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林國際酒店C座酒店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3098
2022-10-24
13頁
59.04KB
1、朝林國際酒店C座酒店 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審批:2010年12月10日朝林國際酒店工程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準備2四、施工安排3五、施工方法4六、質量標準6七、其它各項要求7一、編制依據1.1 朝林國際酒店C座酒店工程結構施工圖紙和建筑圖紙1.2 朝林國際酒店C座酒店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3 施工規范和規程序號規范和規程編號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建筑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DBJ01-26-20034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695-20095建筑2、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二、工程概況朝林國際酒店工程用地34712.6,地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西臨天寶東路,南臨榮京西街。南北長225m,東西寬157m,總建筑面積183194.92,其中C座總建筑面積47477.77?,F在正在結構施工0.00以下結構,準備在春節前完成地下結構施工,地下室外墻采用4mm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1-18軸/A軸地下二層頂板以上為50mm厚膨脹聚苯板)做防水保護層。回填土標高從室外地坪至平均的槽底標高-9.7m,總深度約9.2米,室外地坪標高平均-0.5 m。肥3、槽靠結構墻面1m寬范圍內回填2:8灰土(自行車坡道和吊裝孔底板及周邊2m范圍以下為3:7灰土),以外部分回填素土?;靥罨彝量偡搅考s2600立方米,肥槽部位素土量約4000立方米。三、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3.1.1 回填土施工隊伍進場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工作,同時組織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的進場教育。3.1.2 各部門緊密配合生產部門做好創造回填土的條件,肥槽及基坑槽底雜物清理干凈;坑內的積水、冰塊、雜物要排除干凈,有用的材料要倒運至槽上口碼放整齊。3.1.3 找好回填土的土源,并要具備篩土和拌制灰土的條件,檢查回填土的質量是否滿足要求,放射性檢測是否合格。3.1.4 做好4、回填密度試驗測量器材的準備工作。3.1.5安排測量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測出回填面標高控制點并作出標記,嚴格控制回填厚度和高度。3.1.6 做好回填密度試驗的取點平面圖和試驗記錄表格。3.2 機具的準備 表1序號名 稱規 格單 位數量備注1蛙式打夯機臺62電動沖擊夯臺23小型挖掘機臺14裝載機30臺1向肥槽內下土5手推車輛106篩子孔徑(4060 mm)個2用8鋼筋編網焊5m*4m7鋼尺5把18鐵鍬把209水準儀臺110量灰斗個211小白線Kg53.3 材料準備 3.3.1 回填土量約6600m3。素土采用外運土,由開挖土方的單位提供,不得含有雜質,且必須全部過篩。對回填土含水率及干密度進行測試5、。用50mm篩子過篩控制粒徑,含水率應符合規定。使用灰土的部位摻合的石灰使用前應充分熟化過篩,不得含有粒經大于5mm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過多水分。 3.4試驗與檢驗3.4.1 土方正式回填前,取1520kg土樣送至試驗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并確定土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作為控制回填土質量指標。3.4.2回填取樣按不大于500平方米取一點進行取樣試驗,肥槽按不長于20米取一點。 四、施工安排4.1施工順序及時間安排本工程的土方回填工作準備根據工程的進展情況分批進行,根據結構施工需要,北側自行車坡道和南側吊裝口底板部位的肥槽回填在其地下二層外墻拆模后,及時施工外墻防水層,隱蔽驗收合格后及進行此6、處回填土給其底板創造條件。其它部分待地下結構和汽車坡道結構完成后進行回填。時間安排上從2010年12月20日開始進行自行車坡道底板處肥槽回填,5天內完成;從2011年1月10日開始進行南側吊裝口底板處肥槽回填,5天內完成;從2011年2月18日開始其它部位肥槽回填土,20天內完成。由于預留工作面較小,肥槽寬度較小,無法展開大面積機械施工,故肥槽回填均采用裝載機運土向槽內倒土,工作面由人工進行倒運、整平,采用蛙式打夯機分層夯實。由于自行車坡道和吊裝口處先回填,在施工時要向未回填部位放坡,成階梯段由下向上分層回填夯實。自行車坡道、汽車坡道頂上回填土全部采用機械運土、平整、夯實,人工做輔助配合,進行7、局部的運土、平整和邊角的夯實?;靥畹耐亮虾突彝猎谕练降拇娣诺赝瓿蛇^篩和灰土的拌合,由一臺中型挖掘機和四名工人完成土方的過篩,灰土的拌合工作。4.2勞動力準備為了優質高效地組織好工程施工,必須合理安排施工人員,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應具備以下數量的施工人員:管理人員:2人;灰土拌合人員:4人;人工平土人員15人;夯實人員:15人;機械司機:2人。五、施工方法5.1工藝流程:基坑底地坪清理檢驗土質(過篩)拌合灰土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回填下一步。5.2回填土5.2.1 施工方法1)填土前將散落的松散土、砂漿、石子、建筑垃圾等雜物清除干凈。將積水、積雪清除,冰塊鑿除,經驗收合格后方可8、回填。2)土源運輸:由邊坡上用裝載機將土料放至坑內。下料時,基坑內不得有人進行任何作業,確保施工的安全。土料一次不能下得太多,將鄰近的范圍平至規定的厚度即可。