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連接線工程鉆孔灌注樁首件工程技術總結(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8356
2022-11-17
9頁
32KB
1、xx高速公路連接線(清平高速公路)工程第五合同段53#-2樁基首件工程技術總結鉆孔灌注樁首件工程技術總結為保證工程質量優質,質量目標明確,減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確定標準的施工工藝,施工工藝通過首件施工確定。為確保我合同段內的鉆孔灌注樁工程質量成功率達到 100% 的目標,我標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定主線橋 53#-2樁基為我標段鉆孔灌注樁首件開工工程。一、工程概況xx高架橋0-56#墩設計直徑200cm樁基114根,57-60#、63-65#墩設計直徑160cm樁基32根,61-62#墩設計直徑180cm樁基9根,66#橋臺設計直徑120cm樁基14根為群樁基礎,樁基深度23005100cm不等。2、設計要求采用鉆孔灌注樁,經過對現場情況勘察,采用沖孔灌注樁。二、施工目標 1 質量目標 本工程質量目標是創優質工程,工程優良率達到 100%。交驗項目主要指標合格率要求達到 100%。 2 安全目標 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為零案次。無人身重傷事故及其以上事故;無汽車行車責任重大事故;無等級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無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輕傷控制在 3以下。 3 環保目標 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關規定落實環保。采取各種工程防護措施,控制水資源污染,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減少工程建設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確保沿線景觀不受破壞,保持生態平衡,創造良好的環境。 4 首3、件目的 通過首件的施工,取得相關的技術參數,確定擬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為后續施工作總結相關經驗;通過首件工程施工,結合旋挖鉆機施工的特點,來確定最優的施工工藝和施工組織。三、施工準備 1 水、電及現場布置施工用水:路線側消防水管供水以保證施工用水。 施工用電:配備一臺150KW變壓器和一臺50KW 發電機供電。 現場布置: 認真對樁基進行人工探孔,經挖探查明沒有有管線、電纜及光纜。 進行場地整理與場地布置,清除施工區域的雜物,平整場地。施工便道能保證晴雨通車,以方便施工機械 、混凝土等的運輸。施工場地四周已做好排水工作。施工現場做好標示、標牌,并進行圍擋施工,同時作好現場臨時交通維護、安全等4、工作。 在 54#和53#墩之間開挖泥漿池,泥漿坑長 14 米,寬 3 米,深 1.5 米。泥漿池四周并設警示標志。泥漿用復合型聚合物制成。復合型聚合物的基本參數:比重 1.0g/cm3,粘度 35pa.S,含砂率0.5%,PH 值 8.011.0。 2 技術準備、組織項目經理部有關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學習施工圖紙、 施工規范、合同文件以及有關施工的技術文件。 、作好施工圖紙及設計說明會審工作,對項目部施工人員及技術 人員、現場施工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進行逐級技術交底,并認真執 行各項施工技術規范。 、測量放樣工作:導線點、水準點已經復核、加密,并據此進行定線放樣,放出樁中心及軸線,上報監理工5、程師審批。 3 試驗工作 所有施工材料的試驗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抽檢。施工的混凝土水下 C30 配合比設計已完成。按配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粘性良好,坍落度控制在 1822 ,混凝土試件七天強度滿足要求。四、施工安排 1 人員安排樁基的施工對本橋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項工程是本橋的一個關鍵環節。人員由項目領導統一安排,具體如下:職務職責項目經理負責全面組織、協調管理工作項目總工負責施工方案的設計及交底項目副經理負責現場施工組織協調辦負責地方協調工作質檢工程師負責現場質量控制,報驗測量負責人負責現場控制工作試驗負責人負責材料檢驗、試件留樣工作實驗員負責現場試件、坍落度工作現場6、負責人負責現場安排現場技術員負責現場技術、質量控制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 2 施工隊伍安排 本樁位處于市政路上,地勢平坦,機械易于到位。具體安排一個作業隊負責施工,其工作內容如下:負責樁基的鉆進工作,施工人員 10 人,滿足 24 小時施工。 3 機械安排為保證樁基的正常進行,我項目安排施工機械如下: 名稱型號數量備注吊車50T1良好旋挖鉆機寶峨BG25C1良好裝載機ZL501良好挖掘機小松 3001良好汽車吊徐工 25T2良好4 施工安排 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地統一加工成半成品。運送至施工現場,在施工 現場進行鋼筋籠的吊裝拼接。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罐車運輸至現場,進行水下灌注。五、首件施工過程7、樁基首件工程在測量組放樣后,在縱橫向的每一側引兩個控制樁,控制樁距樁中心間距三米,鉆孔時用于控制軸線偏位。控制樁引好以后,拉好十字線,旋挖機鉆頭對準中心的位置。然后開鉆埋設鋼護筒。