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國際小區(qū)項目住宅工程防雷接地專項施工方案 (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3216
2022-10-24
14頁
54.04KB
1、防雷接地專項施工方案 一、總則1.1編制依據(jù)1、東城國際小區(qū)項目工程(二標段)全套施工圖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GB50303-2002)3、建筑物、構筑物防雷設施安裝圖集(03D501-14)1.2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東城國際小區(qū)項目工程(二標段)防雷接地系統(tǒng)工程。1.3工程概況1.3.1項目簡況序號項目內(nèi) 容1工程名稱東城國際(二標段)2工程地址重慶巴南區(qū)界石鎮(zhèn)桂花村石美大道巴南區(qū)界石組團T06-1-02地塊3建設規(guī)模約43900平方米;-1;20 F 、-1;/23F4建設單位5勘察單位6設計單位7監(jiān)理單位8施工單位9承包方式采用總承包管理責任制,由投標人對分包單位進行總體協(xié)2、調(diào)管理10施工承包范圍按施工承包合同范圍11工期目標530天日歷工期12質(zhì)量目標一次驗收合格13安全文明目標合格14開工日期以合同約定及開工報告為準15完工日期以合同約定及開工報告為準16設計范圍及內(nèi)容1、本工程設計范圍包括:建筑、結(jié)構、給排水、電氣、通風空調(diào)等專業(yè)設計及工程概算。2、建筑室內(nèi)、外設計內(nèi)容:本工程室外景觀及室內(nèi)二次精裝設計,外墻裝修深化設計及鋼構等由建設單位另行委托。1.3.2設計概況1.3.2.1本標段總建筑面積43900,分別由2#、3#塔樓和1#、2#商業(yè)裙房及地下車庫組成,其中地下1層,地上20和23層,商業(yè)裙房2層,地下層設有設備房和停車庫;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結(jié)3、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住宅為丙類、商業(yè)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建筑結(jié)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屬二類高層建筑,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1.3.2.2防雷設計說明(1)、本工程為二類高層,其年雷擊次數(shù)經(jīng)計算為0.1462次/a,根據(jù)規(guī)范及當?shù)貧夂驐l件本工程按二類防雷設防;沿外墻外表面或屋檐邊垂直面上明敷12熱鍍鋅圓鋼,裝高不小于150mm,屋面板上采用熱鍍鋅扁鋼25x4暗敷,暗敷埋深小于20mm,接閃帶形成不大于10x10m或12x8m的網(wǎng)狀,所有高出屋面接閃帶的金屬構件(如金屬欄桿,燈具,裝飾用金屬百葉、金屬水管、金屬構架、安裝金屬構架等)應就近與接閃帶形成可靠電氣連接,具體做4、法可參照國標03D501-3;屋頂金屬水管與接閃帶焊接,間距不超過10m,煙囪頂部接閃帶與屋面接閃帶焊接通,圓鋼接閃帶支架1米一根,拐彎處0.5米一根,30m以上的超出屋面的陽臺、露臺采用25x4熱鍍鋅扁鋼在其欄桿頂部暗裝不大于10x10m或12x8m的接閃網(wǎng)格,并與引下線焊接,和屋頂防雷裝置形成電氣通路。(2)、防側(cè)擊雷措施:外墻上面積較大的金屬物如金屬門窗、陽臺金屬欄桿、空調(diào)金屬遮板等焊接,作法見國標03D501-2- 43、44、45頁。(3)、利用不少于十根柱內(nèi)4X10或者2X16主筋上下焊連貫通作為引下線,其上下端分別與屋頂接閃帶和水平接地裝置焊接形成電氣通路。防雷引下線間距小于185、m。(4)、外墻內(nèi)、外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底端,應與防雷裝置等電位連接。(5)、電氣人員應在土建施工時密切與土建人員配合,作好預埋件的處理。1.3.2.3接地說明(1)、本建筑采用聯(lián)合接地系統(tǒng),接地電阻R1歐。(2)、垂直接地極可利用地下深度大于2.5m的樁筋;水平接地體可利用埋深不小于800mm的2根10以上地梁鋼筋,否則用40X4熱鍍鋅扁鋼(埋深800mm)按本圖所示連成可靠接地網(wǎng),并形成良好電氣通路。40X4熱鍍鋅扁鋼須用素混凝土墩保護。(3)、水平接地體在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處埋深不小于1m。