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防汛墻應急搶險修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3524
2022-10-25
13頁
40.04KB
1、蘇州河防汛墻(華翔路段)應急搶險修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說明22、工程施工采用規范23、主要工序的施工技術方案及控制23.施工準備23.3施工技術方案43.3.1施工流程43.3.2施工方法43.3.2.1施工測量43.3.2.2灌注樁施工64、質量計劃與控制保證措施114.1質量創優目標、計劃與控制111、編制說明本方案為鉆孔灌注樁施工專項施工方案,灌注樁直徑為600mm、樁長分別為:14米57根。2、工程施工采用規范 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灌注樁施工質量驗收規范。3、主要工序的施工技術方案及控制3.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正確領會設計意圖,進一步熟悉施2、工圖紙,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差錯,以確保工程質量。(2)編制質量計劃在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國家及行業的技術法規,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對本工程的施工進行全面策劃,明確分部和單元工程的質量目標及要求,細化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方案。為使項目施工處于可控制狀態,使項目質量計劃能得到有效實施,我們應積極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和新工藝,做好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調度平衡計劃,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工程特點及施工進度要求,修訂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包括預防性措施。(3)現場準備測量放線根據勘測單位提交的基準點、基準線和水準點及其書面資料,以及國家測繪標準和本工程精度要求,測設自己的施工控制網,并能滿足在施工過程中3、所要進行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立模放樣、安裝測量、施工現場地形測量和施工監測測量以及竣工測量等。施工便道修筑,供水、電管線的鋪設通過對施工現場的考察進行施工總平面布置,完成施工便道的修筑,供水、供電管線的鋪設工作。(4)資源準備施工機具、材料等進場根據總進度計劃的安排,按照擬定的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設備表組織施工機具的進場。履行對物資分承包方的評定手續,按物資采購控制程序組織主要材料的貨源,調撥或采購臨設材料到工地,根據需要調運腳手架鋼管、扣件、鋼模板以及回形卡等周轉材料到工地。其它準備包括與其它相關單位的聯系等。3.3施工技術方案3.3.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是指導整個施工的關鍵環節。本工程的主4、要施工流程安排如圖所示。施工工藝流程表三通一平材料設備進場測量放樣(定樁位)一次清孔下鋼筋籠澆筑混凝土鉆 孔(成孔)埋設鋼護筒混凝土養生下導管二次清孔3.3.2施工方法3.3.2.1施工測量1、測量放樣(1)測量放樣步驟及要點建立測量放線班子,全面準確提供施工各階段所需的測量資料和控制樁。(2)施工測量前業主會同設計單位、監理工程師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技術交底、高程控制點、里程樁號等資料的交底,并做好現場實地領樁、交樁手續。(3)施工測量人員把主要測量標志統一編號,并繪制在施工總平面圖上,表明各有關標志相互間的距離、高程及角度等,且進行復核驗算,以免發生差錯。(4)根據控制點增設施工三角網點基準5、點。(5)根據復核后的控制點和水準點精確地測定和提供本工程軸線及施工各階段的控制線及控制高程點。(6)施工控制線和高程控制點及里程控制樁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復核, 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由技術負責人把施工各階段的控制點、控制樁、標高等測量結果和施工要求向施工人員、質量員交底清楚,且加強施工監察。(8)施工階段的測量放樣、復核、驗收資料應齊全。2、測量放樣人員的組織(1)測量放樣是工程施工質量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環節,為此成立專門的測量放樣小組,由具有理論和實際施工經驗的測量工程師任組長,并配備2名有實踐經驗的測量工組成該小組,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測量放樣和跟蹤復核。3、測量儀器配備全站儀1臺,經緯儀6、1臺,水準儀臺,鋼卷只30M、50M各1支。其他:測量設備、水準尺、花桿等。以上儀器,在施工測量前均經鑒定機構校驗合格后使用。3.3.2.2灌注樁施工(1)支架搭設1、支架搭設本工程需水上支架進行鉆樁,采用20CM左右原木作為樁基礎,間距一般控制在1.5米左右;枕木采用30cm40cm8M-10M方木縱橫聯結形成整體方木作機架走道木,蓋木高度應保持同一水平。本工程需陸支架進行鉆樁,枕木采用20cm30cm8M方木縱橫聯結形成整體方木作機架走道木,蓋木高度應保持同一水平。搭好支架后,在支架大方上用釘子和油漆做好縱軸線和橫軸線定位標志,并經常用三角控制網校核軸線。根據現場條件,定位可在地面上用小木7、樁標記準確位置,同時在枕木上用釘子和油漆標記出每排樁的縱軸線位置和方樁的橫軸線位置,以便校核。