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m2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工程懸挑式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28268
2023-03-29
19頁
72.04KB
1、xx國際3、4號樓懸挑式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懸挑式腳手架搭設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xx國際3、4號樓 編號:致:理咨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 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3、4號樓懸挑式腳手架搭設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懸挑式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承包單位(章)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負責人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_日 期_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 項目監理機構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xx國際3、4號樓 懸挑式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工程名稱: xx國際3、4號樓 施工單位:xx公司 編 制 人: 審 核 人: 2、年 月 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12、 各樓層平面變化情況1三、 施工部署21、 安全防護領導小組22、 設計總體思路2四、腳手架性能指標3五、腳手架安裝前準備工作3六、腳手架施工技術及操作規程41、規范要求42、施工安裝程序43、施工安裝要求5七、架體強度、穩定度驗算91、外架施工方案92、計算方法93、荷載計算9八、腳手架的使用條件及要求14一、編制依據 1、xx國際3、4號樓工程施工圖紙2、xx國際3、4號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現行建筑施工規范大全、建筑施工手冊、建筑材料手冊、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等4、本工程類型相似的施工技術經驗及資料二、工程概況3、 1、工程概況xx國際3、4號樓工程由大足縣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中國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設計,重慶建新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監理,xx公司承建。本工程建筑面積分別為19738。01m2,占地建筑面積分別為710.81m2,各28/D1層,建筑物高度為84。3m。本工程基礎為人工挖孔樁基礎,主體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本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為保證標準層主體施工過程中的周邊安全,同時便于主體施工過程中工人在臨邊的操作方便、安全,以及外裝修過程中的增效、省力,該工程采用了搭設符合JGJ592011標準規范4、的雙排型鋼懸挑式鋼管腳手架。該腳手架在負一層采用雙排鋼管落地式腳手架,從第一層開始懸挑,是一種適應于多層、小高層和高層施工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它采用常用的型鋼、鋼管、扣件作為構架材料.2、 各樓層平面變化情況 此腳手架主要用于0。000 以上的建筑部分,所以方案僅考慮地面以上建筑的樓層變化情況. 主樓部分從0.000 以上為標準層沒有變化,形式為規則矩形。 三、 施工部署 1、 安全防護領導小組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達到無重大傷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項目部創建 “樣板工程”。外挑架施工過程中設立安全防護領導小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達到5、無重大傷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組 長:王 斌(項目負責人)副組長:李 勇(技術負責人)蔣明勇、涂發群(專職安全員監督、檢查、交底)組 員:周常川(專業工長)侯有強(專職材料員)具體施工由專業的施工作業人員操作,其具體組織如下: (1)、現場施工總負責人1 名(2)、現場具體施工兼安全管理人員:3名。