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20m空心板梁后張法預應力張拉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29053
2023-03-30
20頁
145.51KB
1、xx至xx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20m空心板梁后張法預應力張拉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述11、概述12、適用范圍1二、作業內容1三、預應力張拉施工準備1 1、預應力材料、設備準備12、張拉條件.23、張拉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2四、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2五、后張法空心板梁預應力張拉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3六、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3(一)張拉操作步驟4(二)工藝步序說明41預應力材料進場檢驗與保管42鋼絞線下料與編束63預應力筋穿束74. 安裝錨具及夾片75千斤頂的定位86預應力張拉8 7、伸長量的計算及縱向鋼絞線束張拉操作工藝.9七、封錨、壓漿.13八、施工安全與環境保護17一、工程概述1、概述空心板梁結構2、形式為單室、先簡支后連續結構;梁體采用預應力砼(后張)空心板梁。2、適用范圍在本標段適用于雷公洞2號高架橋20m空心板梁。全橋共2聯:520m+520m,單幅共90片。二、作業內容本方案作業內容主要包括:預應力張拉施工準備、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預應力張拉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封錨壓漿等。三、預應力張拉施工準備1、預應力材料、設備準備預應力體系按設計圖紙要求采購:鋼絞線 (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標準的低松弛高強度鋼絞線,其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Mpa,公稱直徑d=15.2mm,彈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率0.035,松弛系數0.3)、張拉錨具(3、采用15-4型、15-5型、和15-6型系列及其配件)、波紋管(預應力管道采用圓形金屬波紋管),螺旋筋(其產品符合國家要求)。根據設計要求及施工實際需要,配置張拉設備:6臺YBZ22-50A型油泵、6臺250噸穿心式千斤頂;壓漿設備:1臺UB3C型活塞式壓漿機,1臺JW180灰漿攪拌機。所用千斤頂、油表、油泵都經檢測合格、并編號。注:每頂每油表可以使用200次。2、張拉條件現場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待混凝土達到強度等級的85后,且混凝土齡期不小于7d,同時砼彈性模量大于設計(Ec=3.45104 Mpa),滿足砼張拉條件。張拉設備都到位(經檢測合格,并已經當地法定檢測部門標定),所需人員、材料4、均已進場,達到張拉要求。3、張拉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為了保證空心板梁張拉施工質量安全成立現場工作小組;人員分配:設指揮員1名,技術員3名,成立兩個工作小組,每組各5人注:指揮員負責指揮整個預應力張拉施工工序及壓漿工作;3名技術員分別負責開機油表讀數及測量、記錄;小組成員負責預應力張拉施工工序及壓漿工作;張拉完畢后, 清理現場雜物,保證場地的整潔。四、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1、階段預施應力時,混凝土強度和彈模值應符合施工圖要求,檢驗方法:進行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強度和彈模量試驗。2、預應力筋的實際伸長值的差值不大于6%。