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橋梁承臺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0198
2023-03-31
18頁
114.75KB
1、高速鐵路橋梁承臺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劣悍懇在揚開峰趁篷帛把墑礦顯錳段載籍瓊浦想然僧穿巷顴噸餓宇蜒兔磁術焚利襄夾敬月戲毋無血劑療圭證焉識社盅暑斌蕪跟霸壁微韌耪丘叮踏喂束培胎環兵塞睫滴庫搪活諧帥東據礎蔥綴覽旋佳粥易鍋銻散既纂蠢綜影悠奄翌署腸漁遍爺姜訓類癌蒜暖閥槳朝戎壓唐或茸底砍柞磅羞蔚梨轅幌省蹄審痘姬渴沼踩知祭抖彩救殼東局搓墳胰招便滲拿偷諜響邀絞棧徑面闖添蔣酵埔鵝惶黔政稅翰皆坍媽韶層敖鞘糕爸輿欄喪蓑翼鉸啪饅冶吵特邀綠宵耶遠脂毀惟臟倫燥逛楓艷扦窮一閹媳恒奏蠅殼彬蛾荷銅塔玩花檔啟僧骸謂繪犁淺2、肢介它秒偽沖瑞庭硬臍怠枚耽瞅靡褒畔壁墾辣烷此燦勵欠訓縫柄全賒目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42.1地形、地貌42.2地質條件42.2.1地層巖性42.3水文地質特征42.4不良地質42.5氣象條件42.6地震參數4三、監理目標53.建設目標53.1建設總體目標53.2質量目標53.3安全生產目標53.4工期目標548個月。53.5投資控制目標53.6環境保護目標63.7科技創新目標63.8職業健康目標63.9標段工程情況6四、技術標準6五、專業工程特點及質量目標75.1專業工程特點75.1.1橋梁承臺施工涉及的高風險作業多75.1.2混凝土質量控制難度大72、混凝土供應及灌注連續性問題。73、3、大體積混凝土灌注模板穩定性問題。75.2質量目標7六、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76.1監理工作范圍76.2監理工作重點86.2.1工序重點86.2.2工藝重點81、承臺基坑開挖93、樁基無損檢測94、墩臺鋼筋9(3)鋼筋連接11(4)鋼筋安裝115、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126、混凝土運輸127、混凝土澆筑128、混凝土振搗139、拆模和養護136.2.3沉降觀測點的預埋和測量14七、監理工作流程148.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158.1.5施工作業人員是否經崗前安全培訓并檢查記錄;158.2監理工作目標168.2.1確保施工安全,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168.2.3監理工作滿足監理規范和監理合同要求。1684、.3監理控制手段168.3.1事前控制168.3.2事中控制168.3.3事后控制17九、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79.1監理工作方法179.1.1測量179.1.2平行檢驗179.1.3巡視179.1.4抽查179.1.5見證179.1.6旁站179.1.7指令文件189.2監理措施189.2.1監理措施側重于工序驗收。工序驗收的目的在于檢驗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是否正常運轉,體現為所完工序是否符合規范規定的質量要求。工序驗收條件:18橋梁承臺施工監理實施細則一、編制依據1.1、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1.2、鐵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鐵建設2006179號);5、1.3、鐵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標準(TB10503-2005);1.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1.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1.6、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1.7、新建XX至京沈高鐵XX站鐵路工程設計圖紙、技術文件等;1.8、XXXX至XX客運專線CFJL-1標監理站經批準的監理規劃。二、工程概況2.1地形、地貌本監理標段線路自XX客專XX站XX端外包XX正線引出,途徑XX、XX兩縣。線路所經地形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區為主,地勢較高,地形變化大,溝谷發育,多為“U”型谷,局部為山間洼地及小6、型山間平原,植被覆蓋較好,山間洼地及溝谷為耕地,地勢較高處多為林地。2.2地質條件2.2.1地層巖性沿線地層為華北地層,基巖主要以陸相碎屑巖類為主,巖漿巖類種類較少的特點,其中元古界、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缺失,沿線第四系地層分布廣泛,成因多樣,巖性眾多。2.2.2線路位于I級構造單元華北地臺(中朝準地臺)的北部和XX西地槽褶皺帶南端。華北地臺以XX-XX大斷裂為界與北部的XX西地槽褶皺帶相鄰。擬建鐵路從南至北依次穿行于以下構造單元:華北地臺二級構造單元燕山臺褶帶東端的遼西臺陷、華北地臺二級構造單元內蒙古地軸的東端XX臺拱、XX西地槽褶皺帶二級構造單元內蒙華力西晚期褶皺帶的敖漢復向斜。7、2.3水文地質特征沿線水系屬XX流域,本標段所處位置無較大河流,地下水分布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巖裂隙水。經取樣化驗,地下水對鐵路混凝土結構一般不具侵蝕性。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不大于30-40m。