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縣金鳳村生產路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2944
2022-10-24
21頁
54KB
1、周至縣金鳳村生產路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目 錄第一章 總論3一、項目概況4二、項目編制依據4三、項目編制范圍5四、項目內容梗概6五、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7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0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0二、項目建設可行性12第三章 項目建設規模和主要內容22一、項目建設規模22二、項目建設內容23第四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29一、編制依據及說明29二、投資估算31第五章 后期管理與保障37一、組織管理37二、資金管理38三、質量管理39四、后期管理40第六章 效益分析47一、經濟效益分析47二、社會效益分析48三、生態效益分析49第七章 環境保護55一、工程特點55二、環境影響因素56三2、對策和措施57第八章 結論69第一章 總論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霍山縣單龍寺鄉老河灣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地點:霍山縣單龍寺鄉東風橋村二、項目編制依據1、霍山縣單龍寺鄉總體規劃(2006-2020年)2、霍山縣單龍寺鄉村莊規劃(2006-2020年)3、交通部頒發的水運、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4、國家計委與建設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辦法與參數三、項目編制范圍本項目建議書是在認真聽取了沿線地方有關單位意見,廣泛收集與項目有關的社會、經濟、工程、交通、規劃等方面的資料,并進行了必要的交通調查和勘測工程,在充分分析基礎資料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進行了論述,對擬建方案的投資和效3、益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著重就項目沿線的社會經濟現狀、發展規劃、現有道路路況、擁擠程度及利用程度、沿線重要設施與路線的關系、沿線的地質地貌以及與交通運輸現狀和發展規劃,并在詳細考慮了所有制約路線方案因素的基礎上,對路線的建設規模、技術標準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四、項目內容梗概霍山縣單龍寺鄉老河灣公路工程位于單龍寺鄉東風橋村,是該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4個村民組1300人,總長1公里,路況為2米寬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擬按四級公路建設標準新建成1公里長水泥路。該公路的建成,將極大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使當地毛竹等沿線優勢產品銷售變得更加暢通便捷,對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山區人民脫貧致富,都具4、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五、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投資估算本項目全長為1公里,估算總投資25萬元。2、資金籌措本工程項目所需總投資25萬元,地方政府自籌配套資金5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當地交通運輸狀況,加快脫貧致富霍山縣位于大別山腹地,是集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于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長期以來,由于受地理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較差,目前全縣仍有3.12萬貧困人口,且主要分布在該縣深山區和低洼淹沒區鄉鎮。沿線地區綜合運輸發展緩慢,現很多村組尚無上等級公路,交通不便嚴重制約了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5、導致群眾生活貧困,生產落后,溫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經濟水平長期落后。本項目所在地東風橋村位于單龍寺鄉中部,佛子嶺水庫上游,318省道貫境而過,全村轄30個村民組,2800多人,人均耕地面積僅0.47畝,資源非常貧乏,貧困戶占全村20%以上,是典型的山區村、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而基礎設施條件差是造成該村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老河灣路是該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4個村民組1300人,于2000年由村兩委籌資籌勞修成,總長1公里,路況為2米寬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洪澇災害造成水毀工程非常嚴重,極大影響當地村民的出行,阻礙了他們脫貧致富的步伐,與經濟發展極不適應,大大制約了東風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6、建設的發展。