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3、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數量不超過預應力筋總數的5并不得位于梁5、體的同一側,且每束內斷絲不得超過1根。五、后張法空心板梁預應力張拉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開 始預應力筋檢驗張拉施工方案設計錨具夾具檢驗張拉設備校驗松弛試驗孔道摩阻試驗張拉工藝試驗張拉工藝檢驗 合格 不合格梁體混凝土灌注后養護達到張拉條件否 是張拉 符合要求 封錨、壓漿 不符合要求清理現場結束六、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一)張拉操作步驟預應力張拉操作步驟0初應力(作伸長值標記)控制應力(測伸長值,校核伸長值,持荷5min)回油錨固(測回縮量及夾片外露量)。(二)工藝步序說明1預應力材料進場檢驗與保管鋼絞線進場時應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每盤標牌齊全,包裝完好。鋼絞線進場后按供貨批號分組堆放在預制場旁邊6、下,堆放時擱置在枕木支墊上,離地高度不小于200mm,上面覆蓋防雨布。鋼絞線卸貨時應逐卷登記的卷號,再查看檢驗報告是否齊全。鋼絞線堆放后應按照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的規定盡快取樣送檢。按照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的以60噸為一批,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三盤,從每盤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試樣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捻距和力學性能檢驗。鋼絞線的表面質量要求:成品鋼鋼絞線的表面不得帶有潤滑劑、油污等,表面允許有輕微的浮銹;鋼絞線的伸直性,取弦長為1米的,其弦與弧的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鋼絞線的尺寸及允許偏差見下表:鋼絞線的尺寸及允許偏差表型號公稱直徑直徑允許偏差公稱截7、面積每1000米的理論重量中心鋼絲直徑加大不小于(%)j15.215.2mm+0.4mm140mm21109kg2鋼絞線的的力學力學性能指標見下表:鋼絞線的的力學性能指標表 進行上述試驗時,如果有一項不合格,則不合格盤報廢,在從未試驗過的中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的復檢,如仍有一項不合格則該批報廢。錨板和工作夾片應達到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連接器(GB/T1437093)的要求。錨具和夾片應有出廠合格證,在同種材料和同一生產工藝條件下,錨具和夾片以不超過1000套為一批,進場時按下列規定驗收:(1)、外觀檢查:從每批中抽取10%但不少于10套錨具檢查其外觀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紋或超過8、產品規定尺寸的允許偏差,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錨具重新進行檢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則不得使用或逐套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2)、硬度檢查:從每批中抽取5%但不少于5套錨具,對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試驗(多孔夾片式錨具的夾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個零件測試三點,其硬度應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如有一個零件不合格,則不得使用或逐個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3)、靜載錨固性能試驗:經過上述兩項檢驗合格后,應從同批中抽取錨具和夾片,組成3個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進行靜載錨固性能試驗。