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19770
2022-11-17
14頁
36.61KB
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一四年五月目錄一、“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概況2二、項目建設背景2三、項目產品的市場前景3四、產品方案及生產綱領6(一)產品方案6(二)生產綱領6五、實施本項目保障6六、“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投資情況7(一)投資概算7(二)資金來源8(三)主要工藝流程8(四)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及燃料等的供應情況9(五)項目的環保措施9(六)項目選址情況10(七)項目組織方式及實施進展情況10(八)項目預計經濟效益10七、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10(一)技術風險10(二)市場風險10(三)人力資源風險10八、結論2、11一、“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概況本項目實施地點在公司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第一產業園,改造廠房約5,000平方米,建設一條先進的圓錐滾子軸承生產線,主要以高速鐵路用軸承、城市軌道車輛軸承、機車及傳動軸承為主。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新增年產6萬套軸承的生產能力。項目總投資1.61億元, 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鋪底流動資金2,100萬元。項目實施完成后,達產年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22,300萬元,利潤總額3,494萬元。二、項目建設背景軸承是國民經濟的戰略物資,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基礎件。建國六十多年來,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軸承工業持續較快發展,已成為軸承產量和銷售額位居3、世界第三的軸承生產大國。但是,由于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我國軸承工業大而不強,與世界軸承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目前我國生產的滾動軸承的性能和質量水平總體不高,致使高檔次軸承大部分依賴進口。我國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用軸承基本上依賴進口,高鐵的動車組用軸承基本為SKF(瑞典斯凱孚)、FAG(德國舍弗勒旗下品牌)、Timken(美國鐵肯姆)、NSK(日本精工旗下品牌),我國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要真正實現“中國創造”,關鍵零部件就必須立足國內,實現產業化,這對我國高速列車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4、用軸承被列為我國軸承行業“十二五”重點主機配套產品技術改造項目,具有技術含量高、精度高、附加值高、加工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十二五”國內外市場對我國軸承的需求,其數量已不是主要矛盾。需求重點是增加軸承品種;擴大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及專用軸承的生產能力;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可靠度和使用壽命。把替代進口作為行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同時也要提高“三高產品”的出口比重。科技作為我國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一類綜合性研究所,肩負著高端裝備國產化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民族軸承工業的研究,踐行國家戰略,做好高端軸承的產業化工作。科技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按照企業的發展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預測,科技實施本項目,5、發揮企業的研發實力、生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質量與信譽優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搶占國內外高端精密軸承市場, 替代進口。科技是我國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一類科研機構,集人才、技術、科技成果為一體,重點為國民經濟建設各領域關鍵主機及國防建設研制“高、精、尖、專、特”軸承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是中國軸承行業相關技術創新的龍頭和重要基地。