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促進商品和物資的流通,給當地群眾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本項目的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副產品資源開發該路的沿線區域,長期以農業生產為主,經濟結構單一,阻礙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老河灣公路的修建,將大大增強了該地區與外界的溝通能力,增加了當地農副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加速了勞動力流動,增強了進城務工收入,不僅提高了農民收入,還將改變長期依靠一產的單一收入的結構。3、有利于完善全鄉公路網結構,增強道路連通性公路運輸是該地區唯一的交通運輸形式,目前,公路密度低,道路等級差,連通性不強。該路的建設,將極大改善該地區道路網建設,使沿線村7、民組融入到全鄉公路網結構中。二、項目建設可行性(一)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東風橋村位于佛子嶺水庫上游,由原小龍崗、康皮畈兩村合并而成,是典型的庫區村、山區村,轄30個村民組,現有739戶3077人,人均耕地面積僅0.47畝,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而基礎設施差是造成該村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氣候條件項目區沿線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和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夏熱,夏雨集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光熱資源由南向北遞減,氣溫由地勢高向低遞增。區域內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在一年之中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較少,冬季最少。全年平均氣溫15,最高氣溫36,大多發生在78、-8月份,最低氣溫-3,大多發生在2月。區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大氣相對濕度85-90%,全年無霜期平均220天。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溫炎熱形成本區公路的明顯不利氣候,區內洪澇災害多發生在梅雨季節,公路建設應特別注意路基的排水與防護,應設置足夠的橋涵構造物,以渲瀉洪水,保護路基穩定。夏季高溫炎熱,地溫高、濕度大,路基壓實也不易得到保證。3、地質條件(1)地層據安徽省地層區劃,本區地層分區屬揚子地層下揚子地層分區。線路經過地區均為白堊系,距今0.7-1.4億年,分布在黑石渡-與兒街-毛坦廠一線以南地區。巖性為紫色或紫紅色厚層礫巖、砂礫巖與紫紅或灰綠色中厚層礫層、9、泥質粉巖組成。(2)地質構造本區構造隸屬揚子淮地地臺淮陽臺隆岳西臺拱,大別復背斜的核部,附近地區主要斷裂有:磨子潭-曉天斷裂,西段130-140,東段EW,表現為巖石破碎,糜棱巖化和硅化現象發育,控制巖漿活動為活動斷裂。(3)土壤土壤多以黃棕壤、山地棕壤、黑壤為主,河石和山間平畈多為沉積土,水利條件較好,屬于以巖漿巖、汪變質巖為主的地質區。4、水利條件本項目沿線地表水資源豐富,可為項目的建設提供豐富的地表水資源,保證工程用水。(二)筑路材料和運輸條件1、石料沿線石料豐富,道路途徑點有二座大型石料場,所需石料也可采用土質挖方開采出來的石料,石質主要為石灰巖。2、砂料石料主要分布在掃帚河,資源豐富10、,且質地純凈,粒輕較佳,且附近有石料廠可就近取材,常年開采可供施工使用。3、工程用水沿線水質很好,水量可滿足工程需要4、工程用電項目所在地區電力充足,用于本項目施工用電必須與當地電力部門協商,以滿足工程用電的需求。5、四大材料和燃油來源及供應鋼材由合鋼、馬鋼供應;水泥主要來源于巢湖水泥廠、銅陵水泥廠;木材來源于本地山區;汽車柴油由霍山縣供應。6、運輸條件本工程為改造工程,附近有東康水泥路,筑路材料運輸方便快捷。(三)社會環境1、沿線村鎮居民點、農林布局、重大建筑物對公路建設的影響(1)村鎮居民點對公路建設的影響本項目沿線由于地形和沿河的原因,沿線村鎮居民點較少,所經地區均分散住房,而且所居住的11、房屋價值不高,所以沿線村鎮居民點對公路建設的影響不大。(2)征地、拆遷的難度大別山區經濟基礎相對較差,受各種因素制約,交通發展緩慢,沿線群眾飽受交通不便之苦。該工程對低洼淹沒貧困區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至關重要,修建該路一直是當地人民群眾盼望已久的大事,當地政府對此項目的建設極為重視,有當地政府的配合和沿線群眾支持和理解,征地、拆遷及安置工作較易進行。2、本項目與其它運輸方式的銜接情況(1)與道路、水運、航空的關系本項目影響區內的交通主要靠公路,目前尚無直達鐵路,項目影響區內水運有小河一座,連通附近村民組。航空港在合肥與本項目相隔較遠。(2)與公路網的關系本項目附近有省道318線,東康路村村通水泥12、路,本項目建成后直接連接東康路,將作為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和該地區東西向交通的輔助道路。綜合評價:本項目建成后,區內的公路網有機地融為一體,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對促進當地扶貧開發、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脫貧步伐、帶動沿線經濟更快地發展將起到積極有力的推動作用。第三章 項目建設規模和主要內容一、項目建設規模根據規劃要求,依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并結合該地區交通狀況及地方發展的需要,擬按照山區四級公路標準建設,行車速度20公里/小時,路基寬4.5米,路面寬3.5米,全長1公里的水泥路。