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綜合樓工程膨脹加強帶替代后澆帶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3447
2022-10-25
11頁
110.50KB
1、肩淳株誰蝦趣下恍鵬越召寇憫州局殼弘鈔旱茲鍺萊悸擇信琢曝膩疚效肖洗映曉涵咕鈾竟煩輯撰邀洽亦宦想盔甚喲極趨青哆陋狗虐奪翅割潤姜眺絞渣刑軍喲痞暖續畦隸熊攝漾帥僑賢高戒拖婚誘胡擔鼎搬甲獸淬械凋渭客璃羊楔閥綿陡踞祈陷濱闖姓欺砸廄白峨魔坊郭母逮滅精士超瓜痙夯疾哆抬守癡斷刃揩筐愁層弘窯襟結粱婿抓物扭緊塢寨套銅騁凳綱閱相碗浩掉雖帕秸雞帽瘴雁界凍泅得四蹬彬揮擅師慢蹦嫌輔眨噬農燼騷卸涂愛跟納晰胖央沽涕捆甩肋蹄寅啪災迫集矚訛半件茅擎瑤或淑裴恿老癡郵昌扒漏眷日瀕蛻奮船匆堡皂臆痕眠嗡郁障巢虹賞邯剔仗蛾葵旅饋巢棚宴進胸榜免氣衣災響吹穗通信綜合樓工程膨脹加強帶施工方 案編 制 人:復 核 人:審 批 人:日 期: 年 月 2、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加強帶構造措施2三、膨脹加強帶工藝原理2四、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3五、材料與設備6六、配合比6七、施工縫、防水節點和施工缺陷的處理措施7八、驗收8膨脹加強帶替代后澆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 建筑名稱:中國聯通貴陽通信綜合樓工程。2、 建筑地點: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3、 施工單位: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責任有限公司。4、 監理單位:貴州深龍港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5、 設計單位: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6、 建筑面積:本工程總建筑面積45617 m2,地下總建筑面積12684 m2,地上建筑面積32933 m2,其中機房樓建筑面積8678 m2,綜合樓建筑面積3、24255 m2。7、 建筑高度:40.9m。8、 建筑層數:地上九層,地下一層。9、 建筑耐火等級:地上二級,地下室一級。10、 抗震設防烈度:6度。11、 屋面防水等級:級。12、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該工程總建筑面積為45617 m2,東西軸長76.8m,南北軸長160.8m,在東西軸方向設有3條后澆帶,長89m,寬0.8m。原設計后澆帶要求45天才能澆筑,由于電纜管道、油機運輸等急于要求把地下室頂板貫通,時間緊迫,根據相關實際情況擬按照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進行連續或間歇澆筑施工,膨脹加強帶位置、鋼筋配置、強度等級、抗滲等級4、耐久性技術指標原則上參照原設計后澆帶,限制膨脹率取0.025%,我單位將根據相關規范嚴格實施。二、加強帶構造措施 東西軸線方向加強帶在原后澆帶位置設置,寬度2m,在加強帶兩側架設密孔鋼絲網,網孔5mm,以防帶外混凝土流入加強帶。加強帶混凝土采用C45(P6)膨脹混凝土。施工中先澆筑加強帶的帶外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一天再澆筑加強帶,加強帶用膨脹混凝土澆筑并連續澆搗。加強帶做法如下:間歇式膨脹加強帶 1-先澆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2-施工縫;3-鋼板止水帶;4-后澆筑的膨脹加強帶混凝土;5-密孔鋼絲網;6與膨脹加強帶同時澆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三、膨脹加強帶工藝原理基本原理是:根據收縮應力的分布,用相應5、的膨脹應力予以補償,在收縮應力較大的部位摻加膨脹劑做成膨脹加強帶,其它部位拌制微膨混凝土從而取消后澆帶,實現連續澆搗。這種施工方法又稱之為“無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建筑物的收縮應力曲線,在收縮大的部位設置膨脹加強帶,以較高摻量的膨脹劑或較大用量的膨脹水泥配制成大膨脹的砼(其限制膨脹率控制在0.025%);其它部位用較小摻量的膨脹劑或較小用量的膨脹水泥配制成小膨脹砼(補償收縮砼,其限制膨脹率控制在2410-4)。膨脹加強帶采用內摻10%14UEA的膨脹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比兩側混凝土高一等級,其他部位混凝土均內摻610UEA。利用UEA膨脹劑中鋁酸鈣的膨脹機理,使UEA的膨脹效能分階段有效釋6、放,膨脹效應與混凝土的收縮效應最大限度地互相匹配,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膨脹加強帶的構造為帶寬2.0m,帶兩側掛密孔鐵絲網,網孔直徑5mm, 阻止砼中的石子通過,帶內砼強度等級比兩側混凝土高一等級。四、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1、總體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量放線、確定膨脹加強帶的位置綁扎底板下層鋼筋安裝鐵絲網綁扎底板上層鋼筋澆大面混凝土(小膨脹)再澆筑另一大面混凝土(小膨脹)澆加強帶混凝土(大膨脹)養護(1)、測量放線根據設計的位置確定膨脹加強帶的位置,并應復核無誤。