在機床主軸、絲杠軸承及轉臺軸承的研究、開發、生產、試驗中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并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在數控機床主軸用高速精密軸承的研究、開發、生產、試驗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三、項目產品的市場前景2005 年以來,中國國內鐵路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鐵路6、固定資產投資由原定的1.25 萬億元增加40%至1.75 萬億元。“十二五”期間鐵路行業投資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201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9.1萬km,高鐵通車里程8,358km,復線率和電化率均達到45;到2012 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1 萬km,客運專線1.3萬km,復線率和電氣化率達到50%;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km,新建客運專線1.6萬km,復線率50%,電化率60。隨著我國鐵路的六次大提速,提速鐵路客車、貨車需要的高精度軸承的需求量逐漸擴大,有非常大發展空間。2012年我國已建成客運專線總計49條線,在線運行的提速鐵路客車、貨車數量達到30萬輛;到2015年7、全國提速列車的保有量將達到40萬輛以上;到2020年在線運行的提速鐵路客車、貨車數量達到50萬輛以上。主要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鐵路網絡,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包括市郊鐵路、地下鐵道、輕軌交通等。進入21世紀以來,軌道交通在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緩解城市交通擁擠、保護環境等方面均顯示出積極促進作用,已日益成為中國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重要戰略舉措。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劇增,城市軌道交通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已有36個城市規劃建設城軌地鐵,國家已經批準28個城市建設城市8、軌道交通系統。根據交通運輸部草擬的“十二五”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3,000km,較2010年底1,372km的里程增加186.6%。如果按照每公里8輛車的標準配置計算,2010年至2015年期間,國內軌道交通車輛制造的市場規模為13,024 輛,在線運營車輛將達到18,000輛,截至2012年,已在線運營車輛達到8,000輛。到2020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里程達7,000km,國內軌道交通在線運營車輛將達到42,000輛,市場潛力非常大。(一)高速鐵路軸承動車組在2012年之前以覆蓋擴張需求為主,2012年之后以密度提升為主9、。按照現有規劃,2012年高鐵運營里程為16,327公里,動車組保有量約為1,100列;到“十二五”未,我國動車保有量將達到1,600列;到2020年,動車保有量應達到2,200 列。從動車組的保有量來看,根據鐵道部“十二五”規劃,2012年達到1,100列, 其中16編組車775列,8編組車325列;2013年,計劃16編組車876列,8編組車377 列;2014年,計劃16編組車990列,8編組車426列;2015年,計劃達到1,995列, 其中16編組車1,120列,8編組車480列。到2020年,計劃達到2,200列,其中16編組車1,530列,8編組車670列。按照每列16輛編組動車10、需配備128套轉向架設備用軸承及120套牽引電動機軸承計算,每列動車組四級修(1年)更換一次軸承,并考慮安全庫存因素,即每列16輛編組動車平均年需更換及儲備轉向架設備用軸承數量為128套1.2 153.6套,平均年需更換及儲備牽引電動機軸承數量為120套1.2 144套,據此計算,2013年,高速動車轉向架軸承年需求量為16.35萬套,牽引電機軸承年需求量為15.32萬套;預計2015年,高速動車轉向架軸承年需求量為20.65萬套,牽引電機軸承年需求量為19.58萬套。(二)提速客車軸承、機車軸承在線運行的提速鐵路客車數量達到20萬輛,到2015年全國提速列車的保有量將達到26萬輛以上。每輛車11、廂安裝8套軸箱軸承,按每5年對軸承進行更換計算, 2015年,客車維修市場需求量為32萬套,新車軸承市場為15.44萬套,軸承總需求達到47.44萬套。到2020年,在線運行的提速鐵路客車數量達到30萬輛以上, 軸承總需求達到53.84萬套。在機車領域,伴隨鐵路電氣化建設的快速推進,電力機車保有量增速加快。電力機車將成為未來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動力,其承擔的運輸工作量比重將達到80%以上,未來兩年電力機車的平均增長率為5%。內燃機車在向大功率、低排放、交流傳動的方向發展,對環保高效的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車需求也有所增加。根據中長期鐵路規劃,到2012年,至少需要7,200千瓦和9,600千瓦大功12、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7,000臺。