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始發井~車公廟站盾構區間洞門鑿除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3206
2022-10-24
10頁
37.04KB
1、一、工程概況車紅【盾構始發井車公廟站】盾構區間呈東西走向,線路基本位于白石路和深南大道下方。施工時從大里程往小里程方向掘進,右線掘進起點里程k6+927.695,終點里程k3+424.002,線路全長3503.693m;左線掘進起點里程k6+923.256,終點里程k3+424.010,線路全長3499.246m.線路最小曲線半徑800m,線間距1337.6m;隧道最大縱坡28,最小縱坡4,隧道埋深4.028.65m。二、洞門端頭土體加固因盾構進出洞洞門外土體多為軟弱含水的土層,若不提前加固處理極易坍方或流失,造成地面塌陷,甚至使盾構失去控制,為確保施工安全,必須對洞門外土體進行加固處理。2.2、1地基加固方法端頭井位置地層上部為殘積可(硬)塑狀粘土層,采取高壓旋噴樁進行加固。加固后的土體,應有良好的均勻性、自立性、止水性,其無側限抗壓強度qu0.8MPa,滲透系數1.010-6cm/sec。2.2地基加固范圍經計算和同類型工程施工經驗,加固范圍為:盾構始發:加固長度一般為10m,加固寬度為盾構外徑兩側3m和頂部3m、底部2m。盾構到達:加固長度一般為10m,加固寬度為盾構外徑兩側3m和頂部3m、底部2m。2.3地基加固檢驗對加固區的樁體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檢驗。加固注漿結束28天后進行,樁體的質量檢驗數量均為其施工總數量的25,且不少于3孔(在樁徑1/4處,樁頭至樁長2/3長度范圍內垂3、直取芯)。三、洞門鑿除前準備工作洞門鑿除是盾構進、出洞的關鍵工序之一,其施工的質量、安全等因素影響到了盾構施工能否順利進行。雖然,洞門鑿除工序簡單,但其安全隱患較多、難度較大,鑿出時經常會發生沙涌、涌水等現象。1、成立監測小組,負責洞門破除的監測。派專人全程跟蹤洞門破除施工,一旦發現洞門存在變形、漏水等情況,暫停施工并及時上報給相關負責人。負責人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2、準備好滿足鑿除作業的施工機具,并取得廠家的合格保證,做到材料可控。3、準備擁有完成洞門鑿除作業的組織與勞動力資源,該作業人員應具有鑿除施工的相關經驗,良好的安全意識及集體觀念,確保人員可控。4、在洞門鑿除前,確保4、洞門端土體加固效果滿足設計要求,且按照要求施工了水平探孔,探測加固施工完成后的掌子面土體穩定情況。5、對所有參與洞門鑿除施工的人員做好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方面的培訓工作。四、 洞門鑿除施工方案4.1洞門鑿除措施1)洞門鑿除采用人工高壓風鎬,洞門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鑿除前應打水平探孔,探孔主要分布在盾構范圍邊緣處,上半圓布置孔數宜少,下半圓孔數宜多,孔深不宜過深,穿透地下連續墻即可,以便確認地下連續墻與咬合樁之間的隔水情況,若發生透水現象,需采取封堵加固等措施,確保始發時無地下水作業。水平探孔布置圖如下圖所示:水平探孔位置2) 外層鑿除工作先上部后下部。鋼筋及預埋件割除須徹底,以保證預留門洞的直徑。5、3) 若探孔無明顯的滲漏水、泥情況,則應迅速鑿除剩余砼。鑿除鋼筋砼順序為從上而下,先鑿除洞圈內所有砼,再割除所有鋼筋,砼鑿除順序為由上而下,鋼筋割斷順序為由下而上。砼及鋼筋清理掉后,盾構機方可始發。4) 洞門鑿除平臺用腳手架搭設。腳手架采用48鋼管,高度6.8m(含頂部1.2 m護欄),設置5道豎撐,5道橫撐,間距均為1.8m,寬度1.0m。腳手架需下部墊實,腳手架側面須用斜撐將其撐實,正面與盾構機撐實。上人橫撐上面均鋪設木板,并與橫撐固定。腳手架具體搭設如下圖所示:腳手架搭設示意圖4.2施工方法首先,在檢查端頭土體加固滿足要求后并在盾構始發掘進前,利用風鎬對洞門進行破除,鑿除地下連續墻厚度為6、800mm,并將外露的鋼筋全部割除取出,在風鎬不能鑿除的地段采用人工破除。其次,在盾構刀盤進入洞門密封后,利用已經搭設的腳手架人工自下而上鑿除剩余洞門砼,并將大于250mm的砼塊及第二層鋼筋全部取出。盾構機及時抵攏掌子面,防止洞門坍塌。洞門鑿除如下圖:洞門鑿除示意圖洞門鑿除作業順序:洞門鑿除工藝流程示意圖4.3、洞門鑿除注意事項1)洞門鑿除必須在端頭土體檢查合格后進行,特別是當土體滲透性達不到要求時,需要利用洞門進行注漿處理至合格。2)在鑿除洞門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小振動,避免沿連續墻壁出現涌泥砂通道。3)在鑿除過程中,大于250mm砼塊以及所有的鋼筋都必須取出,鋼筋割除的范圍要確保滿足盾構刀盤7、順利通過。4)在第二次鑿除過程中,必須在通風、照明、人力配備上滿足要求,盡快完成洞門鑿除,避免掌子面長時間的暴露。5)在施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掌子面的情況,遇到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盲目施工。6)在鑿除完畢后,盾構機要及時貫入將掌子面支撐,避免端頭土體失穩。五、人員設備安排5.1勞動力配置序號工種職責人數1生產經理負責工程總體安排12值班調度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負責勞動力安排13值班工程師負責現場技術指導和管理24安全員負責現場施工安全工作15鑿巖工負責洞門鑿除66鉆孔工負責水平探孔鉆孔工作27普工輔助洞門鑿除工作和文明施工45.2設備材料序號設備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空壓機臺12風鎬臺33割槍把18、4鐵楸把3548mm鋼管米300相應扣件6木楔子個若干探孔應急物資7水平50mm鉆機臺1相應設備六、安全施工措施1、腳手架其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定和具有產品合格證,構造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安裝作業必須由訓練有素的專業架子工負責完成。2、搭設腳手架時避免在搭設過程中偏斜和傾倒。3、對地表、圍護結構變形實施監測反饋。4、起重安裝作業前應清除工地所經道路的障礙物,做到工地整潔、道路暢通。