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瑞高速公路首件涵洞墻身工程施工總結報告(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3608
2022-10-25
10頁
31.04KB
1、首件工程涵洞施工總結一、首件工程概況為了加強工程質量,立足于“預防為主,先試點”的原則,認真貫徹執行“以工序保分項,以分項保分部、以分部保單位,以單位??傮w”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我合同段內的涵洞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及技術標準,我標段選定了K81+846鋼筋砼蓋板涵為我標段蓋板涵的首件開工工程。該蓋板涵,洞口形式均為八字墻,孔數-孔徑為1-4*5m。中心樁號為K81+846,交角90;涵洞全長114.65m。二、參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員姓 名職 務職 責安朝蓬技術負責人負責施工方案的設計及交底,現場施工組織周海彬質檢工程師負責現場質量控制,報驗邊家權試驗負責人負責材料檢驗、試件留樣工作項志全現2、場技術員負責現場測量、技術、質量控制謝文杰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施工安全桂 華測量負責人負責整個施工中測量控制三、主要投入的機械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名稱型號數量砼拌和樓HZS751臺裝載機W500K2臺砼罐車9M33臺吊車QY25D1臺交流弧焊機BX1-5002臺發電機300KW1臺四、涵洞基礎及下構施工流程及工藝1、涵洞基礎施工首件工程報批測量放線基坑開挖基底承載力檢測基礎施工墻身施工。此項工程于2011年4月13日報批,于2011年4月14日開始施工,首先放樣,確定基坑開挖位置,并用石灰粉末表示開挖線,然后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經過動力觸探試驗,基底承載力未達到設計要求。在施工基礎前先進行放樣,按3、照設計尺寸進行模板安裝,并加固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澆注好混凝土,并振搗密實。在基礎澆注至頂。基礎施工完成后進行墻身放樣,墻身四角定點掛線進行模板安裝,安裝時需要考慮墻身沉降縫與基礎對應。本項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為:模板采用定型厚4mm凈面鋼模,按設計的墻身尺寸現場拼裝,按基礎沉降縫位置分段立模澆筑,每澆完一段墻身,進行下節墻身循環澆筑混凝土。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車運輸,采用吊機配合料斗入模澆筑。從整個施工過程來看,該首件工程過程受控,施工工序順暢。我標段于2011年4月14日15時開始首段涵洞墻身施工,施工澆筑時常3小時,中間無任何外在因素干擾,一切順利;2011年4月14日進行模版拆除,發4、現部分砼施工質量外觀通病,現將通病現象、原因分析及相應預防措施統計如下:、掉角現象:砼局部掉塊,不規整,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 1、模板拆模過早,模板脫模劑涂刷不均勻,致使拆模時棱角被粘掉。2、過早拆除承重模板。3、拆模時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擊,棱角被碰掉。預防措施:1、模板在澆筑砼前充分濕潤,砼澆筑后認真澆水養護。2、拆除鋼筋砼結構承重模板時,砼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表面和棱角才不會受到損壞。 3、拆模時用力不能過猛、過急,注意保護棱角。易被撞擊的砼陽角,拆模后加以保護。4、砼澆筑完畢,做好保溫覆蓋工作。、蜂窩現象: 局部砼砂漿、石子多,石子之間出現空隙,形成蜂窩狀的孔洞。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5、不準確,砂石、水泥材料計量不準確,或用水量不準,造成砂漿少、卵石多。 2、砼攪拌時間短,沒有拌和均勻,砼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未按操作規程澆注砼,造成砼離析。 4、砼一次下料過多,沒有分段、分層澆筑,振搗不實或下料與振搗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窩。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不牢固,振搗砼時模板移位,造成嚴重漏漿,形成蜂窩。預防措施:1、砼配料時嚴格按配合比計量,經常檢查計量系統和自控制系統。 2、砼拌和均勻,顏色一致,最短攪拌時間符合規定。3、砼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過2m。如超過2則采取串筒、如超過4則采取溜槽等措施。 4、砼分層振搗。澆注層的厚度不得超過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6、5、振搗砼拌和物時,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至模板的距離不大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2。為保證上下砼結合良好,振搗棒插入下層砼5cm。 6、砼振搗時,必須掌握好振搗時間。砼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 7、澆注砼時,經常檢查模板、支撐、接縫等情況。發現有模板走動,立即處理。、麻面現象:砼表面局部缺漿,或有許多小凹坑,但無鋼筋和石子外漏。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凈,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拆模后,出現麻面。 2、鋼模板脫模劑涂刷不均勻,拆模時砼表面與模板粘結,引起麻面。 3、模板接縫不嚴實,澆筑砼時縫隙漏漿,出現麻面。 4、砼振搗不密實,砼中的氣泡未排出,7、一部分氣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預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2、采用鋼模板,使模板縫隙拼接嚴密,如有縫隙,填堵,防止漏漿。 3、脫模劑要涂刷均勻,不得漏刷。 4、砼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振。、孔洞現象:砼結構內有空隙或蜂窩特別大。原因分析:1、在鋼筋密集處或預埋件處,砼澆筑不密實,未充滿模板而形成孔洞。 2、未按順序振搗砼,產生漏振。 3、砼離析,卵石成堆或嚴重跑漿,形成特大蜂窩。 4、未按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認真操作,造成孔洞。 5、有木塊和雜物等掉入砼中。 6、不按規定下料,一次下料過多,振搗器振動作用半徑達不到,出現特大蜂窩和孔洞。 預防措8、施:1、在鋼筋密集處,采用細石砼澆筑,并認真振搗密實,機械振搗有困難時,采用人工搗固配合。 2、采用正確的振搗方法,嚴防漏搗: a、插入式振搗器應采用垂直振搗方法,即振搗棒與砼表面垂直。斜向振搗時,振搗棒與砼表面成約4045角度。 b、振搗器插點應均勻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順序移動,以免漏振。