按照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時速200公里以上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達1.3萬公里,需要大量200km/h速度等級的跨線和長大交流客運電力電車。未來5年,預計市場需要600臺;需要6,000馬力以上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車約1,000臺。從長遠發展看,我國仍需要大量內燃機車。國家大鐵網雖然以電氣化為主, 但仍然將保有相當規模的用于次級干線牽引機全部調車作業用內燃機車車隊;全國許多大型工礦企業鐵路也繼續采用內燃機車,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工礦內燃機車進行補充;各地的地方鐵路及合資鐵路也對內燃機車產生一定的需求。2011年,機車車輛的數量約為3.5萬輛,其中大功率電力機車7,9013、0臺,到2015 年機車車輛的保有量將達到4.3萬輛以上,2020年,在線運行的機車車輛將達到5 萬輛以上,其中大功率機車保有量將達到3.05萬輛,由此帶來的機車修理市場的業務量將隨著機車保有量的增加在現有基礎上有較大增長,新造機車的業務量將隨著機車保有量穩定而減少。每輛車安裝齒輪箱軸承以及牽引電機軸承約14套,輪對軸承16套,按照平均每5年對軸承進行更換和兩年檢修計算,新車市場按照每年10%的市場增量計算, 2012年,機車軸承的需求總量為23.1萬套,檢修量52.5萬套(檢修工作量為新造軸承的33%)。根據軌道交通車輛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及發展重點預測,2015年我國機車軸承的需求量將達到514、2萬套。假設2020年我國機車達到飽和,軸承的年需求量約38萬套(機車壽命按20年計算),檢修量75萬套。(三)城市軌道交通軸承城市軌道車輛安裝使用軸承包括軸箱軸承、牽引電機軸承、齒輪箱軸承等, 軸承數量40套左右,按此計算,2012年城市軌道交通軸承新造車輛使用軸承為7.8 萬套,2012年2015年每年新造車輛的軸承用量遞增30%左右,2015年2020年 遞增約為18.5%,到2020年,新造車輛的軸承用量約為26.17萬套。同時,城市軌 道交通車輛平均約為3年更換軸承,2012年軌道車輛維修使用軸承約為10.56萬套, 每年遞增約為20%左右,由于軌道車輛保有量增加迅猛,維修使用的軸承15、用量將 迅速超過新造車輛用軸承,到2020年,維修車輛用軸承約為55.44萬套。因此, 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軸承使用總量為81.61萬套,其發展速度和軸承總量空間 非常廣闊。四、產品方案及生產綱領(一)產品方案根據國家規劃要求和市場分析預測,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本項目的產品主要以高速鐵路用軸承、城市軌道車輛軸承、機車及傳動軸承為主,逐步替代進口產品,滿足國產化配套需要。(二)生產綱領本項目設計年產高速鐵路軸承 6 萬套,產品類型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主要以高速鐵路用軸承、城市軌道車輛軸承、機車及傳動軸承為主。五、實施本項目保障公司是由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級研究所轉制而成的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16、 有較強的科技力量隊伍,“七五”期間完成的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項目“鐵路車輛軸箱軸承承載鞍優化設計”、“鐵路貨車無軸箱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研制”等項目,對鐵路軸承承載鞍進行了有限元分析,成功研制開發了典型雙列圓柱滾子軸承鐵路軸承;“八五”期間又與軸承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研制開發了準高速客車軸承成功應用于我國的提速列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一五”期間,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課題責任單位,聯合國內軸承行業巨頭和相關高校,順利完成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課題“高速、精密、重載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其中高速鐵路軸承作為其中重要內容,在國內首次研發出時速350Km/h的高速鐵路客車軸承,并開發了國內17、第一臺時速達200500Km/h高速鐵路客車軸承試驗機,對軸承進行了短期的性能試驗,取得了國內高速鐵路軸承從無到有的階段性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對完成本項目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十二五”期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牽頭單位,獲得了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承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支持,并于2014年4月份通過驗收。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承多為精密級的圓錐滾子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其精度等級可達P4級,有些技術指標甚至達到了P2級精度的要求,對工藝和設備的要求非常高。