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玻璃幕墻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實施細則.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0088
2023-03-31
16頁
987.43KB
1、石材、玻璃幕墻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1預埋件(后補埋件)1預埋件位置偏位1后補埋件不符合要求21.2龍骨3龍骨位置偏差3龍骨焊接存在的問題4龍骨安裝存在問題51.3石材幕墻6原材料缺陷6石材背栓及開槽不符合要求6石材安裝不符合要求71.5玻璃幕墻(框架幕墻)8墊塊、壓塊不符合要求8玻璃幕墻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9玻璃幕墻開啟扇不符合要求91.6玻璃幕墻(大玻璃幕墻)10大玻璃鋼槽不符合要求10玻璃安裝不符合要求10夾具施工不符合要求111.9保溫、防火、避雷2、12防火保溫材料不符合要求12避雷設施不符合要求131.10打膠131.11表面清理14 幕墻工程1.1預埋件(后補埋件)1.1.1預埋件位置偏位 1、現象:預埋件位置與軸線位置偏差。 2、原因分析:土建結構偏差;預埋件放置時位置錯誤;預埋件固定不牢固,澆筑砼時跑位。3、防治措施:土建施工過程中,對于偏差大的部位及預埋件應及時處理。預埋件安放前,在模板上先畫出埋件位置標記,底埋可用鐵釘固定、側埋可用鋼絲綁扎固定,且合模前對埋件位置要復查。1.1.2后補埋件不符合要求1、現象:后補埋件與結構接觸不緊密;后補埋件用錨栓外露長度不符合要求;后補埋板位置結構打孔過多;補強鋼板與后補埋板間焊接不牢。 23、原因分析:結構面不平整;交底不到位,工人質量意識差;結構鋼筋位置影響;檢查不到位。 3、防治措施:埋件與結構之間的間隙可用細石砼或砂漿填塞密實。后補埋件一側加補強鋼板,并與原鋼板焊接連接。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及錨栓的使用說明打孔,且在鉆孔設備上做出標記,以防止孔打深。焊接人員要有特殊工種上崗證,并要進行現場考核,合格后才能作業。1.2龍骨1.2.1龍骨位置偏差1.現象:主龍骨位置偏差過大;龍骨豎框的垂直度、橫梁的水平度偏差較大;次龍骨間距和標高不滿足要求。2.原因分析:定位放線不準;未在主龍骨上按分格做標記,或放線錯誤,工人隨意施工,質量意識差。3.防治措施:主龍骨應先掛線、復核無誤后再進行安裝4、施工。次龍骨安裝前,先在主龍骨上做標記,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次龍骨安裝。做好技術交底,明確允許偏差范圍。1.2.1龍骨焊接存在的問題1、現象:鋼龍骨焊接中防銹漆刷不到位,鍍鋅層破壞后不防腐處理;焊縫質量不符合要求;焊渣不敲干凈就做防腐。 2、原因分析:施工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員不按圖紙及規范施工;工人技術水平差。3、防治措施:嚴格按照圖紙及規范要求焊接。嚴格按規范要求將鋼材表面做防腐處理,交底到位,所有焊接部位均應敲凈焊渣漏出金屬光澤后,焊口滿刷防銹漆。焊工持證上崗,并選用技術好的工人進行施焊,正式焊接前采用樣板通過制。1.2.3龍骨安裝存在問題1、現象:鋁合金幕墻橫梁與立柱接縫大;不同金屬材料5、(鋼角碼與鋁立柱)接觸部位無防腐墊片;插芯長度不夠,鋼插芯與鋼立柱焊接;轉接件螺栓未擰緊,鋁龍骨組裝時用鍍鋅螺釘;橫梁翹尾巴。 2、原因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下料錯誤,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差,偷工減料;立柱分格大、橫梁短,工序驗收不仔細;螺栓孔大于螺栓直徑。3、防治措施(1)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嚴把進場材料質量驗收關,工序應嚴格按規范允許偏差項目驗收;(2)按圖施工,按規范要求采用不銹鋼螺釘或自鉆自攻釘,加設防腐墊片,角碼以及立柱打孔時要與螺栓相配套。(3)對龍骨分格應進行嚴格驗收,實測實量,安排專人進行檢查,加強施工過程中過程檢驗。