二、項目建設內容老河灣公路全長1公里,擬按照山區四級公路標準建設,為新建水泥路,經前期測算需拓寬路基至4.5米13、,行車道寬3.5米,改建涵洞8 通計42延米,擋土墻工程30立方米,路面結構為20cm天然砂礫石基礎+20cm厚C30鋼筋砼700方。第四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編制依據及說明1、編制依據(1)交通部頒發的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標和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2)安徽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公路局的有關文件。(3)項目建設書中根據沿線設計方案計算的工程量。(4)編制范圍:老河灣公路,全長1公里。2、編制說明(1)人工工資:根據安徽省交通廳皖交基199978號文關于印發(安徽省公路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人工工資以1714、元/工日計。(2)材料單價:本工程項目建設所用筑路材料的產地都由近期實地調查和沿線當地定額站、物資站以及交通公路部門提供。按當地的實際價格計算。(3)其他工程費:按交通部批準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標中附錄一的規定進行計算。(4)其他直接費率、間接費率:按省交通廳皖交基199978號文的規定進行計算。(5)施工技術裝備費、計劃利潤、稅金:均按省交通廳皖交基199978號文的規定進行計算,費率分別為0%、4%、5.24%。二、投資估算本項目預計總投資需25萬元(詳細見附表)三、資金來源本工程項目所需總投資25萬元,擬從以下幾個渠道籌措:1、申請以工代賑項目資金20萬元;2、地方政府自籌配套資金5萬元。第15、五章 后期管理與保障一、組織管理一個得力的組織機構和領導班子是項目實施的關鍵。因此,本次項目實施,強化領導,成立鄉公路建設工程領導組,全面負責組織、指揮、協調工作。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水利、計劃、財政、衛生、環保、國土資源、城建等部門同地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并內設工程技術組、財務組、后勤組和督查組,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管理和協調工作。二、資金管理為加強對以工代賑項目建設資金的管理,應設立銀行專戶存儲,實行專款專用。地方配套資金、自籌資金必須足額匯入銀行專戶后,工程方可按計劃開工。并嚴格按財經制度和有關政策制定資金運行方案,杜絕項目外投資。工程進度款必須由監理簽證工程量后按計劃審批16、,大額資金指出需經領導組集體研究,工程預決算必須由有資格的造價工程師編制,報領導組審核,并定期向受益群眾公示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足額使用到位。三、質量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加強質量管理。一是把好項目工程公示關。項目實施前,可采取媒體公告或張榜公布等方式,將項目建設的地點、內容、投資等基本情況進行公示,讓社會都來關注安全建設,共同監督項目工程的實施。二是把好施工單位選擇關。在確定施工單位時,應通過招標擇優選擇有經驗、有實力的專業隊伍施工,并優先考慮具有三級以上資質的施工企業,嚴禁違法分包、轉包。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購關。對工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如水泥、鋼材、機電設備等,對工17、程的質量和今后的運行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由辦公室負責統一采購。四是把好質量監督監測關。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應參照公路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監理制,嚴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強對關鍵部位的質量控制。特別是要推廣受益農戶和技術人中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參與建設過程的監督檢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現。五是把好竣工驗收審計關。工程完工后,辦公室應依據有關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及驗收評分標準,及時組織由設計、質檢、監理、管理等單位人員組成的驗收小組進行初驗,并填好驗收卡,簽字后存檔備案。四、后期管理工程建成后,由村委會負責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做好道路的管理維護工作。第六章 效益分18、析一、經濟效益分析該項目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1300人,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民生產、生活的積極性,改善了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使當地茶、竹等沿線優勢農產品銷售變得更加暢通快捷,促進了農民增收,提高了山區產品的價值,可實現人均增收300元左右。二、社會效益分析該項目的實施,可極大鼓舞當地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斗志和決心,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可以加強山村農民與城鎮的聯系與交流,促進農民素質提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三、生態效益分析項目建成后,可大幅度減少灰塵、泥濘污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保護環境的良好效益。