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車道高速公路M7.5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29447
2023-03-30
15頁
82.58KB
1、M7.5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組織設計一、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1 本標段施工合同。1.2 施工圖紙及設計文件1.3 XX至XX高速公路XX段項目路基橋涵工程施工招標(第類別、第類別)文件、參考資料以及補遺書。1.4 部頒現行的施工技術規范、規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5 現有的施工科技成果,已經推廣的成熟的工程施工工藝,現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先進的技術水平,完善的施工組織計劃及多年積累的豐富施工經驗。1.6 現有人員、機具設備配置情況及材料供應情況。1.7 現場踏勘咨詢取得的工程所在地相關資料,如地形地貌、氣象水文、交通運輸及當地建筑材料分布等。1.8國家及交通部現行施工技術規范、安全2、技術規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有關試驗規程。 (二)、編制原則1 、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的安排施工進度計劃,組織均衡生產,保證工序銜接有序,確保工程質量,盡量縮短工期。2 、 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提高機械化、標準化施工作業的水平。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網絡計劃技術組織施工,推行標準化管理,達到安全、文明、高效。3 、 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平面,盡量減少消耗,降低生產成本。4 、 充分考慮施工中的諸多不利因素,制定嚴密的安全施工技術措施,合理安排季節施工,防止因氣候給施工帶來的諸多不便。5 、 嚴格遵守合同相關條款,準確領會設計意圖、嚴格執行施工技3、術規范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二、施工管理目標1 質量目標:單位、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分在95以上,單位工程優良率100%。2 工期目標:2010年3月28日, 2010年4月20日完工。3 安全目標:人員死亡率、特、重大安全責任事故0案次。4 環保目標:維持沿線的生態平衡,造福沿線居民。三、工程簡介(一)地理位置本項目起點在XX相接,止于XX之間的XXXX界,與XX至XX高速公路XX市段相接,經過地區為東經XX9,北緯XX18之間,路線全長93.248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20公里/小時,路基寬34.5米,橋涵設計荷載采用公路級。項目經XX市永清縣、霸州市、文4、安縣、大城縣等4個縣市。本標段起點樁號K35+800,終點樁號K44+250,全線長8.45KM,全部位于文安縣境內。(二)、擋土墻基本情況本合同段的路基范圍內共有18道墻,、K38+401-k38+842.2右側(2)K41+000-K41+796左側、右側(3)k41+844-k42+000兩側(4)k44+137-k44+250左側(5)k44+149.8-k44+250右側(6)k35+800-k36+001左側(7)k35+820-k36+001(8)k36+070-k37+012左側、右側(9)K37+032-K37+100左側、右側(10)K37+990.2-K38+273.6右5、側(11)k37+959.8-k38+249.4左側(12)k38+302.4-k38+420.8左側(13)k38+326.6-k38+401右側(14)k38+420.8-k38+807.7左側擋土墻主要工程數量序號里程樁號漿砌片石(m3)挖基土方(m2)備注1K38+401-k38+842.2右側1647.9986.12K41+000-K41+796左側、右側1687.531843k41+844-k42+000兩側330.76244k44+137-k44+250左側421.3252.65k44+149.8-k44+250右側371.2223.96k35+800-k36+001左側750.6、74507k35+820-k36+001773.1462.6先開工8k36+070-k37+012左側、右側1997.03768.09K37+032-K37+100左側、右側144.227210K37+990.2-K38+273.6右側1058.5633.411k37+959.8-k38+249.4左側1081.7647.312k38+302.4-k38+420.8左側44226513k38+326.6-k38+401右側27816614k38+420.8-k38+807.7左側144586515合計12428.812799.9四、主要施工材料1、片石:單塊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cm,卵形或薄片7、風化剝落、受腐蝕嚴重的石料不得使用。