公司一直進行內徑大于10mm、外徑小于400mm的精密軸承的研發生產,軸承精度等級達到P4級以上,其產品18、廣泛用于航天、航空、機床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工藝穩定性。公司擁有約400名專業技術人員, 覆蓋軸承生產的各個工藝程序。六、“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投資情況(一)投資概算項目總投資1.61億元,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鋪底流動資金2,100 萬元。序號項目或費用名稱投資額(萬元)投資占比(%)1建筑工程330.002.36%2設備購置12,387.0088.48%3設備安裝241.601.73%4公用工程489.503.50%5其它費用148.601.06%6預備費403.302.88%合計14,000.00100.00%建設投資內容主要為廠房改造、購置工藝設備、19、公用配套設施建設。建設投資構成如下:(二)資金來源項目資金自籌解決。(三)主要工藝流程(1) 高速鐵路軸承外圈:下料鍛造(煤氣爐+1T 空氣錘+350mm 擴孔機)退火車外徑端面車內徑端面車倒角車滾道、直臺車槽鉆孔攻絲壓模淬火粗磨兩端面粗磨外徑磨內徑粗磨兩滾道硬車牙口、防塵槽、倒角酸洗探傷穩定處理精磨兩端面磨外徑磨外徑刃口終磨兩滾道、兩牙口超精兩滾道 終磨外徑磁粉探傷退磁清洗內圈:下料鍛造退火車內徑端面車外徑端面車滾道、擋邊、小外徑車倒角壓模淬火粗磨兩端面粗磨內滾道粗磨內徑粗磨擋邊磨大、小外徑探傷穩定處理加工倒角、退刀槽磨平面磨內滾道細磨內徑細磨擋邊終磨內滾道超精滾道擋邊磁粉探傷退磁清洗磷化處20、理圓錐滾子:成型熱處理磨外徑磨兩端面磨外徑磨球基面酸洗探傷穩定處理加工倒角磨外徑精磨球基面終磨外徑磁粉探傷超聲波探傷超精外徑退磁清洗尺寸分組(2) 城市軌道車輛軸承外圈:下料鍛造退火車外徑端面車內徑端面車倒角車滾道、擋邊車退刀槽壓模淬火粗磨兩端面粗磨外徑粗磨內徑粗磨擋邊粗磨滾道酸洗探傷穩定處理精磨兩端面精磨外徑精磨兩擋邊終磨滾道超精滾道終磨外徑磁粉探傷退磁清洗內圈帶單擋邊內圈:下料鍛造退火車內徑端面車外徑端面車滾道擋邊車退刀槽、斜面壓模淬火粗磨兩端面粗磨滾道粗磨內徑粗磨擋邊磨外徑、斜面酸洗探傷穩定處理磨兩端面磨內滾道磨內徑磨擋邊配磨滾道超精滾道、擋邊磁粉探傷退磁清洗內圈無擋邊帶平擋圈的圓柱軸承21、內圈:下料鍛造退火車內徑端面車斜面、外徑、端面熱處理粗磨兩端面粗磨滾道粗磨內徑磨斜面酸洗探傷穩定處理磨兩端面磨內滾道磨內徑配磨滾道超精滾道磁粉探傷退磁清洗內圈無擋邊帶平擋圈的圓柱軸承平擋圈:下料鍛造退火車內徑端面 車外徑端面車臺階、退刀槽壓模淬火粗磨兩端面粗磨外徑粗磨內徑 粗磨擋邊酸洗探傷穩定處理磨兩端面磨外徑磨內徑磨擋邊磁粉探傷退磁清洗圓柱滾子:成型熱處理磨兩端面磨外徑酸洗探傷穩定處理加工倒角研端面終磨外徑磁粉探傷超聲波探傷超精外徑退磁清洗尺寸分組圓柱滾子軸承金屬實體保持架:車端面內徑車端面外徑平兩端面鉆鏜 兜孔除毛刺拉孔除毛刺平兩端面、倒角車外徑車內徑及臺階倒角、除毛刺(四)主要原材料、輔22、助材料及燃料等的供應情況嚴格執行公司內控標準,提高或加嚴工序間技術條件,確保產品能穩定的達到P4級水平,在產品精度、性能、壽命及可靠度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以適應主機配套替代進口和擴大出口需要。本項目貫徹專業化生產原則,充分利用金屬材料熱處理車間、檢測中心等部門的密切協作,以及社會上大中型企業富余的加工能力。結合本項目現有情況, 鍛造及軸承套圈車工件等外協。(五)項目的環保措施本項目設計和施工將按照“三同時”及清除污染、保護環境、綜合利用、化害為利的原則進行,對工業廢水的排放按國家規定標準執行,工業粉塵、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排放達到區域排放標準。固體廢棄物如鐵屑和工業垃圾、生活垃圾由運23、輸處每天派車運往鐵屑處理廠和城市指定垃圾處理廠。企業的廠界噪聲及廠區內主要交通干道的環境噪聲強度符合國家規定的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六)項目選址情況本項目在(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即公司第一產業園實施。(七)項目組織方式及實施進展情況該項目預計2015年6月底前完成建設,項目建成兩年后達產。(八)項目預計經濟效益“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產業化示范線建設項目”實施完成后,達產年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22,300萬元,利潤總額3,494萬元。七、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一)技術風險本項目的產品生產難度較大,需要進行裝車試驗、試運行和CRCC認證。批量生產能否穩定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具有一定的風險。應對措施:(24、1)不斷總結先進的批量生產工藝,使產品達到性能要求;(2)采用國軍標質量控制體系進行產品質量控制。(二)市場風險盡管公司已對項目市場前景做了充分分析和論證,認為該項目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時間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由于產品需要通過CRCC認證以及市場本身具有的不確定因素,該項目實施后仍可能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應對措施:(1)積極同相關各方展開戰略合作;(2)提高性價比,增加產品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3)可以用生產線生產同類軸承產品,如用于數控機床、高速軋機、航空、兵器配套、通用精密圓柱軸承等,擴大市場面,降低市場風險。