基坑內由工人用小車將堆積的土向兩側倒運。3)在土料場過篩用8的鋼筋編制焊接一個4米寬5米高的大篩子,用8#槽鋼做邊框,網眼尺寸5050,用小型的挖掘機篩土,拌制灰土用人工撒灰,機械翻拌的方式。篩后的土和拌好的灰土若當天沒有用完,必須用雙層草被覆蓋,以防受凍。4)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9、潤濕等措施?,F場含水量測定方法:以手捏緊后,松手土不散,易變形而不擠出,拋在地上即呈碎裂為合適。5)局部如回填的灰土拌合時應嚴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時必須均勻一致,至少翻拌兩次,拌和好的灰土應該顏色一致。6)回填前,施工人員在墻體上放回填土高度控制線,每層為200250mm;采用壓路機時鋪土厚度為250300mm,合格后方可回填。7)回填土分層鋪攤,大面的回填土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和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局部較狹窄不能用機夯處用振動沖擊夯分層夯實。機械打夯時每層鋪土厚度為20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采用振動壓路機時鋪土厚度為2503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8)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10、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連接,縱橫交叉,防止漏壓或漏夯,嚴禁使用“水夯“法。長寬比較大時,分段進行回填,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對于陰陽角等打夯機易漏夯的邊角部位,要加強檢查,不得漏夯。9)局部采用人工夯填土時,要兩人扶夯,舉高不小于0.5m,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一遍夯與前一遍夯要縱橫交叉,先夯四邊,再夯中間,每層打夯不小于三遍。10)回填全部完成后,表面應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11)回填土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土時應從每段的地勢最低的部位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至下而上的鋪填。深淺坑相連時,應先填深坑,相平后11、與淺坑全面分層填夯。12)回填土每層夯實后,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鋪上一層土。中間每層頂面必須清理干凈方可繼續回填,填土全部完成后,在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規定標高的地方,及時補土夯實。13)對于穿外墻的管道要先用人工在管子周圍0.5m范圍用細砂或中砂同時夯填,直至填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機械夯填。5.2.2 回填土試驗1) 回填土試驗取樣方法回填土采用環刀法,每段每層進行檢驗,取樣部位在夯實層下半部(至每層表面以下2/3處)。2) 試驗合格的判定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應有90%以上符合設計要求,其余10%的12、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得集中,壓實系數0.94。3) 回填土取樣的規定肥槽不大于50米不少于1個取樣點。5.2.3本工程回填趕在冬期施工,施工時通過對現場土源用塑料布加草被覆蓋,防止原料土受凍,影響回填的質量。六、質量標準6.1 回填土料的質量控制需符合設計要求。6.2 回填土和砂石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6.3 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或用小輕便觸探儀直接通過錘擊數來檢驗干密度和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6.6 回填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夯(壓)13、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不應集中。6.7 純砂檢查點的干砂質量密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6.8 級配砂石的配料正確,拌合均勻,虛鋪厚度符合規定,夯壓密實。6.9 在現場采用環刀法進行取樣測定回填土的干密度。取樣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至每層表面以下2/3處)。6.10回填施工的標高、壓實程度應符合表2規定: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2項目名稱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主控項目標高-50水準儀分層壓實系數0.94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分層厚度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和直觀鑒別表14、面平整度20靠尺或水準儀6.12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2)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造成回填土下沉。所以每一層回填后都必須通過項目部質檢員和臨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下一步。3) 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壓實。