(4)、本建筑的接地網(wǎng)需與臨近建筑的接地網(wǎng)可靠連接,形成良好電氣通路。(5)、在6、建筑物周邊引下線柱之室外側(cè),距一層地面1M處預埋-100X100X6鋼板與引下線鋼筋焊接連通作接地檢測點。(6)、進出建筑物金屬管道,電纜金屬外皮線均應可靠接地。(7)接地裝置做法:a、防雷引下線:利用不少于10根柱內(nèi)或剪力墻內(nèi)2X16以上主筋從下(基礎)至上(屋頂接閃帶)焊接連通.b、電梯井道接地點 利用兩根16以上剪力墻筋從下至上焊接連通,從底層起,每隔二層底邊距地0.5m處焊出100X100X6接地鋼板.c、 電井接地點利用兩根16以上剪力墻筋從下(基礎)至底層井道距地0.5m焊出100X100X6接地鋼板,再焊接一條40X4鍍鋅扁鋼,并在井道中通長敷設. (8)、過伸縮縫的防雷接地裝置7、均需設置相應的補償裝置。1.3.2.4項目組成如下:(以審定的施工圖為準)序號工程名稱建筑面積()結(jié)構形式層數(shù)建筑總高(M)設計標高12號樓工程22200框剪23F69.300.000=333.3023號樓工程21700框剪20F60.300.000=331.40二、施工準備2.1 材料要求:2.1.1 主材鋼材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材料,材質(zhì)及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應按設計要求采用熱鍍鋅材料,產(chǎn)品應有材質(zhì)檢驗證明及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2.1.2 輔材有焊條、氧氣、乙炔、瀝青漆,混凝土支架,預埋鐵件,水泥等。2.2 主要工機具:2.2.1 常用電工工具:焊機、切割機、磨光機等。2.2.2 線墜、卷尺、8、繩、粉線袋、絞磨(或倒鏈)、緊線器、電錘、沖擊鉆、電焊機、電焊工具等。2.3 作業(yè)條件:2.3.1 土建專業(yè)已具備地下敷設接地裝置的條件。2.3.2 按設計位置清理好場地。2.3.3 避雷網(wǎng)安裝作業(yè)條件:2.3.3.1 接地體與引下線必須做完。2.3.3.2 屋面避雷利用主筋作引下線,需鋼筋綁扎完畢后按照圖紙所示位置進行預埋板的焊接。2.3.3.3 進行屋面避雷網(wǎng)安裝時,建筑物(或構筑物)有腳手架或爬梯達到能上人操作的條件。2.3.3.4 支架預制并安裝完畢。2.3.3.5 具備作業(yè)場地和垂直運輸條件。2.3.4 避雷針安裝作業(yè)條件:2.3.4.1 接地體及引下線必須做完。2.3.4.2 需要9、腳手架處,腳手架搭設完畢,并符合現(xiàn)場HSE要求。2.3.4.3 土建結(jié)構工程已完,并與結(jié)構施工配合做完預埋件。三、施工程序3.1安裝流程:接地體安裝接地干線敷設引下線明敷避雷網(wǎng)避雷帶或引下線暗敷3.2接地體安裝工藝:人工接地體(極)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3.2.1 人工接地體(極)的最小尺寸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本工程為2.5m一根。3.2.2 接地體的埋設深度其預部不應小于0.8m,具體高度根據(jù)各單元(棟)設計要求進行調(diào)整。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3.2.3 垂直接地體長度不應小于2.5m,其相互之間間距一般不應小于5m。3.2.4 接地體理設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設接地10、體時,應換土,并分層夯實。3.2.5 本項目采用火熔泥焊,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如下:3.2.5.1 鍍鋅扁鋼不小于其寬度的2倍,三面施焊,(當扁鋼寬度不同時,搭接長度以寬的為準),敷設前扁鋼需調(diào)直,煨彎不得過死,直線段上不應有明顯彎曲。3.2.5.2 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并應雙面施焊(當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以直徑大的為準)。3.2.5.3 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3.2.5.4 鍍鋅扁鋼與鍍鋅鋼管(或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cè)進行焊接外,還應直接將扁鋼本體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3.2.6 當接地線遇有白灰焦渣層而無法11、避開時,應用水泥砂漿全面保護。