2.4不良地質危巖落石、崩塌、地震液化、順層、采空區、人工填土、膨脹土(巖)、濕陷性黃土等不良地質。 2.5氣象條件本標段線路經過區域屬于中溫帶亞干旱季風氣候區。主要特點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干冷。按照對鐵路工程影響氣候分區為寒冷地區。2.6地震參數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本標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見表1-1。表1-1 地震峰值加速度(8、地震基本烈度)地名里程段落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XX縣DK0+000DK20+7000.05gXX縣DK20+700DK29+9600.10g三、監理目標3.建設目標3.1建設總體目標以“建設中國高速鐵路標準化管理的示范工程”為總體目標。3.2質量目標工程實體質量滿足國家和原鐵道部有關標準、規范、規定及設計文件要求,其施工過程或實體工程質量滿足如下要求:(1)各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2) 試車最高檢測速度不低于設計速度1.1倍,開通速度達到設計速度目標值。(3)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維護條件下,路基、橋梁、隧道等工程結構的施工質量9、,滿足設計使用壽命內正常運營要求。(4)杜絕工程質量等級事故。3.3安全生產目標(1)杜絕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遏制一般生產事故。(2)杜絕較大及以上火災爆炸事故。(3)杜絕因建設引起的較大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設引起的一般鐵路交通事故。3.4工期目標48個月。3.5投資控制目標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工期、環保、科技創新目標前提下,嚴格把總投資控制在國家和鐵路總公司批準的數額內,取得最佳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3.6環境保護目標沿線水體功能、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止,噪聲、振動的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鐵路設施、建筑與沿線城市環境、自然景觀和諧相容,做到環境保護、水土保持10、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鐵路。3.7科技創新目標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鐵路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目標,從我國鐵路實際出發,結合工程特點,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3.8職業健康目標注重職工的職業健康,保證文明施工,保障勞動保護,杜絕職業病發生;加強衛生監控,確保無大的疫情,無傳染病流行。3.9標段工程情況本監理標段起點里程DK0+000,終點里程DK29+960,管段實際線路長度為29.96km。全線共設特大橋5座,大橋6座,中橋2座。橋梁樁基工程采取分段平行、多開工作面的方法組織施工。對于大跨度11、連續梁橋,在開工后將其下部結構施工作為整個橋梁工程的重點安排優先施工,以保證上部結構按時開工及完工,確保總工期不變。四、技術標準正線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速度:250km/h最小曲線半徑:一般4000m,困難3500m,引入樞紐、地區及接軌站兩端減、加速地段按設計速度確定最大坡度:一般20,困難地段不大于30牽引種類:電力列車類型:動車組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建筑限界:執行高速鐵路設計規范。XX方向聯絡線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單線設計速度:160km/h最小曲線半徑:1400m其它標準同正線標準。相關既有線改建相關既有線12、改建維持原線路技術標準。五、專業工程特點及質量目標5.1專業工程特點5.1.1橋梁承臺施工涉及的高風險作業多1、基坑坍塌風險。2、模板及支撐體系失穩風險。3、起重吊裝作業風險。4、高空作業墜落風險。5、模板安裝、拆除的起重吊裝作業。5.1.2混凝土質量控制難度大1、大體積灌注混凝土散熱問題。2、混凝土供應及灌注連續性問題。3、大體積混凝土灌注模板穩定性問題。5.2質量目標工程實體質量滿足標準、規范、規定及設計文件要求,施工過程或實體檢驗批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六、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6.1監理工作范圍本細則適用于XXXX至XX客運專線CFJL-1標DK0+000至DK29+960段范圍內橋梁承13、臺、墩(臺)施工監理。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過程的監理工作:施工準備階段:(1)測量放線的監控,熟悉設計文件。(2)混凝土和鋼筋原材料的質量保證措施。(3)模板試拼裝質量檢查。審核圖紙、審批報告、審核原材料、機具、設備手續、證明,施工單位分包情況等。施工階段:(1)樁頭伸入承臺長度、直徑及樁頭鋼筋質量檢查。(2)承臺底墊層施工控制。(3)承臺頂砼面鑿毛、清理控制。(4)模板拼裝及支撐、加固檢查。