每次移動距離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操作時快插慢拔。 3、控制好下料。要保證砼澆筑時不產生離析,砼自由傾落高度不超過2m,大于2m時要用溜槽、串筒。 4、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和質量檢查工作。通過首段涵洞墻身的澆筑施工,我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并對所有參與此項工程的施9、工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為以后的工程質量和外觀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2、臺身施工工藝1)施工放樣仔細對施工圖紙進行復查,領會設計意圖。根據圖紙確定的構造物的位置和標高,準確計算結構物中樁坐標和軸線方向,然后根據計算的具體位置進行施工放樣,并在基礎頂面采用鋼釘定出控制樁;放樣完成后,根據墻身的平面尺寸進行自檢,并申請現場監理工程師復查,檢驗合格,方可進行墻身鋼筋網及模板安裝。 2)、鋼筋網、模板與支架:A、 按照設計6間距10*10的鋼筋網進行鋪設在臺前及臺后,并保證2cm的保護層厚度。B、 墻身砼模板采用尺寸為1.2m0.9m凈面木模,模板必須保證其表面平整,板縫間不漏漿等要求。C、 模板安裝10、前,對模板進行除污,清理完畢后再涂刷脫模劑,脫模劑要求涂刷均勻,無流動。并不得采用易粘易污染的油料。D、模板安裝時在接縫處粘結一層雙面膠,在內測用玻璃膠封面。確保相互之間連接緊密,無空隙,同時。相臨模板表面高差控制在2mm以內,模板采用鋼管支護,每隔0.6米在模板上設置雙根橫桿、豎桿背肋,豎桿、橫桿均采用鋼管支撐,橫豎桿搭設完成后,利用螺桿將兩面的橫桿拉緊、固定。固定完后,再采用鋼管設置斜撐進行加固。E、模板安裝完畢后,為保證位置正確,必須對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掛線自檢,合格后方可報監理工程師抽檢,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能澆筑。F、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將片石11、堆放在澆筑部位附近,以便于施工。G、在混泥土澆筑過程中,隨時對模板及支撐進行巡查,發現有松動偏移的現場,立即進行加固處理。3)、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a. 材料選用。開工前,對材料樣品進行檢測,合格后再進場,進場后再對原材料進行二次檢測,確保原材料滿足質量要求。 b. 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車運輸,吊車配合澆筑。拌和前對沙石進行含水量檢測,并相應調整配合比。砼澆筑時,必須對運到施工現場的砼進行嚴格的檢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c. 澆筑前先對支架、模板進行檢查,模板內的雜物、積水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必須填塞嚴密。d. 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處向模內傾卸時發生離析,在澆筑墻身時,吊車傾卸高度不超12、過2米,通過串筒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e. 混凝土的振搗采用50、30型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移動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到10厘米的距離。 f.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30小時后拆除模板,用土工布覆蓋混凝土,然后進行灑水養身,設置專一混凝土養身人員,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五、質量保證措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關鍵是做好隱蔽工程質量驗收,凡需隱蔽的工序完成之后,在進入下道工序前,均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項目經理部設質量檢驗工程師和專職質檢人員跟班檢查驗收。每道需隱蔽的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確保監理工程師對即將覆蓋或掩蓋的任何一部分工13、程進行檢查、檢驗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對其基礎進行檢查。檢測 、試驗手段和措施: 現場取樣、送樣及時,試驗室建立臺帳并設專人管理。加強試驗文件、資料的管理,設專人負責。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強化檢測工作。建立檢測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制度,對設備損壞或認為檢測精度不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維修或標定。嚴格執行試驗工作的公證性。嚴格檢驗程序和試驗程序。堅持對檢測試驗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提高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術水平。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1、新安裝的墻身模板與已澆好的墻身砼面的接頭處施工縫明顯,且出現局部漏漿。2、模板安裝驗收后,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監控力度不夠,拉桿松緊不及時造成模板輕微位移。七、下步施14、工注意事項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1、模板與澆好的墻身接頭處采用雙面膠或土工布進行堵塞,以防止接頭處出現漏漿現像。2、做好砼澆筑前的準備工作,所需要的人員、器具、機械等須及時到位。澆注混凝土時并掛線施工,保證模板隨時在一條線上。八、綜合評價及總結 通過AK0+360涵洞首件工程的施工過程來看,我標段所確定的涵洞施工工藝滿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標段的涵洞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通過首件施工,使全體涵洞施工隊伍加深了對涵洞墻身施工工藝的理解,增強了其質量意識。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我們提出了改進措施。在后續施工中我們將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繼續改進或優化工藝方案,杜絕在首件工程的問題再次發生,優質、安全的完成我標段所有的涵洞施工。同時通過對AK0+360涵洞墻身混凝土成品的檢測,其各項指標符合設計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T0412000)的各項規定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的要求。自檢評價意見為優良工程,能夠指導后續施工。 杭瑞高速DSTJ-7合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