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新高速公路路基強夯補強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3452
2022-10-25
13頁
87KB
1、路基強夯補強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1、工程概況烏新高速公路WXTJ-2合同段起點位于公鐵立交橋0#臺后100m處,起點樁號K10+700,終點里程樁號K16+300,路線全長度5.6km,本項目新建全幅路基26m,設計時速100km/h;機場互通區匝道A、B、C、D、E、F、G、H、I;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I級。目前我標段部分高填路基已具備強夯施工條件,為保證路基填筑質量,提高路基的整體強度與均勻性,減小工后沉降。遵照業主等上級單位要求,對高填路堤采用強夯進行補強加固。1、烏蘭浩特至扎蘭屯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圖紙;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2006;4、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 F80/1-2004);三、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1、開工前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施工方案,并對作業班組進行詳細的技術和安全交底。1.2、測量放線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放出路基邊坡線、并在路基強夯范圍內按照圖紙要求布置夯點。白灰標出夯點位置,并編號。2、人員情況具體施工人員見下表5-1.施工人員一覽表。序號職務主要職責1生產副經理施工現場負責人2總工施工技術指導與質量監督管理3質檢部長強夯施工質量控制4測量隊長測量隊負責人5機電部長設備負責人6質檢員現場施工質量檢測7現場技術員施工質量控3、制8測量員現場施工測量、9測量員路基邊坡位移觀測10安全負責人施工安全11專職安全員現場安全監督管理12試驗員現場試驗檢測138人施工操作表5-1 、施工人員一覽表3、機械準備 擬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機械見下表5-2 表5-2 、施工機械一覽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挖機卡特挖掘機320D臺1良好履帶推土機山推160型臺1良好壓路機20t臺1良好強夯機撫順W1001臺1良好4、現場準備情況 4.1、施工便道:便道已經修筑完成,施工車輛可以通行。 4.2、各段路基填層的壓實度、寬度在強夯之前須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檢驗合格。四、施工工藝1、工藝原理強夯法是應用功能轉換的原理達到加固路基的目的。具體的說4、,它是利用起重設備將重錘(一般840 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一般1040m),給土以強烈的沖擊和振動能量。已填筑層在強大的沖擊能的作用下,強制壓縮或振密;經時效壓實,使填筑層重新固結,從而提高了路基的承載力,提高路基的整體強度與均勻性,減小工后沉降的目的。2、施工流程強夯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6-1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測量夯前錘頂高程施工機具準備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夯錘自動脫鉤自由下落,測量錘頂高程。重復上一步驟,按規定的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重復以上步驟,完成第一遍夯擊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驗收驗收圖6-1,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圖3、夯擊5、參數的初步確定3.1、施工機械配置本項目強夯施工采用撫順W-1001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夯錘錘重為10t,夯錘底面采用圓形,直徑2.25m,(對于填石路堤,錘底面積為3-6),夯錘中對稱設置4個上下貫通的氣孔。自動脫鉤采用開鉤法或用付卷筒開鉤。3.2、夯點布置夯擊點按梅花形布置,采用滿夯的方法,滿夯夯擊一遍,單點擊數為2擊,夯擊能量不小于1000KN.m,滿夯后錘印搭接上一錘印1/4。250168 168168168滿夯施工2.251.5mmm嗎、1.5m嗎、填筑層寬度填筑邊線填筑邊線3.3、夯擊能量3.2.1加固深度的計算加固深度計算采用Menard經驗公式: H=aw.h/106、式中:H:加固土層厚度,m; W:夯錘重,KN; h:落距,m; a:經驗系數,其值在0.41.0之間,與土質條件、地下水位、夯擊能大小、夯錘底面積等因素有關,設計取值為0.45。3.2.2夯擊能夯擊能量是決定加固深度的參數,設計中考慮單點夯擊能與最佳夯擊能。單點夯擊能就是錘重*落距,加固影響深度按Menard經驗公式計算。最佳夯擊能從理論上講是地基中出現的孔隙水壓力達到土的自重壓力時的夯擊能,它是單點夯擊能的總和。對于砂土地基可由觀測的孔隙水壓力增量隨夯擊次數增加的變化趨勢來決定,當孔隙水壓力增量趨于穩定時,所達到的能力即為最佳夯擊能。滿夯夯擊能不小于1000KNm,施工時,我部將取10007、 KNm。3.4、落距根據單擊夯擊能和錘重確定落距,即 錘重(kN)落距(m )=單擊夯擊能(kNm)。施工落距如下表:錘重(kg)夯擊能(knm)落距(m)滿夯滿夯10000100010.213.5、夯擊遍數、單點夯擊次數路基填筑高度大于10m,壓實時采取強夯補強處理,自下路床頂向下4m強夯一次,最下面一層強夯至原地面距離不小于5m,每層強夯按滿夯補強,單點夯擊次2次。