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度假區地塊規劃建筑設計方案(9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6256
2022-10-28
98頁
95.11MB
1、正本副本Contents VISUAL RESEARCH CONCEPT PLANNING LANDSCAPE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視覺篇研究篇理念篇規劃篇景觀篇技術篇建筑篇目錄01 02 03 04 05 06 07 視覺篇Visual1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鳥瞰效果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鳥瞰效果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公寓透視圖v2、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公寓+商業街透視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花園洋房透視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花園洋房透視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小高層透視圖visual視覺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酒吧+商業街房透視圖研究篇Research23、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省會昆明。云南省簡稱“滇”或“云”,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于“云嶺之南”而得名。總面積約39 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 4.11%。云南是全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 52 個民族,其中人口 5000 以上并有固定分布范圍的有 26 個。景洪市位于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部。地跨東經 100 25101 31,北緯 21 2722 36之間。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干濕季分明,基本無霜。年平均氣溫在 18.4、621.9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 12001700 毫米。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 112.39 公里。總面積 7003.1 平方公里。下轄 13 個鄉鎮,86 個行政村,52 萬人 1,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穿流而過,是中國進入東南亞各國的主要通道。云南城市分析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城市分析豐富多彩的動植物景觀資源。西雙版納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雨林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適于旅游觀光。西雙版納有動植物王國之稱。是國家第一批 44 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到處青山綠水,郁郁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5、聞名遐邇。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特色民俗人文。西雙版納傣族,是與水有緣的民族,稱為水的民族。有著名的潑水節。傣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留存有許多特色的民間工藝。2012年被選為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于世,是中國的熱點旅游城市之一。悠久燦爛歷史文化。西雙版納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6、間文學藝術著稱于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 550 余部。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嘎棟片區中心城區勐泐故宮片區曼弄楓片區嘎灑片區原景洪工業區,目前有啤酒廠和木材廠,未來規劃為商業、旅游中心景洪市行政、商業、商務、文化中心西雙版納旅游度假區的二期,以民族文化旅游為特色旅游度假風景區,大佛寺位于片區內,區域內部生態環境好,宜居性強,未來全市高端項目聚集地著名旅游城鎮,景洪市區的衛星城,服務于景洪城區和曼弄楓片區江北片區原景洪7、工業區,目前有啤酒廠和木材廠,未來規劃為商業、旅游中心基地分析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 景洪市區規劃根據用地評價和城市發展目標,城市建設發展方向及用地選擇,充分考慮了當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山多地少的特點,綜合防洪、抗震、良田和林地保護、濕地保護、機場凈空區等要求,結合傣族村寨居高近水的選址特點,規劃沿山邊高地組團式布局,即完善中心區,適當向西發展,加強江北、嘎棟、嘎灑和曼龍楓四個功能區,形成“一主四副”組團式城市結構形態。項目位于噶棟片區,原定位為景洪工業園區,位置相對偏遠,市場認知度低,目前僅有一條路可以到8、達噶棟片區,但不能到達項目所在地。項目為飛機降落必經區域,有明顯噪音污染。地塊處于兩山丘之間,南側臨近流沙河,自然條件優越。基地分析嘎棟片區旅游度假區高檔居住中心城中心片區商業行政中心本項目機場7KM10KM7.5KM嘎棟片區本項目瀾 滄 江流 沙 河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噪聲分析景觀分析城市干道城市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城市干道城市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商業資源分析人流分析城市干道城市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基地分析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9、-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RESEARCH研究篇基地分析根據基地分析得出:水系景觀商業位置會所位置小區出口理念篇Concept3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混合社區新都市主義與中國城市居民郊遷完美融合混合社區土地利用的混合人群階層的混合建筑空間的混合 城市中,在交通都很不便利的情況下,功能比較全的綜合型社區是現代人愿意接受的。