5、起吊作業時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做到“十不吊”,吊機停止作業時,應安全制動,收緊吊鉤和鋼絲繩。6、起吊重物時,吊具應捆扎牢固,以防滑脫。7、為確保鑿除連續墻期間安全,連續墻鑿除前,現場必須準備準備好砂袋、9、水泵、水管、方木、風炮等應急物質和工具,以便發生意外時可及時封閉作業面。8、對各施工、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及操作規程教育。各施工操作人員未經安全培訓教育不得上崗,對特種作業必須持證上崗。施工人員佩戴好各類防護用具。9、做好用電安全教育,照明設備必須按規定配置有效的安全保證裝置。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10、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火等安全工作,現場氣割作業要按有關規定辦理相應的動火手續,并設置滅火器材以防萬一。11、施工過程中,一旦與其他施工項目(反力架的吊裝、盾構機移位等)有沖突時,立即停止洞門鑿除施工,并將施工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七、質量保證措施1、操作人員統一進行崗前10、現場交底,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做到標準化規范作業。2、所有施工操作過程必須嚴格按交底進行,未明確之處請及時與交底人聯系,禁止盲目施工。3、腳手架搭設時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4、洞門范圍內的玻璃纖維筋切除完全,不能有個別未完全切除掉的玻璃纖維筋留在洞門口。5、鑿除掌子面應平整,鑿除厚度滿足要求。6、打孔時注意觀察掌子面漏水情況,防止噴涌。八、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施工機械擺設整齊,機身整潔,標識編號明顯清楚,安全裝置靈活有效,操作現場內外干凈,操作方便。2、現場生產用電線路符合安全用電規程,線路電桿排列整齊牢固,線路無吊掛物。3、工地應嚴格遵守文明施工規定,并教11、育員工自覺遵守城市環保、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做文明員工。4、破除碴土及鋼筋應及時進行清理。5、做好施工現場的防塵和降塵工作。6、下班后及時清運渣土、垃圾,對現場進行徹底清掃,不留死角,做好施工中的環境保護工作。九、應急預案9.1應急救援小組組 長:潘明亮副組長: 陳慧超 閆謀權 馮知明成 員:楊均 張磊 陶輝詩 趙書平 蘭俊濤 鄧樹嘉 沈亮 吳建宏 陳敏 李政 何列等 9.2應急救援小組職責組長職責:接到報告,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應急人員對事件按緊急預案進行處理。分析突發事件發展變化情況,采取有效的緊急措施,控制事件蔓延發展。組織現場工作人員對事件進行調查和分析,查找事件原因,并作出應對措施,以免12、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組織應急所需,滿足現場應急需求,與企業外應急響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組織本單位的相關人員對危險源進行評估,進入應急狀態,開展工作。組員職責:(1)熟悉掌握本標段的疏散道路、消防設施、醫療器材、應急材料的位置,并可以熟練使用。(2)加強平時的事故處理訓練,掌握各種事故的處理措施。(3)發現險情后迅速做出反應,報告組長事故部位、類型及事故程度。(4)在組長的指揮下,綜合考慮現場情況,對不同部位的人員、物資等組織不同疏散路線。(5)貫徹救人重于一切的原則,組織人力和工具,以最快速度將被困人員搶救出來。(6)引導救護車進入現場,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搶救,及13、時把傷員送到附近醫院。(7)在事故現場劃定臨時警戒線,維持秩序,疏導交通,遣散圍觀人員,保證救援道路的暢通。9.3應急保障措施事故發生后迅速到達現場的保證措施(1)事故發生后,必須以最快捷的方式(電話或傳真)向安全質量部報告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并簡明扼要說明現場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以及正在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2)安全質量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應急響應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組長或副組長按本預案規定迅速組成小組。(3)辦公室按預案規定迅速組織車輛送各有單位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事故應急工作程序(1)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立即投入運作,組長和各成員應迅速到位履行各自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預案;(2)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工要積極采取應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事故發生后,現場管理人員要指揮危險設施、設備或作業活動停止運行,并與關鍵崗位人員配合,指揮危險源現場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同時,安排救治受傷人員并尋找失蹤人員;(4)醫療衛生單位、消防單位未到達之前,事故現場管理人員直接就地組織人員參與救護工作,并撥打醫院急救電話120進行求助;(5)在事故緊急狀態結束后,安排恢復受事故影響的施工生產活動的正常秩序。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0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