(3)、作業組人員:腳手架搭設期間架子工及雜工10人,持特種作業證上崗。(4)、以工程腳手架施工合同所定工期為準,按工程進度要求進行,外架防護工程在樓面模板、鋼筋工作業前一日完成任務,高出樓面1500mm.2、 設計總體思路 懸挑式外挑架作為一種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腳手架,早已6、取得了建筑業的一致認可,能適應高、低層建筑物,異形變化較多、較復雜的建筑施工。隨著工程裙房已施工完畢,為保證標準層主體施工過程中的周邊安全,同時便于主體施工過程中工人在臨邊的操作方便、安全,以及外裝修過程中的增效、省力,該工程采用了搭設符合JGJ59-2011標準規范的雙排型鋼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為節省和滿足施工工期著想,同時保證施工安全。本工程負1層采用搭設落地式雙排鋼管腳手架,在標1層、標7層、標14層和標21層共四次采用型鋼挑架;型鋼挑架每隔六層拆翻一次,隨主體施工的進度逐層搭設至封頂,再逐漸完成裝修后拆除。四、腳手架性能指標雙排鋼管落地式腳手架搭設順序在牢固的地基彈線、立桿定位擺放掃地桿7、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裝設與柱連接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裝二層與柱拉桿接立桿加設剪力撐鋪設腳手板,綁扎防護及檔腳板、立掛安全網.該腳手架是一種適應于多層、小高層和高層施工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它采用常用的型鋼、鋼管、扣件作為構架材料,組裝成一個架寬700mm,步架高為1.8m,搭設高度達19.5m的安全防護設備。外挑架采用14工字鋼和13(619)鋼絲繩作為外挑架的支承系統,同時采用預埋錨環的形成,將懸挑工字鋼固定于樓板上,并用13(6198、)鋼絲繩斜拉至上層建筑物邊梁,并于挑架內每層水平間隔6米外搭設防傾裝置對架體進行防傾加固。保證架體安全、可靠,滿足施工的需要。同時腳手架內底部采用竹跳板及九架板作底部硬防護,側面采用2000目安全網作側面防護,架內中間采用軟網做一道軟防護,達到正常工作情況下嚴禁物件、人員向下墜落和從側面墜落,保證施工的安全.五、腳手架安裝前準備工作1、根據施工企業及工程結構特點和有關的圖紙要求等詳細資料.2、根據工程施工作業環境、條件及本工程編制“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3、根據專項施工方案要求,配備合格人員,明確崗位職責,并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根據材料表所列數量配制鋼、錨環。型鋼采用工字鋼.加9、工成2700 mm、3300 mm兩種規格的懸挑鋼梁,鋼梁前端間隔700 mm處采用25短鋼筋(L=300mm)焊接一個固定樁,鋼筋高出型鋼100-200 mm.采用16的圓鋼制作錨環,錨環高出于樓面250 mm,錨入鋼筋混凝土內長度20d,圓鋼端頭加彎勾,作為懸挑腳手架部份懸挑鋼梁錨固使用。5、由現場提供一把緊線鉗,用于鋼絲繩的張緊。六、腳手架施工技術及操作規程1、規范要求腳手架的搭設除滿足設計方案的要求外,還應按地標DB/510090100188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及操作規程中架子工程篇和建設部JGJ59-2011標準所規定的拉接,支撐和架子與建筑物主體連接的執行,以確保架子的整體剛度和整10、體穩定性。2、施工安裝程序:(1) 根據方案和實際建筑物周邊情況安裝懸挑承重鋼梁及斜拉鋼絲繩。(2) 搭設第一層鋼管腳手架,以鋼管底座或懸挑承重鋼梁及斜支撐為基座進行腳手架搭設。隨工程進度逐層搭設至9。00m高處;(4)當安裝鋼梁的樓面澆注并達到一定強度后,作懸挑鋼梁安裝,并向上繼續搭設腳手架.(5) 根據現場進度要求搭設腳手架,并同時進行底部側面封閉。(6) 搭設防傾裝置,將防傾裝置固定在腳手架上并同建筑物相連結。防傾裝置采用鋼管搭設,在搭設部位一端同建筑物相連,一端同外架相連。(7) 第二次預留預埋達到設計要求后,同第一層搭設方式進行第二次腳手架搭設。3、施工安裝要求:(1)立桿 立桿跨距11、為1。50M,頂端高出結構檐口上皮 1.5m,立桿應插入懸挑鋼梁底座. 立桿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10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60cm。主立桿與輔立桿采用旋轉扣件連接,扣件數量不應少于2 個,外立桿與內立桿橫距為小于1。0M,內立桿距外墻為400mm(0.4mm橫距)。(2)大橫桿 大橫桿步距為1。80M,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在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柱扣緊;其長度大于3 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 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12、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1000mm,各接頭距立柱的距離不大于 500mm,主節點處(立桿、大橫桿交接處)設置一根小橫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柱扣緊,嚴禁拆除,主節點兩個直角扣件距離150mm.