如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錨具和夾具重做試驗,如仍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則該批錨具和夾片為不合格品。2鋼絞線9、下料與編束下料時要進行料場清理,使料場無積水、臟物以免污染鋼絞線,有被污染的鋼絞線要將污物清掃干凈。鋼絞線一定要先按要求的下料長度,在下料場做出明顯下料長度標記,下料時要用輪片式砂輪機斷料,嚴禁采用電焊或風割斷料。邊跨預應力鋼束材料明細表如下:角度板位鋼束編號參數計數長度(mm)下料長度(mm)延伸量(mm)束數預應力鋼束共長(m)張拉端錨具(套)波紋管長(m)螺旋筋長(m)規格(mm)長度(m)總長(m)0度中板1m=5194732067360.9241.4415-56719.1538.318.52n=4194992069960.7241.4415-45619.2538.516.8邊板1m=10、5194732067360.9241.4415-56719.1538.318.52n=5194992069960.7241.4415-56719.238.418.5中跨預應力鋼束材料明細表如下:角度板位鋼束編號參數計數長度(mm)下料長度(mm)延伸量(mm)束數預應力鋼束共長(m)張拉端錨具(套)波紋管長(m)螺旋筋長(m)規格(mm)長度(m)總長(m)0度中板1m=4193682056860.5241.1415-45619.138.216.82n=4193942059460.4241.2415-45619.138.216.8邊板1m=5193682056860.5241.1415-56711、19.0538.118.52n=4193942059460.4241.2415-45619.138.216.8按每束規定根數和長度,用22號鐵線編扎,兩頭距端頭510cm處用兩根鐵線綁扎。其余每隔1.5m綁扎一道,使編扎成束順直不扭轉。成束后,將鋼絞線用人工抬移至堆放地點,以直線狀態按梁跨分類存放于墊木上。搬運時,各支點距離不得大于3m,端懸長度不得大于1.5m。鋼絞線運送時采用工工或機械抬運,在運送鋼束與穿孔過程中不允許鋼絞線與地面直接接觸,以免污染鋼絞線。由于是成卷供應的,且盤重大,盤卷小,彈力大,為了防止在下料過程中紊亂并彈出傷人,應先用槽鋼焊成一個簡易的鐵架子,下料時將裝在鐵架內,用砂12、輪機割斷包裝的鋼帶,再從盤卷中央逐步抽出。在堆場旁邊下料。地面必須整平并鋪上帆布、彩條布或方木,不得使直接接觸土地以免生銹,也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拽,以免磨傷。在離出口2米的地方固定砂輪機,再從砂輪片處往前量出下料的長度并做出標記,并且預留工作長度。下料時通過砂輪機拉到標記處用砂輪機切斷,并在每端離切口30mm50mm處用鐵絲綁扎,不得使用電弧割斷。下料的長度誤差應控制在10+100mm以內。3預應力筋穿束穿束前將錨墊板孔口及喇叭管內的混凝土漿碴清除干凈。穿索時采用15KN卷揚機進行穿束作業。將卷揚機鋼絲繩套在鋼絞線束前端,人工將鋼絞線端頭抬高并放入管道口內,開動卷揚機,使鋼束緩緩進入孔道13、內,避免鋼束扭曲,如發生個別鋼絞線頂彎,將其更換后再穿束。鋼絞線束順直,不得有死彎,不得沾有油漬。鋼絞線伸出梁體兩端長度相同。4.安裝錨具及夾片錨具安裝前先進行清孔、吹孔,使孔內清潔無雜物,并且量一下兩端頭懸出的鋼束長度是否一樣長,堅決避免出現一頭長一頭短和同束鋼絞線長短差別過大的情況。然后再安裝錨杯,錨杯一定要安裝在錨板的限位槽內,并用套筒將夾片打緊,使錨杯不脫離限位槽為原則。5千斤頂的定位采用三角支架或特制的吊裝支架配合手拉葫蘆吊裝千斤頂,人工定位。千斤頂定位時,要使千斤頂軸線、錨杯軸線、傳力筒以及預留孔道四軸線同心,張拉開始后當千斤頂開始受力后將吊千斤頂的吊鏈放松。然后檢查千斤頂活塞頂部14、是否全部套進錨墊板定位凹槽內,必須確保千斤頂頂部全部套在錨墊板凹槽內。6預應力張拉根據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雷公洞2號高架橋空心板梁預應力張拉施工順序為:左N1右N2右N1左N2.預應力張拉采用兩端同步進行張拉,并左右對稱進行,按張拉順序施工,最大不平衡束不應超過1根。