混合社區的概念就是兩種混合,一個是產品類型的混合,包括公 寓、電梯洋房,還有別墅,甚至包括一些配套商業。還有一種混合是不同階層的人群混合在一起。混合社區包含以下三個重要內涵設計理念CONCEPT理念10、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低層住宅與高層住宅相結合的混合型住區低層住宅打造環境優越的高品質居住空間高層住宅土地利用集約化、共享低層住宅優良景觀環境四大優勢1.高層共享低層住宅的環境。混合社區相對于單一產品社區,組團布局、環境品質更為精致,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化率等指標更適宜居住。同時,混合式住宅區豐富了建筑語言,從景觀上來看,高低錯落的不同樓型,增強了樓盤本身的觀賞性。2、大大減少高層聚集區的壓抑感和陰影區面積,低層住宅視線得到解放。3、增添社區活力,豐富城市空間和天際線。4、減少純低層住宅地塊的銷售壓力,同時使公寓保值性強于同區域。設11、計理念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混合社區有效提升土地能級、帶動品牌價值混帶動社區品牌價值 單一的產品開發僅能在白天為地塊帶來人氣,但在夜晚時段里將迅速流失人流而陷入“死城”;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每天的一半時間很低。綜合開發用地,將居住、商業、酒吧娛樂、辦公、酒店等業態整合為一個整體,可以使得土地在時間維度得到充分利用,人群活躍時間大大延長,有效提升土地能級。通過建設多功能主題化地產類型商業地產健康地產教育地產文化地產旅游地產設計理念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12、筑方案設計自然共生自然共生三大要素:自然共生社區與環境共生社交與生活共生水景與綠地共生 什么是自然共生 自然共生是指平衡處理設計主體和周邊環境的關系,達到共生共榮的關系。在本設計這樣一個居住用地的案例中,需要關注的共生主體有:居住區與自然的關系、居住生活與社交生活的關系,景觀內部各種自然元素的組合關系。設計理念規劃篇Planning4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地界線地界線地界線地界線59759760260260760761261261761762262237M31M40M28M23M20M原始地形豎向剖面與航線限高改造13、后地形豎向剖面與航線限高手法策略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基地整理1、紅色區域為挖方區,其中B-13-1地塊總挖方約為248400立方;B-15-1地塊總挖方約為307029立方;B-16-1地塊總挖方約為 91312 立方。共計總挖方約為 646741 立方。2、藍色區域為填方區,其中B-13-1地塊總填方約為182420立方;B-15-1地塊總填方約為223631立方;B-16-1地塊總填方約為 94984 立方。共計總填方約為 501035 立方。3、按地塊豎向設計標高平整后,挖方多于填方約為 145706 立方14、。B-13-1B-13-1B-13-1B-15-1B-15-1B-15-1B-16-1B-16-1B-16-1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設計構思整體性規劃 規劃設計著眼與整體性設計,通過景觀軸線和水系的來連接,是三個地塊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地塊內部通過組團景觀構成居住綠島。住宅組團綠島設計構思規劃主軸線(整體性軸線)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設計構思 在建筑的排布上,我們擯棄了傳統橫平豎直的兵營式排布,而采用建筑轉向,圍合,弧線形排布。這種變15、化使得住宅空間豐富具有變化性,讓人置身其中就能夠感受到空間帶來的變化感和親切感。建筑的轉向構成了最優的景觀視線,避免了平直建筑帶來的景觀視線單一、人體感受呆板的問題。設計構思景觀最優化視線遮擋 傳統的平直的排布方式,增加了建筑視線的遮擋,空間感閉塞、不通透。傳統的平直的排布方式,增加了建筑視線的遮擋,空間感閉塞、不通透。采用靈活布局摒棄刻板模式視線遮擋視線延伸視線延伸視線延伸景觀視線住宅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手法策略基地紅線范圍基地地勢大體走向為四周高中間低。四面圍良好的原生態自然景觀。根據地形因地制宜,地勢高的部16、分布置建筑,地勢低的部分營造水系。這樣很好解決土方的挖填量。水系引入設計增添新的活力點。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根據地域的建筑朝向及氣候環境。提出的軸的設計,景觀軸視野軸,及風向軸向。由軸的概念得出建筑的形態根據航空線的范圍得出建筑的高度范圍597602607612617622627632多層區域小高層區域手法策略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基底周邊道路等級基底周邊的人流聚集點人流量地塊中布置商業的位置手法策略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17、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總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經濟技術指標數量備注數量備注61471.0274091.0122942.0525826.0109397.9住宅建筑面積(m2)359585.070m2(兩房)28662.2占住宅26.2%商業建筑面積(m2)122177.988m2(兩房半)51745.2占住宅47.3%公寓建筑面積(m2)44063.1115m2(三房雙衛)17394.3占住宅15.9%4525125m2(三房雙衛)5907.5占住宅5.4%1.18、913544.130.0%115035.0%2.0515427.5%35.0%1230 