不大于10cm,孔內泥漿密度不大于1.3米,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清孔換漿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2.2.5鋼筋籠沉放鋼筋籠按圖紙制做完成后,由沖擊鉆鉆機配7、合,向換漿合格后的孔內沉放鋼筋籠,鋼筋籠吊放前應進行垂直校正,鋼筋籠入孔時,若遇阻礙,應進行樁孔處理,不得強行下沉,鋼筋籠入樁孔后應使籠底距槽底間距不小于20cm,并應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澆筑時鋼筋籠上浮。2.2.6混凝土澆筑灌注樁混凝土同樣采用工地現場安設的HZS50型混凝土拌和站拌和,由于灌注樁混凝土的施工坍落度較大,為減小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的坍落度損失,保證混凝土質量,采用6m3混凝土攪拌車運輸,到達現場后先卸至導管頂部的接料斗,而后采用直升導管法澆筑。混凝土入孔坍落度為1822c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含砂率40%45%。并應選用中粗砂。混凝土粗骨料應選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8、粒徑應大于5.0cm,且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1/3。混凝土澆筑前先在孔內安置一根導管,使導管下端距孔底0.2m,導管的連接和密封必須可靠。并在導管的頂部和底節設置數節長度為0.31.0m的短管,開澆前,導管內應置入可浮起的隔離塞球。開澆時,應先注入水泥砂漿,隨即澆入足夠的混凝土,擠出塞球并埋住導管底端。澆筑時應連續作業,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不宜大于6m,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記錄人員至少每隔30mm測量一次樁孔內混凝土面深度,并做好記錄,繪制出混凝土上升曲線圖,以便核對澆筑方量,混凝土終澆頂面應高于設計樁頂高程50cm。2.2.7混凝土澆筑24h后,進行樁頭清理。9、2.3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控制質量控制重在管理,需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責任明確,同時各施工工序嚴格把關,嚴格按照國家施工規范進行施工質量控制。(1)每次造孔前必須修正鉆頭的鋼絲繩,垂直方向對準所打孔的孔位中心,且進尺0.5m檢查校正一次。(2)造孔使用泥漿的質量對成孔非常重要,施工進程中應嚴格控制泥漿的以下標準:密度(1.11.2)g/m3,漏斗粘度(1825)s,含砂量5%,造孔過程中,泥漿液面應始終保持在護筒頂面以下50cm以內。(3)鉆進中應堅持勤松繩,打緊繩的原則,防止斜孔。(4)樁孔成型后,經驗收合格,需進行清孔換漿,清孔后淤積厚度應小于20cm,換漿標準要達到泥漿規定的比重10、,粘度,含砂量。(5)進行澆筑時,要嚴格控制樁孔內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小于2m/h,導管埋入混凝土中應在16m。(6)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和系統和進料和攪拌情況,保證澆筑混凝土的坍落度。(7)混凝土澆筑必須連續,一次澆完。(8)鋼筋籠主筋保護層的允許偏差控制在2.0cm。2.4灌注樁施工特殊問題處理(1)若地層嚴重漏漿,應迅速填入堵漏材料,必要時可回填槽孔。(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導管堵塞,拔脫或漏漿需要重新下設時,應將導管全部拔出沖洗,并重新下設,抽凈導管內泥漿繼續澆筑;繼續澆筑前必須核對混凝土面高程及導管長度,確認導管的安全插入深度。3、鋼筋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鋼筋制安、混凝土拌合、運輸、澆筑11、養護、等方面,具體施工方法如下。3.3.1鋼筋工程量序號工程部位單位數量備 注1進口漸變段鋼筋制安T282槽身段鋼筋制安T2663槽身段鋼絞線制安T8.44出口漸變段鋼筋制安T12.63.3.1.1 鋼筋的制作3.3.1.1.1材料鋼筋應采用熱軋鋼筋,其性能必須符合GB1499-91或GB13013-91的要求,要求使用國家正式廠家生產的產品。采購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及質量證明書,進場的鋼材應取樣復檢,外觀檢查要求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和折疊,力學性能指標檢驗要求進行拉伸和冷彎試驗。