1.3石材幕墻1.3.1原材料缺陷1、現象石材缺棱掉角,有色差、暗6、裂、色斑等缺陷。2、原因分析石材進場未仔細驗收或驗收走過場,且在安裝前,未進行排板;石材在搬運、存儲過程中受到硬物的磕碰;石材開槽加工時不加軟墊且石材未清理就安裝;石材縫中的螺母穩固石材不取出或取出破壞石材邊角。3、防治措施(1)加強對石材的進場驗收工作,剔除超過規范要求的板材;并且在石材安裝前應進行排板,挑出色差嚴重的石材;(2)石材在搬運、存儲過程中應注意成品保護,在開槽加工時加軟墊以防止磕碰,采用硬質木塊做墊塊,干掛膠固化后及時取出。1.3.2石材背栓及開槽不符合要求1、現象石材背栓松動不牢、漏掛,墊片太薄;石材開槽過寬、距板邊距離小,開槽有效長度短,錨入深度不夠;槽口內清理不到位,灌膠7、不飽滿。2、原因分析 鉆孔過大或背栓上的墊片脫落;技術交底不到位,背栓掛件與豎龍骨矛盾處方案不明確,施工人員安全、質量意識差。3、防治措施(1)按照設計及幕墻系統本身的要求選用合理的鉆頭;(2)安裝前,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要求石材開槽寬度控制在67之間,保證孤形槽的有效長度不小于80mm,一般情況下,掛鉤錨入深度在1012;(3)灌膠前應將槽口內的石粉清理干凈,干掛膠應飽滿,并對重點部位重點檢查,嚴格控制質量驗收程序。1.3.3石材安裝不符合要求1、現象石材安裝完成面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不符合要求;板縫寬窄不一,不符合設計要求;干掛膠和密封膠污染石材表面;不銹鋼掛件與次龍骨連接使用普通焊條,8、掛件螺母擰緊程度不夠且無彈墊。2、原因分析施工技術交底不到位,安裝過程中未掛線施工,偷工減料,工人操作不當,質量意識差。3、防治措施(1)石材在上墻安裝前,應按照圖紙分格分別設置豎向鋼絲線、橫向魚絲線,以控制板材的平整度及板縫寬度;安裝過程中重點部位重點檢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2)加強對工人的成品保護意識;大面施工前應做樣板,無污染后方可正式使用,密封膠要有證明無污染的試驗報告1.5玻璃幕墻(框架幕墻)墊塊、壓塊不符合要求1、現象明框(半隱框)幕墻墊塊數量及長度不夠,壓塊數量或壓板固定點數量不足。2、原因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員偷工減料,質量意識差。3、防治措施技術交底要到位,按9、圖施工,每塊玻璃下應設置數量不應少于兩個、長度不小于10的硬質橡膠墊塊,且固定點間距不小于300,距邊部不小于180,加強質量檢查。1.5.2玻璃幕墻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1、現象面板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幕墻分格縫寬窄不一;扣蓋接口處錯臺;副框組角塊擠壓不牢或者型材下料不規則,玻璃組框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隱框幕墻的玻璃附框與橫梁和立柱不在一個平面。 2、原因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工人質量意識差,驗收不嚴格。3、防治措施施工前應做好完善的技術交底,按圖進行加工、施工,加強過程質量控制。玻璃幕墻開啟扇不符合要求1、現象開啟扇開啟不靈活、角度過大、脫落,膠條未壓緊,密閉性能差。2、原因分析風10、撐或鉸鏈不配套,位置不當,扇框加工尺寸偏差大,鎖點位置不當,膠條不配套;橫梁與立柱外表面不在一個面上;因型材壁薄,導致合頁、風撐拉出,上旋窗掛鉤處無限位措施,技術交底不詳細,工人質量意識低,安裝過程中圖省力,風撐電鉆打孔時,鉆孔太大,螺絲無法擰緊。3、防治措施(1)做好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大面施工前應做樣板,確定風撐(鉸鏈)的位置后在大面施工,應保證開啟扇開啟角度不大于30度,開啟距離不大于30(2)挑選配套的五金,根據設計要求安裝鎖點,并按照節點圖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進行抽檢。1.6玻璃幕墻(大玻璃幕墻)1.6.1大玻璃鋼槽不符合要求1、現象大玻璃鋼槽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玻璃肋鋼槽位置偏差,11、上下不在同一垂直面;大玻璃槽彎曲未調直且鋼支座位置偏移。