3.2.7 采用化學方法降低土壤電阻率時,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3.2.7.1 對金屬腐蝕性弱;3.2.7.2 水溶性成分含量低。3.2.8 所有金屬部件應鍍鋅。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法。3.3 人工接地體(極)安裝:3.3.1 接地體的加工:根據(jù)設計要求的數(shù)量,材料規(guī)格進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鋼管和角鋼切割,長度不應小于2.5m,如采用鋼管打入地下應根據(jù)土質(zhì)加工成一定的形狀,遇松軟土壤時,可切成斜面形,為了避免打入時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土質(zhì)很硬時,可將尖端加工成錐形,如選用角鋼時,應采用不小于40mm40mm4mm的角鋼,切割長度不應小于2.12、5m,角鋼的一端應加工成尖頭形狀詳,嚴格按照工程各單元(棟)的具體設計要求進行加工材料。3.3.2 挖溝:根據(jù)設計圖要求,對接地體(網(wǎng))的線路進行測量彈線,在此線路上挖掘深為0.81m,寬為0.5m的溝,溝上部稍寬,底部如有石子應清除。3.3.3 安裝接地體(極):溝挖好后,應立即安裝接地體和敷設接地扁鋼,防止土方坍塌。先將接地體放在溝的中心線上,打入地中,一般采用手錘打入,一人扶著接地體,一人用大錘敲打接地體頂部。為了防止將接鋼管或角鋼打劈,可加一護管帽套入接地管端,角鋼接地可采用短角鋼(約10cm)焊在接地角鋼一即可。使用手錘敲打接地體時要平穩(wěn),錘擊接地體正中,不得打偏,應與地面保持垂直,13、當接地體頂端距離地600mm時停止打入。3.3.4 接地體間的扁鋼敷設:扁鋼敷設前應調(diào)直,然后將扁鋼放置于溝內(nèi),依次將扁鋼與接地體用電焊(氣焊)焊接。扁鋼應側(cè)放而不可放平,側(cè)放時散流電阻較小。扁鋼與鋼管連接的位置距接地體最高點約100mm。焊接時應將扁鋼拉直,焊好后清除藥皮,先刷防銹漆再刷瀝青做防腐處理,并將接地線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夠的連接長度,以待使用。3.3.5 核驗接地體(線):接地體連接完畢后,應及時請質(zhì)檢部門、監(jiān)理方進行隱檢、接地體材質(zhì)、位置、焊接質(zhì)量,接地體(線)的截面規(guī)格等均應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要求,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分層夯實,最后,將接地電阻14、搖測數(shù)值填寫在隱蔽檢查記錄上。3.4 自然基礎接地體安裝:3.4.1 利用主鋼筋作避雷引下線。利用部分主軸作屋面避雷引下線,按設計圖尺寸位置要求,標好位置,確認土建專業(yè)在設計要求的主鋼筋(不少于2根)上已焊好預埋件(連接板),后應消除藥皮,并將兩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標記,以便于引出和檢查,應及時請質(zhì)檢部門進行隱檢,同時做好隱蔽工程記錄,此項工作需與土建配合,共同完成。3.5 接地干線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3.5.1 接地干線穿墻時,應加套管保護,跨越伸縮縫時,應做煨彎補償。3.5.2 本工程設計采用結(jié)構軸線主筋作為避雷引下線,利用土建專業(yè)在主筋距地0.5m處設置的預埋鋼板作為接地電阻測試板。采用815、6型暗盒裝入,同時加裝盒蓋并做上接地標記。3.5.3 接地干線跨越門口時應暗敷設于地面內(nèi)(做地面以前埋好)3.5.4 接地干線室內(nèi)安裝時距地面應不小于200mm,距墻面應不小于10mm,支持件應采用40mm4mm的扁鋼,尾端應制成燕尾狀,入孔深度與寬度各為50mm,總長度為70mm。支持件間的水平直線距離一般為1m,垂直部分為1.5m,轉(zhuǎn)彎部分為0.5m。可根據(jù)現(xiàn)場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diào)整。3.5.5 接地干線敷設應平直,轉(zhuǎn)角處接地干線彎曲中徑不得小于扁鋼厚度的2倍。3.5.6 接地干線刷防腐漆應均勻無遺漏。3.6 接地干線安裝:3.6.1 室外接地干線敷設:3.6.1.1 首先進行接地干線的調(diào)直16、測位、打眼、煨彎,并將斷接卡子及接地端子裝好。3.6.1.2 敷設前按設計要求的尺寸位置先挖溝。然后將扁鋼放平埋入。回填土應壓實但不需打夯,接地干線末端露出地面應不超過0.5m,以便接引地線。3.6.2 室內(nèi)接地干線明敷設:3.6.2.1 預留孔與埋設支持件:按設計要求尺寸位置,預留出接地線孔,預留孔的大小應比敷設接地干線的厚度、寬度各大出6m以上。