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道工程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30503
2023-03-31
19頁
155.02KB
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工程測量監理細則一、監理依據1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以下簡稱“地鐵測規”)2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3城市測量規范CJJ8994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5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6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CH2001928xx軌道交通施工測量管理細則(第二版)xx鐵建總前期200592號(以下簡稱“細則”)9國家其他測量規范及強制性標準102、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設計圖紙二、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特點、質量管理目標和質量指標1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特點 xx地鐵一般處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和人口稠密區,地面交通和人流量大,周邊建筑物密集,地下水位高且豐富,點位不易保存,地下暗挖隧道測量條件更差; 地鐵施工精度要求高,工期要求緊,施工干擾大,控制測量、施工放樣及安全監測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閃失; 施工測量工作貫穿于整個地鐵施工的全過程。既包括地面,又包括地下;既包括線路中線、結構軸線,又包括主體結構和細部放樣;上述特點給測量監理人員的素質和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測量監理工程師要明確責任,熟悉標準,勤于檢核,以確保本監理標段內的測量工作萬無一失。23、施工測量質量管理目標確保本監理標段內基坑圍護結構、車站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高架線路墩臺及高架站、設備及管線安裝按設計要求準確就位,在線路上不產生因施工控制測量、施工放樣測量誤差超限而引起修改線路設計從而降低行車運營標準等測量錯誤,為地鐵工程的順利進展保駕護航。3質量指標 在任何貫通面上,地下測量控制網的貫通中誤差,橫向不超過50,豎向(高程)不超過25; 隧道襯砌不侵入建筑界限,設備不侵入設備界限; 建(構)筑物、裝修和設備、管線的竣工形(體)位(置)誤差滿足“地鐵測規”、“地鐵施工及驗收規范”以及xx地鐵xx軌道交通施工驗收標準規定。三、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的范圍及重點(一)地面施工控制測量監理4、1參加業主組織的測量平面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交接樁。(業主、承包商、監理三方參加)2督促承包商及時對所接測量控制點進行復測,對復測過程實施旁站,對復測成果予以審核,要求承包商在15天內上報復測報告,經監理復核后上報業主審批。復測時的精度要求:導線點:按精密導線測量的要求進行(見下表一)水準點:按精密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城市二等)(見下表二、三、四)表一 精密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平均邊長(m)導線總長度(km)每邊測距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全長相對閉合差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I級全站儀級全站儀3503561/600002.54651/350008注:n為5、導線的角度個數;全站儀的分級按“地鐵測規”附錄A,表A.0.2的規定執行。