(3)小橫桿 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即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cm。小橫桿間距應與立桿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可在兩立柱之間再等間距設置增設 12 根小橫桿,其最大間距不大于75cm。 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 10cm;伸出里排大橫桿距結構外邊緣15cm,且長度不大于40cm。方案中轉角部位可能多根小橫桿超13、過這一限制,要在作業層采取鋼管三角斜撐的方式予以加固,上、下層小橫桿應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層的相臨小橫桿在立柱處相向布置。(4) 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 20cm 處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 (5) 剪刀撐 本腳手架采用剪刀撐同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立桿部位采用單桿通長剪刀撐。 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 60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 24 個扣結點。所有固定點距14、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 30cm 內剪刀撐的桿件連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100cm,并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的距離10cm。 橫向斜撐搭設在主樓腳手架部位,在同節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在里、外排立柱之間上下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柱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除拐角處設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 跨設置一道.(6)首層防護 在雙排腳手架的底部及架體離墻間隙,采用楠竹跳(厚5cm、寬1925cm、長度不少于2.8m)進行滿鋪,然后用九架板滿鋪在楠竹跳上,側面防護外層采用符合建設部JGJ592011標15、準和安監站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網作全密封,在安全網的內側采用10mm厚竹筋板作側面二次防護成為擋土板。讓首層防護達到完全密封狀態,使外架起到真正的安全防護作用.(7)腳手板在作業層下部架設一道水平兜網,隨作業層上升,同時作業不超過兩層。首層滿鋪一層腳手板,以上每隔三層也要滿鋪一層腳手板,并設置安全網及防護欄桿。 腳手板設置在 3 根橫向水平桿上,并在兩端 8-10cm 處用直徑 1.2mm的鍍鋅鋼絲箍繞23 圈固定。當腳手板長度小于 2m時,可采用兩根小橫桿,并將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以防傾翻。 腳手板應平鋪、滿鋪、鋪穩,接縫中設兩根小橫桿,各桿距接縫的距離均不大于 15cm.靠墻一側的腳手板離墻的16、距離不應大于 15cm.拐角處兩個方向的腳手板應重疊放置,避免出現探頭及空擋現象。 (8)連墻件 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間距為設計二步三跨,連48,=2。7 的鋼管,它與腳手架、建筑物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連墻桿用在結構每一外框架柱、墻處設一組雙桿箍柱式拉桿與框架柱、墻拉結。在頂板上兩框架柱間中點處,距結構外皮 1.5m 處預埋16鋼筋(加工尺寸與外挑架預埋件相同),用48,=2.7厚的鋼管與腳手架可靠拉結,在建筑物的首層設置兩道連墻件, 連墻件橫豎向順序排列、均勻布置、與架體和結構立面垂直,并盡量靠近主節點(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 30cm)。連墻桿伸出扣件的距離應大于 10cm,底部的橫桿可直接17、作連墻桿用. (9)防護設施 腳手架要滿掛懸挑式的密目安全網。密目網采用 1.8 6.0m2000目 的規格,用網繩綁扎在大橫桿外立桿里側。作業層網應高于平臺 1.5m,并在作業層下步架處設一道水平兜網。在架內高度 2.80m 處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五步距設隔層平網,施工層應設隨層網。 