其方法有以下三種:a 施工時可按上述要求尺寸截一段扁鋼預埋在墻壁內(nèi),當混凝土還未凝固時,抽動扁鋼以便待凝固后易于抽出。b 將扁鋼上包一層油毛氈或幾層牛皮紙后埋設在墻壁內(nèi),壩留孔距墻壁表面應為1520mm。c 保護套可用厚1mm以上鐵皮做成方形成圓17、形,大小應使接地線穿入時,每邊有6mm以上的空隙。3.6.2.2 支持件固定:根據(jù)設計要求先在磚墻(或加氣混凝土墻、空心磚墻)上確定坐標軸線位置,然后隨砌墻將預制成50mm50mm的方木樣板放火墻內(nèi),待墻砌好后將方木樣板剔出,然后將支持件放入孔內(nèi),同時灑水淋濕孔洞,再用水泥砂漿將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用。現(xiàn)澆混凝土墻上固定支架,先根據(jù)設計圖要求彈線定位、鉆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找平正,用水泥砂漿進行固定。3.6.2.3 明敷接地線的安裝要求:a 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并便于檢查。b 接地線應水平或垂直敷設,也可沿建筑物傾斜結(jié)構平行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情況;c 接地線沿18、建筑物墻壁水平敷設時,根據(jù)設計要求離地面應保持200mm的距離,接地線與建筑物墻壁間隙應不小于10mm。3.6.2.4 明敷接地線安裝:當支持件埋設完畢,水泥砂漿凝固后,可敷設墻上的接地線。將接地扁鋼沿墻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將扁鋼固定,經(jīng)過隔墻時穿跨預留孔,接地干線連接處應焊接牢固。末端預留或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3.7 避雷短針制作與安裝:3.7.1 避雷針制作與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3.7.1.1 規(guī)范要求所有金屬部件必須鍍鋅,具體材質(zhì)根據(jù)設計確認,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層。3.7.1.2 制作針尖時,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3.7.1.3 避雷針應垂直安裝牢固,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1000。19、3.7.1.4 焊縫處理應清除藥皮后刷防銹漆。3.7.1.5 避雷針一般采用圓鋼或鋼管制成,其直徑不應小于規(guī)范要求。3.8 支架安裝:3.8.1 支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8.1.1 角鋼支架應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鋼和圓鋼支架埋深不小于80mm。具體要求見各單元設計詳圖。3.8.1.2 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3.8.1.3 防雷裝置的各種支架頂部一般應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線支架其頂部應距墻面20mm。3.8.1.4 支架水平間距不大于1m;垂直間距不大于l.00m。各間距應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zhuǎn)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zhuǎn)角中心不大于250mm。3.8.20、1.5 支架應平直。水平度每2m為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為檢查段,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于10mm。3.8.1.6 支架等鐵件均應做防腐處理。3.8.2 支架安裝3.8.2.1 屋面避雷帶采用12圓鋼,先在兩端支架間拉直線,水平間距1.00m,然后將其它支座用砂漿找平找直。避雷網(wǎng)采用女兒墻支架固定,制作女兒墻時按照設計圖說明預留預埋鐵件(支持卡子),再將圓鋼固定于支持卡子上形成避雷網(wǎng)格。3.9 防雷引下線敷設3.9.1 防雷引下線暗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9.1.1利用主筋作暗敷引下線時,每條引下線不得少于二根16mm主筋。3.9.1.2 現(xiàn)澆混凝土內(nèi)敷設引21、下線不做防腐處理。