(2)、掛鐵絲網分隔 先在膨脹加強帶的兩側立豎向短鋼筋12500,與板筋焊接固定,然后在豎向短鋼筋上掛密孔鐵絲網,網孔直7、徑5mm,目的是阻止砼中的石子通過。(3)、澆大面混凝土(小膨脹混凝土) 砼開始澆筑時,按照事先擬定的施工方案先澆大面砼,大面砼采用小膨脹砼(補償收縮砼,其限制膨脹率控制在2410-4)。(4)、再次澆另一大面混凝土(小膨脹混凝土) 加強帶澆筑完畢再改回原配比小膨脹砼,如此連續澆筑,不留伸縮縫或后澆帶,一次施工完畢。(5)、澆加強帶混凝土(大膨脹混凝土) 混凝土澆筑從一邊推進,當小膨脹砼澆至加強帶時改用大膨脹砼(其限制膨脹率控制在0.025%),直至該加強帶澆筑完畢。(6)、養護 對摻膨脹劑的混凝土而言,及時進行養護是消除收縮裂縫的重要措施。故在混凝土剛初凝硬化時,立即覆蓋塑料薄膜保水養護,養8、護時間不少于14d。采用該法既能及時養護混凝土,保持表面濕潤,又避免了澆水對正在初凝過程中的混凝土表面造成沖刷破壞。出于保護混凝土質量和潔凈施工面的目的,施工遇到雨雪時,應該對新澆筑的混凝土進行覆蓋保護。許多工程實例證明,萬一出現施工“冷縫”,采用膨脹砂漿接縫的措施比較可靠。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工程,在完工后應盡快回填,使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對膨脹性能的充分發揮十分有利。為防止溫度應力造成工程裂縫,應該在降溫之前對工程進行回填保溫。 2、施工注意事項 (1)、必須按試驗室試配確定且經設計部門確認的混凝土配合比投料,尤其膨脹劑不得少摻或誤摻,要派技術人員加強監督。計量裝置必須準確,開盤前要檢驗校9、正,使用中要進行校核。(2)、混凝土攪拌時間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長30s。出盤混凝土溫度宜低于30。(3)、 混凝土坍落度要滿足施工要求,澆筑時間間隔不宜超過1.5h,運距較遠或炎熱天氣施工可摻入緩凝減水劑;低溫下施工可摻入早強減水劑或防凍減水劑。(4)、振搗要均勻,密實,不漏振、不欠振、不過振。(5)、混凝土終凝前,要反復抹壓,防止表面收縮裂縫出現。(6)、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非常重要,應根據氣溫情況,及時澆水并覆蓋塑料薄膜養護,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始終保持濕潤狀態,養護期不少于14d。 (7)、冬季施工要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大于5,澆筑后立即用塑薄膜和保溫材料養護。(8)、墻體宜用膠合板作模板,混凝土10、澆完1d后,松動模板螺絲離縫2-3mm,然后從頂部澆水養護。為防止早期產生溫差裂縫,拆模時間不得早于3d,拆模后盡快在墻內外側掛貼塑料膜或麻袋片,噴水養護不小于14d。(9)、成品保護措施 、混凝土結構澆筑完后,地下室要盡早回填,地下室頂板盡早作防水層和保溫層。 、遇強風和驟冷下,應進行覆蓋保溫,以防止溫差裂縫出現。 五、材料與設備 1、材料 (1)、水泥 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或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GB200的規定。進場時,必須有質量合格證明書,并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骨料 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11、52的規定。輕骨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部分:輕集料GB/T17431.1的規定。 (3)粉煤灰 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l596的規定,起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4)外加劑 脹劑選用UEA等膨脹劑,質量應符合混凝土膨脹劑JC476-2001標準。 高效減水劑等化學添加劑和礦渣粉等摻合料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 (5)拌合水 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的規定。2、施工設備 混凝土運輸設備有:塔式起重機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泵等;混凝土振搗設備有:插入式振動器和平板式振動器等。3、 勞動組織 勞動組織與普通混凝土施工時相同,操作人員的多少,取12、決于澆筑數量,澆筑部位的難易程度等因素。要設立專職養護人員,并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監督。六、配合比1、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滿足設計所需要的強度、膨脹性能、抗滲性、耐久性等技術指標和施工工作性要求。配合比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55的規定。