用地面積(m2)用地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B-16-1經濟技術指標總經濟技術指標項目類別項目類別其中住宅建筑面積(m2)其中住宅總套數(套)停車位(輛)容積率商業及其他建筑面積(m2)建筑密度住宅總套數(套)綠地率綠地率停車位(輛)容積率數量備注數量備注61471.0274091.0122942.0525826.0109397.9住宅建筑面積(m2)359585.070m2(兩房)28662.2占住宅26.2%商業建筑面積(m2)122177.988m2(兩房半)51745.2占住19、宅47.3%公寓建筑面積(m2)44063.1115m2(三房雙衛)17394.3占住宅15.9%4525125m2(三房雙衛)5907.5占住宅5.4%1.913544.130.0%115035.0%2.0515427.5%35.0%1230用地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項目類別項目類別其中住宅建筑面積(m2)其中建筑密度商業及其他建筑面積(m2)建筑密度住宅總套數(套)綠地率綠地率停車位(輛)容積率數量備注數量備注125384.087236.0263306.4139577.6155110.995076.270m2(兩房)36761.3占住宅23.7%88m2(兩房半)20、57856.4占住宅37.3%115m2(三房雙衛)26058.6占住宅16.8%125m2(三房雙衛)34434.6占住宅22.2%86478.722155.121716.822346.3212512502.11.627.5%32.0%35.0%35.0%26001324用地面積(m2)其中B-13-1經濟技術指標用地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項目類別項目類別住宅建筑面積(m2)其中其中容積率容積率商業建筑面積(m2)公寓建筑面積(m2)公寓建筑面積(m2)停車位(輛)停車位(輛)建筑密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綠地率住宅總套數(套)住宅總套數(套)數量備注數量備注125384.21、087236.0263306.4139577.6155110.995076.270m2(兩房)36761.3占住宅23.7%70m2(兩房)27857.3占住宅29.3%88m2(兩房半)42499.1占住宅44.7%115m2(三房雙衛)19585.7占住宅20.6%125m2(三房雙衛)5134.2占住宅5.4%86478.722155.121716.822346.3212512502.11.627.5%32.0%35.0%35.0%26001324用地面積(m2)其中B-13-1經濟技術指標用地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總建筑面積(m2)B-15-1經濟技術指標項目類別項目類別住宅建22、筑面積(m2)其中住宅建筑面積(m2)其中其中容積率容積率商業建筑面積(m2)商業及其他建筑面積(m2)公寓建筑面積(m2)公寓建筑面積(m2)停車位(輛)停車位(輛)建筑密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綠地率住宅總套數(套)住宅總套數(套)綜合經濟技術指標B-13-1 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15-1 地塊經濟技術指標B-16-1 地塊經濟技術指標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豎向標注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B-13-1 土方平衡表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23、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B-15-1 土方平衡表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B-16-1 土方平衡表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鄰里結構與社區物管合理的組團規模促進社區人群交往西方 20 世紀關于“合理鄰里尺度”理論的主要代表Norman Pearso,Margaret Willis,鄰里尺度共分以下四個層次:第一層次“一條街”層次50-80 戶(約 150-200 人)一條街面,一個公寓24、,一條胡同,一個里弄點頭之交 第二層次“步行區層次”150-450 戶(約 500-1500 人)一個村莊或小鎮的尺度支持一些社區功能(如食品店、醫療所)所需要的最小人口尺度老人、家庭婦女合理的步行通勤范圍結論合理的組團規模為 6-10 萬 m2合理的小區規模為 20-35 萬 m2本項目的組團規模平均為 6 萬 m2 第三層次“鄰里單位層次”2000-3000 戶(約 7000-10000 人)一個小區的尺度,兒童數量需設一個小學,成人數量需設一個購物中心第四層次“城市社區層次”9000-2000 戶(約 3-7 萬人)一個大型居住區,這一規模的配套設施應提供居住生活的多樣化選擇西雙版納國際25、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鄰里結構與社區物管與鄰里結構相結合的社區物管提升社區歸屬感、安全感,體現采用三級鄰里結構和三級物業管理三級物管組團大堂入口意象圖本項目規劃結構分為:社區、防衛型鄰里(組團)、鄰居四級;物業管理也分為社區入口、認可型鄰里入口、居住單元入口四級。鄰里規模適宜,便于物業管理。傳統二級物管只有小區大門和住宅單體兩級門禁,存在安全隱患,也容易造成認同感缺失,“老死不相往來”的鄰里關系。創新三級物管增加次街入口和組團入口兩道管理,不僅提高社區安全感,更便于提升管理的效率和品質。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26、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一級物管(大社區)二級物管(小社區)三級物管(入口大堂)物管分布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交通結構宜人的開放道路引入城市生活感受、承載游憩生活、提升社區生活空間品質次街斷面開放道路意向林蔭大道開放道路意向鋪裝與樹陣開放道路意向游憩場地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出入口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居住區道路小區車行道路組團道路商業步行流線地下室出入口交通分析CONCEPT理念篇西雙版納27、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次街生活次街生活三大要素:次街生活宜人的開放道路合理的組團規模清晰的交通組織 什么是次街生活 次街生活是指在一條開放的、有城市支路屬性的道路上進行的富有生活氣息和都市感的生活,這樣的道路尺度宜人、環境優雅,不僅有交通的物質功能,更承載著居民碰面、交談、購物等社交活動,在非市中心地段營造一種城市氛圍。