預應力張拉采用雙控措施,張拉時根據測試的管道摩阻實驗數據,調整張拉力,張拉以張拉力控制為主(張拉控制力con=0.75fpk=0.751860=1395Mpa,單股張拉控制力P=195.3KN),并以鋼束伸長量作為校核,張拉過程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當預應力鋼束張拉達到設計張拉時,實際引伸量值與理論引伸量值的誤差控制在6%以15、內(實際引伸量值應扣除鋼束的非彈性變形影響)。預應力張拉:張拉前實施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混凝土齡期“三控”:即張拉前梁體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均達到設計要求,且齡期不少于7d。空心板梁張拉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后方可進行。張拉中實施張拉應力、應變、時間“三控”:即張拉時以油壓表讀數為主、以鋼絞線的伸長值作校核,在K作用下持荷5min。預制梁試生產期間,至少對兩孔梁體進行各種預應力瞬時損失測試,確定預應力的實際損失,必要時請設計方對張拉控制應力進行調整。正常生產后每100孔進行一次損失測試。需測試的各項瞬時損失有:管道摩阻、錨口摩阻、錨墊板喇叭口摩阻、錨具回縮損失等。 7、伸長量的計算16、及縱向鋼絞線束張拉操作工藝:(1)梁體縱向預應力伸長量 根據預應力施工規范,預應力伸長量計算公式: 式中:預應力筋理論伸長值(cm); 預應力的平均張拉力(KN); L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孔道長度(cm); Ay預應力截面面積(mm2); Eg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Mpa); p預應力筋張拉端的張拉力(KN); 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根據設計圖本梁取K=0.0015; 預應力與孔道壁的摩擦系數:根據設計圖,取0.25;梁體縱向鋼絞線束張拉程序:張拉:0初張拉控制應力(作伸長值標記)1.0k(測伸長值、持荷5min)回油、錨固(17、測量總回縮量、測夾片外露量)。(2)梁體縱向鋼絞線束張拉操作工藝:張拉前先按照施工規范計算出每束鋼絞線錨下總的伸長量和兩端工作長度部分的伸長量,以錨下伸長量和工作長度部分的伸長量之和作為理論伸長量,用理論伸長量來復核實際伸長量是否滿足規范要求。(3)實際伸長量的量測及計算方法 預應力張拉前,應先調整到初應力0再開始張拉和量測伸長值。實際伸長值除張拉時量測的伸長量外,還應加上初應力時的推算伸長值,對于后張法應扣除混凝土結構在張拉過程中產生的彈性壓縮值。實際伸長值總量 L的計算公式如下:L=L1+L2-C 式中:L1 從初應力至最大張拉力應力間的實測伸長量; L2 初應力0時推算伸長值; L2=018、/EgL C混凝土構件在張拉過程中的彈性壓縮量,一般情況下C值也可忽略不計。梁體鋼絞線束張拉按照設計規定的張拉順序,采取兩端同步張拉,并左右對稱進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過1束。安放錨板,把夾片裝入錨板,再將短鋼管套在鋼絞線上,沿著鋼絞線把夾片敲擊整齊,然后裝入限位板。安裝千斤頂,使之與孔道中心對位。安裝工具錨,夾緊鋼絞線,務必使鋼絞線順直無扭結。千斤頂緩慢進油至初始油壓,在此過程中要撥正千斤頂,使千斤頂與錨具對中,管道、錨具、千斤頂三者同心。 張拉時用4臺穿心式千斤頂在兩端同時張拉,在張拉的過程中兩端千斤頂的拉力和伸長量不能相差太大。先拉到10%的張拉噸位,量兩端的伸長量l1、l1并記錄下來,19、滿足要求后繼續張拉到100%的張拉噸位并量出兩端的伸長量l3、l3,然后按下式計算伸長量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則應查清楚原因。如果符合要求則持荷5分鐘后錨固,當壓力表的讀數為零時量兩端的伸長量l4、l4,然后按下式復核回縮量是否符合要求。l3l4L226l3l4L226如果回縮量符合上面兩式的要求則可進入下一條張拉,如不符合要求則應重新張拉。千斤頂回油,測鋼束總回縮量和測夾片外露量有無超標。否則,查明原因后重新張拉。量伸長量時不直接量千斤頂油缸的長度,而是在工具夾片后面的鋼絞線上做一個固定標記,用鋼尺量梁端面上一點到固定標記的長度,在同一束的張拉過程中,用于量伸長量的梁端面上的點和鋼絞線20、上的固定標記應為同一個點。