(5)鋼筋加工、鋼筋連接的質量,鋼筋保護層材料與厚度的控制。(6)綜合接地的位置、焊接、鋼筋材質的控制。(7)滿足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砼配合比的核驗。(8)砼澆筑工藝審查,旁站砼澆筑。審核測量放樣、模板14、安裝、鋼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控制、鋼筋制安、砼配合比、澆筑砼、檢測、安全、環保等內容,以及特殊、突發情況處理、匯報等。6.2監理工作重點6.2.1工序重點1、承臺基坑開挖,尤其是深基坑開挖安全。2、承臺明挖擴大基礎基底承載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混凝土施工腳手架搭設穩定性、高空作業安全。4、混凝土灌注過程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冬季、夏季施工的溫度控制措施,雨季施工的防雨淋措施、保證連續灌注措施。5、大體積承臺混凝土養護過程的散熱和防開裂。6、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芯部、表層與環境溫差。6.2.2工藝重點1、承臺基坑開挖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承臺施工方案:承臺開挖宜優先采用機械施工,在特殊地段的承臺15、開挖時,如跨公路、渠道和一些因承臺離地下管線位置很近而需采取特殊措施時,施工單位應在方案中增加專項圍(保)護措施。督促施工單位在承臺開挖時,應自上而下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嚴禁掏洞取土,開挖出來的土要及時清運到指定的地方堆存。如開挖出來的土確需堆存在基坑周圍時,離基坑邊緣的距離和堆放高度在方案中應有明確要求,并滿足施工安全要求。2、鑿樁頭督促施工單位在鑿樁頭時,應采用“環切法”人工配合風鎬的方式進行,嚴禁用挖機直接挖樁頭,以免破壞樁基鋼筋和樁基聲測管。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控制樁頭的頂面高程,鑿除樁頭的深度應符合有關要求。樁頭鑿除后,樁頂面應露出新鮮混凝土,并清洗干凈。3、樁基無損檢測監理對施工單位的16、樁基無損檢測過程進行見證。按照設計文件要求檢測方式進行檢測。樁基未經檢測或經檢測為不合格的,嚴禁施工承臺。經檢測不合格的樁基,一律返工,嚴禁施工單位擅自處理。4、墩臺鋼筋鋼筋進場A.鋼筋進場時,督促施工單位對進場的鋼筋進行材料報驗,并根據進場鋼筋上的廠標、鋼號、爐號、批號、直徑等標記的標牌及附有的質量證明文件進行對鋼筋檢查,若質量證明文件為抄件(或復印件)時,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抄件人、抄件(或復印)單位是否簽字蓋章,是否注明原件編號及存放處。B.核查鋼筋的規格、品種與數量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并對進場的鋼筋進行外觀檢查,檢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紋、結疤、折疊、銹蝕、油污等,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17、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鋼筋外觀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應責令施工單位將其清退出場。C.以同規格、同爐號、同牌號、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筋,每60t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計,督促施工單位在每一批中任意選取兩根鋼筋做一次鋼筋力學性能試驗(拉伸試驗和彎曲試驗,其中盤條拉1根,彎2根;螺紋鋼拉2根,彎2根)。應核查其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冷彎等四大技術指標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如有一項不符合標準要求,應從同一批中再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重作試驗,重作試樣全部達標,則可判為符合本項要求。若仍有一項不符合標準要求,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產品。監理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隨機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按施工單18、位抽檢次數的10%進行見證檢驗,但至少1次。經檢驗不合格的鋼筋,責令施工單位將其清退出施工現場。D.所配置鋼筋的規格、型號、尺寸、形狀、根數、直徑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隨意使用其他強度、牌號或直徑的鋼筋替代設計中所規定的鋼筋,如確需替代時,應由原設計單位做出變更設計,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施工單位是否辦理了設計變更文件。E.對同品種、同規格的鋼筋,發現出廠合格證與試驗報告的機械性能差異較大時,應監督施工單位復驗。復驗不合格的鋼筋不準使用,監理工程師應監督其處理過程。F.鋼筋應根據生產廠家、規格、型號、等級、批號等分別存放,不得混堆,且應設立標識牌,鋼筋宜堆放在鋼筋棚或倉庫內,露天堆放應墊高并加遮蓋19、,防止生銹。