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駐馬店段改擴建工程洪河大橋橋梁立柱現澆施工工法(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3736
2022-10-25
13頁
81.73KB
1、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駐馬店段改擴建工程 橋梁立柱施工工法 橋梁立柱現澆施工工法1 前言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駐馬店改擴建工程TJ-2合同段為雙側加寬改擴建工程,全長10.5公里。其主要工程規模:大橋1座,互通立交2座,分離式立交橋11座,加寬橋梁采用雙側加寬,兩側各加寬7.25m,采用“老橋老標準,新橋新標準,同結構同跨徑,上連下不連“的加寬方式。 2 特點2.1 提高了橋梁立柱的砼外觀質量。2.2 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可靠,施工安全。3 適用范圍各類現澆工藝施工的橋梁立柱。4 工藝原理通過對模板的加工、拼接、立模進”行嚴格的控制,對對拉螺栓的位置進行規整布置,對混凝土的制備和振搗進行控制,2、保證模板的剛度、強度、加工精度,保證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方正,接縫嚴密無漏漿,保證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外露面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標準。5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5.1 立柱施工作業工藝流程: 見圖5.1-15.1-1立柱施工作業工藝流程見下圖測量放樣基礎鑿毛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墩身整體模板加工搭設腳手架混凝土拌制 墩身整體組合模板拼裝立墩身模板混凝土運輸澆注墩身混凝土混凝土泵車入模鋼筋保護層墊塊檢查 養護 檢查柱的直徑及垂直度圖5.1-1 立柱施工作業工藝流程5.2操作要點5.2.1測量放樣開工前使用全站儀對橋墩柱進行控制網布設及中線定測。對各部位進行精確定位測量。高程測量使用自動安平水準儀。5.2.2 3、鋼筋工程1 鋼筋進場后,檢查其出廠質保單,取樣做拉力試驗和冷彎試驗,需焊接的鋼筋做可焊性試驗。 2 進場后的鋼筋,不同規格,等級應分別堆放,并掛牌標明。上要遮蓋,下設墊塊,堆放場地選擇在地勢較高處,并經硬化。 3 盤圓鋼筋用專用鋼筋調直機調直。 4 加工前對庫存鋼筋進行統一配料,配料以施工圖紙和現有庫存量為依據,將不同直徑和不同級別的鋼筋按順序填寫配料單,按配料單中的各種長度和數量進行配料,然后按型號規格分別切段制作。 5 根據鋼筋直徑的大小,采用鋼筋切割機進行切斷。 6 立柱鋼筋骨架采用單根鋼筋接長法。鑿除樁頭至設計接樁頭標高后將樁頭外露鋼筋調直,清洗干凈。在立柱四周用鋼管搭設好井字型支架,4、把制作好的單根主筋依次放入樁頭接樁處,在樁頭錨固鋼筋頂用臨時定位箍固定好立柱鋼筋,然后焊接立柱底端加強箍,箍中間綁扎好十字型鋼筋,懸掛好線垂,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依次固定好加強箍,同時沿骨架四周,綁扎好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確保鋼筋凈保護層厚度的合格率96%。7 立柱預埋筋固定牢固后,使用同基樁同直徑的鋼護筒作為接樁模板。鋼護筒的埋設前先恢復樁基中心位置,鋼護筒埋設長度必須滿足樁頭接長的要求,且周圍回填粘土夯實,最后澆筑樁頭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時嚴格控制樁頭標高和注意混凝土振搗,做到不欠振不過振。5.2.3 模板的施工1 立柱委托專業模板工廠制作,工地安裝。立柱模板要求采用5mm的大塊鋼模板。2 立柱模5、板每節分兩塊加工,兩塊之間和上、下節之間均采用安裝螺栓連接,并采用銷釘,減小連接差異。3 模板制作完畢,運抵施工現場后,應進行模板試拼裝和對模板尺寸進行檢查,并用拋光機打磨表面銹跡,均勻涂刷脫模劑。脫模劑禁止采用廢機油或機油,涂刷脫模劑后要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污染。模板拼裝橫縫和縱縫均以雙面膠封縫,確保拼裝縫處達到不漏漿的要求。立柱模板底部使用砂漿和雙面膠處理縫底。4 立柱模板采用起重機吊裝,人工配合支立,長度10m以內的可以整體進行吊裝,長度大于10m的要分節進行吊裝。在立柱模板連接好后,沿周長用8根40mm鋼管支撐模板;模板頂部以下30cm處用8根纜風繩沿周長固定模板。立模完畢后,檢查模板6、垂直度和支架的穩定性,測定柱頂高程,如下圖所示: 模板平面布置圖 5.2.4立柱混凝土澆注1 立柱混凝土澆筑采用串筒法施工,即在立柱模板內懸掛串筒,串筒分節連接,底口至混凝土面高度不應超過1.5m。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輸,運至工地的混凝土要求和易性良好、塌落度在140mm180mm之間。混凝土通過吊車吊裝至串筒頂后傾卸至模板內,混凝土應分層澆筑和振搗,每層厚度不宜大于0.3m。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能0.3m。模板加固示意圖 2 層與層之間的澆筑時間間隔不能超過2層與層之間的澆筑時間間隔不能超過下層混凝土初凝時間或能重塑時間。澆筑工作應連續不間斷。