預應力空心板在鋼束張拉完成后、各存梁區跨中上拱度計數值及二期恒載所產生的下撓值如下表所示:位置鋼束張拉完上拱度(mm)存梁30d上拱度(mm)存梁60d上拱度(mm)存梁90d上拱度(mm)二期恒載產生的下撓值(mm)邊板邊跨+11.6+14.2+15.0+15.4+11.0中跨+8.7+10.411.1+11.3+10.2中板邊跨+8.1+9.6+10.1+10.4+5.5中跨+5.0+5.7+6.0+6.1+4.9在整個張拉過程中,要認真檢查有無滑絲、斷絲現象。滑絲、斷絲現象如果發生在錨固前,立即停止張拉,處理后再重拉。如果發生在錨固后,可用千斤頂把鋼絞線在一端放21、松后更換鋼絞線重新張拉。終張拉完成后,在錨圈口處的鋼束做上記號,24h后檢查確認無滑絲、斷絲現象方可割束,切斷處距夾片尾34cm。鋼束切割采用砂輪角磨機作業,嚴禁使用氧焰切割。張拉完畢,填寫張拉記錄,有關人員簽字,原始記錄不得任意涂改,并及時將記錄交技術部門。預應力張拉質量要求每片梁斷絲及滑絲數量不得超過預應力鋼絞線總絲數的0.5%,并不得位于梁體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否則,放松換束或更換錨具。因處理滑絲斷絲而引起鋼束重復張拉時,同一束鋼絞線束次數不得超過3次,若鋼絞線與錨具因滑絲而留有明顯刻痕時,應予更換。錨固后夾片外露量不小于3mm,且平齊,夾片不得錯牙。并在夾片與錨圈、夾片22、與鋼絞線嚙合處劃線標記,24h后檢查有無夾片跟進或鋼絞線內縮。鋼絞線回縮量控制在6mm以內。縱向預應力終張拉結束時,在存梁臺座上當即實測梁體彈性上拱。在扣除存梁支點懸臂重量產生的影響后,實測上拱值不宜大于1.05倍的設計值。張拉期間應采取措施避免錨具、預應力筋受雨水、養護水澆淋,防止錨具及預應力筋出現銹蝕。七、封錨、壓漿1、孔道壓漿孔道壓漿是將水泥漿用壓漿機壓入孔內,使之填滿預應力筋與孔道間的空隙,讓預應力筋與混凝土牢固粘結為一整體。孔道壓漿采用C50水泥漿,要求壓漿飽滿。(1)壓漿前的準備工作割切錨外鋼絲。露頭錨具外部多余的預應力筋需割切,若采用燒割時應采取降溫措施,以免預應力筋和錨具過熱而23、產生滑絲現象。預應力筋切割后的余留長度不得超過2cm。封錨。錨具外面的預應力筋間隙應用環氧樹脂膠或棉花和水泥漿填塞,以免冒漿而損失灌漿壓力,封錨是應留排氣孔。沖洗孔道。孔道在壓漿前應用壓力水沖洗,以排除孔內粉渣等雜物,保證孔道暢通。沖洗后用空壓機吹去孔內積水,但要保證孔道潤濕,而使水泥漿與孔壁結合良好。在沖洗過程中,如發現有冒水、漏水等現象,則應及時堵塞漏洞。當發現有串孔現象,又不易處理時,應判明串孔數量,在壓漿時幾個串孔同時壓注。或者某一孔道壓漿后,立刻對相鄰孔道用高壓水徹底沖洗。(2)水泥漿的拌制 配合比 根據孔道形式,孔道壓漿宜采用純水泥漿,水灰比一般采用0.4-0.45摻入適量減水劑時24、,水灰比可減小到0.35;水泥漿中嚴禁摻入加氯鹽,水及減水劑須對預應力筋無腐蝕作用。水泥漿的主要技術條件 a、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或普通水泥且標號不宜低于425號; b、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低于30Mpa); c、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拌合后3h泌水率控制在2%,24h后泌水率應全部被漿吸收。 d、流動性,在流動性測定儀上進行試驗,水泥漿自儀器內流出時間不得超過6s;e、膨脹性,水泥漿中(通過試驗)可適當摻入膨脹劑如鋁粉等,鋁粉的摻入量約為水泥用量的0.01%。水泥漿摻入膨脹劑后的自由膨脹應小于10%。f、收縮率應不大于2%水泥漿的拌合先下水再下水泥,拌合時間不少于1min,灰漿過篩后存放在儲25、漿桶內。此時桶內灰漿仍低速攪拌,并經常保持足夠的數量以保證每根管道的壓漿能一次連續完成。水泥漿自調制到壓入管道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0min。(3)、壓漿工藝孔道壓漿順序是先下后上,要將集中在一處的孔一次壓完。若中間因故停歇時,應立即將孔道內的水泥漿沖洗干凈,以便重新壓漿時孔道暢通無阻。對曲線孔道或豎向孔道應由最低點的壓漿的壓漿壓入,由最高點的排氣孔排氣和泌水。當壓漿管道超過30時,應提高壓力100Kpa-200Kpa。