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二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29916
2023-03-31
11頁
73.04KB
1、路面二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二灰土施工監理細則1 二灰土底基層施工工程(k265+295k281+910),因其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在路面底基層施工中,必須嚴格要求,層層把關。高度重視二灰土底基層在路面結構中的作用,確保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質量,防止在二灰土底基層施工中出現原材料質量不合格、配合比不準確、拌和不均勻、碾壓不密實、接縫不平整等質量通病,避免出現粘土夾層、起皮、松散、裂縫、彈簧、翻漿等質量缺陷,以確保路面底基層的工程質量。路面底基層是在基層下鋪筑的承重層,工程采2、用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簡稱二灰土)底基層,結構厚度20cm。11 準備工作必須配備齊全的施工機具和配件,做好開工前的保養、試機工作,并保證在施工期間一般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二灰土底基層采用單幅路拌法一層攤鋪施工,因而必須配備以下主要施工機械。(1)拌和深度大于二灰土松鋪厚度的進口拌和機,如德國寶馬公司生產的MPH100S路拌機或國產功率與拌和深度相當的路拌機;(2)2124噸的三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3)平地機,推土機;(4)自卸汽車;(5)裝載機;(6)挖土機(7)灑水車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測主要儀器為保證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質量,在二灰土施工過程中,必須配備以下質量控制3、和質量檢測儀器設備。所有儀器均需通過計量檢定。(1) 土壤液塑限聯合測定儀;(2) 石灰有效鈣和氧化鎂含量測定設備;(3) 重型擊實儀;(4) 石灰劑量測定設備;(5) 二灰土試件制備與抗壓強度測定設備;(6) 標準養護室;(7) 底基層密度檢測設備。 對路基頂面作全面檢查(1)路基外形檢查路基外形檢查內容主要有路基的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度和平整度。(2)路基強度檢查、碾壓檢查:用1215噸三輪壓路機以低檔速度(1.51.7km/h)沿路基表面作全面檢查(碾壓34遍),不得有松散和彈簧現象。發現表土過干、表面松散應予以鏟除,防止形成薄層,待底基層施工時以二灰土找平。當松散層較厚時,清除后4、按挖補處理;如土過濕發生彈簧現象,應采取開挖晾曬、換土、摻石灰或粒料等措施進行處理。、彎沉檢查:用BZZ100標準車以規定頻率檢查路基表面回彈彎沉,按測試季節算出代表彎沉值,應不大于設計算得的允許值。(3)路基沉降檢查路基頂面檢查內容、頻率與標準見表1。壓實度規定值按設計文件執行。表1 路基實測項目檢查項目規定值和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壓 實 度()零填及路基上路床(cm)04095密度法:每2000每壓實層4處路 堤 (cm)上路床04095下路床4080上路堤8014093下路堤4090彎沉(0.01)不大于設計計算值縱斷高程()10,-1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中線偏位()50經緯儀5、: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寬度()不大于設計值米尺:每200m測4處平整度()153m直尺:每200m測4處3尺橫坡()0.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邊坡不陡于設計值抽查每200m測4處1.2混合料組成設計1.2.1材料要求(1)石灰:要符號級或級以上石灰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石灰要分批進料,做到既不影響施工進度,又不過多存放:應盡量縮短堆放時間,如存放時間稍長應予覆蓋,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2)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總含量應大于70,燒失量不應超過20,比表面積宜大于2500cm2/g。(3)土:應采用塑性指數1220的粘土(亞粘土),有機質含量6、10的土不得使用。(4)水:凡飲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應委托有關部門化驗鑒定。 122料組成設計(1)取土地實際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種材料,按不同的配合比制備至少五組混合料,控制范圍:消石灰 與粉煤灰度比例宜為1:21:4,石灰粉煤灰:土30:7040:60。(2)用重型擊實法確定各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在最佳含水量狀態,按要求的壓實度(對于穩定細粒土按重型擊實標準95)制備混合料試件,在標準條件下養護6天,浸水一天后取得無側限抗壓強度。(4)二灰土試件的7天浸水抗壓強度的代表值應大于等于0.6Mpa。(5)試件室內試驗結果抗壓強度的代表值,按下式計算:R代R(1-Za7、Cu)式中:R代 該組試件抗壓強度的代表值, Mpa Cu 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以小數計) Za保證率系數, Za1.645 R該組試件抗壓強度的平均值,Mpa(6)取符合強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為二灰土地生產配合比,用重型擊實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報總監批準后,用于工程施工。(7)二灰土試件的標準養護條件是:將制好的試件脫模稱量后,應立即放到相對濕度95的密封濕氣箱或相對濕度95的養護室內養生,養護溫度為252,養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條),將試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應使水面子試件頂上約2.5cm。