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現場安全專項檢查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23894
2023-03-14
8頁
131KB
1、隧道施工安全專項檢查表建設項目: 隧道名稱: 隧道里程: 隧道風險等級: 施工(監理)單位: 編制人: 序號檢查內容檢查內容依據標準檢查評價(問題或成效寫實)備注1洞口及緩沖結構開挖1邊、仰坡以上的山坡危石應在邊、仰坡開挖前清除干凈。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施工監理記錄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2洞口邊、仰坡應自上往下逐級分層開挖支護,不得采用洞室爆破,開挖后應及時完成邊仰坡加固、防護及防排水工程施工。3軟弱圍巖隧道洞門應按設計完成超前支護后,方可開始正洞的施工。4洞口段應及時形成封閉結構,嚴禁采用長臺階施工。5隧道洞門結構和2、緩沖結構物、擋土墻基礎基坑開挖尺寸允許偏差(mm)符合要求。2洞身開挖洞身開挖1開挖方法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擅自變更開挖方法。技術方案、技術交底、施工記錄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2施工單位應進行鉆爆設計,并根據現場圍巖地質情況和爆破效果及時調整爆破方案或參數。3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技術的鉆眼應嚴格按控制炮眼間距、深度和角度;炮眼痕跡保存率符合要求。4開挖進尺應根據圍巖情況進行控制(、級圍巖上臺階每循環開挖進尺不應大于1榀鋼架間距,級圍巖不得大于2榀鋼架間距;邊墻每循環開挖進尺不得大于2榀;仰拱開挖前必須完成鋼架鎖腳錨桿,每循3、環開挖進尺不得大于3m)。5施工步距應符合要求(初期支護級以上圍巖封閉位置距離掌子面不得大于35m;)。6.開挖須取得施工許可。隧底開挖1隧底開挖輪廓和底部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隧底范圍石質堅硬時,巖石個別突出部分(每1 m2不大于0.1 m2)侵入襯砌應小于5cm技術交底、施工記錄、施工與監理記錄,現場檢查。TB10417-2003TB10304-20092邊墻基礎及隧道底地質情況應滿足設計要求,基底內無積水、浮碴。3隧底開挖時不得破壞基底加固處理樁體,開挖時必須預留樁頂30cm土體人工開挖。4隧底、仰拱開挖進尺應符合設計要求。3超前地質預報超前地質預報1洞身開挖前必須進行超前地質預報,并作為4、一道工序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中,超前地質預報應由專業人員實施。超前地質預報、技術交底、實施方案、各級審批情況、實施成果。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鐵建設2008105號2施工圖階段經評估為高風險和極高風險的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超前地質預報由設計單位負責組織實施。3施工單位應編制超前地質預報實施大綱,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工序管理,按程序審查批準后由專業人員實施。4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由設計單位進行專項超前地質預報設計,及時收集分析預報資料,完善設計方案并指導施工。5建設單位應組織超前地質預報設計文件審查和技術交底;審批5、超前地質預報實施大綱;監督檢查超前地質預報實施情況,必要時對超前地質預報成果組織審查。6每一次開挖后及時觀察、描述開挖面地層的層理、節理、裂隙結構狀況、巖體的軟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對設計地質情況,判斷圍巖穩定性。地質素描的內容應真實可靠,應有文字和數碼影像。7采用的方法、預防范圍、頻次等應符合設計要求規定。8施作里程、位置、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規定。9施作后,應及時收集相關數據,歸納總結預報成果,核對設計地質情況,判斷圍巖穩定性10采用物探法時,炮孔、側線布置和數據采集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超前鉆孔法時,鉆機鉆深不宜小于25m。成孔的傾角和方位角偏差應不大于1,深度偏差不應大于0.5m。46、監控量測監控量測1設計單位應進行監控量測設計。檢查施工實施細則、各級審批情況、埋設工藝、量測結果。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121-2007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2施工單位編制實施細則,按程序審批后實施,作為關鍵工序納入施工組織,專職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上崗。3淺埋、偏壓、下穿建筑物地段的地表必須設置監測網點并實施監測。地表沉降測點和隧道內測點應布置在同一斷面里程。地表沉降測點應在隧道開挖前布設,布點應牢固,平面位置和斷面里程應符合設計要求。4隧道內測點設置平面位置和斷面里程應符合設計要求,IV級圍巖隧道拱頂下沉和凈空變化的量測斷面間距不得7、大于10m,V及不得大于5m。5監控量測數據應按設計要求的頻次讀取數據,量測數據內容應完整、成果真實可靠。6監控量測數據應及時整理分析并反饋施工。當拱頂下沉、水平收斂速率達5mm/d或位移累計達100mm時,應暫停掘進,并及時分析原因,采取處理措施。7隧道內測點應在開挖后12h內布設,并及時讀取數據,最遲不得大于24h。8測點埋設應符合設計量測方法和現行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要求。隧道收斂測點應埋入圍巖淺層內;當采用接觸量測時,測點掛鉤應做成閉合三角形,保證牢固不變形;無尺量測的測點應貼反光標,標識應準確、醒目。9對周邊建筑物可能產生嚴重影響的城市鐵路隧道,應實施第三方監測。5支護工程管棚、8、超前小導管1所用材質的品種和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材料臺帳、漿液配合比試驗單、施工記錄,現場實測。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2長度、數量、間距、縱向搭接長度以及與支撐結構的連接應符合要求。4注漿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漿液必須充滿鋼管及其周圍的空隙。5超前小導管施工允許偏差:方向角(外插角)2,孔口距50mm,孔深500mm。6管棚鉆孔允許偏差:方向角1,孔口距30mm,孔深50mm6錨桿1類型、規格、物理性能指標及安裝數量應符合規定。抽查材料臺帳、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試驗檢測報告、施工記錄、質量檢查驗收記錄,現場檢查。TB10753-2010T9、B10417-20032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屈服力、最大力、斷后伸長率等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規定。3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4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銹蝕。