設計理念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PLANNING規劃篇引入城市生活感受、承載游憩生活、提升社區生活空間品質次街均勻地劃分地塊,次街串聯起所有組團,次街同時串聯起人們的生28、活:出門、回家、購物、活動、交朋友次街是一個舞臺次街分析圖景觀篇Landscape5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LANDSCAPE景觀篇景觀總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LANDSCAPE景觀篇環境景觀可接觸環境規劃理念由單純追求綠化環境的量轉化為對“質”的重視。什么是可接觸環境規劃理念?本項目模式通常模式傳統小區綠化景觀規劃模式本項目旨在將有限的景觀資源布置到需要發生行為和交往的地方,讓居民的交往和日常行為更為積極主動。本傳統小區的景觀綠化缺乏對綠化質的評價標準,往往造成公共綠地29、設置不當,尺度失宜,遠離人的行為動線等無法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品質的狀況。可接觸環境注重環境的質積極環境可見不可用的環境注重環境的量消極環境基于路徑的環境景觀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LANDSCAPE景觀篇環境景觀景觀結構多層立體化設計處處有景的人性化戶外空間社區景觀鄰里景觀城市景觀多元立體景觀結構與日常生活共生的景觀體系入口景觀 中心景觀 次街生活 重要交往景觀節點與水景共生的防護景觀帶社區景觀節點社區景觀帶城市景觀帶組團景觀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LANDSCAPE景觀篇環30、境景觀鄰里景觀:集中綠地、綠景客廳 相對封閉的鄰里集中綠地使老人和孩子能夠安全地在美景中游樂與嬉戲,就像在自己家的客廳一樣。社區景觀:次街綠環、人景共生 串聯各個鄰里單位的次街綠環是居民日常行為和交往的舞臺,積極可接觸的景觀設計不僅提升了環境品質更在人景交融中激發了居民相互交往的渴望。城市景觀:山水景觀+城市綠軸 基地周邊為大量的山地景觀,西側的道路為城市主干道,是重要景觀感知面。技術篇Technology6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TECHNOLOGY技術篇光熱作用 它的基本原理是將太陽輻射能收集起來。通過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轉換成熱能加以31、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陽能輻射收集裝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熱器、真空管集熱器和聚焦集熱器等 3 種。通常根據所能達到的溫度和用途的不同,而把太陽能光熱利用分為低溫利用(200)、中溫利用(200800)和高溫利用(800)。目前低溫利用主要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干燥器、太陽能蒸餾器、太陽房,太陽能溫室、太陽能空調制冷系統等,中溫利用主要有太陽灶、太陽能熱電聚光集裝置等,高溫利用主要有高溫太陽爐等。設計采用太陽能天棚輻射系統,配合拔風井提高通風效率,冬季供給暖風,夏季供給冷風,不用空調暖氣既可保持室內適宜溫度,健康舒適。太陽能發電 未來太陽能大規模利用是用來發電。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方式有多種。目前已實32、用的主要由以下兩種。光熱電轉換。即利用太陽能輻射所產生的熱能發電。一般是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將所吸收的熱能轉換為工質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驅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前一過程為光熱轉換,后一過程為熱電轉換。光電轉換。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將太陽能輻射直接轉化為電能,它的基本裝置就是太陽能電池。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TECHNOLOGY技術篇Rainwater Circulation System雨水循環利用系統屋頂上采集到的雨水,流入地下蓄水池。經過初步沉淀過濾,作為小區公共部位清潔用水,綠化澆灌用水,洗車用水,水景小品用水等。Organ33、ism s Suranding Build生態環境的營造A WATER 水體 蒸發的水汽發送住區小氣候 水域成為人們休閑的良好環境 雨水滲透滋潤土壤形成地下水資源B SLOPE 堆坡 營造自然放松的心情 提供游憩的環境 挖掘水域的土方用于構造自然草坡C GRESS 自然草地 自然的土壤可以滲透 空氣和水排放熱量 是會呼吸的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TECHNOLOGY技術篇Organism s Facilities生態配套設施 A REFUSE DISPOSAL 垃圾生化處理 小區內采用垃圾分類收集,設垃圾處理 站,無機垃圾經壓縮外運,有34、機垃圾生化 處理后作小區綠化肥料。B SECURITY SYSTAM 社區紅外線安保系統C LAMP 聲控路燈 節約能源D CAR PARKING 社區綠化停車位 E GARAGE ENTRY 地下車庫綠化入口G PACILITIES 生活休閑設施F BICYCLE PARKING 自行車停放場綠化場地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TECHNOLOGY技術篇1地源熱泵技術擺脫傳統空調的束縛 有的建筑構架穩健,卻是部失控的能量機器。建筑就是生態,始終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地下常溫層是能量的天然倉庫。精密的管道,低耗的機組,構成良性運轉的冷熱調節器。35、在這個系統里,雒量充分轉化,秩序井然。6外遮陽系統自由控制室內光線 外窗外側設置金屬外遮陽卷簾,有效阻擋太陽直輻射和漫輻射,還具備定的防盜和隔音功能。室內光線控制。外窗外側設置金屬外遮陽卷簾,遮陽率高達80%,它拉起方便,可自由控制室內光線。2混凝土輻射制冷制熱系統住宅像人體一樣調節溫度 常溫水不斷循環,冷卻夏天悶熱的混凝土樓板,加熱冬季干冷的頂棚。通過輻射效應,調節室溫。樓面沒有難看的空調“補丁”,室內沒有機械運轉的噪音。更減少熱脹冷縮對樓板的損傷。家人得以告別皮膚問題和空調溫度不均衡的困擾,原理空調病。7同層排水系統生活中只流淌著音樂的聲音 衛生間采用隱蔽式水箱和同層排水技術,排水橫管在本36、層通立管連接消除了衛生間排水管穿越樓板的滲透隱患,減低排水噪音對鄰里的干擾使用國際先進的HDPE 管,能有效降低排水噪音。3.“絕緣“外墻系統建筑的保溫衣 外墻在結構之外,設置了特別增厚的保溫層,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像給房子穿了保溫隔熱的外衣。此系列的技術整合,使住宅的制冷采暖能耗大大低于傳統住宅。