具體夯擊次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并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3.4.l、最后兩擊的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3.4.2、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 3.4.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4、強夯施8、工步驟第一步:清理平整施工現場,壓實完成的路基要保證大面積平整。第二步:夯點放線,用石灰或木樁標明第一遍夯點的位置,并測量地面高程;第三步:強夯設備就位,設備進行調試并調整好機位,按照預定夯擊能量調整好夯錘落距,在夯架上做好標記,并將鋼絲繩長度調整到預定位置,以便于作業,使夯錘中心對準夯點位置;第四步:將夯錘起吊至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如錘頂傾斜,提錘后及時將坑底整平;第五步:重復第三步至第四步,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實。第六步:移動位置,進行下一個夯點的夯擊,直至完成全部夯擊。第七步:使用推土機對強夯地面進行整平,并用20t壓路機碾9、壓密實。5、停夯標準,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停夯5.1、當夯坑過深起錘困難時。5.2、最后兩擊平均沉降量小于50mm時。5.3、當夯點周圍土擠出隆起過大時。5.4、發生彈跳現象時。6、現場監控6.1、開夯前檢查錘重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6.2、強夯施工過程中,按照要求記錄下每次夯擊時候夯錘重量,落距、夯點間距、填筑路基高度、夯擊面積、每坑的夯擊點數,并用水準儀檢測并記錄每錘夯擊沉降量。每批夯擊完成后,測量場地的夯沉量并做好記錄。6.3、在每遍夯擊前,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6.4、施工期間應對高填方路基邊坡的穩定性進行動態監測,如遇險10、情,則應立即停止施工,另行采取相應措施處理。施工觀測位移樁埋設于路肩下的路基頂面及路堤平臺和路堤坡腳外1米位置,每隔50米布置,施工觀測頻率:一般情況,每10天觀測一次,要求雨后1-5天,每天觀測一次。變形觀測包括水平位移觀測及高程觀測,使用全站儀進行觀測。7、施工注意事項7.1、強夯前應對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試夯,一切正常方可強夯。7.2、起吊夯錘保持勻速,不得高空長時間停留,嚴禁急升猛降防錘脫落。停止作業時,將夯錘落至地面。夯錘起吊后,臂桿和夯錘下及附近15m范圍內嚴禁站人。7.3、施工過程中現場技術人員對各項參數及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派專人察看現場并做好記錄,11、在滿夯完成后(夯機撤走前一天),通知駐地辦和總監辦的相關人員到現場進行質量檢查和工程數量的確認。7.4、強夯施工前,必須對擬強夯場地進行整平,保證強夯機就位和夯錘落地平穩。應清除場地上空和地下障礙物。其清除范圍為:單擊夯擊能在8002000KN.m時,夯擊點距離障礙物水平距離應大于20m,距離地下障礙物的水平距離應大于10m,距離空中障礙物的距離應大于18m。當單擊夯擊能再增大時,上述安全距離應適當增大。當需要再高壓線下作業時,必須滿足電力部門的相關要求,并加強安全生產防護措施。7.5、密切注意夯擊中的異常變化,在構造物頂面強夯作業時,加強觀察,一旦發現危及構造物的安全時要立即停打,通知駐地辦12、總監辦、管理處、設計人員研究處理。7.6、對于正常路基強夯施工,應在相應的施工層面距離兩路肩1m范圍內進行強夯,距離兩路肩1m外不得強夯。7.7、滿夯完成之后測量隊及時對本層的強夯范圍輪廓線進行平面坐標測量并繪制成圖,圖中應明確標出路中線和里程樁號、邊線、強夯輪廓線及本行基層高程。7.8、施工中如發現歪錘時,需用填料(或土)將坑底墊平,才能繼續施夯。7.9、如遇夯錘的通氣孔堵塞,應立即開通。7.10、表層土過干(尤其是滿夯)應采取增加含水量的措施。8、施工總結 試驗段完成后應根據強夯施工前后的檢測,及時總結施工中發時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結合對比分析強度效果,寫出強夯施工試驗段總結報告,報送監13、理工程師審批,為今后大面積的強夯施工提供依據和經驗。強夯試驗段總結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總結: 1、機械設備的選用和技術參數; 2、夯錘質量、夯擊次數、夯錘落距、夯點間距、夯擊遍數、沉降量的關系; 3、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4、檢測手段的適應性和質量控制方案; 5、正常施工時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的配置及施工組織管理。根據試驗段收集的夯擊次數,夯擊量等數據進行總結,重新確定施工參數,并上報予以審批。9、質量檢測9.1、強夯處理夯擊點間距放線誤差5cm。檢驗頻率:全部檢驗。檢驗方法:尺量。9.2、滿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錘直徑。檢驗頻率:全部檢驗。檢驗方法:尺量。9.3、強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許偏差不應14、大于0.1倍夯錘直徑。檢測頻率:夯擊點數10%。