這樣每根樁的縱橫軸線都在大方上標記好了,根據樁斷面尺寸,每根樁的為置就可用井字型定出來了。(2)鉆機的選擇根據本工程的地質資料,結合實際情況,擬選用1臺GPS-10型鉆機投入本工程進行樁基施工。(3)鋼護筒埋設護筒采用鋼護筒,用5MM厚鋼板制成,鋼護筒設加強筋防止變型,直徑為660MM,確保在鋼護筒埋設稍有偏差時,保證鉆頭能正確就位,并能順利提鉆。鋼護筒長定為1M。開挖空洞直徑為800MM,以確保鋼護筒正確久違,用十字交叉法定位;開挖交深時,上面派專人值班,以防發展塌方意外事故。鋼護筒久違后,周圍用黏8、土分層均勻填滿夯實,確保泥漿不外漏,保證鋼護筒的位置正確。如果底部土質很差,為防止鋼護筒下沉,應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把鋼護筒固定好。鋼護筒埋好后測定好鋼護筒頂標高,作好資料,請監理復核認可后鉆機就位。(4)鉆孔調平好鉆孔工作平臺,保證鉆孔平臺平整,并確保牢固,在鉆孔過程中不發生傾斜移位。調整好鉆機,保證鉆桿豎直,使鉆架吊點、鉆機的轉盤中心和樁位中心三點在一直線上。在鉆孔過程中,隨時檢查平臺的水平度,發現傾斜及時提速確保成孔的垂直度。在鉆孔過程中,及時檢查泥漿的比重,控制在1.2-1.3之間,黏度控制在16-22秒,發現不符,及時調整。鉆孔作業分班連續進行,不得中斷。生降鉆具時,保證操作平穩,鉆9、頭提升時,防止發生碰撞鋼護筒、孔壁及鉤掛鋼護筒底的現象發生。在鉆孔應故停鉆時,確保有規定的水位及相應比重的泥漿,防止塌孔,并將鉆頭提升2米左右,以防鉆渣沉淀而埋住鉆頭,造成質量事故。鉆孔中采用減輕鉆進,使孔底不全部承受鉆具重力,以避免或斜孔、變孔和擴孔現象。在粉沙層鉆孔時,應放慢進尺速度,加水泥漿比重至1.3-1.4,黏度22-24秒,先下正循環護壁,再反循環,把鉆渣吸取。在黏土層中控制中等速度,大泵量稀釋泥漿,防止泥漿比重過大,影響成孔質量。在淤泥質土中速度不宜太快,以防止縮頸。當鉆孔達到設計深度時,及時停機,對孔徑、孔深、孔斜率進行檢查,自測合格后,報監理復測,同意后,開始清孔。(5)清孔10、達到設計深度后,開始清孔,用換漿清孔法,當泥漿比重達到1.15-1.18時,再放鋼筋籠。(6)下鋼筋籠鋼筋制作及安裝熱軋鋼筋的主要性能參照。DJ207-82規范中的附錄二。鋼筋的切割、彎曲、加工應遵守招標文件規定的兩規范的規定,偏差不得超過規范要求。鋼筋表面應潔凈,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的鋼筋或彎曲的鋼筋應矯直后才允許使用。保護層預先在現場預制成與結構物強度一致的墊塊,墊塊應埋設鐵絲以便與鋼筋骨架扎緊,墊塊應互相錯開、分散布置。各層鋼筋網之間設置必要的支撐筋或架立筋,保證位置正確,防止上層鋼筋下彎。鋼筋的接頭應采用閃光對頭焊接,當不能進行閃光對焊時, 宜采用電弧焊(搭接焊、幫條焊等)。焊接鋼筋11、接頭前,應將施焊范圍內浮銹、漆污、油漬等清除干凈,直徑小于25mm的鋼筋可采用綁扎接頭。對于直徑為10mm以上的熱軋鋼筋,其接頭采用搭接,幫條電弧焊時,應符合規范要求。鋼筋綁扎長度:受拉區為35d,受壓區為25d。同一截面內的受力鋼筋接頭數量受壓區不超過50%,受拉區不得超過25%。鋼筋籠現場分節現場制作,長度根據定尺鋼筋長度及鋼筋籠長度確定,保證接頭按50%錯開,同一截面接頭錯開50CM以上。鋼筋籠成型后,報監理驗收合格后使用。制作原則是:主筋順直,距離均勻,箍筋間距均勻,電焊牢固,保護蹭填塊均勻合理放置,墊采用圓墊。鋼筋籠焊接采用單面焊接,長度為10d,焊工持證上崗,保證焊縫飽滿,長度滿足12、規范要求。每臺樁機兩臺電焊機。鋼筋焊接試件按規范抽取,試驗合格后鋼筋焊接才能正常施工。吊放鋼筋籠,確保骨架垂直緩慢下放,控制好鋼筋籠頂標高。(7)放導管導管在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試驗,不合個格的接頭禁止使用。保證導管在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不漏水不漏漿,確保樁的質量。根據孔深配置好相應的導管節數,保證安裝時依次到位。下導管是卡口旋緊,保證位置正確。導管與孔底保證有30CM左右的空隙,防止導管進入沉渣,混凝土無法涌出管外;避免離孔太高,使第一斗混凝土無法買住導管口或導管埋深太少,泥漿涌入導管,形成夾泥層,影響成樁。(8)二次清孔放好導管后,馬上進行二次清孔,測定好泥漿比重為1.15左右,沉淀厚度、孔徑13、孔深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時,經監理同意后,開始澆注混凝土。(9)澆注水下混凝土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澆注混凝土前,隔水塞在導管一定高度內設置好,由初灌量計算確定,初灌量確定原則:當導管離孔底30-50CM時,保證混凝土下料使導管埋入混凝土中1米以上。混凝土連續澆注,用繩尺測的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在7-8米,拆導管二節,再澆注混凝土。要控制好兩點:A.埋深不宜過大,誼控制在6-8米之間,過深,造成導管無法拔出,形成斷樁。B.導管最小埋深必須保證有2-3米,防止操作中稍有差錯,導管提升過高、過快,出現導管埋深過小或拔空,涌入泥漿,形成斷樁。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高2米,確保設計樁頂1米內的混凝土質量。(10)泥漿排放按有關規定要求進行排放。4、質量計劃與控制保證措施4.1質量創優目標、計劃與控制為確保一次驗收合格的質量目標的實現,我們將對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加強質量意識、質量目標的教育宣傳,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意識,圍繞質量工作目標,形成科學的網絡化管理模式,并層層分解到各個施工環節以及日常工作實際管理中去。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嚴格按照ISO9002質量體系規定的一系列質量管理文件及質量管理程序進行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