七、其它各項要求7.1 組織管理項目部人員保證每天由技術、生產專職管理人員組織施工,確保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目標的實現。7.2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2.1 施工前,工長應做好安全15、技術交底。7.2.2 對每道工序進行旁站,嚴格控制每道工序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不符合標準的絕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7.2.3 回填土工程主要嚴格控制防水保護層的成品保護,基坑周邊防水層有的還沒有保護層,施工中一定要注意保護。7.2.4 對灰土的拌合、虛鋪厚度、分層留槎接槎的位置經常抽檢,不符合要求的當即責令糾正。7.2.5 回填土料應當日鋪填夯實,入槽的土,不得隔日夯打。7.3 技術保證措施7.3.1 土方正式回填前,取土樣送至試驗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并確定土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作為控制回填土質量指標。7.3.2 回填土施工過程中,現場試驗人員負責回填土干密度試驗取樣及送檢,同時填寫試16、驗記錄。試驗結果出來后,立即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現場技術部門,對試驗合格的土層,方可允許繼續回填。對試驗不合格的土層,必須重新壓實,并再次試驗,直至合格。 7.3.3 在回填土時,分段填夯的部位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7.4 冬季回填施工技術措施7.4.1 土方回填土施工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并應連續施工。7.4.2 所有工地道路及施工現場做好防滑措施,派專人進行現場巡視,對冰雪等進行及時清理。7.4.3 土源采用未經受凍的土回填。7.4.4 所有回填土施工應連續進行并應夯實,當采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cm。7.4.5 施工中注意天氣變化,若有雪天,能夠及時17、夯完已填土層及時覆蓋,回填的原料土也必須覆蓋。7.4.6 當有大風天氣時堆土場應及時覆蓋,避免揚塵。7.4.7 回填前基槽內不得有冰雪,并將表面清理干凈。7.4.8 有凍塊的土或過篩后又嚴重受凍的土不得用于回填。7.4.9 在雪天不進行回填土的施工,并將已回填的覆蓋,雪停后及時除雪。7.4.10已經完成的回填土若具備澆筑混凝土的條件的應及時澆筑混凝土面墊層。7.5 安全措施7.5.1 正式施工前,檢查邊坡是否有松動、裂縫、空鼓的噴錨護壁砸掉現象。 運土的汽車和土方的堆載不得距槽邊過近,至少應離開2米以上。7.5.3 場內按各階段施工情況在進出口和危險區掛宣傳畫、色標、標牌及標語,各種防護部位防18、護到位,標牌應掛齊全。7.5.4 參加回填土施工的所有人員,入場進行施工時應進行回填專項技術交底及安全注意事項的交底。7.5.5 現場施工照明應有足夠的亮度,現場架設的照明線路及安裝各種電器設備,必須由正式電工操作,非電工人員不準操作。7.5.6 對于施工現場要害部位及成品保護工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把責任落實到人,根據現場實行情況,采取減少出入口分片控制出入人員。7.5.7 打夯機必須有專職人員操作,每臺打夯機由兩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看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打夯機跨越。戴好絕緣手套。打夯機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好絕緣鞋,戴安全帽。 7.19、5.8 隨機電源線應保持34m余量,發現電纜線扭結、纏繞、破裂時及時斷電,停止作業、馬上修理。7.5.9 夜間照明應設流動箱,不可用燈直接連電箱,流動箱專職專用。7.5.10 用坡道下料時基坑內嚴禁有人。7.5.11 肥槽土方回填時,基坑頂部做好防護;基坑四周的防護欄,不得拆除。檢修坡道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7.5.12 夯機工作完后,斷電鎖好電閘箱,放在干燥、防潮處保管。 塔吊施工必須配備專職信號工定班。7.5.14 加強對全體職工的環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產生。7.5.15 用手推車運土時,應先平整好道路,卸土回填,不得放手讓手推車自動翻轉。7.5.16 在進行溜槽施工時20、,應間隔進行施工,上部施工時下部停止,保持聯絡暢通。 7.5.17 每天操作人員下基坑操作前,必須設專人檢查一下土料坡道的安全情況,確認沒有安全問題方可進行作業。7.6 環保措施7.6.1 往現場運輸土的所有車輛必須有覆蓋設施,不可揚塵,不可遺灑,運土車出現場時須清理,不得帶土入路。項目部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車輛必須馬上糾正,否則停止該車輛運輸。7.6.2 運輸回填土的車輛離開現場前必須清理干凈,滿足城市環衛的要求,對車輪和車廂附著的土必須用掃帚清掃干凈,在洗車池清洗,由項目部專人負責檢查后,方可離開現場。7.6.3 回填土堆放必須由項目部統一規劃,不可隨便占用臨時道路,影響現場車輛的通行。7.6.4 對現場及大門以外的道路進行清掃,保持現場環境整潔。7.6.5 搞好門前衛生“三包”,加大清掃人力,隨時檢查運土車沿途遺撒情況,隨時清理。填土料進場后遇風天進行覆蓋,防止風吹揚塵。7.6.6 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注意擾民和民擾,夜間施工不要超過22點。7.7 成品保護措施7.7.1 填夯土方時對已作好的水、電管路等要妥善保護,打夯機要注意保護混凝土梁、墻等構件的楞、角等。尤其是出戶管等。7.7.2 做完的土層表面及時鏟修平整,不得用水浸泡。7.7.3 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進行保護,填運時不得撞碰,并應定期復測和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