鋼筋加工監理工程師檢查鋼筋的加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曲直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B.受拉熱軋光圓和帶肋鋼筋的末端,當設計要求采用直角形彎鉤時,直鉤的彎曲直徑d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C.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的曲線,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D.用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應作不小于90的彎鉤,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結構應作135或180的彎鉤;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得小于20、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端直線段的長度,一般結構不得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結構,不得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E.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的規定。(3)鋼筋連接鋼筋機械連接的技術要求,必須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鋼筋機械連接技術暫行規定(鐵建設201041號)文件的要求。檢查電焊工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無證人員不得從事鋼筋焊接工作。鋼筋接頭應設置在承受應力較小處,并應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焊(連)接接頭在受21、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50%,軸心受拉構件不得大于25%。B.綁扎接頭或者機械連接接頭在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25%,在受壓區不得大于50%。C.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注:兩焊(連)接接頭在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且不小于500mm以內、兩綁扎接頭在1.3倍搭接長度范圍且不小于500mm以內,均視為“同一截面”)。(4)鋼筋安裝監理工程師應全部檢查安裝的鋼筋品種、型號、規格和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鋼筋骨架的幾何尺寸、連接位置、鋼筋間距、彎起鋼筋位置、綁扎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裝的鋼筋骨(網)架,不應妨礙澆筑工作正常進行,也不22、應造成施工接縫。鋼筋與模板之間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用的墊塊強度不應低于設計的混凝土強度,且墊塊應互相錯開,呈梅花狀布置,并不得橫貫保護層的全部截面。鋼筋保護層墊塊的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側面和底面的墊塊數量不應少于4個/m2。多層鋼筋之間應用短鋼筋或使用特別的鋼筋支架支撐,支撐不得直接支撐在模板上。鋼筋安裝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的規定。5、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選定報告在未得到監理工程師批準前,不得使用。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選定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前, 施工單位應檢測砂、石料含23、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施工配合比。承臺所使用的砼為高性能砼,必須采用集中、機械拌合。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如砂、石、水泥、粉煤灰、硅灰、外加劑等,質量必須合格。拌合站各種原材料的堆放、標識、檢驗、儲存、計量都必須符合有關規范要求。6、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要求以最短的時間,從拌合站運至澆筑地點。遠距離運輸時,運輸延續時間以不影響砼的各項性能為限。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檢查不應發生分層、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如運至澆筑地點的混凝土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加水。砼運輸必須采用砼灌車,砼灌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使灌車高速旋轉2030s。7、混凝土澆筑在澆筑混24、凝土前,首先檢查基面(如樁基面、墊層面、承臺面)是否按有關要求進行鑿毛、清洗干凈、濕潤,是否將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凈。 