8.24 小時持續置換新風系統換風無痕,清新常在 設置在臥室、客廳等地面上的新風口送人經過除塵、溫度及濕度處理的室外新鮮空氣,送風口風速很小,將風由地面緩緩送人室內,蔓延形成“新風湖”,讓人體始終呼吸到新鮮空氣,再通過衛生間、廚房等頂部的排風口排出。4.女兒墻、屋頂及地下保溫系統住在”生態控溫艙“中37、 M 樓基到樓頂,形成嚴密的隔熱保溫系統。保持只能居所的獨立性,減少能量散失。9.噪音降噪系統家是寧靜的港灣 從外到內,從設計到材質,全面隔音,減少相互干擾。給衰弱的神經,淺淺的睡眠點安靜的撫慰,讓居住著盡情享受“身在鬧市中,而無車馬喧”的自在時刻。5“嚴密”外窗系統雙向隔熱,隔出新天地 外窗采用隔熱保溫窗,窗框和窗洞的結合空隙采用阻熱設計,隔絕熱傳導。玻璃為 5+15A+5(mm)中空玻璃,鍍有 LOWE 涂層,內沖惰性氣體有 效降低熱能量的傳遞。10.地源熱泵熱水系統星級酒店般服務與享受 24 小時生活熱水供應,隨時都能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建筑篇Construction7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38、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度假公寓戶型一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度假公寓戶型二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一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二 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39、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二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二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三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40、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四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五 六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地下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戶型三 11 剖面圖剖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41、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一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一 躍層下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一 躍層上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二 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42、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二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二 躍層下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二 躍層上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三 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43、戶型三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三 躍層下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三 躍層上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四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五 標準層平面圖44、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六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七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八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八 1-1 剖面圖剖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45、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九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九 1-1 剖面圖剖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小高層戶型十 標準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會所一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46、-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會所二層平面圖平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立面圖小高層正立面小高層背立面小高層側立面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花園洋房正立面立面圖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立面圖花園洋房背立面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立面圖花園洋房側立面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立面圖小高層背立面小高層側立面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 B-13-1、B-15-1、B-16-1 地塊規劃建筑方案設計CONSTRUCTION建筑篇立面圖公寓背立面公寓側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