檢測方法:尺量9.4、最后沉降差不大于50mm; 檢測頻率:每點檢測;檢測方法:水準檢測;9.5、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七、質量保證措施1、組織機構建立以項目經理總負責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以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的質檢、試驗、測量三個質量保證體系,貫徹GB/T1900ISO9000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等一系列現代企業制度,形成項目經理質量總負責、技術負責人質量總把關、質量檢驗工程師專職監察的內部質量監督組織保證機構。強化崗位責任制,完善技術管理,確保檢查項目工程質量全部合格。質量保證組織機構圖框如圖6-1所示。組 長:鄧旭剛副組長:劉群15、厚、趙亮組 員:劉克思、張華、盧光明、匡建、竇海程、林團、許強、杜海龍、王亮、馮鵬勃、劉建設。 項目經理鄧旭剛 生產副經理劉群厚 總工 趙亮 安全總監 任傳寶質檢部 張華物資部 王延初工程部 劉克思試驗室盧光明機電部林團技術員許強質檢員匡建強夯作業隊圖6-1 質量保證機構圖框2、質量保證措施2.1、建立三級質量保證體系,即技術員自檢、項目部質檢員檢驗和監理工程師抽檢。施工過程中對強夯施工的各道工序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2、施工前,項目部做好對相關施工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并在施工中貫徹執行。2.3、做好施工現場排水準備,做好臨時排水溝開挖工作,以防雨水浸泡路基。2.4、加16、強對管理和施工人員的質量教育,不斷強化全員質量意識,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嚴格施工質量管理,按施工規范正規化、標準化作業,精心組織、精心施工。2.5、認真做好試驗段的各種原始記錄,為以后強夯施工提供寶貴經驗。2.6、作業隊進場之前和作業隊簽訂質量責任狀,保證施工質量。2.7、夯擊時夯錘的氣孔要暢通,夯錘落地時應基本水平。2.8、各夯點應放線定位,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漏夯應及時糾正。強夯施工時應對每一夯擊點的單夯夯擊能量、夯擊次數和每次夯沉量等進行詳細記錄。2.9、夯坑周圍沒有過大隆起和不因夯坑過深發生拔錘困難的前提下,應連續貫入設計單點擊數。2.10、滿夯時錘印要搭17、接嚴密,嚴禁漏擊。2.11、滿夯結束后,進行夯后檢測工作,并提交強夯檢測報告。2.12、施工紀錄包括地面沉降觀測、夯坑沉降觀測(逐個夯點進行)。每遍夯擊完成后,交驗施工紀錄,由監理工程師和技術主管負責簽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13、檢測夯坑壓實后,壓實度能否達到要求。八、安全施工1、強夯施工安全組織機構 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副總經理分管此分項的安全生產;項目部設立專職安全員;各施工班組、部門配置兼職安全員,由主要負責人擔任,具體負責本分項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組織機構框圖如圖7-1所示, 2、安全保證措施2.1、推行安全生產18、責任制,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明確各級人員責任,抓制度落實,抓責任落實,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按照安全目標的實現情況實行獎懲。2.2、做好強夯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2.3、試夯前對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試夯,一切正常方可強夯。 項目經理鄧旭剛安全總監 任傳寶 生產副經理劉群厚 總工 趙亮 安質部 張華現場兼職安全員 肖為專職安全員馮鵬勃 現場兼職安全員 萬鵬強夯作業隊隊長 現場兼職安全員匡建圖7-1、安全組織機構框圖2.4、由于強夯機組高大,穩定性較差,因此對施工場地要求較嚴,不得軟硬不均。2.5、強夯時有土塊石子等飛出,現場人員必須配戴19、安全帽。吊車上應安裝防護網,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現場。2.6、應隨時注意檢查機具的工作狀態,經常維修和保養,發現不安全之處應及時處理。2.7、施工中應經常性對夯錘、脫鉤裝置、吊車臂桿和起重索具等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2.8、強夯施工必須實行統一指揮,各崗位分工明確,各司其職。2.9、夯錘起落過程中,除起重機司機外,所有人員退到安全線以外。現場工作人員均應戴安全帽。九、文明、環保施工措施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的原則,嚴格遵照國家環保政策和建設單位對本工程環境保護的要求,爭創“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1、施工現場做好施工標示牌,注明作業區段、內容及施工負責人。2、在機械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過程中塵埃過大時要及時灑水。3、對距離居民區較近的部位要事先做好居住的安撫工作,取得群眾的支持,同時減少在夜間強夯,盡量不干擾群眾的正常生活。4、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及機械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瀉于飲用水源附近的土中,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廢水運出施工場地集中排放于當地環保部門指定地點。5、施工前做好場地臨時排水系統。 6、對施工便道進行灑水,盡量減少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