表二 精密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附合水準路線平均長度(k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與已知點聯 測附合或環 線平坦地山 地2424DS1因瓦尺往返測各一次往返測各一次82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度(以km計);n為單程的測站數。表三 精密水準測量觀測的視線長度、視距差、視線高的要求(m)標尺類型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計差視線高度儀器等級視距視線長度20m以上視線長度20m以下因瓦DS1601.03.00.50.3表四 精密水準6、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基輔分劃讀數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上下絲讀數平均值下中絲讀數之差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0.50.73.01.03審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控制測量方案(含變形監測方案)、測量質量保證體系、測量儀器檢定證書及測量人員資質,并上報業主審定實施。4審核承包商自布的導線及水準加密點控制測量成果報告,平面及高程加密控制點的觀測精度與首級控制網相同。承包商測量隊完成加密控制點測量后應提交控制測量成果報告,經監理復核后上報業主,由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承包商的控制測量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l 工程概況、起止里程、施工工藝。l 目前施工狀況。l 測量儀器及標稱精度,測量的時間及7、環境情況。l 原始點位及對其的檢測情況。l 測量方案及過程的詳細敘述。l 樁點的里程及埋設情況(點位埋設規格應符合“地鐵測規”的要求)。l 測設的簡略圖形說明。l 測量的自我精度評定。l 承包商內部二級以上的復核情況。5督促承包商對所有測量控制點及加密點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測,保證施工期間測量控制點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發現有位移、變形、沉降或毀損,引起控制點坐標或高程較差超限時,及時報監理復核,并上報業主測量隊檢測。檢測成果與原成果較差:(二)明挖隧道施工測量監理(以明挖車站為例)1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測量監理鉆孔樁施工中按照以下技術要求檢查承包商的測量工作:(1)鉆孔樁地面位置放樣,依據線路中心8、控制點進行,放樣允許誤差:縱向不大于100,橫向應在0+50之內。(2)鉆孔樁成孔過程中,應測量孔深、孔徑及其鉛垂度。(3)鉆孔樁竣工后,應測定各樁位置及與軸線的偏差,其橫向允許偏差值在0+50之內。地下連續墻施工中按照以下技術要求檢查承包商的測量工作:(1)地下連續墻的地面中心線應依據線路中線控制點進行放樣,放樣誤差應在5之內。(2)內外導墻應平行于地下連續墻中線,其放樣允許誤差為5。(3)連續墻槽施工中應測量其深度、寬度和鉛垂度。(4)連續墻竣工后,應測定其實際中心位置和與設計中心線的偏差,偏差值應小于30。2基坑開挖施工測量監理(1)基坑開挖前,督促承包商按照設計圖紙和基坑變形監測方案要9、求,布置好形變監測點(水平位移、沉降、傾斜等),并測定其初始值。(2)隨著基坑開挖的進展,督促承包商及時安裝鋼支撐并進行支撐軸力監測(軸力計),并定期進行樁頂水平位移、樁頂沉降、地表裂縫、周邊建筑物安全及樁身傾斜監測(測斜管)等。(3)基坑開挖至底部后,督促承包商采用附合路線形式將線路中線引測到基坑底部,監理應進行旁站并復核。基底線路中線縱向允許誤差為10,橫向允許誤差為5。(4)督促承包商采用水準測量或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將高程傳入基底。