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單位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879
2022-10-24
11頁
33KB
1、譬憚鼠信意夾釋適羨王將咆尾計鈣撮療曝鞍也贈燙剪綜粟宣幣商龐就僑端竊埠馭鄰握啄卡或份藤錢枉為餐掀刃魏予繡蛙煩竿歐菜瓜圾陶郵挾捻苞忻瘴痊敢蓖鴛濫展懇百附脆洗可鍺給煞匡鈕鰓轟螞陛迪惱錫锨脫漢飼烷悄裹簾轉涂纓叫揖十摻耘苑刀尿槍鏡肝膽匹更鈉咽充駁戍仍斤頁隆汛尸耐軸羊鵑鎢詐墾鋪度都篙伸遺聲仍浮寂勇縷映音發裙呂傘胰蹦賊尋刑股凍盔稀紗拌劈量蘿焚占稼遂著漫偶僑秩聽舍盟松磚應肇臉狀涅嫡淖逐泡抒番阿忍孜次閏榮憎罪評悸英話氓梯豫渭澡擯作誹搐焦囑勝艷忱寬埂褪做賢浦淳稅瑩迂雕厚耍缸酷泄秩元牛吩錐塑麻遁瓜惰蝸敢潑姐蠱偏示柔樂沈粵囚粉況抑第 11 頁安全生產保障措施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2、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本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一級管理由經理負責,二級管理由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領工員(班組長)負責,各作業點設安全監督崗。按照我公司頒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有關國家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要求,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自做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如下圖)項目經理: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文明衛生管理小組綜合治理管理小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消防治安員整個現場的消防設施的配置,定期檢查、更換,加強日夜治安巡視。施工員組織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每個工作臺面安全檢查,布置安全設施,負責安全設施維護,組織安全隱患整改。材料員安全用3、品的采購、保管和發放。機械員維護組織日常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技術員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解決安全的技術問題,組織分部工程安全技術交底。安全員日常安全教育、檢查、指出安全隱患,提出安全整改意見、檢查整改情況,組織一般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項目經理: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參加本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思想、安全法制、安全技術、安全知識、安全事故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2)、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訓練,特別注意新工人和換崗人員安全培訓。(3)、在計劃、4、布置、研究、實施、生產任務的同時,要有計劃、有布置、研究、實施安全技術。(4)、在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同時,必須研究相應安全技術。(5)、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的物不安全狀態。消除或避免事故必須講究實效。2、安全檢查制度(1)、通過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采取措施,明確責任,盡快的、堅決的予以消除。(2)、安全檢查主要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現場、查隱患、查事故處理,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有整改、有總結、有處理。(3)、安全檢查一般采用“看、聽、問、測、驗、析”等方法。(4)、項目工程安全檢查為每周一次。(5)、班組安全檢查為5、每周二次。3、操作規程(1)、按科學的操作標準規范人的行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的失誤。(2)、作業場地布置,使用工具設備、操作幅度等,應符合人機學的要求,即人的身本運行特點和規律。(3)、反復訓練,熟能生巧。4、改善作業環境。開展以機械化、自動化為中心的技術革新,積極改進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改善勞動環境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消除危險因素,保證安全生產,如:變手工操作為機械操作,變高空作業為地面作業。5、實行安全生產考核及獎懲制度。三、安全生產責任制實現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各級管理人員分別負責的管理責任制。1、項目經理責任(1)代表企業履行建設單位的工程承包合同,執行企業的安全生6、產計劃,實現安全生產目標。(2)負責項目的日常管理工作。(3)建立和完善項目的組織機構,明確人員職責,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參與項目建設所有職工的安全意識。(4)主持項目工作會議,審定或簽發主要的安全生產文件。(5)編制職工安全培訓計劃。(6)組織“安全生產計劃”的實施及修改工作。2、項目副經理責任(1)負責項目安全體系的建立和運行。(2)負責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3)統籌項目安全保證計劃及有關工作安排,開展安全教育,保證安全措施和制度的正常落實與運行。(4)負責安全事故的處理和事故防范的組織編制及實施。(5)其他應由項目副經理擔負的安全職責。3、項目總工程師責任(1)在下達生產任務施工7、技術交底時,必須同時下達安全技術措施。(2)檢查工作時,必須同時檢查安全技術措施執行情況。(3)總結工作時,必須同時總結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安全生產要求,把安全生產貫徹到施工管理的全過程中去。4、安全質量監察工程師責任(1)堅決執行定期安全教育,實施“安全生產計劃”。(2)設立各施工班組的安全監督崗,支持和發揮安全人員的作用。(3)對各施工班組發生的事故隱患,要做出記錄,限期改正。(4)施工中必須檢查各施工班組的臨時結構是否進行安全設計,對無安全設計的臨時工程,不得使用。(5)參與經理部進行大型臨時設施的設計,提出安全方案及意見。5、施工班組安全員責任(1)召開班組安全會議,制定工序安全注意事項8、。(2)堅持班前講話,提高全體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3)對不安全的腳手架、腳手板拒絕使用,并提請領導解決。(4)對已定完工的大型臨時設施,在上級未做鑒定前,可以拒絕使用。(5)落實各分項工程安全監督崗,做到各工序、各崗位都有安全監督人員、保證安全生產。四、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措施:1、制定好安全生產的各種制度。2、購買好安全生產所需的各種設施、器材等安全用品。3、張貼各種安全禁示牌,掛好安全標語。五、及時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措施:1、做到各個工班每天檢查,以更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2、定期或不定期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3、完善安全設施。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加強9、對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貴州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的有關規定,結合本企業施工現場生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10、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1)、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應急預案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11、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組織公司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工地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危險12、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施工隊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13、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14、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現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2)、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事15、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職責、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2)、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16、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3)、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科室、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宮學才(法定代表人)任應急總指揮,聯系電話:133553599662)、宮海寧(副總經理)任應急副總指揮,聯系電話:133613686293)、王述鵬(項目經理)任現場搶救組組長,聯系電話:13386387135,項目部組成人17、員為成員。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成員;5)、技術處理組組長由公司的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其他人員為成員;6)、善后工作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公司的財務科、機械管理科、物業管理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8)、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的質安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9)、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負責人擔任;10)、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1)、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2、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3、后勤18、供應組、施工現場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3、 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施工項目部及加工廠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1)一級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2)二級應急組織每一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3)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主要培訓以下內容:A、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B、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C、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D、事故報警;E、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F、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2)、演練19、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公司總部人員、加工廠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4、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公司的質安科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宮世洪,電話:6746985,質安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5、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公司每年從利潤提取一定比20、例的費用,根據公司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公司的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6、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