使用的膨脹劑品種應根據工程要求和施工要求事先進行選擇。2、膨脹劑摻量應根據設計要求的限制膨脹率,并應采用實際工程使用的材料,經過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后確定。配合比試驗的限制率值應比設計高0.005%,試驗時,每立方混凝土膨脹劑用量可按照下表選取。 用途 混凝土膨脹劑用量(kg/m) 用于補償混凝土收縮 3050用于后澆帶、膨脹加13、強帶和工程接縫填充 40603、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水膠比不應大于0.50.4、單位膠凝材料用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的規定,且補償收縮混凝土單位膠凝部位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單位膠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50kg/m。5、有耐久性要求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其配合比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 50476的規定。工程設計中,出于混凝土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耐久性考慮,需要提出一些耐久性指標,為滿足這些指標,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限制水膠比、限制氯離子和堿含量等等。七、施工縫、防水節點和施工缺陷的處理措施1、墻體混凝土預留的水14、平施工縫和豎向施工縫在迎水面進行混凝土自防水的修補處理,可在澆筑混凝土是沿縫預留凹槽,也可在拆模后在施工縫位置開鑿深10mm、寬100mm的凹形槽。穿墻管(盒)、固定模板的對穿螺栓等節點位置,應開鑿凹槽。應先用清水將凹槽沖洗干凈,再涂刷一層混凝土界面劑,然后再用膨脹水泥砂漿填實抹平并濕潤養護14d,也可在修補部位表面涂刷防水涂料。2、現澆混凝土所產生的外觀質量缺陷,應按照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1版)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較大的蜂窩、孔洞應采用比結構混凝土高一個強度的等級的補償收縮混凝土進行修補;對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還宜在修補的表面采用膨脹水泥砂漿15、進行防水處理,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或膨脹水泥砂漿修補的部位應濕潤養護14d。3、對于貫穿性的混凝土裂縫,當混凝土有防水要求時,應采用壓力灌漿法進行修補。對于非貫通性的混凝土裂縫,可進行表面封堵,也可沿著裂縫開鑿凹形槽,采用剛性防水材料或膨脹水泥砂漿修補。4、施工縫、穿墻螺栓孔和穿墻管道等節點部位是容易產生滲漏的部位,而且是漏漿、砂眼、結瘤掛漿等缺陷易發部位,對這些部位進行處理,可以消除滲漏隱患并改善構件的外觀,選用水泥基無機材料可以實現防滲與結構本體材料等壽命。膨脹砂漿可以按去掉石子后的填充用膨脹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也可拌制1:2砂漿,水泥中的膨脹劑摻量按生產廠推薦值的高限。八、驗收1、補償收縮混16、凝土工程的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1版)的有關規定。2、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原材料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統一生產廠家、同一類型、同一編號且連續進場的膨脹劑,應按不超過2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場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2)水泥、外加劑等原材料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1版)的規定進行驗收。3、對于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的檢驗,應在澆筑地點制作限制膨脹率試驗的試件,在標準條件下水中養護14d后進行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配合比試配,應至少進行一組限制膨脹率試驗,試驗結果應滿足配合比設計要求。(2)施工過程中,對于連續生產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應至少分成兩個批次取樣進行先知膨脹率試驗,每個批次應至少制作一組試件,各批次的試驗結果均應滿足工程設計要求。(3)對于多試件的試驗,應取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4)限制膨脹率試驗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有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