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垂直角對向觀測各二測回,距離往返測距各二測回,儀器高和覘標高量到毫米。水準測量和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精度要求同施工控制水準測量。3隧10、道結構施工測量監理隧道結構施工時,測量監理應要求承包商做好以下測量放樣工作:(1)結構底板綁扎鋼筋前,應依據線路中線,在底板墊層上標定出鋼筋擺放位置,放線允許誤差為10。(2)底板混凝土立模的結構寬度與高度,預埋件的位置和變形縫的位置放樣后,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前進行檢核測量。(3)結構邊、中墻模板支立前,應按設計要求,依據線路中線放樣邊墻內側和中墻中心線,放樣允許偏差為10。(4)頂板模板安裝過程中,應將線路中線點和頂板寬度測設在模板上,并應測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測量允許誤差為+100之內,中線測量允許誤差為10,寬度測量允許誤差應在+1510之內。(5)隧道結構施工完成后,應對設置在底板上的線路11、中線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復測,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應按“地鐵測規”第10.3節和第10.4節的有關規定執行。(6)地下車站在施工完第一塊底板后、至整個車站長度的1/2處以及車站底板結構完工后,應分別對地下導線點或中線點及水準點進行檢測,承包商的檢測成果經監理檢測復核后,上報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三)暗挖隧道施工測量監理暗挖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工作是標定隧道的設計線路中線、里程和高程,指導隧道施工。其具體內容包括豎井聯系測量、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車站隧道施工測量、區間隧道施工測量及貫通誤差測量等,測量監理應按下列技術要求督促承包商做好各項測量工作。1豎井聯系測量(1)施工豎井、斜井的地面放樣采用雙12、極坐標法進行,其放樣中誤差應在10之內。(2)施工豎井、斜井竣工后,應進行聯系測量,定向測量的方法有鉛垂儀、陀螺經偉儀聯合定向、聯系三角形定向、導線定向測量以及鉆孔投點定向等;傳遞高程測量的方法有鋼尺(鋼絲)法、水準測量法以及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法等。(3)定向和導入高程測量應在隧道推進50m、100150m以及距貫通面150200m時分別進行一次,取三次測量成果的加權平均值,指導隧道貫通。(4)定向測量的地下定向邊不少于2條,傳遞高程的地下近井高程點不少于2個,并應對地下定向邊間和高程點間的幾何關系進行檢核。(5)地面趨近導線應附合在精密導線點上,近井點應與GPS點或精密導線點通視,并使定向具有13、最有利圖形。地面趨近導線全長不宜超過350m,平均邊長60m,最短邊長應大于30m,且應采用嚴密平差,其近井點的點位中誤差應在10之內。(6)定向測量及高程傳遞測量的具體方法及精度應符合“測規”第9章中的有關要求。2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測量(1)地下平面和高程起算點采用直接從地面通過聯系測量傳遞到地下的近井點。地下起算方位邊不少于2條,高程起算點不少于2個,且應經常復測。控制點的標志應符合“測規”規定。(2)地下施工導線是隧道推進的依據,隨著隧道推進應首先布設施工導線。施工導線的平均邊長在30m,角度觀測中誤差應在6之內,邊長測距中誤差應在10之內。曲線隧道施工開挖時,施工導線點宜選在曲線的元素14、點和整里程點上。隧道推進時也可采用激光指向儀指導隧道開挖,施工中應經常對激光指向儀進行檢查校正。(3)地下施工控制導線是在施工導線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其平均邊長150m,曲線地段一般不小于60m;采用級全站儀施測,左、右角各測二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o較差應小于6,邊長往返觀測各二測回,往返觀測平均值較差應小于7;最遠點點位橫向中誤差應在25之內;導線每次延伸前,應對前三個點進行檢測,確認無誤后再進行延伸測量;在隧道貫通前應對施工控制導線測量三次,其測量時間與聯系測量同步,各次測量的坐標較差小于10時,取加權平均值作為延伸測量的起算值;當地下施工控制導線長度超過1000m時,宜布設成施15、工控制導線網或邊角鎖等,也可通過加測陀螺方位角或鉆孔投點來提高其精度。