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故事
編號:624284
2023-03-15
14頁
49.75KB
1、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環境保護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5.1.1 現場施工標牌應包括環境保護內容。5.1.2 施工現場應在醒目位置設環境保護標識。5.1.3 施工現場的文物古跡和古樹名木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5.1.4 現場食堂應有衛生許可證,炊事員應持有效健康證明。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5.2.1 資源保護應符合下列規定: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應保護場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態,減少2、抽取地下水。22 危險品、化學品存放處及污物排放應采取隔離措施。25.2.2 人員健康應符合下列規定:1 施工作業區和生活辦公區應分開布置,生活設施應遠離有毒有害物質。22 生活區應有專人負責,應有消暑或保暖措施。23 現場工人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體力勞動強度分級GB 3869的有關規定。24 從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氣味和強光、強噪聲施工的人員應佩戴與其相應的防護器具。25 深井、密閉環境、防水和室內裝修施工應有自然通風或臨時通風設施。26 現場危險設備、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應配置醒目安全標志,施工應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塵、防潮、通風等措施,應加強人員健康管理。27 廁所、3、衛生設施、排水溝及陰暗潮濕地帶應定期消毒。28 食堂各類器具應清潔,個人衛生、操作行為應規范。25.2.3 揚塵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 現場應建立灑水清掃制度,配備灑水設備,并應有專人負責。22 對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抑塵措施。23 運送土方、渣土等易產生揚塵的車輛應采取封閉或遮蓋措施。24 現場進出口應設沖洗池和吸濕墊,應保持進出現場車輛清潔。25 易飛揚和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封閉存放,余料應及時回收。26 易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應采取遮擋、抑塵等措施。27 拆除爆破作業應有降塵措施。28 高空垃圾清運應采用封閉式管道或垂直運輸機械完成。29 現場使用散裝水泥、預拌砂漿應有密閉防塵措施。4、25.2.4 廢氣排放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 進出場車輛及機械設備廢氣排放應符合國家年檢要求。22 不應使用煤作為現場生活的燃料。23 電焊煙氣的排放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的規定。24 不應在現場燃燒廢棄物。25.2.5 建筑垃圾處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建筑垃圾應分類收集、集中堆放。22 廢電池、廢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廢棄物應封閉回收,不應混放。23 有毒有害廢物分類率應達到100%。24 垃圾桶應分為可回收利用與不可回收利用兩類,應定期清運。25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應達到30%。26 碎石和土石方類等應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25.2.6 污水排放應符合下列規定5、:1 現場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周邊應設排水溝。22 工程污水和試驗室養護用水應經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23 現場廁所應設置化糞池,化糞池應定期清理。24 工地廚房應設隔油池,應定期清理。25 雨水、污水應分流排放。25.2.7 光污染應符合下列規定:1 夜間焊接作業時,應采取擋光措施。22 工地設置大型照明燈具時,應有防止強光線外泄的措施。25.2.8 噪聲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采用先進機械、低噪聲設備進行施工,機械、設備應定期保養維護。22 產生噪聲較大的機械設備,應盡量遠離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和周邊住宅區。23 混凝土輸送泵、電鋸房等應設有吸聲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24 夜間施工6、噪聲聲強值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25 吊裝作業指揮應使用對講機傳達指令。25.2.9 施工現場應設置連續、密閉能有效隔絕各類污染的圍擋。25.2.10 施工中,開挖土方應合理回填利用。2優選項5.3.1 施工作業面應設置隔聲設施。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5.3.2 現場應設置可移動環保廁所,并應定期清運、消毒。15.3.3 現場應設噪聲監測點,并應實施動態監測。15.3.4 現場應有醫務室,人員健康應急預案應完善。15.3.5 施工應采取基坑封閉降水措施。15.3.6 現場應采用噴霧7、設備降塵。15.3.7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應達到50%。15.3.8 工程污水應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機物、沉淀過濾、酸堿中和等處理方式,實現達標排放。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6.1.1 應根據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材料選擇并有實施記錄。6.1.2 應有健全的機械保養、限額領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6.2.1 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8、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施工應選用綠色、環保材料。22 臨建設施應采用可拆遷、可回收材料。23 應利用粉煤灰、礦渣、外加劑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漿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礦渣、外加劑等新材料摻量應按供貨單位推薦摻量、使用要求、施工條件、原材料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26.2.2 材料節約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采用管件合一的腳手架和支撐體系。22 應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鋁合金、塑料、玻璃鋼和其他可再生材質的大模板和鋼框鑲邊模板。23 材料運輸方法應科學,應降低運輸損耗率。24 應優化線材下料方案。25 面材、塊材鑲貼,應做到預先總體9、排版。26 應因地制宜,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27 應提高模板、腳手架體系的周轉率。26.2.3 資源再生利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 建筑余料應合理使用。22 板材、塊材等下腳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漿應科學利用。23 臨建設施應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設施和周邊道路。24 現場辦公用紙應分類擺放,紙張應兩面使用,廢紙應回收。2優選項6.3.1 應編制材料計劃,應合理使用材料。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6.3.2 應采用建筑配件整體化或建筑構件裝配化安裝的施工方法。16.3.3 10、主體結構施工應選擇自動提升、頂升模架或工作平臺。16.3.4 建筑材料包裝物回收率應達到100%。16.3.5 現場應使用預拌砂漿。16.3.6 水平承重模板應采用早拆支撐體系。16.3.7 現場臨建設施、安全防護設施應定型化、工具化、標準化。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7.1.1 簽訂標段分包或勞務合同時,應將節水指標納入合同條款。7.1.2 應有計量考核記錄。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7.2.1 節約用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1、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應根據工程特點,制定用水定額。22 施工現場供、排水系統應合理適用。