具體焊接要求見前文所述。3.9.1.3 建筑物的金屬構件(如消防梯、煙囪的鐵爬梯等)可作為引下線,但所有金屬部件之間均應連成電氣通路。3.9.1.4 引下線應沿建筑的外墻敷設,從接閃器到接地體,引下線的敷設路徑,應盡可能短而直。根據(jù)建筑物的具體情況不可能直線引下時,也可以彎曲,但應注意彎曲開口處的距離不得等于或小于彎曲都線段實際長度的0.l倍。引下線也可以暗裝,但截面應加大一級,暗裝時還應注意墻內(nèi)其它金屬構件的距離。3.9.1.5 引下線的固定支點間距離不應大于2m,敷設引下線時應保一定松緊度。3.9.1.6 引下線應躲開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較易接觸到的地點,以免發(fā)生危險。322、.9.1.7 在易受機械損壞的地方、地上約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地線應加保護措施。3.9.2 防雷引下線暗敷設做法:3.9.2.1 首先將所需扁鋼(或圓鋼)用手錘(或鋼筋扳子)進行調(diào)直或種直。3.9.2.2 將已調(diào)整垂直度的引下線運到安裝地點,按設計要求隨建筑物引上,掛好。3.9.2.3 及時將引下線的下端與接地體焊接好,或與斷接卡子連接好。隨看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將引下線敷設于建筑物內(nèi)至屋頂為止。如需接頭則應進行焊接,焊接后應敲掉藥皮并刷防銹漆(現(xiàn)澆混凝土除外),并請有關人員進行隱檢驗收,做好記錄。3.9.2.4 利用主筋(直徑不少于 16mm)作引下線時,按設計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23、油漆作好標記,距室外地坪0.5m處焊好測試點,隨鋼筋逐層串聯(lián)焊接至頂層,焊接出一定長度的引下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做完后請有關人員進行隱檢,做好隱檢記錄。3.10 避雷網(wǎng)安裝:3.10.1 避雷網(wǎng)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3.10.1.1 避雷線應平直、牢固,不應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xiàn)象,距離建筑物應一致,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 1000。但全長不得超過10mm。3.10.1.2 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于90,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圓鋼直徑的10倍。3.10.1.3 避雷線如用扁鋼,截面不得小于48mm;如為圓鋼直徑不得小于8mm。3.10.1.4 焊接符合規(guī)范要求。3.10.1.5 遇有變形縫處24、應作煨管補償。3.10.2 避雷線安裝3.10.2.1 避雷線如為扁鋼,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錘調(diào)直;如為圓鋼,可將圓鋼放開一端固定在牢固地錨的夾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絞磨(或倒鏈)的夾具上,進行冷拉調(diào)直。3.10.2.2 將調(diào)直的避雷線運到安裝地點。3.10.2.3 將避雷線用大繩提升到頂部、順直,敷設、卡固、焊接連成一體,同引下線焊好、焊接處的藥皮應敲掉,進行局部調(diào)直后刷防銹漆及鉛油(或銀粉)。3.10.2.4 建筑物屋頂上有突出物,如金屬旗桿,透氣管、金屬天溝、鐵欄桿、爬梯、冷卻水塔、電視天線等,這些部位的金屬導體都必須與避雷網(wǎng)焊接成一體。頂層的煙囪應做避雷帶或避雷針。3.10.2.5 在建筑物的25、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3.10.2.6 避雷網(wǎng)分明網(wǎng)和暗網(wǎng)兩種,暗網(wǎng)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網(wǎng)格的密度應視建筑物的防雷等級而定,本工程按設計使用10m10m或12m8m的接閃網(wǎng)格。3.11 避雷帶的安裝:3.11.1 避雷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11.1.1 避雷帶一般采用的圓鋼直徑不小于12mm,扁鋼不小25mm4mm。3.11.1.2 避雷帶明敷設時,支架的高度為1020cm,其各支點的水平間距不應大于1m,轉(zhuǎn)交處為0.5m。