(4)地下高程控制采用水準測量方法,并起算于地下近井水準點。地下施工水準點每50m設置一個,地下控制水準點每200m設置一個。點位標志應符合規范規定。地下施工水準測量采用S3水準儀和3m木制水準尺進行往、返觀測,其允許閉合差為(L以千米計)。地下控制水準測量應在隧道貫通前獨立進行三次,并與地面向地下傳遞高程同步。各次測量的高程較差應小于5,并采用加權平均值作為下次控制水準測量的起算值。地下控制水準測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同地面精密水準測量(S1精密水準儀及銦瓦水準尺)。3車站隧道施工測量(1)車站采用分層開挖施工時,宜在各層測設16、施工控制點或基線,各控制點或基線的測量允許誤差為3,方位角測量允許誤差為8。有條件時各層間還應進行貫通測量。(2)采用導洞法施工,上層邊孔拱部隧道和下層邊孔隧道兩側各開挖到100m時,應進行上下層邊孔的貫通測量,其上下層邊孔貫通中誤差應在30之內。貫通測量后必須進行上、下層線路中線的調整,并標定出隧道下層底板上的線路左、右線中線點和站中心點。(3)采用雙側壁(樁)及梁柱導洞法施工時,應根據施工導線測設樁柱的位置,其測量允許誤差為5。(4)車站鋼管柱的位置,應根據車站線路中線點測定,其測設允許誤差為3。鋼管柱安裝過程中應監測其垂直度,安裝就位后應進行檢核測量。(5)進行車站隧道結構二襯施工測量時17、,應先恢復上、下層底板上的線路中線點和水準點,下層底板上恢復的線路中線點和水準點應與車站兩側區間隧道的線路中線點進行貫通誤差測量和線路調整。(6)車站站臺的結構和裝飾施工應使用已調整后的線路中線點和水準點。站臺沿邊線模板測設應以線路中線為依據,其間距誤差應為“正號”,最大不大于+5。站臺模板高程測設誤差宜低于設計高程,最大不小于5。4區間隧道施工測量(1)直線隧道施工應安置激光指向儀指導隧道掘進,曲線隧道施工應視曲線半徑的大小和曲線長度及施工方法,選擇切線支距或弦線支距法測設線路中線點。(2)宜以線路中線為依據,安裝超前導管、管棚、鋼拱架和邊墻格柵,以及控制噴涂混凝土支護的厚度,其測量允許誤差18、為20。(3)采用弦線支距法測設曲線時,弦線與相對應的曲線矢距不超過下列數值時可以弦線代替曲線:混凝土結構施工,矢距不應大于10。開挖土方和進行導管、管棚、格柵等混凝土支護施工,矢距不應大于20。(4)隧道施工使用的高程點宜利用施工水準點用普通水準測量方法測定,水準測量應往返或兩次儀器高觀測,其兩次測量的高程較差不應大于10。(5)用臺車澆筑隧道邊墻結構二襯,臺車長度與其相應曲線的矢距值不大于5時,臺車長度可代替該段的曲線長度。臺車兩端的中心點與線路中心點定位允許誤差應在5之內。臺車兩端隧道結構斷面中心點的高程,應采用直接水準測設,與其相應里程的設計高程較差不應大于5。5貫通誤差測量(1)隧道19、貫通后應利用貫通面兩側平面和高程控制點進行貫通誤差測量。(2)貫通誤差測量應包括隧道的縱向、橫向和方位角貫通誤差測量以及高程貫通誤差測量。(3)隧道的縱向、橫向貫通誤差,可根據兩側控制導線測定的貫通面上同一臨時點的坐標閉合差確定,也可利用兩側中線延伸在貫通面上同一里程處各自臨時點的間距確定。方位角貫通誤差可利用兩側控制導線測定與貫通面相鄰的同一導線邊的方位角較差確定。實測縱、橫向貫通誤差應分別投影到線路和線路的法線方向上。(4)隧道高程貫通誤差應由兩側控制水準點測定貫通面附近同一水準點的高程較差確定。(四)變形測量監理本監理標段內的變形監測主要是指地鐵明挖基坑工程的監測和暗挖隧道施工監測。相應20、的測量監理工作如下:1基坑工程監測(1)基坑開挖易引起地表、臨近建筑物基礎及地下管線沉降與變形。施工中應對基坑圍護結構、支撐體系和周圍地表、道路、地下管線及建筑物變形進行監測。(2)為防止土體破壞或極限狀態發生,造成側向位移,應對支護結構和被支護土體的變形進行監測。(3)為防止土體靜力平衡的喪失,應對基坑底部隆起進行監測。(4)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掌握實際應力變化情況,應對支護結構的內力、內部土壓力、孔隙水壓力進行監測。(5)基坑開挖應對地下水位進行監測。(6)坡率法放坡開挖基坑主要監測項目有:坡頂水平位移、坡頂沉降、裂縫觀測等,防止邊坡失穩。