5砂漿的強度等級、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孔內灌漿應飽滿、密實,灌注砂漿飽滿度應大于80%。6錨桿孔的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端頭必須設置墊板,墊板應與基面密貼。7注漿管的直徑不得小于16mm,注漿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8錨桿接長采用機械連接的檢驗應符合要求。7鋼筋網1鋼筋網與巖面之間噴射混凝土應密實,無空洞。施工記錄、試驗報告,現場檢查量測。TB10753-2010TB10417-20032鋼筋網所使用的鋼筋的品種、規10、格和制作應符合設計要求,網格尺寸允許偏差為10mm。3鋼筋網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要求,并與錨桿或其他固定裝置聯結牢固。4鋼筋網搭接長度應為12個網孔,允許偏差為50mm。8鋼架1制作鋼架所用鋼筋的進場檢驗應符合驗標要求。制作鋼架所用型鋼進場檢驗必須按批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和工藝性能(冷彎)試驗;材料檢驗頻次與項目應滿足要求?,F場檢查量測,抽查施工記錄、質量檢查驗收記錄。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2鋼架應在隧道開挖后或初噴射混凝土后及時進行架設。3鋼架的結構尺寸、相鄰鋼架及各節鋼架間的連接應符合要求。4鋼11、架應工廠化制造,出廠前必須進行檢驗、試拼裝。當采用格柵鋼拱架時,應采用八字結格柵拱架。5鋼架底腳應置于牢固的基礎上,否則應設鋼墊板或用混凝土填充。安裝不得侵入二次襯砌斷面,相鄰鋼架及各節鋼架間的連接應符合要求。6沿鋼架外緣每隔2m應用保護層墊塊與初噴層或圍巖頂緊,鋼架與初噴層間的間隙應采用噴射混凝土噴填密實。7.鋼架制作應符合驗標規定:采用型鋼彎制鋼架時,分節長度應根據設計尺寸及所采用的開挖方法確定,各節長度不應大于4m,腹板上鉆孔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鋼架節點焊接長度應大于4cm,且對稱焊接;鋼架周邊拼裝允許偏差為3cm,平面翹曲應小于2cm。8.鋼架安裝允許偏差(mm):間距100,橫向512、0,高程50,垂直度2,保護層和表面覆蓋層厚度5mm。9噴射混凝土1噴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根據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條件和設計要求通過試驗選定,水膠比不大于0.5,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炷僚浜媳冗x定報告、技術方案、施工記錄,現場察看并實測。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0788號鐵建設2010120號2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濕噴工藝,特殊地質條件下工藝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3噴射混凝土施工應分段分層作業。分層噴射混凝土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一次噴射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過10cm,邊墻不得超過15cm。4隧道開挖13、后應及時初噴混凝土,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爆破作業間隔時間不得小于3h。5噴射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C25噴射混凝土24小時強度應不小于10MPa。冬期作業面與混合料進入噴射機的溫度均不應低于5OC。噴射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6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應符合要求。10初期支護結構1隧道支護必須緊跟開挖及時施作,并應及早封閉成環。同時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監控量測等相關作業。施工記錄、試驗報告,現場檢查量測。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2采用分部開挖時,應在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及以上時進行下一14、部分的開挖。3雙線IV、V級圍巖隧道臺階法施工時,應設置鎖腳錨桿(管)、橫向臨時支撐或臨時仰拱等控制拱(墻)腳位移的措施。4初期支護仰拱施工應快挖、快支、快速封閉。非爆破開挖和爆破開挖仰拱初期支護應分別于8h和12h內完成開挖、架設拱架、噴射混凝土封閉作業。11襯砌工程二次襯砌1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隧道的二次襯砌應及時施作,二次襯砌距掌子面的距離IV級圍巖不得大于90m,V、VI級圍巖不得大于70m。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檢驗批資料、現場尺量、檢測報告。TB10753-2010TB10417-2003TB10304-2009鐵建設2010120號綜監20095號2襯砌距離掌子面的安全距離不得大于15、:仰拱:級圍巖90m,級圍巖50m,級及以上40m。二襯距離掌子面的安全距離不得大于:、級200m,級圍巖120m,級及以上圍巖90m。12襯砌鋼筋1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數量以及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要求。設計資料,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試驗檢測報告,現場檢查和尺量。TB10753-2010TB10417-2003鐵建設201041號3鋼筋的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4鋼筋安裝和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規定。5隧道襯砌鋼筋接頭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拱部及邊墻鋼筋接頭不得采用焊接,其他部位鋼筋連接方式應符合要求。6鋼筋接頭應符合要求。7鋼筋接頭設置符合要求。13火工品1.庫房(臨時)需經所屬地方公安核定。2.設置爆破器材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安全保衛、防火、交接班、出入庫登記等齊全并落實。4.火工口庫的值守、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經培訓、持證上崗。5.運輸按規定使用專用車輛,并配置有效滅火器。6.庫內存放規范,儲存庫警示齊全,監控系統有效,設置靜電消除設施,防入侵措施完善,消防設施按要求配備。7.火工品的領用、退庫符合規定,臺帳齊全規范,帳物相符。14消防1.防水板、止水帶等易燃物品不得存放洞內。2.防水板作業臺車設置消防器材。3.電焊作業采用隔火措施。檢查組長: 檢查人員: 編制人: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