2、砂:采用中(粗)砂,砂的粒徑不大于5mm,使用前用5mm孔徑篩過篩。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5%。3、水泥:每批水泥均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水泥儲存在通風良好處,并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4、拌合水:使用經化驗合格后的水或飲用水,不得使用田間地頭的溝渠水。根據施工需要和有關文件要求,水泥采用“勝芳”水泥,砂產地新樂中砂,片石產地易縣,抗壓強度168.2MPa。監理批復M7.5水泥砂漿配合比(每立方)水泥:砂:水=240:1430:270 28天強度7.8MP五、方案和施工方法本段擋墻采用平行流水作業法施工。基坑采用挖機配合人工開挖,基礎埋置8、深度及分段長度應按圖紙規定。砌體應分層自下而上進行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施工現場掛每盤施工配合比標示牌。 (一)、基礎開挖1、基礎開挖之前通知監理工程師,并對基礎平面位置和現有的地面標高測量。首先對擋土墻基礎位置進行清表或清淤泥,并將表層土體清除運走;為便于開挖后的檢查校核,基礎的控制樁應延長至基坑外加以固定。2、基礎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清理,用挖機開挖至設計標高+20cm處,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開挖過程中要認真對照設計提供地質資料,判別土體的地質情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放好邊坡度,并做好邊坡可靠的支撐防護,基坑寬度每側要較設計基底寬50cm左右。在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9、對基坑內四周松散土體清除干凈,擋土墻坐在水泥攪拌樁或CFG樁上無需檢測地基承載力。擋土墻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基坑開挖到設計高程后,其承載力應滿足要求。如不夠,應采用圖紙或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加強措施。檢驗同意后,可開始砌筑。砌筑前要對基底進行平整夯實,確保基底標高誤差滿足規范要求。基坑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鋪筑30cm厚沙礫墊層分兩層每層15cm夯實。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重新用全站儀放出基礎位置。3、基礎挖方應始終保持良好地排水,在挖方的施工期間免受水的危害。基坑開挖達到設計高程后不宜長時間暴露,應及時鋪筑,以防止坑內積水,影響地基承載力。(二)、漿砌片石基礎開挖基坑及處理后,檢驗基底尺寸及標高,報10、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砌筑基礎。墻身為7.5號水泥砂漿砌筑片石,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基礎與墻身之間用石筍連接,以增強基礎與臺身之間的結合。每隔15m設置沉降縫,縫寬2cm,沉降縫以瀝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三)、擋土墻砌筑1、待基礎砌筑后,進行墻身的放樣。墻身為7.5號水泥砂漿砌筑片石、塊石,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用做鑲面的片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加修整。在砌筑第一層時,濕潤基礎漿砌片石后再坐漿砌筑。石料表面有泥土、水銹等雜物時要清洗干凈。風化片石嚴禁使用,及時清除。砌筑時應先兩面立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砌筑過程中經常校正線桿,以保證砌體11、各部尺寸符合圖紙要。2、砌體應分段分層坐漿砌筑,分段長度不超過15m,分段位置宜盡量設在沉降縫處。分層坐漿砌筑,一般2-3層組成一個工作層,每一個工作層應大致找平。所有石料均應座漿在新拌的水泥砂漿上,在砂漿凝固前,所有縫應滿漿,石塊固定就位。相對長和短的石塊應交錯鋪在同一層并和幫襯石或腹石交錯鎖結,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小于100mm,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片石應被砂漿包裹,砌筑上層時不能振動下層,不能在已砌筑好的砌體上翻擲、滾動和敲擊石塊。選用表面整齊的塊石作為角隅石及鑲面石。各砌筑段水平縫應大致水平,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宜超過1.2m。