(7)土釘墻圍護的基坑主要監測項目有:坡頂水平位移21、坡頂沉降、土釘應力、坡體位移、坡體土壓力等。(8)明挖基坑主要監測項目有:樁頂水平位移、樁頂沉降、樁身傾斜、排樁受力主筋應力、土壓力、孔隙水壓力、土體深層位移、基坑內外水位、基底隆起、支撐軸力、錨桿錨索應力、周圍地面沉降、道路沉降、地下管線水平位移及沉降、建筑物水平位移沉降裂縫及傾斜等。(9)基坑降水監測項目主要有水位監測和水量監測。(10)基坑工程監測項目見表五。2暗挖隧道施工監測(1)淺埋暗挖隧道施工易引起地表沉陷和變形,施工中應對初期支護的拱頂沉降、水平收斂、結構應力應變,地表沉降、變形、位移,周圍道路、地下管線的沉降、位移,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傾斜、裂縫等進行監測。(2)暗挖隧道施工22、的監測項目主要有:開挖面地質及支護狀況觀察、隧道拱頂下沉、水平收斂位移、拱底隆起、圍巖應力、支護結構內力、支撐應力、錨桿應力、圍巖內部位移、地表沉降、周圍建筑物位移變形傾斜裂縫、地下管線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觀測等。(3)暗挖隧道監測基本要求見表六。3變形測量中應遵守下列規定:(1)測量前應對施工現場工程巖土變化和支護工程的狀況進行察看并作簡明記錄。(2)分步施工時,每步施工時,每步應有完整的連續觀測數據。(3)雨后、凍融、地震等對變形體產生顯著影響時應增加觀測頻率。(4)根據變形體的變形趨勢,變形體趨于穩定期間可延長觀測頻率,急劇變動期間應縮短觀測頻率。4監測報告施工過程中承包商應提交監測日報23、周報、月報。監測工作結束應提交監測工作總結報告。監測報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l 監測點平面(剖面、斷面)布置圖。l 原始觀測記錄。l 變形、應力應變觀測成果表。l 位移(變化量)時間(位置)曲線圖、變形等值線圖。l 變形分析、評價、預報。l 建議采取的措施。l 技術總結。表五 基坑工程監測項目內容表監測項目儀器、方法監測頻率備注坡頂水平位移經緯儀開挖12次/天主體結構1次/2天必測坡頂沉降水準測量必測地表裂縫尺量開挖12次/天必測土體位移位移計開挖12次/天主體結1次/2天必測樁頂位移經緯儀、視準線必測樁頂沉降水準測量必測樁身傾斜測斜管必測基底隆起深層沉降標開挖1次/天必測地面道路沉降水準測24、量開挖12次/天主體結構1次/2天必測管線位移沉降全站儀、水準儀必測建筑物位移全站儀開挖12次/天主體結構1次/2天必測建筑物傾斜經緯儀必測建筑物沉降水準測量必測建筑物裂縫尺量必測支撐軸力軸力計開挖1次/天主體結構1次/2天必測錨桿錨索內力測力計必測圍護結構內力鋼筋計必測土壓力水壓力土壓力盒水壓力盒必測水位水位計開挖12次/天必測表六 暗挖隧道監測項目內容表:序號監測項目方法及儀器測點布置監測頻率備注1地質及支護情況觀察觀察、描述開挖后及初期支護后進行每循環開挖后進行必測項目2拱頂下沉、拱底隆起水準測量530一個斷面115天,12次/天1630天,1次/天13月,12次/周必測項目3隧道水平收25、斂收斂計530一個斷面4地表沉降水準測量1030一個斷面S2B,12次/天S5B,1次/2天S5B,1次/周必測項目5圍巖內部位移內部位移計代表性地段設1個斷面6地下管線位移及沉降水準測量1015一點12次/天必測項目7建筑物沉降、變形、傾斜、裂縫水準儀、全站儀建筑物拐角及代表性位置、主要結構軸線12次/天必測項目8圍巖應力、支護結構內力、支撐應力、錨桿應力應力計、應變計、鋼筋計、壓力盒、軸力計、測量力計、拉拔器代表性地段一個斷面115天12次/天1630天1次/天13月12次/周必測項目9地下水位水位移降水范圍內12次/天必測項目10爆破震速震速偉感器離震源較近的主體結構和建(構)筑物上每次26、爆破時必測項目(五)竣工測量監理土建工程完工后,測量監理應督促承包商及時進行竣工測量。竣工測量主要包括與線路相關的線路軌道竣工測量、線路結構竣工測量、沿線路設備竣工測量以及地下管線竣工測量。1竣工測量的一般要求(1)竣工測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采用的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圖式等均與原施工測量相同。(2)竣工測量完成后應提交下列成果:l 竣工測量成果表l 竣工圖l 竣工測量報告(3)竣工圖應正確反映竣工建筑物的位置、高程以及形狀、材質等內容,并能作為工程驗收的重要技術資料。(4)竣工測量成果超過設計限差時,除應在現場明顯標示外,還應專題上報。