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作業指導書(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4525
2022-10-26
11頁
107KB
1、 路基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作業指導書 編制: 復核: 審批: 目 錄一、適用范圍3二、技術標準3三、技術準備3四、設計說明3五、 施工工序工藝流程 51、施工程序52、工藝流程8 六、施工要求8七、勞動力組織9八、材料要求9九、質量控制及檢驗10十、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2、環保要求11XX鐵路第二雙線(新疆段)路基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作業指導書一、適用范圍適用于XX鐵路第二雙線二標三工區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工程施工。二、技術標準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 10102) 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751-2010)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241號)三、技術要求1、施工前應做好級配碎石備料工作,拌合場內不同粒徑的碎石、砂礫等集料應分別堆放。2、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必須采用廠拌法施工。拌和設備應計量準確,混合料必須進行材質及級配試驗,材質及級配均要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正式拌合前,調試廠拌設備。3、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四、設計說明無砟軌道直線地段路基面形狀為梯形,混凝土支承層基礎邊緣以外向兩側設不小于4%的橫向排水坡。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厚度0.4m),其厚度與無砟軌道的混凝土支承層總厚度不應小于0.7m。混凝土支承層以外路基面設瀝青混凝土防排水3、層,厚度8cm。基床表層壓實標準應符合“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的壓實標準”的規定。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的壓實標準代號填料壓實標準壓實系數K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1級配碎石0.9719055級配碎石的規格應滿足以下要求:(1) 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磯磨損率不大于30%。(2) 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大于6%。(3) 粒徑小于0.5mm的細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數小于6。(4) 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雜質。(5) 級配碎石的粒徑級配應分別符合表“級配碎石粒徑級配范圍”的規定。級配碎石粒徑級配范圍方篩篩孔邊長(mm)0.10.51.4、77.122.431.545過篩質量百分率(%)0573213464175679182100100 雙線無砟軌道標準橫斷面圖(直線段) 五、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1、施工程序1.1填筑前對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檢查,并提前作好儲料的一切準備工作,并有足夠的儲料場和儲料設備,保證基床表層的正常鋪筑。1.2驗收基床底層: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并對層面進行處理:清除污染物,如灑落的塵土、碎石等;將層面適當拉毛,清掃拉毛產生的碎屑,適當灑水滋潤,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1.3測量放樣:在施工現場附近引臨時水準點,報監理審批,嚴格控制標高;按10m一樁5、,放中線和邊線,設置鋼絲繩基準線。1.4拌和:級配碎石混合料用級配碎石拌和設備在拌和廠集中進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勻,采用不同粒徑的碎石和石屑,按預定配合比在拌和設備內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級配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并通過試驗段的試拌、試鋪總結的各種施工參數進一步合理的調整和確定拌和需要各種級配的碎石數量,以使基床表層的級配碎石填層具有更好的強度和剛度。1.5運輸:裝料時,裝料時,自卸車要有規律的移動,使混合料在裝車時不致產生離析。車輛運輸過程中用防水蓬布覆蓋。填筑時根據自卸車運級配碎石量和松鋪厚度計算好每車填料攤6、鋪面積,并按布料面積畫方格,按網格卸料以確保攤鋪厚度的一致和填料的均勻性,以達到設計松鋪厚度。現場派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布料。1.6攤鋪:路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厚度40cm,分兩層進行攤鋪碾壓施工,每層壓實厚度為20cm。 攤鋪先使用推土機進行粗平,用推土機沿線路縱向,先路基兩側后路基中間進行攤鋪,將成堆的填料分散開并大致整平,粗平過程中做出4%左右的路拱。 整個填筑段粗平完畢后用平地機順線路方向進行精平,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網控制填料量,方格網縱向樁距不大于10m,橫向分別在路基兩側及路基中心設方格網樁。攤鋪機的攤鋪作業須不間斷的連續進行,攤鋪后由人工及時清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機械整平的過程中專人跟蹤進7、行監控,指揮機械施工,控制填料的松鋪厚度。填筑層表面須達到無顯著的局部凹凸,并有符合設計要求的排水橫坡。機械整平完畢后,檢查填料的松鋪厚度和填筑層表面和邊坡部位,松鋪厚度符合試驗段方案預定的厚度,對于粗料集窩的部位補細料后拌和均勻。 1.7碾壓:層厚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再進行碾壓。采用先靜壓、后弱振壓、再強振壓的方式,最后靜壓收光。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壓路機行駛速度25km/h,各區段交接處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做到均勻無偏壓、無死角8、。