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測量管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0050
2023-03-31
15頁
117.04KB
1、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測量管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施工測量管理細則一、目的為加強項目部測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測量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完善“三級復核制”的測量工作辦法,明確職責;對測量儀器的使用、維護、停用和報廢進行控制,保證測量儀器的準確度、精密度、正常使用壽命、操作人員安全以及為產品質量符合要求提供有效證據,特制定施工測量制度。二、職責范圍 在公司工程部測量隊的組織下,參加公司范圍內線路樁撅的交接工作;負責公司所屬線路開工前的復測和釘設樁撅; 負責500m(含500m)以下曲線隧道和1000m(2、含1000m)以下直線隧道的地表控制測量和洞內中線、高程施工測量;此類測量應采用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形式加強自檢自核;同時應配備相應精度的測量設備。負責隧道的施工放樣及施工中的放線放樣測量參加公司所屬各工點施工便道引入線的勘選和測量;參加變更設計工程的測繪工作;協助地畝人員測繪用地地畝圖;參加公司工程部測量組負責的各工點的線路貫通測量、竣工測量和本施工單位承建工點的永久性樁撅的埋設工作;負責除集團公司測量總隊、公司工程部測量隊職責之外的公司管段內線路貫通測量、隧道貫通測量和永久性樁撅的埋設;編制竣工文件,提供有關測量方面的原始記錄和最終成果;搞好工程公司內部施工現場測量工的技術培訓;工程公司主3、管技術人員負有對該工地測量組測量成果復核的責任;三、工作要求結合本工程實際特點對施工測量提出以下要求:1、級圍巖測量不占用開挖循環時間,、級圍巖段測量畫線給30min時間;2、隧道施工期間中線采用經緯儀測設的方式進行,高程控制采用水準儀與在隧道邊墻釘水泥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3、要求隧道每開挖100m在隧底埋設一處線路中線樁(如采用激光導向儀隧道每開挖50m激光導向儀前移一次),鋪底每50m在隧底埋設高程控制樁。中線樁采用帶鋼筋頭鋼板樁,鋼板樁要求20cm20cm,焊接鋼筋頭長度不小于15cm,施工混凝土鋪底時預埋于其中;高程樁可與中線樁合用,但高程樁必須在鋼板頂面焊接鋼筋頭作為高程控制樁,鋼筋4、頭長度為12cm左右。4、(如采用激光導向儀) 激光導向儀前移定位由測量組組長負責,定位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施工過程中測量組應對激光導向儀每天進行檢查,若激光導向儀中線發生偏差必須及時調整;隧底中線樁由測量組組長負責放樣,測量儀器根據公司現狀采用2全站儀進行,放樣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里程采全站儀光電測距方式確定。5、施工測量要求:、級圍巖掌子面立拱由開挖工區自已控制,領工員負責。控制方式:中線采用激光導向儀控制,垂直于激光束吊垂球畫出隧道中線,高程采用在隧道初支邊墻上釘水泥釘、然后開挖工區領工員利用線繩拉出隧道縱向坡度并定出拱架標高;左右拱腳“同步”控制根據與前面已立好的拱腳間距進行控制;垂直5、度采用吊垂球、測距離的方式進行。測量組職責為:檢查激光導向儀中線是否發生移動;每隔5m在隧道邊墻上放樣高程控制點;現場指導開挖工區測量控制;不采用激光導向儀時由測量組現場控制。6、測量組每隔10m應由測量組長對開挖掌子面中線、高程進行復核,每隔100m由項目總工組織對線路中線、高程進行全面復核;每隔500m邀請二處精測隊對線路中線、高程進行復測;每隔1500m邀請集團公司測量總隊對線路中線、高程進行復測。7、測量組每向前移動激光導向儀、前移標高控制點均應向開挖工區進行書面交底。四、測量儀器的使用與保養1、儀器保存儀器應存放在通風、干燥、溫度穩定的房間里。各種儀器均不可受壓、受凍、受潮或受高溫,6、儀器柜不要靠進火爐或暖氣管、片。儲存儀器時,特別是在夏天,應保證溫度在儀器說明書上標明的范圍之內。注意防止未經許可的人員接觸儀器。2、儀器運輸儀器長途運輸時,應切實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裝車時務必使儀器箱正放,不可倒置。測量人員攜帶儀器乘坐汽車時,應將儀器放在腿上抱持懷中,或背起來以防顛簸震動損壞儀器。3、操作保養規程 儀器負責人必須精通儀器,必須遵循儀器生產廠家列出的安全須知,能向其他使用者講述儀器的操作和安全防護知識并進行監督。 不可自行拆卸、裝配或改裝儀器。操作前應先熟悉儀器。一切操作均應手輕、心細、動作柔穩。 儀器開箱前,應將儀器箱平放在地上。嚴禁手提或懷抱著儀器箱子開箱,以免開7、箱時儀器落地摔壞。開箱后注意看清楚儀器在箱中安放的狀態,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樣安放。 