(5)土建工程完工后,必須按以下要求保證移交足夠數量的27、合格控制點給后續工序使用:l 導線點(中線點)須為砼標石,內有10010010大小的鋼板,鑲直徑2、深為6的鋼絲標志;水準點可與導線點重合,但須保證穩固及有最高位置。l 車站:左右線各設立2個以上水準點及2至3個導線點(中線點)。l 區間:曲線要素點、直線每150m、曲線通視情況不小于60m須設立一個導線點(中線點),水準點每120m須設立一個。2區間線路、車站結構竣工測量(1)區間線路結構凈空橫斷面的竣工測量應以鋪軌基標為起始數據,直線段每隔12m,曲線段每隔5m測量一個凈空橫斷面。隧道斷面結構變化處或變坡處均應加測凈空橫斷面。(2)測點應按限界設計、車輛型號和高速行車安全余量(隙)制約處的28、點作為必測點,一般每個斷面應按“地鐵測規”附錄M圖M.0.1測8個點,測量允許誤差應在10之內,實測值與設計值較差不應大于50。(3)區間隔斷門結構凈空竣工測量,應以門框前、后控制基標為基準線,按“地鐵測規”附錄M圖M.0.2進行隧道瓶頸口A、B、C、D4個斷面的測量,測量允許誤差為10,實測值不侵及限界。(4)高架線路的結構竣工測量,除按“地鐵測規”第18.3.1條所涉及的內容進行測量處,還應對其橋墩承臺、墩柱等建筑物的主要軸線、坐標、頂面高程以及外形輪廓主要尺寸等作重點測量。(5)淺埋車站出入口、通道及其車站主體結構的竣工測量,應測量其結構中心軸線的位置和內部凈空空間。(6)車站站臺大廳地29、面、立柱、站臺沿、兩端站臺角、站臺上部吊頂飾物、邊墻燈光廣告和飾物等,應以鋪軌基標為準,測量它們和其相互之間的位置、高程,測量允許誤差應為10,實測的站臺沿和兩端站臺角與線路中線的距離與設計值較差應在10之內。四、施工測量監理流程(以明挖車站為例)地面測量控制點交樁(業主組織)(GPS點、精密導線點和水準點)承包商接樁后組織復測(15天內申報復測報告)(監理旁站并審核上報)承包商申報施工測量設計方案(監理審核并上報)承包商申報測量儀器檢定證書和人員資質承包商地面加密控制點測量(平面和高程點)監理旁站并審核、上報;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圍護結構施工測量(承包商)(監理復核軸線及高程控制點)基坑開挖施30、工測量與變形監測(承包商)(監理復核基底中線及高程控制點)承包商進行細部放樣、施工期間的變形監測,控制接口的中線與標高,申報施工放樣報驗單及工程軸線測量記錄(監理獨立檢測)地下車站第一塊底板、1/2長度處及完工時中線控制點及水準點聯測(監理復核并報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設置線路中線控制點及水準點(車站左、右線各設立23個導線點(中線點)及2個以上水準點)車站結構凈空斷面測量(驗收前)(監理復核并報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移交線路中線控制點及水準點五、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及控制手段1測量監理的資質要求及主要任務測量監理由有工程測量經驗的高工或工程師出任,并應配有兩三位助手,包括熟悉觀測的技術人員31、或技師,并報業主備案。測量監理必須熟知“地鐵測規”及建總“細則”的要求,督促承包商認真執行相關測量標準;對承包商的測量成果進行驗收,重要部位應復測。既檢查控制測量性質的測量結果,也檢查細部放樣性質的測量結果。其主要任務如下:(1)編寫所監理工程的施工測量監理細則,并于開工前10天報業主審批;(2)指令承包商在開工前做出完整的施工測量設計,審定批準施工測量設計,報業主審定及備案;(3)對承包商按設計所實施的測量作業進行日常監督,控制其投入的技術力量及所用的測量儀器滿足要求;(4)建立可行的批準程序,把測量放樣作業作為必經工序加以核準;(5)作為信息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指令承包商結合計量支付或實地32、測繪實際完成的工程(工序)形位尺寸,填繪值班竣工圖或形象進度圖表。特別是對隱蔽工程形位關系加以控制;(6)建立測量報表、測量日志及測量報告制度,指令承包商執行,檢查督促承包商建立完整的施工測量檔案;(7)按“地鐵測規”及建總“細測“4.5條的要求,督促承包商按時進行控制測量作業,并積極協助業主測量隊進行檢測;(8)對相鄰工點承包商的測量銜接問題進行協調;(9)工程完工時督促承包商進行線路斷面測量及車站結構凈空測量;組織承包商向業主移交施工控制點。