作業層腳手架立桿于 0.6m 及 1.2m 處設有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cm高的擋腳板。 (10) 人行馬道人行馬道設在結構的西側,坡度1:3、寬度1.75m,以連接上下兩結構面層。 馬道腳手板采用順鋪、接頭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應用三角木填順,每隔 30cm 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18、條規格為 2cm4cm厚度 。馬道轉角處設置休息平臺,寬度大于1。80m。 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必須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設置兩道,高度分別為 0.6m和1。2m,擋腳板高度不小于 15cm,外側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 (11)臨時用的懸挑鋼管腳手架的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懸挑腳手架采用一拉一撐式,全部使用48,=2.7 的鋼架管扣件連,由水平挑桿(長3。54。0m,用13的鋼絲繩,面現澆頂板內)和鋼絲繩(用腳手架卸荷用的13的鋼絲繩臨時代替,距結構外皮 1。5m 處與梁上對拉螺栓孔拉結)組成承力架,然后在承力架上向上搭設雙排單立桿, 16鋼筋制作的卡環將其預埋在樓板結構處。搭設到上一層時再設一根19、斜支撐桿頂撐于下層的大橫桿上,操作架的內、外立桿分別與水平桿、斜撐用扣件連接。 該外挑架僅供臨時施工用,搭設高度為 6.0m以內。內立桿距結構外皮 0.35m,橫距 1。0m、縱距 1.5m、大橫桿步距 1.8m。腳手板用楠竹跳鋪設,連墻件與框架柱可靠連接,其豎向間距 3。6m.除沒有卸荷裝置和人行馬道外,其余構造要求與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相同。七、架體強度、穩定度驗算:1、外架施工方案:根據重慶市建委要求,結合本工程的特點,本工程腳手架選用落地式腳手架及型鋼懸挑腳手架,腳手架每次搭設6層,總高為19。50米,連墻桿為二步三跨,立桿橫距(架寬)1。05M, 內立桿距外墻400mm,大橫桿步距1.820、0M,立桿施工貨載選用一層結構和一層裝修、四層腳手板(3240。35KN/M2),其間距為1。5M。采用48*2。7鋼管搭設,側面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底部采用一層竹跳板和竹筋板封閉,施工層設200mm高腳手架擋板.2、計算方法根據搭設方案可知,腳手架自重全部由鋼梁承擔,為保證鋼受壓滿足要求和鋼絲繩受壓滿足要求和鋼絲繩受拉符合要求,則計算參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對鋼梁受壓和鋼絲繩受拉強度進行校核。3、荷載計算(1)、恒載:包括搭設架體的鋼管、扣件、作業層腳手板,安全網等自活荷載(施工荷載);架體在工作狀態下,結構施工時,按一層施工荷載(21、每層3KN/)計算,一層裝修施工時,按二層施工荷載(每層2KN/)計算。(2)、風荷載:風壓標準值按照編制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的統一規定計算確定,擋風面各按擋風材料,桿件實際擋風面積計算,連墻桿為二步三跨,覆蓋面積21。831。5=16.2。(3)、荷載組合: 縱、橫向水平桿強度與變形 永久荷載施工均布活荷載腳手架立桿穩定 永久荷載施工均布活荷載 永久荷載0.85(施工均布活荷載風荷載)連墻桿承載力 (單排架) 風荷載3.0 KN (雙排架) 風荷載5.0 KNC、強度 穩定性校核1、計算系數 (1)、 使用工字鋼,抗壓強度設計值為205N/mm2, E=2。06105。(2)、 對接扣22、件(抗滑)承載力3。2KN, 直角與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8.0KN,底座(抗壓) 40。0KN。(3)、懸挑受彎桿件容許撓度u=l/400;腳手架板、縱橫向水平桿容許撓度u=l/150或10mm;(4)、受壓、受拉構件允許長細比l:立桿(雙排架)l=210,立桿(單排架)l=230,橫向斜撐、剪刀撐中的壓桿l=250,拉桿l=350.(5)、國標13鋼絲繩額定承載為126KN。(6)、鋼管(482.7)截面特性: A=4。89cm2; I=12。19104 cm4; W=5.08103 cm3; 每米重=3.84Kg。計算系數:(7)、計算單元:計算跨長1.8m,腳手架高23。40m,架體23、寬1。0m,設13步架,實際架距為1。5m的基準設計,按最大跨距為1.8m進行驗算。(8)、腳手架單跨重量。架體鋼管采用482。7,重量系數為0.0384KN/m,按最大跨度為1800mm計算。(9)、恒載、活載、風載: 立桿自重計算:立桿高度:23。40m,內外排自重計數:23.4040.0384=3。294KN. 大橫桿自重計算: 外排大橫桿(包括扶手):2m15(13跑)2根0。0384=2。304KN。內排大橫桿:2m14(13跑)1根0。0384=1。075KN. 小橫桿自重計算: 1.5m213跑0.0384=1.498KN。 扣件自重計算:(扣件自重按0。015KN/個計算)(124、3跑)14個0。