3.3.1.1.2鋼筋加工鋼筋加工主要在一號營地加工廠內進行。存放在加工廠內的鋼筋,不同等級、規格及生產廠家的12、鋼筋應分別堆放并設標牌,鋼筋下部需用方木支墊并離開地面,防止雨水或積水浸泡而發生銹蝕。鋼筋調直,12以下的盤條筋用調直機械或卷揚機拉直,14以上的直條鋼筋用人工整直。鋼筋切斷和彎曲,8以下用人工,10以上用機械加工。鋼筋下料長度按圖紙尺寸計算加工,半成品料要分類堆放并掛牌,料牌上需注明鋼筋規格、直徑、鋼筋編號、安裝部位、數量等。鋼筋根據施工現場的不同安裝高度分別進行垂直運輸。安裝高度在3m以下的采用人工搬運,安裝高度在3m以上的,采用施工現場布置的汽車吊進行吊運。3.3.1.2鋼筋的安裝鋼筋安裝前,先按施工圖紙位置進行放線,并用墨線彈出建筑物外邊線,用粉筆畫出每根鋼筋位置。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用帶13、鉛絲的強度不低于結構物設計強度的砂漿墊塊控制。3.3.2 模板工程: 3.3.2.1模板選型針對渡槽的結構特點和混凝土結構特性,選擇適宜施工的模板類型,對于混凝土承臺和蓋梁,模板選用小型組合鋼模板。拐角采用陰角、陽角模板或連接角模。3.3.2.2 模板制作所有的鋼模都由專業生產廠家加工制作,渡槽內的兩個城門洞形孔洞頂模木模在1#營地的鋼木加工廠內集中制作。3.3.2.3 模板的清理和涂刷鋼模板在每次使用之后和模板安裝之前均應清洗干凈。為防銹和拆模方便,鋼模表面應涂刷礦物油類的防銹保護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劑,不得影響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模板表面涂刷的脫模劑應均勻而不過量。木模板面應14、采用烤涂石蠟或其它保護涂料。3.3.2.4模板安裝柱墩異形模板用8T汽吊配合人工安裝,所有工具式小鋼模板和自制小型異型模板全部采用機械運輸,人工安裝,根據各部位混凝土結構特點采用螺拴連接、螺桿內拉和撐桿外頂相結合的加固結構。 3.3.2.5模板拆除首先,拆模時限應滿足招標文件技術條款的規定?;炷翝仓瓿珊?,如沒有達到拆模時限,決不允許拆模。依據規范要求,底模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標號的70%75%后拆模,在有計算及試驗論證的情況下,拆模時間可適當提前,具體拆模時間現場試驗確定。對有些需要提前拆模的部位,必須經過計算及試驗復核,并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提前拆模。工具式小鋼模板,自制小型異形15、木模板等全部采用人工拆除,定型鋼模均采用人工配合8t汽吊車拆除。拆模時,應根據錨固情況,分批拆除錨固連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模應使用專門工具,以減少對混凝土及模板的損壞。拆模后,應將混凝土表面外露的螺桿從保護層處切除,并在切除部位用比墻體標號高一級的水泥砂漿填實后抹平壓光。拆模時注意事項:拆模時,根據錨固情況,分批拆除錨固連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模使用專門工具,以減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損傷。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及時清理、維修,并分類堆存,妥善保管。負模設倉庫存放。大型模板堆放時,墊平放穩,適當加固,以免翹曲變形。3.3.3混凝土工程山南莊排水渡槽的混凝土工程量如下:序號項 目單位工程量備16、 注1進口漸變段導流墻混凝土m3411C20F150 2進口漸變段底板混凝土m3m3573C20F150 3進口漸變段素混凝土墊層m3m3134C104槽身段槽身混凝土m3971C50W4F200 5槽身段連接段混凝土m3312C30W4F2006槽身段支撐結構混凝土m3195C25F200 7槽身段承臺混凝土m3480C25 8槽身段灌注樁混凝土m3648C209槽身段素混凝土墊層m367C1010槽身段鋪裝層m3164C3011出口漸變導流墻混凝土m3209C20F15012出口漸變段底板混凝土m3224C20F15013出口漸變段素混凝土墊層m370C1014上下游引路混凝土路面m35417、9C303.3.3.1混凝土原材料選用本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包括:砂子、碎石、水泥、水及外加劑等。砂子、石子等粗細骨料和水泥均從業主指定的砂、石料場采購,其中砂料由曲陽境內的沙河砂料場采購,粗骨料采用唐縣白合人工灰巖粗骨料,水泥采用河北省鹿泉東方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低堿水泥?;炷翐胶土霞巴饧觿┑仍牧暇鶑暮颖笔然蚝颖笔⊥夂细竦纳a廠家采購并供貨到位。