每個壓漿孔道兩端的錨塞進、出漿口均應安裝一節帶閥門的短管,以備壓注完畢時封閉,保持孔道中的水泥漿在壓狀態下凝結。整個壓注系統及膠管各閥門處內徑不得小于10mm,以防堵塞。預應力筋26、張拉后,孔道應盡早壓漿,一般不應超過14d。壓漿一般分兩次進行,每一孔道宜在兩端先后各壓漿一次。兩次的壓漿間隔時間以達到先壓注的水泥漿充分泌水又未初凝為度,一般宜為30min-40min;有時也可以從構件中部灌漿壓孔入,再從兩端的灌漿孔把空隙補滿。對泌水率較小的水泥漿,通過試驗證明可達到孔道飽滿時,可采用一次壓漿的方法。壓漿應使用活塞式壓漿泵,不得使用壓縮空氣。壓漿的壓力以保證壓入孔內的水泥漿密室為準,開始壓力要小,逐步增加,一般為0.5Mpa-0.7Mpa;當輸漿管道較長或采用一次壓漿時,應適當加大壓力。梁體豎向預應力筋孔道的壓漿最大壓力可控制在0.3Mpa-0.4Mpa。每個孔道壓漿至最大27、壓力后,應在一定的穩壓時間。壓漿應達到孔道另一端飽和出漿,并應達到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冬季施工環境最低溫度低于+5時,應加蓋暖棚,對管道及梁體混凝土預加溫,然后方可壓漿。氣溫到0時應停止壓漿以防凍害。壓漿后45h內或灰漿強度低于設計要求時,不得拆除暖棚。當氣溫高于35時,壓漿宜在夜間進行。為檢查孔道內水泥漿的實際密度,壓漿后應從檢查孔抽查壓漿的密實情況,如有不實,應及時處理和糾正。要在拌制水泥漿的同時,制作標準試塊,經與構件砼條件養護到20Mpa后可消養護,方可進行移運及吊裝。孔道壓漿時,人工應戴防護眼鏡,以免水泥漿噴傷眼鏡,壓漿完畢后應認真填寫施工記錄。2、封端孔道壓漿后應28、立即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同時清除支承墊板、錨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并將端面混凝土鑿毛,以備澆注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的澆筑程序如下: 設置端部鋼筋網,為固定鋼筋網的位置,可將部分箍筋電焊在支承墊板上。 妥善固定封錨模板,以免在澆注混凝土時模板走動而影響梁長。立模后校核梁體全長,其長度應符合允許偏差的規定。 封錨混凝土的強度應不低于梁體混凝土強度標注值的80%。 澆注封錨混凝土時,要仔細操作并認真插搗,務使錨具處的混凝土密實。 封錨混凝土澆注后,靜置1h-2h,帶模澆水養護。脫模后在常溫下一般養護時間不小于7晝夜。冬季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養護時間增長,同時還應采取保溫措施,以防凍害。八施工安29、全與環境保護1安裝錨具時,必須清理干凈錨具上的包裝紙以及不得人為的帶有雜物,以免妨礙錨具的正常工作。2高壓油泵應經耐壓試驗合格。油泵上的安全閥應調到最大工作油壓下能自動打開。3油表安裝必須滿扣,高壓油管各接頭必須緊密,油路暢通,在最大工作油壓下,保持5min以上,不得漏油,否則應修理或更換。4電路系統檢修不準帶電操作,油路系統檢修不準帶壓操作。5張拉過程中,兩端油泵司機應統一送油或回油。工作完畢應打開油閥,切斷電源,非油泵司機禁止操作油泵。6千斤頂不得超過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7張拉過程中,特別是在高壓下,千斤頂后方不準站人,油管不準踩踏攀扶。8設備運轉聲音異常時,應及時檢查修理。9張拉油泵操作時,油泵司機應全神貫注,不準與外人交談,更不準在油泵工作時離開或兼顧其他工作。10張拉過程中,位于高處的張拉束操作人員不得踩在鋼絞線上作業,應自行搭好作業平臺。11張拉區域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參加張拉人員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特別要戴好防護眼鏡,以防高壓油泵破裂噴油傷眼。12張拉時,構件兩端不準站人,操作人員站在側面,兩端設置防護欄(罩)高壓油泵放在離構件端部左右側。13張拉時如遇臨時停電,要立即拉閘斷電,以防突然來電發生危險。14每班清點整理器具、材料、機械,收集廢棄物,保持場地整潔。完工后,恢復場地。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5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