澆筑混凝土前,施工單位應對模板和預埋件進行交接檢驗,形成施工記錄。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對模板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現跑模、變形等異常情況時,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并形成記錄。澆筑砼前,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材料、位置、數量、尺寸及牢固程度,綁扎墊塊和鋼筋的鐵絲不得伸入保護層內。混凝土應分層連續澆筑,在前一層混凝土開始凝固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如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根據25、環境溫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外加劑類型等條件通過試驗確定。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混凝土澆筑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當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米時,應有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或是通過模板上預留的孔口澆筑;當自由傾落高度超過10米時,應設減速裝置;在串筒出料口下的混凝土的堆積高度不應超過1米。混凝土澆筑時,應采取措施減少泌水,如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混凝土的前提下排除泌水。砼澆筑時,應按照要求對砼的入模溫度(控制在530之內)、坍落度、沁水率和含氣量進行檢查和控制。承臺砼施工應連續分層施工,一次澆筑完成,不得26、隨意留置施工縫,如確需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8、混凝土振搗按施工組織設計中事先確定的振搗路線和方式振搗砼,及時將入模的砼均勻振搗,不得過振和漏振,每上振點的振搗時間以表面泛漿或不冒大氣泡為止,振搗時間為1030S,一般不宜超過30S。當砼分層分段澆筑時,在前一層(段)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后一層(段)的混凝土,振搗器要插入下一層。對配筋密集和預埋件較多的部位,應認真操作,振搗密實并避免碰動鋼筋及預埋件。震搗工序,應專人專職,按層次順序進行。注意震搗機具配置情況。承臺混凝土施工時要配備用電源和備用振搗器,避免發生停電或振搗器損壞等突然事故時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9、拆27、模和養護砼拆模時,砼內外溫差、砼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得大于20,在砼內部開始降溫前不得拆模。混凝土工程拆模后,要檢查混凝土表面有無蜂窩、麻面、跑模、漏漿等現象;外露部分顏色是否一致,鋼筋有無外露;表面平整度用直尺量測是否符合要求。對于砼表面存在的質量缺陷,不得在混凝土表面抹灰或粉刷。超過規范或設計要求允許寬度和長度的裂紋均應進行處理或返工(普通砼表面的非受力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砼養護期間, 砼內部最高溫度不宜超過65,砼內外溫差、砼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得大于20,養護用水溫度與砼表面溫度不得大于15。檢查養生方法和養生時間,及時組織養生,即使模板覆蓋階段,也應及時充分保持濕潤28、狀態。承臺在拆模后應及時回填,外露面及時覆蓋、灑水養生。6.2.3沉降觀測點的預埋和測量在灌注承臺混凝土前,必須預埋沉降觀測點。承臺拆模后進行第一次沉降觀測。墩身完成后,沉降觀測點移植在墩身。督促施工單位按照設計要求報送交沉降觀測方案,并督檢查實施情況。檢查施工單位的墩臺沉降觀測數據采集、整理、分析工作,提交分析結果報告。七、監理工作流程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施工單位自檢施工單位專檢不合格合格現場檢驗資料檢查合格簽證整改監理工程師檢驗待隱蔽工程八、監理工作控制要點和目標及手段8.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8.1.1 施工前原地面是否做好防、排水工作;8.1.2 施工前測量放樣;8.1.3承臺的施工圖應經29、過審核并有圖紙審核記錄;8.1.4 施工前,檢查施工單位是否與公路運營管理部門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書,運營管理部門是否來監護;8.1.5施工作業人員是否經崗前安全培訓并檢查記錄;8.1.6 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是否分工種交底到作業層的作業人員;8.1.7 開挖時架子隊隊長、技術負責人、領工員、安全員、技術員、監理人員應在現場把關;8.1.8四周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或防護欄桿,夜間施工要保證有充足的照明;8.1.9施工現場用電應按“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進行管理。