2測量監理的控制手段監理的控制手段有儀器檢測,旁站監督,指令承包商復測校核,對測量方案、測量計算資料和成果的復核等。重要的對象,如地上、地下中樁,應以33、獨立檢測為主。駐地監理的獨立檢測應盡量使用自己的儀器,必要時也可征用承包商的儀器,但對儀器是否已經調校準確,事先應予以確認。駐地監理可以征用承包商的測工。六、施工測量監理工作制度嚴格的測量工作制度是測繪工作者的經驗總結,也是地鐵工程順利進展的有效保障。測量監理在所擔負的監理工作中,必須督促承包商嚴格執行以下測量工作制度。1. 工程測量交接樁制工程開工前業主應向有關承包商和駐地監理工程師提供有關GPS點、導線點、水準點點位和資料,設計單位提交精測線路樁及相關資料。各方簽署交接樁文件紀要。承包商交接樁后,必須會同駐地監理進行復測和對樁點進行保護,并于交接樁后15天內上報復測情況及處理措施報告,給建34、設事業總部審定。工程完工后,必須按“管理細則“的要求移交一定數量的測量控制點,經總部專業測量隊檢測合格后,才進行驗收。2. 先檢測后使用制承包商測量隊利用已知點進行引測、加點和工程放樣前,必須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即已知點檢測無誤或合格時,才能利用。3. 測量工作分工負責制xx軌道交通施工測量分為業主專業測量隊、駐地測量監理和承包商測量隊三個層次進行管理,各個管理層次的人員和儀器必須有絕對的保證和相對的穩定。各管理層次分工合作 ,各司其職。根據地鐵總施工測量管理細則的規定,承包商測量隊是“單體工程施工測量的主體”,“對所承包的工程項目的測量質量負全責,完成所承包工程項目需要的一切施工控制測量35、性質的和細部放樣性質的測量工作”;駐地測量監理工程師則應履行測量監督的職責,檢查驗收承包商的測量結果,重要部位應復測,既檢查控制測量性質的測量結果,也檢查細部放樣性質的測量結果,但這種復測和校準并不減輕或免除承包商對工程質量的責任;業主專業測量隊負責施工控制測量總體工程,由地面主控制網到洞 內貫通測量,并負責凈空斷面和控制基標的檢測工作及其應做的測量抽檢工作,控制全線分段工程 準確銜接和全線測量控制網的完整性,但也不分擔承包商施工測量 的責任。各項目部必須建立和健全自己內部的、行之有效的測量工作制度,以保證施工測量成果的準確無誤。4. 內部復核制承包商測量隊應建立和健全嚴格的內部復核機制,做到36、:抄錄原始數據(如已知點坐標、高程或建筑物形位尺寸)時,必須反復校對,嚴防抄錯數據;所有觀測數據,必須現場記錄,妥為保存,不得復抄和涂改;所有計算資料,必須有專人復核,防止計算錯誤;所有控制樁點,必須經常自檢并報上級測量隊檢測,防止產生位移和下沉;所有放樣點位,凡能用其它方法檢核的,務必予以檢核。5. 測量儀器自檢與送檢制測量儀器作為測量工作者手中的武器,必須配備齊全,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1) 各承包商測量隊必須配備的測量儀器有: 全站儀(級):一臺 經緯儀(J2):一臺 精密水準儀(DS1):一臺 普通水準儀(DS3):一臺 鋼尺(經檢定):一把(50M) 精密水準尺:一對 其它測量37、附件及輔助工具:若干 (2) 各承包商測量隊自行進行測量儀器檢校的項目有: 經緯儀:水準管軸、十字絲豎絲、視準軸誤差、橫軸誤差、豎盤指標差、光學對點器的對中誤差檢校(共六項); 水準儀:圓水準器軸、十字絲橫絲、i角誤差檢校(三 項);(3)各承包商測量隊需送檢的測量儀器和工具有: 全站儀:加、乘常數、周期誤差、三軸關系、內符合精度、標稱精度綜合評定等; 精密水準儀(自動安平):i角誤差、安平精度、補償精度等; 精密水準尺:每米平均長與各義長之差; 鋼尺(精密量距用):尺長方程式需要強調的是:新購置的測量儀器或大修后,應進行全面檢校;送檢單位必須是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未經檢定的測量儀器和工具不準用于施工測量作業;發現測量儀器有問題時或檢定證書超過有效期時,必須重新送檢。6. 工程測量資料保存制根據xx地鐵總有關文件 的要求,完整的工程測量資料包括以下內容:(1)工程測量交接樁記錄表(2)工程定位測量(復測)記錄(3)工程軸線測量(復測)記錄(4)施工放線報驗單(5)導線(中線)控制樁的加密資料(6)控制樁的護樁資料(7)洞內水準點測試資料(8)區間線路結構及車站結構凈空測量檢查表(9)工程曲線測量記錄(10)竣工測量資料及記錄(11)復測抽檢報告及整改記錄(12)施工期間建(構)筑物變形觀測記錄(13)控制測量檢測成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