(三)人力資源風險本項目新增工藝設備以國內先進的數控自動機床為主,先進的設備25、需要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雖然科技原有職工隊伍素質高,可以勝任新設備操作技能要求,但本項目員工隊伍要擴大,人員招聘及培訓的相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本項目中相當重要,如果在項目人事管理中遇到風險,如招聘失敗、政策引起新員工不滿、技術骨干突然離職等,這些事件會影響到項目的正常運轉。應對措施:(1)提前進行人員儲備,做好人員的技能及相關培訓工作;(2)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提供行業內有吸引力的薪酬水平;(3)穩定現有科技人員及技術骨干,加強對現有科技人員的培訓和學術交流,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八、結論(1) 項目建設十分必要科技是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承研制和產業化的主要骨干企業,一直引領國家高26、端軸承設計、制造、檢測和試驗技術,原有基礎較好,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技術檔次,替代進口,加快技術改造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2) 產品方向正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本項目選擇具有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顯著特點的高速鐵路軸承、城市軌道車輛軸承和高精密滾子軸承作為改造對象,符合國家裝備制造業產業政策。(3) 項目實施具有可靠的技術保證本項目的承辦單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軸承行業相關技術創 新的龍頭和重要基地。在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承的研究、開發、生產、 試驗中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優勢,使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有了可靠保證。(427、) 項目建設體現科技進步本項目依靠技術進步,對產品進行優化設計和個性化設計,對某些影響軸承壽命、溫升的尺寸和形位公差進行工序間技術條件的加嚴控制,除新增國產先進、可靠的數控加工設備,還適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精加工關鍵設備,保證產品的精度和可靠性,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增加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試驗設備, 保證產品性能和質量,從而使產品質量、性能、壽命、可靠度達到國外先進的同類產品質量水平。(5) 工藝技術可靠、工藝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本項目突出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采用國內先進制造技術、先進工藝裝備, 完善產品質量檢驗和產品模擬實驗手段,工藝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本項目技改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合理28、調整了產品結構,產品市場前景較好。技術改造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開發能力為主,選用的工藝和設備先進、可靠。技術改造與企業改組相結合,通過企業內部結構的優化改組, 按專業化原則對企業資產存量的配置進行合理的調整。企業原有基礎較好,能保證項目的實現。(6) 公用動力、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完備,生產環境好本項目是在企業原有生產部門進行改造,無需新建廠房,僅需要對生產廠房進行生產環境改造,并增添部分公用動力設施,對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噪聲和廢棄物進行有效的治理,對影響職業安全衛生的因素進行有效防治即可。(7) 經濟效益好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回收能力。綜上分析,本項目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方向正確,市場前景好,工藝技術可靠,具有國內領先并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設計方案合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因此項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