3.3.3.2混凝土拌和山南莊排水渡槽混凝土分為C10、C20、C20F150、C25、C25F200、C30W4F200、C30、C40、C50W4F200九個強度等級。每個等級的混凝土必須根據施工配比分別拌制。根據整體工程施工組織安排,本標18、段擬在1#施工生產營地內安設一臺HZS50型混凝土拌和站,集中生產拌制混凝土。山南莊排水渡槽主要用1#營地的1號混凝土拌和站拌制混凝土。ZL-50型裝載機裝砂、石骨料往配料機里運料,稱量后由皮帶輸送機向攪拌機輸送骨料。水泥采用罐裝水泥,通過螺旋輸送機進入稱量器稱量后進入攪拌機。混凝土生產工藝流程包括:貯料、供料、配料器配料、拌和等幾個工序,其中配料是混凝土生產工藝中的重要環節,擬采用PLD1200型電子自動配料器進行配料,經常檢驗其精確度,要求做到配料準確。混凝土拌和生產工藝流程詳見下圖?;炷涟韬蜕a工藝流程圖3.3.3.3混凝土的運輸和入倉混凝土拌和物使用2臺6m3和1臺8m3混凝土運輸車19、運料。根據不同部位混凝土的入倉方案,采用不同的混凝土運輸方法。運輸混凝土的車輛應時常保持清潔,以免影響混凝土拌和物質量。3.3.3.4各部位現澆混凝土澆筑a、柱墩混凝土外模采用定型圓弧型大鋼模板,螺栓連接,安裝時采用8t汽車吊吊裝,人工精確安裝就位。承臺模板采用普通小鋼模板拼裝,鋼筋螺桿內拉法加固。柱墩和承臺混凝土均采用6.0m3混凝土攪拌車運輸,16t汽車吊吊0.7m3混凝土吊罐入倉,分層澆筑?;炷翝仓耙敿殭z查倉面、模板、鋼筋、預埋件、永久縫及澆筑準備工作情況,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方可澆筑。 b、蓋梁混凝土及底模及側模采用組合式摸板,局部使用木模,用多排腳手架支撐,側模采用內拉和對頂的支20、撐方式。其具體澆筑方法與橋墩混凝土澆筑方法相同。3.3.3.5養護待每一部位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18小時,即可開始養護,主要采用鋪蓋草袋及灑水的方法進行養護。養護要派專人進行,保證混凝土始終保持在濕潤狀態下,混凝土養護時間對于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養護14天,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養護21天,如氣候干燥炎熱,應延長養護時間至28天以上。3.3.3.6表面保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成型表面,應按招標文件有關技術條款和有關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加以保護,不許在上部堆放雜物以及停放機械設備等,必要時采取加蓋聚乙烯薄膜保護?;炷帘砻姹Wo可減少混凝土表層溫度梯度及內外溫差,加強養護工作21、,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防止發生表面裂縫。冬季氣溫急劇下降時,推遲拆模時間,必要時在剛澆筑的混凝土面鋪設蓬布或麻袋。4、預應力施工山南莊排水渡槽側墻采用預應力后張法施工,即在綁扎側墻鋼筋時,預應力管道采用波紋管成孔,波紋管采用鋼筋網定位,使其符合設計位置,待梁混凝土達到張拉強度后,用人工將鋼絞線穿入波紋管,用千斤頂施加預應力,錨固、灌漿、封端。4.1預應力材料4.1.1鋼絞線預應力筋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規格為7股和8股,直徑15.2mm,強度標準值為fptk=1860MPa,Ep=1.8105MPa,張拉控制應力con=0.7fptk=1302MPa。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應符合預應力混22、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的要求。預應力鋼絞線進場時應分批驗收,對其質量證明書、包裝、標志和規格等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3盤,并從每盤所選的鋼絞線端部截取一根式樣進行上述試驗。試驗結果如有一項不合格時,則不合格盤報廢,并再從該批未試驗過的鋼絞線中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的復驗,如仍有一項不合格則認為該批鋼絞線不合格。每批鋼絞線重量不大于60T。預應力鋼絞線編束時應逐根理順,綁扎牢固,防止互相纏繞。4.1.2錨具、夾具錨具、夾具應能滿足張拉作業要求,并應符合現行的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要求。