23 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應采用節水器具,節水器具配置率應達到100%。24 施工現場的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應分別計量。25 施工中應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26 混凝土養護和砂漿攪拌用水應合理,應有節水措施。27 管網和用水器具不應有滲漏。27.2.2 水資源的利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 基坑降水應儲存使用。22 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應設立循環用水裝置。2優選項7.3.1 施12、工現場應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處理系統。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7.3.2 施工現場應有雨水收集利用的設施。17.3.3 噴灑路面、綠化澆灌不應使用自來水。17.3.4 生活、生產污水應處理并使用。17.3.5 現場應使用經檢驗合格的非傳統水源。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8.1.1 對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設備13、應設有節能的控制措施。8.1.2 對主要耗能施工設備應定期進行耗能計量核算。8.1.3 國家、行業、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不應使用。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8.2.1 臨時用電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應采用節能型設施。22 臨時用電應設置合理,管理制度應齊全并應落實到位。23 現場照明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的規定。28.2.2 機械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機械設備14、。22 施工機具資源應共享。23 應定期監控重點耗能設備的能源利用情況,并有記錄。24 應建立設備技術檔案,并應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28.2.3 臨時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 施工臨時設施應結合日照和風向等自然條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風和外窗遮陽設施。22 臨時施工用房應使用熱工性能達標的復合墻體和屋面板,頂棚宜采用吊頂。28.2.4 材料運輸與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建筑材料的選用應縮短運輸距離,減少能源消耗。22 應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藝。23 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進度。24 應盡量減少夜間作業和冬期施工的時間。2優選項8.3.1 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應合理利用太陽能或其他可15、再生能源。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8.3.2 臨時用電設備應采用自動控制裝置。18.3.3 使用的施工設備和機具應符合國家、行業有關節能、高效、環保的規定。18.3.4 辦公、生活和施工現場,采用節能照明燈具的數量應大于80%。18.3.5 辦公、生活和施工現場用電應分別計量。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9.1.1 施工場地布置16、應合理并應實施動態管理。9.1.2 施工臨時用地應有審批用地手續。9.1.3 施工單位應充分了解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人文景觀保護要求、工程地質情況及基礎設施管線分布情況,制訂相應保護措施,并應報請相關方核準。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9.2.1 節約用地應符合下列規定: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施工總平面布置應緊湊,并應盡量減少占地。22 應在經批準的臨時用地范圍內組織施工。23 應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設計場內交通道路。24 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布置應與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顧考17、慮,并應充分利用擬建道路為施工服務。25 應采用預拌混凝土。29.2.2 保護用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22 應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為取、棄土場的用地。23 施工后應恢復植被。24 應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并應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保護用地。25 在生態脆弱的地區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地貌復原。2優選項9.3.1 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結構可靠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鋼骨架多層水泥活動板房等可重復使用的裝配式結構。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9.3.2 對施工中發18、現的地下文物資源,應進行有效保護,處理措施恰當。19.3.3 地下水位控制應對相鄰地表和建筑物無有害影響。19.3.4 鋼筋加工應配送化,構件制作應工廠化。19.3.5 施工總平面布置應能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和管線等,職工宿舍應滿足2m2/人的使用面積要求。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1 綠色建造要素評價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施工階段評價指標深化設計評價指標施工部位控制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評價結論10.1.1 應對后澆帶獨立支模進行深化。10.1.2 應對測量放線預留孔、泵管預留孔布置深化。一般項標準編號及標準要求計分標準應得分實得分10.2.19、1 土建施工深化應符合下列規定: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2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 應對樓板、墻、柱、樓梯部位模板加工深化。22 應對梁、板、墻、柱鋼筋材料加工深化。23 應對二次結構深化。24 應對屋面找坡層、排水溝、分倉縫的設置及出屋面結構深化。25 應對地下室地坪找坡、排水溝的設置深化。26 應對樓梯臺階尺寸、標高的深化。27 應對現場臨邊、洞口防護進行深化。210.2.2 安裝施工深化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對機電工程管綜合理深化。22 應對機電管線支吊架合理深化。210.2.3 裝飾裝修施工深化應符合下20、列規定:1 應對地磚、飾面磚排布進行深化。22 應對室內衛生間防水施工、地面找坡、地漏標高進行深化。23 應對吊頂的吊桿、龍骨、飾面板布置深化。24 應對室內地面不同材質交界處及高差位置進行深化。2優選項10.3.1 對基坑圍護、土方開挖施工深化。措施到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1分;措施基本到位,部分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5分;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得分:0分。110.3.2 對幕墻施工進行深化。110.3.3 對鋼結構施工進行深化。110.3.4 對安裝預埋施工深化。110.3.5 對預制裝配式結構施工深化。110.3.6 采用BIM進行以下內容:1 對各階段場布建模并合理布置臨時設施。12 對懸挑腳手架施工建模深化。13 對支模架施工建模深化。14 虛擬建造。1評價結果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表12.3.1-2 綠色建造批次評價匯總表工程名稱編號填表日期施工單位地基與基礎、結構工程評價要素評價得分權重系數實得分環境保護0.3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0.2節水與水資源利用0.2節能與能源利用0.2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0.1深化設計0.2合計1.2評價結論1 控制項;2 評價得分;3 優選項;結論:簽字欄集團/區域公司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