護筒壁厚 10 ,護筒直徑 240 ,護筒埋深 370 ,外露 30 。護筒埋入后,從控制樁拉十字線,旋挖鉆機調整護筒的偏位及傾斜情況。規范護筒允許偏差 5 。鉆機于 2010 年 10月26日9:00 開始施工鉆進, 鉆進時進行復合化學泥漿循環。鉆機鉆進過程中及時用小松 300 挖掘機將渣土裝車運至棄土場(挖掘機擺設在旋挖鉆機側對面宜方便出渣裝 車)。鉆機鉆進過程中提鉆要慢,尤其是提出護筒口時應防止碰撞到護壁、護筒8、及護筒下口護壁。鉆機鉆進時,及時填寫鉆孔記錄,并注意土層的變化,在土層的變化處,進行現場取樣,判斷土層,核對是否符合地質剖面圖,如若不同則留取試樣備案。樁基于 2010 年11月 1日 10:00 終孔。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報驗孔深、孔徑及傾斜度合格。孔深采用測繩量測法。測繩使用前,在底部加 5 的配重,并用鋼尺進行核對每米長度。孔徑采用檢孔器(檢 孔器長度為鋼筋籠外徑的 6 倍,外徑為樁徑)檢測。傾斜度使用檢孔器進行檢測。經檢測傾斜度 5 ,小于 1%樁長且小于 50 ,符合要求。鋼筋籠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報驗合格后,于2010年11月5日 15:00 開始鋼筋籠現場吊裝作業。鋼筋籠采用一部9、 50T吊車主吊,整個吊裝過程布置 4 個起吊點, 起吊時主吊大勾分兩點固定鋼筋頂端,小勾一點吊裝鋼筋籠 1/2 至 1/3 中間部位。起吊時,先稍微提起中間吊點,使骨架稍提起,再與端點同時起吊,待骨架離開地面后,中間點停吊,繼續提升端吊點。隨著端吊點不斷上升,慢慢放松中間吊點,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放松中間吊點鋼絲繩,檢查骨架是否順直,如有彎曲應調直。然后移至孔口,十字護樁對中后下放鋼筋籠。進入孔口后,應將其扶正徐徐下降, 嚴禁擺動碰撞孔壁。當骨架下降到第一吊點附件的加強筋的下方,將骨架用角鋼臨時支撐于孔口。將吊鉤移至骨架上端。取出臨時支撐,將骨架下降至設計標高。 2010年11月610、日 06:20 開始鋪操作平臺和下導管,配置導管懸空 40 。導管使用前已進行密封試驗指標均合格。對導管進行編號,在下導管時按編號進行。導管的密封膠圈 安裝對接前必須認真檢查,有缺陷堅決不能使用。導管下完后經檢測孔深沉渣厚度為 1。報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準備砼澆筑。 2010 年 11月 6日 11:40 正式澆筑。混凝土首車出站坍落度 220 , 到達現場時坍落度 200 , 路上損失 20 ,和易性良好,可以進行灌注。 15:50 完成混凝土水下灌注,灌注方量87方,超灌 120 ,確保樁頭混凝土的質量。最后提出導管,提速要慢,防止導管處出現夾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拔出導管后,把導11、管接頭處清洗干凈,刷油放置。待導管完全拔出后,在護筒上拴好鋼絲繩,將護筒緩緩吊起,起吊過程中要保持垂直,防止護筒傷害到混凝土。本項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為: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制作 完成,現場吊車配合安裝。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車運輸,吊車配合方式 進行垂直導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從整個施工過程來看,該首件工程過程受控,施工工序順暢,樁基質量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1 施工人員操作不熟練,混凝土有撒漏現象,不但浪費材料,而且污染施工現場。 2 鋼筋制作過程中出現主筋焊傷現象。 3 鋼筋工操作不熟練,部分機械連接絲口有損傷現象。 4 由于施工場地狹窄,在鋼筋籠吊裝過程中吊車位置12、擺放不合適, 導致鋼筋籠的吊裝時間過長。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項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1 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培訓,保證施工人員配合默契,協同施工。 2 針對主筋焊接問題我部加強對協作隊伍質量要求,并落實到責任人。 3 針對絲口損傷現象,工程科及實驗室相關人員對車絲工具進行了 檢查,更換車絲工具。杜絕漏絲、絲口損傷現象。 八、綜合評價及總結通過主線 53#-2樁基首件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來看,我標段所確定的鉆孔樁施工工藝滿足鉆孔樁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標段的鉆孔樁施工。通過首件施工,使全體施工人員加深了對鉆孔施工工藝及水下砼澆筑流程的理解,增強了其質量意識。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我們提出了改進措施。在后續施工中我們將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繼續改進或優化工藝方案,杜絕在首件工程的問題再次發生,優質、安全的完成我標段所有的鉆孔樁施工。同時通過對樁基鋼筋加工、水下混凝土澆筑,及其各項指標符合設計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的各項規定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自檢評價意見為優良工程,能夠指導后續施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5
5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