3混凝土振搗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振7、搗,振搗器與模板保持1015cm的距離,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采用垂直振搗法搗固混凝土。振搗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完畢后應邊振動邊緩慢地提出振動器。振動時不允許與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向碰撞。4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混凝土中5cm10cm左右 ,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如下圖),同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振搗上層混凝土。 一般每一振搗點的振搗時間為20s30s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5 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的次序移動(見下圖),但不可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動的距離不得超出振動棒的作用半徑。 5.2.5 8、混凝土的修飾立柱在混凝土脫模后,應即清除表面浮漿和松動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種、相同強度等級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漿體,修復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漿體硬化后,用細砂紙將表面均勻地打磨光潔,并用水沖洗潔凈,確保表面無色差。5.2.6 養生立柱采用混凝土節水保濕養護模進行養生,其標準應滿足JG/T188-2006標準要求。6 材料與設備6.1 水泥要求必須采用業主準入指定廠家水泥,嚴禁采用小廠水泥、雜牌水泥,同一個涵洞通道應采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水泥。6.2 中粗砂要求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含泥量小于2%、粒徑小于5mm的河砂。6.3 碎石要求采用顆粒級配均勻,質地堅硬,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原9、材料應有足夠的存量,保證同一結構物混凝土顏色基本一致。6.4 外加劑。可采用普通型減水劑,要求定廠商、定品牌、定摻量。對首批進場的原材料經監理取樣復試合格后,應立即進行封樣,以后進場的每批來料均與封樣進行對比,發現有明顯色差的不得使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帶任何隨意性,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氣候變化隨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6.5 墊塊推薦使用混凝土預制墊塊,強度要盡可能與梁板強度一致,與模板接觸面要小,尺寸要規整。6.6 配備激光全站儀、測距儀、鉛錘儀和高精度測量儀器,所有儀器開工前進行校驗,保證精度。6.7 原則要求每座中橋配備10、1個專業隊伍,每座大橋配備2個專業施工隊伍,如配備一個專業隊伍,人員要成倍增加。6.8 要求每一施工作業隊配備混凝土運輸車5臺,電動振搗器6臺,電焊機4臺,25噸吊車1臺,發電機2臺。7 質量控制7.1 實體質量混凝土實體質量應滿足JTGF80/12004表8.6.1-2和表8.6.3的要求,鋼筋保護層應滿足設計和規范的要求。7.2 外觀質量7.2.1 顏色混凝土應表現混凝土的自然色,表面色潤澤、顏色一致。在同一視覺空間內,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色澤均勻。自然光下,4m處肉眼看不到明顯色差。7.2.2 表面質量 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蜂窩、麻面、砂帶、冷接縫和表面損傷等;不得受到污染和出現斑跡;表面11、裂紋度分別不得超過0.15mm和0.2mm。7.2.3 表面氣泡 表面1m2面積上的氣泡面積總和不大于310-4m2,最大氣泡直徑不大于3mm,深度不大于3mm;7.2.4 分格縫直線度與對拉螺栓孔眼 分格縫直線偏差度不大于4mm,對拉螺栓孔眼排列整齊均勻,拆模后封堵密實,顏色同墻面一致;若封堵的對拉螺栓顏色與墻體不一致,應形成有規律的裝飾效果。7.2.5 混凝土墻面的細微冷接縫不超過2/500(m/m2)。7.2.6 模板拼縫印記整齊、均勻,在同一視覺空間交圈,且印記寬度不大于1.5mm。7.2.7 混凝土修補面積不超過總面積的0.2%。8 勞動力組織要求每座橋梁配備1個專業隊伍。 每一橋梁12、施工作業隊勞動力組織表:工作階段工 種人 數工作內容全過程技術人員2技術指導全過程安全保通人員3保通支、拆模板工長1領班模板工15支、拆模板綁扎鋼筋工長1領班鋼筋工10綁扎鋼筋焊工8焊接鋼筋澆筑混凝土工長1領班模板工2維護模板混泥土工15澆筑混凝土9 安全措施9.1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均應佩帶安全帶。特殊工種按規定要佩戴好防護用品。