第七章 環境保護 一、工程特點19、本項目公路所處地形復雜,部分路段高填深挖,挖方多為石質,增加了工程造價與施工難度,防護工程量也較大,因此,道路施工時應選擇資質高、素質好的施工隊伍,尤其是石方爆破。同時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特別是注意和加強不良地質地段的施工質量與防護措施。沿線資源豐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這些自然條件對工程建設是有利的,但該區域夏雨時間長,暴雨塌方等災害常有發生,對工程施工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施工現場地處河岸,地形條件對施工不利,應針對雨情、旱情及地形條件合理組織與安排施工計劃。二、環境影響因素項目的建設建成為該區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促進了沿線區域的資源開發,刺激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有利于沿20、線土地資源進一步利用與開發,帶動該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霍山縣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致富。但公路建設不可避免對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環境、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公路修建不可避免的侵占林地及耕地。公路建設帶來的拆遷,導致沿線的社區劃分、人口分布、勞動者就業狀況的變化。公路建設時期,施工機械的使用,大量的開挖,勢必破壞山體的自然結構,干擾水循環,從而改變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影響其生長規模。公路運營時期,汽車噪音及排放的尾氣,洗車污水帶來的土壤鉛污染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動植物棲息、植物生長的環境。三、對策和措施 1、項目規劃、設計階段的環保對策從21、環保角度考慮,該段公路的方案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以確保將工程建設對沿線自然和社會環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路線方案應盡量做到:(1)少占經濟林地,盡量占用難以利用的荒山、荒地。(2)避開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小區。(3)盡量減少拆遷數量。2、公路工程設計中的環保設計公路環境保護設計是公路項目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給予高度重視。公路環境保護設計的主要內容有:第一,對噪音的防護措施;第二,對水土資源的保護措施;第三,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措施;第四,防止空氣污染設計;第五,綠化美化路容設計等。在具體工程設計中應注意:(1)在人口稠密區應重視隔音防噪工程設計;(2)重視路基、路面排水及防護工程設22、計;排水設施能防止對邊坡的沖刷,防止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3)在人口稠密區應為車輛、農機設置好平交道口,以免給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4)合理進行縱坡設計,控制坡度,降低汽車爬坡的廢氣排放量;(5)綠化對保護環境、美化環境、隔音防噪、防止水土流失,保證路基穩定,保護自然生態,創造舒適優美的自然環境都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應將公路綠化工程設計作為一項綜合設計項目,必須完善綠化工程具體設計內容。(6)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為了盡量少占耕地及山地,應經過必要的經濟技術比較,設置擋土墻、護坡等,以減少占地面積,節約土地資源。3、公路施工期間的環境影響及措施(1)本項目為23、新建大陸,高填深挖會對植被和山體產生一定的切割。因此,在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對植被和山體的破壞。(2)由于路線路基土石方填挖相差較大,應集中棄土。嚴禁亂挖亂棄,破壞自然生態。(3)隨著工程的進展,應及時對山體開挖區和高填路段進行防護和綠化,以免雨季來臨時遭嚴重破埡。4、公路營運期間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策公路營運期間,汽車廢氣排放會對沿線環境造成局部污染,汽車噪音也將干擾沿線群眾的生活,應視交通量、人口密度、污染程度以及環境條件分別采取綠化、種植林帶、搬遷個別住戶,這樣可以減少廢氣和噪聲的影響并兼有美化環境的功能。在營運期間還應有計劃進行環境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八章 結論霍山縣單龍寺鄉老河灣公路工程項目實施以后,能有效解決當地群眾出行難問題,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不僅有利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也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促進社會穩定。可見,該項目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