01521。5系數(小橫桿、連桿、剪刀桿、竹筋板等)=0.630KN. 安全網自重計算:架體外排側鋪設密目安全網,重量系數為0.015KN/,架本上的安全網自重為23。41.80.015=0。632KN.以上腳手架架體恒載重量合計:=3.294+2.304+1。075+1.498+0.630+0。632恒載G1=9.733KN。腳手板自重計算:腳手板采用竹夾板(自重標準值為0.35KN/),腳手板鋪設寬度為700+400=1100mm,腳手板單層自重為:4層施工1.100.35=1。32KN。活荷載標準值計算: 正常使用情況下,結構施工時按一層(每作業層3KN/)、裝飾施工二層25、(每作業層2KN/)、計算1。801。10(3.00+2。0)=9.9KN。施工活荷載=11.22KN. 風荷載計算:風荷載標準值k=0.7zso=0.71。32.610.55=0.74KN/。2、 縱、橫水平桿抗彎強度計算: =M/W=(1.2MGK+1.4 MQK)/ W2MGK =9.7330.850.85/2=3.216KNM. MQK =11.220。850。85/2=4。053KNM。 =9。8942102/ 5.08103=194.767f=205 f , 抗彎強度合格。3、立桿穩定性計算: N/A+Mw/Wf N=1.2(NG1K+ NG2K)+0。851.4QNK=1.2(926、。733+11。22)+ 0.851.4(9.733+11.22+0。74)=25.1436+25.8146=50。958 L0=kuh=1.1551。51.8=3.1185M。= L0/i=3.118510012。19104=25.582 Mw=0。851.4MWK=0。851。4kLL0L0/10=0.851.40.741。83.11853.1185/10=1。5415=7320/2=732025。822=10。98N/A+Mw/W=50.958103/10.984。89104+1.5415/5.08103 =94.9+30。3=125。20f=205立桿穩定,符合要求,結構安全。4、懸挑27、桿件強度校核:鋼梁采用工字鋼,其強度設計值f=215 KN/2。工字鋼的特殊參數:16,Ag=24652。=N/A=(恒載+活荷載+風荷載)/A=(9733+11220+740)/2465=21693/2465=8.80KN/2 f=21。5 N/mm2,強度符合要求.5、鋼絲繩采用13,可知,最大懸挑距離為L=1.3m,假定腳手架力全部作用于前端,鋼絲繩受力為=N/A=(9733+11220+740)/0。808/A=21693/0.808/1。327=20231.93N/cm2=202.319N/mm2,不能滿足要求。按兩步三跨考慮,必須選擇202.31932倍安全系數126N=9。61728、根10根鋼絲繩。 因此,按鋼梁不受力,鋼絲繩受力,兩步三跨鋼絲繩必須按每5層設雙鋼絲繩能滿足要求。 6、設采用16的圓鋼制作錨環,錨環高出于樓面250 mm,錨入鋼筋混凝土內長度20d,滿足錨固長度。按懸挑與錨環對稱布置,對稱受力計算:16的Ag=314mm2,承載能力=235N/ mm2,一個錨環16的承載能力N =A=235314=73790N=73.79KN38.225KN的受力,結構安全.7、連墻桿計算: Nlw=1。4kAw=1.40。7420平方米=20.14 KN。N0=5.0 KN(按規范約定取值)。連墻桿軸向能力實際N= Nlw+N0=20.14+5。0=25.14 KN.所29、以連墻桿做法:用兩根3-4M長鋼管一端固定在立桿或大橫桿上,另一端固定在建筑結構上,固定鋼管間長度在3.0M以內,查表:一組鋼管的承載能力2。21KN,選用兩步三跨支撐.25。14 KN2.21KN=11。37組.8、架體穩定計算: 按設計架體水平每隔3m即搭設一道防段,則每道防傾所拒的側面傾斜力即為所跨面積的風荷載(因此架無重力偏心力距)。按六層, 則風荷載為: S=63=18。 D=WkS=0.37KN/18=66KN。換成千克力為:F=0。10197266000N=444。19kg600kg(每個扣件的標準承載力為600kg),能滿足要求。按八層,則風荷載為: S=82。9=23.2。 30、D=WkS=0.37KN/23.2=8.584KN。換成千克力為:F=0。1019728584N=874.99kg600kg(每個扣件的標準承載力為600kg),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在12層增設25%雙立管,增加25扣件, 能滿足要求。八、腳手架的使用條件及要求:1、使用條件:在六級以上大風、暴雨情況下禁止施工人員在腳手架上工作.2、架體上的施工荷載必須符合JGJ5999標準規定,嚴禁超載,嚴禁放置影響架體安全的集中荷載,并應及時清理架體,設備及其建筑上的垃圾和雜物.3、架體進行搭設、拆除時,由現場設置安全警戒線,任何人員不得在警戒線內走動。4、腳手架上嚴禁模板支撐附著,嚴禁搭卸料平臺。5、嚴禁在腳手架上私自架設動力、照明電源線。6、嚴禁任何人員向腳手架拋丟工具或集中堆碼鋼管、砼、模板及建筑垃圾。7、嚴禁現場利用架體吊運物料,在架體上推車。8、嚴禁任何人拆卸腳手架架管、防傾裝置、安全防護設施等。9、塔吊作業時不得撞擊牽掛腳手架以免發生意外事故。10、嚴禁在架體上拉結吊裝纜繩。11、腳手架上的建筑垃圾應由土建施工方派專人經常清掃,以減少腳手架施工荷載。12、安裝完成,經項目部驗收后再交由建設、監理單位審核并經區安監站檢查驗收后方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