2、原因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未按規范要求選用材料,施工過程中未掛線,工人質量意識差。3、防治措施(1)按照圖紙要求使用材料;(2)玻璃槽使用前應進行調直(3)使用儀器定位后,在安裝過程中應掛線安裝,并隨時檢查。玻璃安裝不符合要求1、現象大玻璃墊塊位置偏差,安置不平整,玻璃縫、玻璃兩邊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大玻璃不在同一平面內,玻璃肋與大玻璃不留縫,而是直接將玻璃肋緊靠在面玻上;玻璃肋底座后不加墊塊,玻璃肋處結構膠不均勻光潔;吊掛橫梁不平直且長孔位置偏差,開孔過大。2、原因分析對規范、圖紙熟悉程度不夠,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過程中12、未掛線,工人偷工減料,質量意識差,質檢人員驗收不嚴格。3、防治措施(1)施工前應熟悉規范圖紙,做好技術交底,墊塊數量及其位置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布設,玻璃肋應保持肋與面板之間保留68的縫隙,或按圖施工;(2)吊掛橫梁安裝時要拉線,材料進場時要加強驗收,對于不合格的材料嚴禁在工程中使用;(3)玻璃安裝過程中,選用技術好的工人進行操作,并隨時對板縫進行檢查調整。1.6.3夾具施工不符合要求1、現象夾具穿過橫梁不加墊塊或墊塊不防腐處理,擰緊程度不符合要求;安裝夾片時玻璃板面不清理干凈就上結構專用膠,夾具專用膠攪拌不均勻。2、原因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工人質量意識差,圖省事。3、防治措施(1)加強過程中的檢13、查,夾具緊固時用扭矩扳手進行檢測,達到設計值;(2)夾片安裝前應用二甲苯等有機溶劑清理玻璃,然后在打結構膠,夾具專用膠使用前要攪拌均勻。1.9保溫、防火、避雷1.9.1防火保溫材料不符合要求1、現象防火、保溫材料接縫不嚴,固定不牢固。2、原因分析托板固定不牢固,釘少,且與基材粘接不牢,工人質量意識低。3、防治措施(1)基材應保持干凈、干燥,在粘接;(2)防火保溫材料應封堵嚴密。1.9.2避雷設施不符合要求1、現象避雷鋼筋焊接長度不符合要求,避雷銅索與立柱連接不牢固,立柱豎向避雷連接點處鋁立柱上的涂層未打磨。2、原因分析工人質量意識低,偷工減料。3、防治措施銅索固定前,應將鋁立柱上固定點處的涂層14、打磨掉,加強對工人的質量教育,安裝完后,及時認真的進行檢查、驗收。1.10打膠1、現象打膠厚度不符合要求,膠縫表面不光滑,縫邊有毛刺;密封膠與板材粘結不嚴密、開裂,滲漏或雨水滲漏;橫梁立柱結構處密封膠變黃;膠中硅油滲出,污染板面。2、原因分析泡沫棒較細,塞入深度過深或過淺,基層清理不干凈;膠質量差或超過有效期,打膠時溫度超過允許范圍,打膠過程中刮膠不實,有開口部位,膠體內存在空氣,膠縫深度過大,造成三面粘接;沒貼美紋紙或美紋紙貼的不實,導致膠向美紋紙內滲撕美紋紙時粘連膠,刮刀面不平整,工人操作水平低,刮膠時手不穩,質量意識差;墊片質量不合格,與膠起化學反應。3、防治措施(1)在打膠前應將板縫內15、的灰塵、污物清理干凈,并且在打膠過程中應保持基層干燥,對于特殊部位,應刷底漆,在橫梁與立柱之間不放墊片留11.5mm的縫隙,然后直接打膠處理,或采用三元乙丙墊片。(2)膠在使用前應檢查其是否在有效期范圍內,打膠時的溫度宜控制在535度之間,采用小圓棒(直徑略大于縫寬)進行添塞,使膠形成兩面粘接,打膠工序應作為關鍵工序進行控制,要選用技術好的工人進行操作,并且在施工前,應著重交底,提高工人的質量意識,在確認膠對石材無污染后先做樣板,合格后在大面打膠,刮膠時先刮橫縫,再刮豎縫。1.11表面清理1、現象幕墻表面被污染物污染,有劃痕、凹坑;清洗溶液對面板污染。2、原因分析成品保護不到位,清洗劑與面材不配套3、防治措施(1)上下作業面交叉施工時,必須注意對下部成品的保護;(2)拆腳手架、吊藍運動及搬運材料等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損傷墻面;(3)大面積清洗前,應先用清洗溶液在廢面板上做實驗,確保溶液對面材無污染后,再大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