3.11.2 避雷帶安裝程序:3.11.2.1 利用結(jié)構圈梁里的主筋或腰筋與預先準備好的約20cm的連接鋼筋頭焊接成一體,并與柱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3.12.226、.2 圈梁內(nèi)各點引出鋼筋頭,焊完后,用圓鋼(或扁鋼)敷設在四周,圈梁內(nèi)焊接好各點,并與周圍各引下線連接后形成環(huán)形。同時在建筑物外沿金屬門窗、金屬欄桿處甩出30cm長 12mm鍍鋅圓鋼備用。四、質(zhì)量標準4.1 保證項目:4.1.1 材料的質(zhì)量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工程接地電阻要求14.1.2 接至電氣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干線相連,嚴禁串聯(lián)連接。檢驗方法:實測或檢查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觀察檢查或檢查安裝記錄。4.2 基本項目:4.2.1 避雷針(網(wǎng))及其支持件安裝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外體垂直,避雷網(wǎng)規(guī)格尺寸和彎曲27、半徑正確;避雷針及支持件的制作質(zhì)量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實測或檢查安裝記錄。4.2.2 接地(接零)線敷設:4.2.2.1 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筑物變形縫有補償裝置,穿墻有保護管,油漆防腐完整。4.2.2.2 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檢驗方法:外觀觀察檢查。4.2.3 接地體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接地體埋設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隱蔽工程記錄齊全、準確。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記錄。4.3 允許偏差項目:4.3.1 搭接長度2b;圓鋼6D;圓鋼和扁鋼6D;注:b為扁鋼寬度;D為圓鋼直徑。4.3.2 扁鋼搭接焊接328、個棱邊,圓鋼焊接雙面。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和觀察檢查。五、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5.1 接地體:5.1.1 接地體埋深或間隔距離不夠。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5.1.2 焊接面不夠,藥皮處理不干凈,防腐處理不好,焊接面按質(zhì)量要求進行糾正,將藥皮敲凈,做好防腐處理。5.1.3 利用基礎、梁柱鋼筋搭接面積不夠,應嚴格按質(zhì)量要求做。5.2 支架安裝:5.2.1 支架松動,混凝土支座不穩(wěn)固。將支架松動的原因找出來,然后固定牢靠。5.2.2 支架間距(或預埋鐵件)間距不均勻,直線段不直,超出允許偏差。重新修改好間距,將直線段校正平直,不得超出允許偏差。5.2.3 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等缺陷現(xiàn)象。重新補焊,未允許29、出現(xiàn)上述缺陷。5.2.4 焊接處藥皮處理不干凈,漏刷防銹漆。應將焊接處藥皮處理干凈,補刷防銹漆。5.3 避雷網(wǎng)敷設5.3.1 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藥皮處理不干凈等現(xiàn)象。應按規(guī)范要求修補更改。5.3.2 防銹漆不均勻或有漏刷處,應刷均勻,漏刷處補好。5.3.3 避雷線不平直、超出允許偏差,調(diào)整后應橫平豎直,不得超出允許偏差。5.3.4 卡子螺絲松動,應及時將螺絲擰緊。5.3.5變形縫處未做補償處理,應補做;5.3.5 變形縫處未做補償處理,應補做。 5.4 避雷帶5.4.1 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等,應按規(guī)范要求修補更改。5.4.2 接地引線遺漏,應及時補30、上。 5.4.3 圈梁的接頭未焊,應進行補焊。 5.5 避雷短針制作與安裝5.5.1 焊接處不飽滿,焊藥處理不干凈,漏刷防銹漆。應及時予以補焊,將藥皮敲凈,刷上防銹漆。5.5.2 針體彎曲,安裝的垂直度超出允許偏差。應將針體重新調(diào)直,符合要求后再安裝。5.6 接地干線安裝5.6.1 扁鋼不平直,應重新進行調(diào)整。 