碾壓組合按照“靜壓2遍+弱振1遍+n遍強振+靜壓1遍”進行,從第三遍開始,每強振一遍后用灌砂發進行孔隙率檢測,直到滿足相應標準后,再進行K30地基系數和動態變形模量Evd檢測,滿足要求后才可進行第二層級配碎石施工。1.8檢測:每層施工完成后進行自檢,合格后報驗監理工程師抽檢的質量檢測系統,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試驗方法、試驗點數、檢驗頻次,逐層分段、分部進行試驗檢測。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這一系列作業,需要在工藝性試驗中確定工藝流程,這之中要根據混合料的初凝時間,組織好一個作業段的施工,并制定相關標準,如碾壓遍數,作到達到要求的遍數,經一次檢驗能夠合格。各類填料及壓實標準應符合規定,凡檢驗9、不合格者,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工藝流程基床表層施工工藝流程圖六、施工要求1、在大面積填筑前,應根據初選的攤鋪、碾壓機械及試生產出的填料,進行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填料級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顆粒密度、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機械配套方案、施工組織等工藝參數。2、基床表層的填筑宜按驗收基床底層、攪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修整“四區段”和拌合、運輸、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六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攤鋪碾壓區段的長度應根據使用機械的能力、數量確定。區段的長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區段或流程只能進行該區段和流程的作業,嚴禁幾種作業交叉進行。3、基床表層的填筑按試驗段總結的施工工藝流10、程組織施工,同時在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路基壓實質量。七、勞動力組織1、人員配備隊長包洪成技術負責人蔣文魁質量員伍秋衡測量員徐建軍試驗員賀波安全員李忠亮材料員顧明遠工班長卞真平領工員張以祥施工人員12人2、施工機械及試驗檢測儀器的配備:主要施工機械、檢測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名稱機械型號數量(臺)狀況1壓路機柳工622型(22t)1良好2平地機柳工418型1良好3裝載機柳工856型 (5t)3良好4灑水車東風玉柴(10m3)1良好5 自卸車斯太爾(15m3)6良好6小型振動器ZBR75S-C(激振力19KN)1良好7小型壓路機RWCY215(激振力13.5KN)111、良好8K30平板荷載儀1良好9動態模量Evd檢測儀1良好八、材料要求1、采用碎石的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751-2010)的規定。2、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與上部道床及下部填土之間應滿足D154d85的要求。當與下部填土之間不能滿足此項要求時,基床表層應采用顆粒級配不同的雙層結構,或在基床底層表面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當下部填土為化學改良土時,可不受此項規定限制)。3、每一壓實層全寬應采用同一種類的填料。九、質量控制及檢驗1、基床表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壓實標準級配碎石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地基系數K30(MPa/m)190每層12、沿縱向每100m檢測4點,距路基邊1.5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壓實系數k0.97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動態變形模量Evd(MPa)55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2、基床表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2路肩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0,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5橫13、坡0.5%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5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0點2.5m長直尺量7厚度-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量十、安全及環保要求1、安全要求 1.1 施工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思想集中,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機械作業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1.2 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1.3 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1.4 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1.5 在路基基床表層施工中,制訂合理的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確保協調、安全施工。2、環保要求2.1 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按時專門用車運到當地環保部門制定的地點處理。試驗中殘生的污染廢水,應集中處理,并符合環保部門規定要求。2.2 建立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環境保護的各種責任制。2.3 規范施工現場的場容,保持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2.4 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消除或減少施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