錨具、夾具進場時除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性能類別23、型號、規格及數量外還應按下列規定進行驗收。外觀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10%的錨具且不少于10套,檢查其外觀尺寸。如有一套表明有裂紋或超過產品標準,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錨具重作檢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則應逐套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4.1.3波紋管塑料波紋管的質量應滿足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GT13663-92)的規定。管壁厚度不小于2mm。波紋管安裝時應按圖紙上每個孔道坐標在模板上標出,坐標尺寸量測允許誤差5mm。4.1.4灌漿材料孔道灌漿應采用水泥漿,水泥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P.0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團塊。灌漿用的水泥漿應具有較大的流動性,較小的干塑性和泌水性24、,水灰比宜控制在0.40.45之間。水可采用清潔的引用水。預應力混凝土材料除應滿足上述要求外,尚應滿足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等施工規范要求。4.1.5施工技術要求山南莊渡槽預應力構件采用現場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除滿足下列要求外,尚需滿足施工吊裝技術要求??椎李A留位置正確,孔道端部的預埋錨墊板應垂直于孔道中心線。預留孔道采用塑料波紋管。預應力筋的支撐間隔是為保持設計圖所示的預應力筋形狀而規定的間隔,一般為0.5mm左右。灌漿孔、排氣孔應在構件兩端及跨中,孔距一般不宜大于12m, 灌漿孔直徑應與輸漿管管嘴外徑相25、適應,一般不宜小于16mm。各孔道灌漿孔不應集中于構件的同一截面。曲線孔道灌漿時灌漿孔應設在最低點,以利排除空氣。排氣孔設置在孔道最高點或利用錨具端部的孔洞。灌漿孔和排氣孔預留位置應便于施工。排水孔用于排除灌漿前孔道內沖洗用水或養護時進入孔道內的水分。排水孔的設置可根據需要與灌漿孔兼用。灌漿孔、排氣孔、和排水孔必需在留置孔道的時候同時留置。張拉時宜采用后穿束法。穿束方法一般采用人工穿束,束的前端應扎緊并裹膠布,以便順利穿過孔道。預應力筋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下料必須有適當余長,滿足千斤頂背面臨時固定張拉要求。鋼絞線張拉時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90%。預應力筋張拉力一般為設備額定26、張拉力的50%80%,預應力筋的一次張拉伸長值不應超過設備最大張拉行程。張拉應遵循同步、對稱張拉的原則,使結構受力均勻、同步,不產生扭轉、側彎。預應力筋張拉前,應清理承壓板面,并檢查承壓板后面的混凝土質量。如該處混凝土有空鼓現象,應在張拉前修補。預應力筋張拉時,應先從零加載至量測伸長值起點的初拉力,然后分級加載至所需的張拉力。預應力筋的張拉管理,采取應力控制,伸長校核。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的允許偏差為6%。如果超過該值,應暫停張拉;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如伸長值偏小可采取超張拉措施,但張拉力限值不得大于0.8fptk。錨板、夾片安裝時,必須徹底清掃鋼絞線、錨板的夾片孔和夾片外錐,27、除去油、銹、灰塵等。錨具安裝必須與預應力筋的軸線垂直,錨板應對正,夾片應打緊;但打緊夾片時不得過重敲打,以免敲壞??椎拦酀{時直線孔應從一端的第一孔開始灌注,曲線孔則應從最低處的灌漿孔進行灌注。排氣孔必需在稀漿流盡并流出足量50ml的濃漿時堵塞,再持續壓注至0.6Mpa維持30s后封孔。灌漿時氣溫應在5以上,水泥漿的溫度在灌漿后至少有5天保持在5以上,灌漿時水泥漿的溫度宜在1025之間。預應力鋼絞線錨固后的外露長度應不小于30mm,多余部分宜用砂輪鋸切割。錨具應采用封頭混凝土保護,封頭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10mm。4.1.6施工方法4.1.6.1制孔制孔采用波紋管制孔,設置在墻內,沿鋼束走向,用鋼28、筋定位支撐控制波紋管,具體步驟如下:a、制作定位筋,根據施工圖紙的尺寸制作。b、安裝定位筋,定位鋼筋根據施工圖中給定的坐標值,嚴格放樣,定位鋼筋和其他鋼筋必須焊接牢固。