5.6.2 接地端子漏墊彈簧墊,應及時補齊。5.6.3 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藥皮處理不干凈等現(xiàn)象。應按規(guī)范要求修補更改。5.7 其它注意事項5.7.1 漏刷防銹漆處,應及時補刷。5.7.2 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護距離不符合規(guī)定。其距離應大于3m,當小31、于3m時,應采取均壓措施或鋪設卵石或瀝青地。5.7.3 利用主筋作防雷引下線時,其焊接方法可采用壓力埋弧焊,對焊等;機械方法可采用冷擠壓,絲接等,但應采用12圓鋼跨接焊,具體方法根據(jù)土建專業(yè)設計要求。 六、質(zhì)量記錄6.1 鍍鋅扁鋼或圓鋼等材料的材質(zhì)證明及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 6.2 防雷及接地施工隱蔽工程記錄及接地電阻測試記錄齊全。 6.3 設計變更洽商記錄、竣工圖。 6.4 防雷接地分項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記錄。七、HSE管理 7.1注意事項a. 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著裝整齊,配備完整的PPE,高處作業(yè)必須系安全帶。b. 認真學習并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工藝要求中的有關規(guī)定,嚴禁違章作業(yè)。c. 認真執(zhí)32、行安全交底制度,每個施工人員應了解安全交底注意事項。 7.2 施工安全措施a. 嚴禁利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管道作為接地裝置的自然接地體。 b. 安裝獨立避雷針的接地線與電力接地網(wǎng)、道路邊緣、建筑物入口的距離不得小于3米。c. 防雷接地裝置采用扁鋼時,其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積不得小于160毫米。d. 在有爆炸危險的場所的電氣設備, 其正常不帶電的金屬總分均必須可靠接地或接零。e. 凡有爆炸危險的場所,嚴禁利用金屬管道、構筑物的金屬構架及電氣線路的工作零線作為接地地線或接零線用。f. 對地電壓在127V及以上的下列電氣設備及設施均應裝設接地或接零保護: 發(fā)電機、電動機及變壓器(電焊機)的金屬外33、殼;開關及其轉(zhuǎn)動裝置的金屬底座或外殼;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配電盤、控制盤的外殼;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帶電設備周圍的金屬柵欄;高壓絕緣子及套管的金屬底座;電纜接頭盒的外殼及電纜的金屬外殼;架空線的金屬桿塔。 g.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的電氣設備應采用接地保護,接地線應接至接地網(wǎng)上。h. 進行焊接、切割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專用工作服、絕緣鞋、手套,衣著不得敞領卷袖,應有防止觸電、爆炸和防止金屬飛濺引起火災的措施,防止灼傷。i. 不宜在雨、雪及大風天氣進行露天焊接或切割作業(yè),如確實需要時,應采取遮蔽、防觸電和防火花飛濺的措施。j. 在坑洞及隧道中施工時,施工人員應戴專用工作服、絕緣鞋、手套,衣著不得敞領卷袖,應采取遮蔽、防觸電和防火花飛濺的措施,并設專人看護。k. 露天裝設的電焊機應設置在干燥的場所,并應有棚遮蔽。電焊機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不得多臺串聯(lián)接地。在倒換接頭,轉(zhuǎn)移工作地點或發(fā)生故障時,必須切斷電源。l. 焊鉗、割炬及電焊導線的絕緣必須良好,并有良好的隔熱能力。電焊導線穿過道路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八、文明施工的要求a.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穿戴PPE,并符合相關HSE要求。 b. 工作中所有工作電源必須規(guī)范,不允許亂搭亂接。 c. 施工現(xiàn)場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上班。 d. 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建筑結(jié)構
上傳時間:2022-08-22
2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