浸水的水溫應于養護溫度相同。在浸泡水前,應再次稱試件的質量,在養生期間試件質量損失不中超過8、1g,質量損失超過此規定的試件,應該作廢。將浸水一晝夜的試件從水中取出,用軟布吸去試件表面的可見自由水,并稱試件的質量。(8)對塑性指數812、液限小于50,有機質含量10的粉砂土,應在石灰、粉煤灰土中外加12的水泥。可選用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使二灰土混合料滿足抗壓強度的規定。摻加水泥的二灰土應及時碾壓,防止水泥失效。(9)對于塑性指數大于20、自由膨脹率65、有機質含量10的高塑性土,根據土的塑性指數,需在工地上將土源分別摻入一定劑量(35)生石灰粉拌勻,悶置7天進行改性,測定其自由膨脹率和塑性指數。選取改性后土的自由膨脹率Fs40,且塑性指數為1820的摻灰劑量作為9、高塑性土改性的石灰劑量,在滿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應選用低的石灰劑量作為改性土用石灰度摻量。將改性后的土中生石灰加二灰土用消石灰和粉煤灰之和以不超過二灰土總質量40為宜,且改性用生石灰加上二灰土用消石灰之和與粉煤灰質量比以小于1:2為宜。1.3鋪筑試鋪段正式開工之前,應鋪筑二灰土底基層試鋪段,長度不少于單幅100m。采用路拌法作一次性攤鋪碾壓。試驗段的拌和、攤鋪、碾壓等各道工序按現行路面基層施工規范執行。試驗段要決定的主要內容如下:(1) 用于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混合料的配合比。(2) 混合料的松鋪系數。(3) 標準的施工方法。、材料的攤鋪方法和適用的機具;、合適的拌和機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10、遍數;、新老路搭接處的拌和;、整平和整形合適當機具和工藝方法;、壓實機具的選擇與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與配合;(4) 每一作業段的合理長度。(5) 確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人員等。(6) 質量檢驗內容、檢驗頻率及檢驗方法。(7) 試驗路面質量檢驗結果。檢驗標準將見表2,其中試驗段的檢驗頻率應是標準中規定正式路面的23倍。當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機具、施工方法及試驗路面各檢測項目都符合規定,經監理抽撿確認,即可按以上內容編寫試鋪總結,經駐地監理工程師審核,總監代表或總監助理審查,報總監批準后即可作為申報正式開工的依據。1.4二灰土底基層施工與質量檢測11、1.4.1施工程序二灰土底基層路拌法施工程序如下:測量放樣布土檢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不消石灰布粉煤灰路拌機拌和檢查拌和深度、松鋪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劑量粗平穩壓精平碾壓成型質量檢查灑水養生。1.4.1.1布料(1)根據用土比例和每車土量將素土或改性土按指定位置堆放,均勻卸在路槽頂面,并用推土機和平地機粗平,用輕型壓路機穩壓一遍,檢查布土厚度和含水量。(2)石灰應在使用前一周充分消解,并通過10mm篩孔,用布灰機或打方格人工布灰,均勻攤平。為確保二灰土抗壓強度,布灰量應稍高于設計劑量。(3)按粉煤灰用量比例和每車粉煤灰的數量將粉煤灰均勻卸在攤平的消石灰上用人工或機械將粉煤灰攤平。檢查粉煤灰度攤鋪厚度12、和含水量。(4)對于粉砂土二灰土,還應均勻不撒水泥。1.4.1.2拌和(1)采用路拌機反復拌和,拌和過程中應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拌和深度必須拌至路基表面,宜侵入路基表面510,不得出現素土夾層;隨時檢查拌和的均勻性,不允許出現花白條帶;土塊應打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2)檢查松鋪厚度和混合料含水量、石灰劑量,并按規定取樣制備抗壓試件。根據天氣情況,夏天混合料含水量應較最佳含水量高出12。也可根據試鋪段確定碾壓含水量。(3)拌和好的混合料不得過夜,要當天碾壓成型。摻合水泥的二灰土更應縮短拌和時間,從加入水泥(初凝6小時)起到拌和均勻、碾壓結束應在6小時內完成。(4)底基層表面高出設計標高部分應13、予刮除并將刮下的二灰土掃出路外;局部低于標高之處,不得進行薄層補貼,必須將其鏟除重鋪,或用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補足。1.4.1.3碾壓用輕型壓路機碾壓一遍,再用平地機進行整平、整型,經檢查到達規定標高后再進行壓實。用12T以上壓路機全寬碾壓12遍,每次重疊1/2碾壓寬度;再強振12次、弱振12次后,用三輪壓路機碾壓到規定壓實度。一般需碾壓68遍。碾壓應遵循由路邊向路中、先輕后重、先下部壓實、后上部壓實、低速行駛碾壓的原則,避免出現推移、起皮和漏壓的現象。碾壓程序和碾壓遍數并不是唯一點,應通過試鋪確定。1.4.1.4接縫底基層的橫向施工接縫、應采用與表面垂直的平接縫處理,確保接縫處橫向和縱向平整度14、。1.4.1.5養生碾壓完畢即進入養生期,應做好灑水養生、保持底基層濕潤,應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生,防止二灰土表面水分蒸發而開裂。養生期間禁止車輛通行養生期一般為14天。養生期結束后,即可進行下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施工,但不得開放交通,應嚴格控制重型施工車輛行駛。質量檢測底基層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項目、檢查標準、檢查頻率列于表2。表2 二灰土底基層質量檢查標準檢查項目質量標準檢查規定備注要求值或容許誤差質量要求頻率方法壓實度()95符合技術規范要求4處/200米/層每處每車道測1點重型擊實標準平整度()121處/100米每處三米直尺連續測量10尺每尺取最大間隙縱斷高程()5,151斷面/20米水準儀測量厚度()代表值10均勻一致1處/100米/車道每處3點,路中路邊,挖坑檢查極值25寬度)不小于設計邊緣順直1處/10米用鋼尺量橫坡(100)0.33斷面/100米水準儀測量強度0.6符合規范要求1組/作業段7天浸水抗壓強度石灰劑量()1.0設計石灰劑量1次/200米EDTA滴定含水量()1.0最佳含水量隨時烘干法外觀要求表面平整密實,無坑洼松散和彈簧現象,無碾壓輪跡。注:檢測頻率除注明者外,系指雙車道單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