8.1.10檢查起吊樁頭或起吊模板的起重機平臺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安裝模板時應栓好纜風繩,裝吊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8.1.11混凝土灌注時,30、灌車的作業平臺是否平整、夯實,并滿足灌注作業要求;振動器作業人員是否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8.2監理工作目標8.2.1確保施工安全,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8.2.2技術質量標準滿足驗標要求,滿足設計要求,滿足承包合同要求。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率100%。8.2.3監理工作滿足監理規范和監理合同要求。8.3監理控制手段8.3.1事前控制1、在開工前,根據合同和國家標準、規范,對工程各部位、各工序質量及施工工藝和施工條件提出合理的標準要求,以確保工程最終質量達到合同和規范要求。 2、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與質量控制有關的規章制度和質量控制作業程序。 3、督促施工單位完善現場質量管理制度,包括現場會議制度、31、現場質量檢驗制度、質量統計報表制度和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等。 4、審查施工單位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 5、督促施工單位完善工序控制,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納入日常管理。 6、審核施工單位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資質、操作證。 7、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依據可靠的技術措施,確保工程質量。 8、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9、把好開工關,對現場各項施工準備進行檢查。8.3.2事中控制 1、堅持質量合格的工程才能計量計價。 2、嚴格工程變更的審查工作,因施工單位原因導致質量不合格產生的返工,不得計量計價。3、施工中出現安全、質量異常情況,經提出后承包單位32、在規定的時限內仍不采取改進措施者,或者采取措施不力、未使質量狀況發生好轉,下發監理工程師通知書或由總監按程序下發工程暫停令,責令整改。4、已下發工程暫停令的工程,在總監未簽發復工令前,工程不得復工。8.3.3事后控制1、加強成品、半成品和外觀質量檢查驗收控制,對有質量缺陷的工程,督促施工單位進行返修整改或返工。2、配合預驗收和驗收工作,對驗收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督促施工單位整改。九、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9.1監理工作方法質量控制強調“文字為憑、數字為據”。工程質量是由各工序質量組成的,因此,必須強化工序施工過程中跟蹤檢查,工序交接檢查,隱蔽工程檢查,開工復工前的檢查及分部、分項工程完工后檢查,對重33、點和關鍵工序還要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主要質量控制方法有: 9.1.1測量開工前對施工放樣進行檢查,測量不合格不準開工。驗收時,要對驗收部位各項幾何尺寸進行測量,不符合要求的要進行整修,無法整修的要進行返工。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要進行測量控制和檢查。9.1.2平行檢驗平行檢驗是確認各種材料和工程部位質量的重要依據。強調以數據為準,用數據說話。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定頻次進行監理平行檢驗,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控制。 9.1.3巡視巡視是對施工過程的一種非連續性檢查,專業監理工程師每天必須對自己所管轄區段的現場施工情況進行不少于一次巡視,重點檢查施工中執行安全質量強制性標準的情況和有無違規作業現象。 34、9.1.4抽查為保證重點工程和關鍵部位的質量,監理人員應定點或隨機進行抽樣檢查。 9.1.5見證見證是由監理人員在現場對某工序或作業過程完成情況進行監督的活動。 9.1.6旁站旁站是由監理人員在現場對關健部位或關健工序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的活動。9.1.7指令文件 監理過程中,做到各種指令都有文字記載,并作為主要技術資料存檔,使各種事情處理有憑有據。如質量問題通知單、監理工程師通知、監理工作聯系單等。9.2監理措施9.2.1監理措施側重于工序驗收。工序驗收的目的在于檢驗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是否正常運轉,體現為所完工序是否符合規范規定的質量要求。工序驗收條件:1、工序已完工。2、施工單位自檢合格。3、施工單位自檢資料真實、齊全。4、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指出的問題已經糾正。5、提出驗收申請。9.2.2工序驗收內容包括工程實體驗收和資料驗收兩項。實體驗收包括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兩部分。實體驗收監理必須親自動手實測實量,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料驗收包括過程記錄和自檢資料等一切與本工序有關的保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