c、安裝波紋管,定位鋼筋安裝好后,將波紋管固定在定位鋼筋上,波紋管采用套接的方式,接好后用膠帶封接口。d、在每管道的最高處設置通氣孔。4.1.6.2混凝土澆筑經監理工程師對波紋管位置驗收后,開始澆筑混凝土,墻一次分層澆筑完成,澆筑時要經常檢查波紋管線定位鋼筋的變化情況及模板變化,及時處理?;炷琳駬v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動時不得碰波紋管。4.1.6.3穿束穿束采用后穿束。在鋼束的一頭接牽引繩,穿入端穿孔器與鋼束連接。人工將鋼束送入29、孔內,前面人工慢慢拉動,后面人工向孔內送鋼束,直到鋼束出孔。4.1.6.4張拉墻體澆筑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90%后方可張拉,張拉要按設計規定分批對稱進行。在張拉前必須進行各孔阻測定,嚴格按施工圖紙確定的張拉順序進行。預應力張拉采用應力控制為主,伸長量作校驗的雙控制,伸長量的實際值與理論值相比較應在6%以內,若發現伸長量異常,應停止張拉并查明原因。張拉施工工藝如下:檢查調試張拉設備將每端鋼絞線各股按順序穿入錨環各孔將工作錨裝入墊板定位圈內,并緊貼錨墊板,插入夾片,用錘打緊安裝限位板,鋼絞線從限位穿過進入千斤頂安裝工具錨初張拉:10-30%k,回油,劃線作標記(身長量計算起點)為LO繼續張拉至控制拉30、力墻兩端同時分級加載即升壓輪流進行,每級加載頓位為張拉力20%,使張拉力逐步達到設計張拉噸位,測量伸長L1,此時油泵繼續開動維持不變壓力,凈停5分,兩端同時頂壓,頂銷后,油泵回零,測回縮量,加片外露量卸頂后測量。鋼絞線錨固后,工作錨以外保留3cm,多余用砂輪切割機切掉,用水泥包封。4.1.6.5管道壓漿壓漿應在張拉結束后不超過24小時,壓漿水泥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4,水泥漿應有足夠流動性(可摻緩凝減水劑)。壓漿應遵守下列規定:錨具出漿孔必須出濃漿時才能關閉??椎肋M漿閥門,保壓力0.60.7Mpa持續2分鐘無漏水時關閉。水泥砂漿初凝后方可卸壓漿閥。壓漿應一次完成,壓漿31、中途發生故障,間隔時間不超過40分鐘,否則用壓力水沖洗干凈,研究處理再繼續灌漿。5、漿砌石工程軍營溝排水渡槽漿砌石主要為進出口段漿砌石護底、護頂、護坡以及擋土墻,方量為602m3。漿砌石施工采用坐漿法分層砌筑。在砌筑之前,應先將基礎進行平整、夯實,要求基礎的壓實度不低于95%。砌筑應先在基礎面上鋪一層35cm厚的稠水泥砂漿,然后安放石塊。砌筑用的石塊表面必須沖洗干凈,砌筑前應灑水濕潤,以便與砂漿結合良好,但砌筑倉面不得有積水。漿砌石砌筑程序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用以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和開頭,在選石與砌筑時須加倍注意,要選擇比較方正的石塊,先行試放,必要時須稍加修鑿,然32、后鋪灰安砌,角石的位置砌筑方法必須準確,角石砌好后,就可把樣線掛到角石上。面石可選用長短不等的石塊,以便與腹石交錯銜接。面石的外露面應比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試放和修鑿,然后鋪好砂漿,將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漿擠緊。腹石可用較小的石塊分層填筑,填筑前先鋪座漿。放填第一層腹石時,須大面向下放穩,盡量使石縫間隙最小,再用灰漿填滿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適的石片,用錘輕輕敲擊,使石塊擠入灰縫中。砌筑時石塊宜分層臥砌,每砌34皮為一個分層高度,每個分層高度找平一次。要求平整、穩定、密實、錯縫、內外搭接,且兩個分層高度間的錯縫不得小于80mm。必要時設置拉結石,不得采用外面塊石、中間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縫,砌縫一般寬23.5cm,嚴禁石塊間直接接觸。砌體每天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砌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應留階梯形斜槎,其高度不應超過1.0m,且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MPa后才可繼續施工。在繼續砌筑前,應將原砌體表面的浮渣清除干凈,砌筑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體。砌體的結構尺寸和位置,必須符合施工詳圖規定,表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