9.2 根據各工種特點,有計劃按時配發保護用品。9.3 施工現場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電等安全規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布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施工現場的生活辦公用房、倉庫、材料堆放場、停車場、修理場等按批準的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布13、置。9.4 施工現場在醒目的地方設置齊全的安全宣傳標語牌、操作規程牌。9.5 施工現場要與便道及外界設置隔離設施。9.6 用電施工機具應配觸電保護器。9.7 模板應支設牢固,周邊應設1m鋼管圍欄,并滿掛安全網。9.8 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施工。9.9 成立安全領導小組。9.10 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9.11 建立以安全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9.12 施工前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9.13 電器及各種用電設備嚴格禁止非電工人員操作。9.14 電工經常檢查電路。9.15 現場設立專職安全員。9.16 采取安全保護措施。9.17 多人抬運長鋼筋時,負荷應均勻。9.18 上下傳14、遞鋼筋,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線上。9.19 雷雨天氣應停止露天作業,以防電擊傷人。9.20 掌握砼施工常識和使用的機具性能,作業對象的技術要求。9.21 作業前應檢查作業場所的環境、安全狀況、安全防護設施等。9.22 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確認完好方可使用。9.23 檢查作業場所電氣設備安裝是否符合用電安全規定。9.24 使用震動泵應穿膠鞋,濕手不得接觸開關。9.25 電源線不得有破皮漏電。9.26 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或接零。9.27 易燃、易爆場所應用防爆燈具。9.28 工地照明盡可能采用固定照明燈具。9.29 嚴禁非電工人員從事電工作業。10 環保措施10.1 在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15、良好排水狀態,修建一些有足夠泄水斷面的臨時排水渠道,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引起淤積和沖刷。10.2 嚴格按照規定征用土地。修建的臨時工程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損壞,施工結束時清除臨時租地上的所有臨時設施,并進行平整,做到復耕。10.3 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防止施工場所占用的土地或臨時使用的土地受到沖刷。10.4 在施工中,無論何種情況下,未經監理工程師的事先書面同意,不干擾河道現有灌溉或排水系統的自然流動。10.5 清理場地的廢料,不影響排灌系統及農田水利設施,按照圖紙規定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在適當地點設置棄土場,有條件時,力求少占土地,并加以利用。10.6 施工期間,施工材料如水泥、油料、化16、學物品等應堆放和管理嚴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季節將物料隨雨水徑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梁。10.7 為減少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采取隨時進行灑水或其他抑塵措施,使不出現明顯的降塵。10.8 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松散料予以遮蓋或適當灑水潤濕。運輸時采用帆布、蓋套及類似遮蓋物覆蓋。10.9 人員要求 作業人員必須經過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胸卡; 作業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項目崗前培訓以及技術; 人員必須定崗,不要輕易調動。10.10 機械設備 性能良好,組合配套; 合理擺放,標識明確; 操作人員具備相應資質,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主要施工機具定機定人,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10.11 作業環境條件 減少臨時占用耕地、林區、牧區、濕地等,占用后應采取特殊保護措施; 作業現場設置有工棚、安全設施、標志、標識牌、彩旗等; 基礎開挖等場地實行封閉管理; 采用插入式安全圍欄進行維護、隔離、封閉; 林區和農牧區作業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 露天堆放材料的場地平整、堅實、不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