漿砌片石砌縫12、寬度為2cm。較大的石塊應放置在下層且大面朝下,石塊尖銳突出部分應敲掉。3、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4、每隔15m設置沉降縫,縫寬2cm,縫內填塞瀝青麻絮,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沉降縫應與基礎沉降縫位置一致。5、外露面應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勾縫。石砌體的勾縫工具可由圓鋼制作。本合同段砌體要求勾凹縫,勾縫應嵌入縫內10mm。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后再勾縫,縫寬、縫厚應大致相同。勾縫初凝后澆水養生,防止裂縫脫落。砌體隱蔽面砌縫可隨砌隨刮平,不另勾縫。墻頂用同標號水泥砂漿進行抹面。同時要及時進行灑水養生。在氣溫未穩定在零上5攝13、氏度前砼采用暖棚養護,養護期不少于7d。施工注意事項:1、砌體完工后及時清除積土,疏通排水溝,整理現場。2、基坑隨砌筑分層回填夯實,并在表面留3%向外斜坡3、擋墻身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回填等工作。在距強背0.5-1.0m以內不宜用重型震動壓路機碾壓。用3T震動夯夯實,厚度小于15cm。4、墻背按設計設置好反濾層、泄水孔和隔水層,且應與墻體同步進行。泄水孔的進水口高于地面30CM,水平間距為2M,孔眼采用10CM PVC管。為防止泄水孔堵塞采采用碎石作為反濾層,體積30cm*30cm*20cm。在最低泄水孔下部,在擋土墻長度范圍內連續設置厚度為30cm用粘土夯填的隔水層。(四)砌14、筑砂漿砂漿采用質量比配料,砂漿拌和機拌制,控制拌和時間,保證拌和出的砂漿均勻飽滿。M7.5水泥砂漿配合比(每立方)水泥:砂:水=240:1430:270 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體時宜為5070mm氣溫較高時可適當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漿的稠度,也可用直觀法進行檢查,以用于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鏟上流下為度。砂漿的拌和宜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宜為35min。砂漿配制應采用質量比,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氣溫超過30時,宜在23h內使用完畢。在運輸過程或在貯存器中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15、砂漿,不得使用。每臺班取砂漿試件2組,砂漿中砂料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mm。(七)質量檢驗和質量標準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和頻率平面位置50經緯儀:每20m檢查墻頂外邊線5點表面平整度片石302m直尺:每20m檢查5處,每處檢查豎直和強身長兩個方向豎直度或坡度0.5H吊垂線:每20m檢查4點頂面高程20 水準儀:每20m檢查2點斷面尺寸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每20m檢查4個斷面底面高程50水準儀:每20m檢查2點砂漿強度不小于設計值 每1個工作臺板2組試件施工工藝框圖測 量 放 樣基 坑 開 挖檢 測 基 底鋪 設 墊 層泄水孔、反濾層、隔水層同步施工擋土墻砌筑材料16、設備準備勾縫、抹面、養生 主要機械設備、機具及儀器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數 量備 注1全站儀、水準儀各1臺2裝載機ZL50型1臺3挖掘機1臺4混凝土攪機0.35m31臺5振動夯擊震力3T2臺主要人員安排序號人員分工姓名配合人數備注1項目經理田云海項目管理人員2項目技術總負責人喬永東3項目生產總負責人劉廣興4現場施工負責人李立杰現場施工人員5現場技術負責人閆國瑞7安全負責人劉敬路11拌和站負責人張志猛4人12試驗室負責人楊樹斌4人13質檢負責人陳明靜2人14測量負責人王建邦3人15機械負責人趙愛兵3人16材料負責人邵廣興4人六、工進度安排1、從2010年3月28開始,到2010年4月20完工。七、17、工期保證措施:要求施工班組制定周密的施工進度計劃,健全施工管理機構、合理安排各工序、組織協調好各班組施工作業程序,把工期目標分解到各班組,逐個落實。班組管理人員經常深入到施工現場,調查完成計劃的措施、勞力、材料及機械設備的配置能否滿足施工要求,并檢查工程完成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分析查找完不成指標的原因,制定補救措施,并對各班組的施工計劃進行平衡調整后下達到落實,不得因人為因素造成工期延誤。