儀器自箱中取出前,應松開各制動螺栓,提取儀器時,用手托住儀器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將儀器輕輕取出,嚴禁用手提望遠鏡和橫軸。儀器及所用附件取出后,及時合上箱蓋,以免灰塵進入箱內。儀器箱放在測站附近,箱上不許坐人。 測站應盡量選在容易安牢腳架,行人車輛少的地方,保證儀器及人員安全。安置腳架時,以便于觀測為原則,選好三條腿的方向,高度與觀測者身高相適應。安置儀器時,應確保附件(如腳架、基座、測距儀、連接電纜等)正確地連接,安全地固定并鎖定在其正確位置上,避免設備引起機械震動。千萬不要不擰儀器的固定螺栓就將儀器放在腳架平8、面上,螺栓松了以后應立即將儀器從腳架上卸下來。儀器安置后,必須有人看護。轉動儀器前,先松開相應制動螺栓,用手輕扶支架時儀器平穩旋轉。當儀器失靈或有雜音等不正常的情況出現時,應首先查明原因,妥善處理。嚴禁強力扳扭或拆卸、錘擊而損壞儀器。儀器故障不能排除或查明時,要向有關人員聲明,及時采取維護措施,不應繼續勉強使用,以免使儀器損壞程度加重或產生錯誤的測量結果。 制動螺栓應松緊適當,應盡量保持微動螺旋在微動行程的中間一段移動。 在工作過程中,短距離遷站時先將儀器各制動螺栓旋緊,物鏡朝下,檢查連接螺栓是否牢固。然后將三腳架合攏,一手挾持腳架于肋下,另一手緊握儀器基座置儀器于胸前。嚴禁單手抓提儀器或將儀9、器扛在肩上。抱著儀器前進時,要穩步中速行走。若需跨越溝谷、陡坡或距離較遠時,應裝箱背運。 觀測結束后,先將腳螺旋和各制動、微動螺旋旋到正常位置,用鏡頭紙輕輕除去儀器上的灰塵、水滴等。然后按原樣裝箱,將各制動螺旋輕輕旋緊,檢查附件齊全后輕合箱蓋,箱口吻和后方可上鎖,若箱口不吻合,應檢查儀器各部位狀態是否正確,切不可用力強壓箱蓋,以免損壞儀器。 儀器應盡量避免日曬、雨淋,烈日下或在雨中測量時,應給儀器打傘。 儀器盡量避免在雨中使用,如必須使用時,時間不要太長,使用后要及時擦干水分,放在陰涼處晾干后裝箱,不可放在太陽光下暴曬。 儀器清洗前,先吹掉光學部件上的灰塵。不可用手觸摸物鏡、目鏡、棱鏡等光學部10、件的表面。清洗鏡頭時,要用干凈、柔軟的布或鏡頭紙進行擦拭。如有必要,可稍微蘸點純酒精(不要使用其他液體,否則會破壞儀器部件)。 不要用儀器去直接觀測太陽,這樣不僅有可能損壞測距儀或全站儀的內部部件,也有可能會造成眼睛受傷。 雷雨天進行測量工作,將冒著受雷擊的危險,因此,雷雨天不要進行野外測量。激光導向儀不可用眼睛直接觀測激光束,也不要讓激光束對準其他人。使用金屬水準尺、對中桿等裝置在電氣設備如電纜附近工作時,應與電氣設備保持一定的距離,遵從有關電氣安全方面的規定。儀器從溫度低的地方安置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時,儀器表面及其光學部分將產生水汽,可能影響到觀測,可用鏡頭紙將其輕輕擦去;也可以在使用前將儀11、器用衣服包住,使儀器溫度盡快與環境溫度相適應,這樣,水汽會自動消除。4、測量用具的使用保養 鋼卷尺:使用中不可拋擲、腳踏或車軋,以免折斷或劈裂。在街市道路上量距時,應設專人護尺。鋼尺由尺盤上放開后,應保證平直伸展,如有扭結或打環,應先解開而后拉緊,以防折斷。為保護尺上刻劃及注記不被磨損或銹蝕,攜尺前進時應將尺提起,不要拖地而行。鋼尺盡量避免接觸泥、水,若接觸泥、水后應盡早擦干凈,使用完畢后尺面需涂凡士林油,再收入卷盤中。 皮尺:量距時拉力要均勻適當,不要用力過大,以免拉斷。使用中避免接觸泥水、車軋或折疊成死扣,如受潮或浸水時應及時將尺面由尺盤中放出,晾干后再收攏。 水準尺、花桿、腳架:尺面刻劃12、應精心保護,以保持其鮮明清晰。使用過程中不可將其自行靠放在電桿、樹木或墻壁上撒手不管,以免倒下摔壞。塔尺使用完畢后,應將抽出的部分及時收回,使接頭處保持銜接完好。扶尺時不得用塔尺底部敲擊地面,以保持塔尺零點位置精確可靠。暫時不用時,應平放在地面上,不許坐在水準尺、花桿及腳架上。也不許用以上工具抬、挑物品。對于木質測量用具來說,使用及存放時還應注意防水、防潮,以免變形。 垂球:不可用垂球尖在地面上刻劃,也不可將垂球當作工具敲擊其他物體。5、測量儀器檔案的建立1、檔案內容包括:儀器履歷書、說明書、臺帳、校準記錄、計量校準書、故障及維修記錄。2、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測量儀器檔案資料的上報。每年12月5日13、前、新購儀器半個月內上報公司工程部統一建檔。3、后附儀器管理表格。各單位須按表格內容正確填報。并附各次檢定證書復印件一份。4、附表附表1 測量儀器設備登記表附表2 儀器校準計劃附表3 測量儀器檢校維修記錄表附表4 測量儀器報廢登記表附表1測量儀器設備登記表單位: 第 頁 共 頁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型 號精 度單 位價格(萬元)數 量使用時間生產廠家使用情況檢定周期檢校時間附表2儀器校準計劃單位: 第 頁 共 頁序號儀器名稱型 號精 度檢定時間上次檢定時間計劃檢定時間備 注附表3測量儀器檢校維修記錄表 (一) 第 頁 共 頁儀器編號儀器名稱型號精度生產廠家購買時間使用單位(二)序 號檢定日期檢定編號檢定結論維修記錄有效日期備 注附表4測量儀器報廢登記表單位: 第 頁 共 頁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精度生產廠家使用年限報廢原因報廢時間使用單位處置結果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