加大獎罰力度,克服拖拉作風,廣開工作面實施平行流水作業,實現有序、均衡生產,抓好施工全過程管理,加強預見性,使計劃安排切合實際,最后應做到設備到位、材料到位、人員到位、使工地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力求做18、到嚴格按施工計劃施工,確保工期。 八、質量保證措施 1、保證工程質量技術組織措施: (1)建立層次分明的責、權、利相結合的質量責任制,認真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做到質量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同時抓住施工現場,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消滅質量通病,使質量管理上新水平。 (2)加強技術管理,每道工序都進行書面技術交底,交底人,接收人在書面上簽字,明確責任,組織各班組長學習技術規范,讓每參與人能熟悉質量驗收的標準。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范組織施工。 2、主要分項工程質量控制點及具體措施: (1)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關鍵和特殊過程的作業指導書并得以貫徹,使工程質量全過程得以受控。 (219、)搞好圖紙會審,技術交底及技術培訓工作,對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工藝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在施工中要加強過程監控,保證不返工。(3)建立質量管理小組,及時處理現場質量問題,積累原始資料,按期進行整理總結。 (4)施工員在所管理班組進行跟班監控,并及時將信息提供給質檢員、技術部門,由技術主管及時進行處理。 (5)各分項工程質量嚴格執行“三檢制”,對各班組定時、定點、定位施工,層層把關,做好質量等級的驗評工作。每道工序應自檢、互檢、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杜絕返工。嚴格遵守有關施工技術規范及質量評驗標準,為創優工程打好基礎。 3、現場材料質量管理: (1)對進場材料20、嚴把質量關,不合格材料不許進場,按規范要求,按批、按時、按生產廠家,檢驗進場材料各項指標。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附有合格證,進場時做好進貨檢查、檢驗,對有二次檢驗要求的材料,按要求取樣送試驗室進行試驗,對不合格產品予以退場。 (2)材料場場后,應在現場的指定地點堆放、分類存放,有防潮要求的應進入庫房,并有具體的標識。(3)要求各施工班組加強試驗檢測工作,完善檢測機構,按規范要求對進場原材料、砂漿進行試驗,做到取樣有隨機性、代表性、真實性,反映工程質量,以試驗數據指導工作。 4、技術復核及隱蔽工程驗收: (1)對于技術性強的且對分項分部工程質量起重大影響的施工內容,在其正式開始實施或下道工序施工前21、,必須由技術員、質檢員進行技術復核,并留下影相記錄。 (2)所有隱藏工程記錄,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和有關驗收單位簽字認可后才能組織施工。5、質量管理目標 不斷增強各班組的質量意識,把保證工程質量滲透到施工過程的方方面面。樹立創優質工程的信心,要求工程一次性合格率100%,優良品率100%。 十、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措施(1)加強對全體職工、民工的環保思想教育,重視環境保護,文明施工。(2)在施工時對附近不應拆除的建筑物、樹木以及管線、水電等設施應予以保護。(3)加強施工現場粉塵、噪音、廢氣、污水的監視工作,把它與文明施工現場一起檢查、考核、獎懲,采取措施消除粉塵、廢氣、污水的污染。(4)保護和改善施22、工現場的環境,防止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5)作好宣傳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為噪音、粉塵的污染,采取技術措施控制粉塵、污水、噪音污染。(6)嚴格按照相關勞動保護的規章制度。對從事噪音、粉塵等工作的施工人員采取防護措施,適當縮短其勞動時間。(7)污水和垃圾要妥當處理、污水要經常灑藥和清理沉渣,垃圾要集中堆放,定期運到指定的垃圾場。(8)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樹木,枯草、各種包裝袋及其它會產生有毒、有害煙塵惡臭氣體物質。(9)工地茶爐、火灶、鍋爐等盡量采用消煙除塵型具。(10)施工過程中,避免破壞農田排灌系統,在與農田或城鎮排水系統發生矛盾時,應埋設臨時水管、挖臨時水渠,保證排灌、排水系統不間斷,竣工后及時清理恢復。(11)所有駐地用地,平整后鋪石屑進行表處,防止灰塵飛揚,保持駐地周圍的環境衛生。配備灑水車,對施工車輛經過的道路灑水去塵。(12)施工機械材料按規定地方擺放整齊,告戒機械操作人員不要把各種廢料隨便拋在路上或其他地點,不污染周圍環境。(13)機械設備不破壞公路用地以外的農作物、樹木,施工完成后,清理好施工現場,恢復原來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