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電網改造項目架空絕緣配電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0638
2023-03-31
10頁
110.04KB
1、城鄉電網改造項目架空絕緣配電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架空絕緣配電線路施工及驗收細則隨著我國城鄉電網改造工作的迅速發展,為滿足城鄉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及電能質量日益提高的要求,近幾年來配電網絡普遍采用架空絕緣電線,原有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不能滿足架空絕緣配電線路施工及驗收的需要,根據相關技術規程,結合農網實際特制定施工驗收細則,用于指導架空絕緣配電線路的施工及驗收。電桿基坑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應符合下列規定:a、直線桿:順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設計檔距的5%,垂直線路方向不應超過52、0mm;b、轉角桿:位移不應超過50mm。2、基坑底使用底盤時,坑表面應保持水平,底盤安裝尺寸誤差符合下列規定:a、雙桿底盤中心的根開誤差不應超過30mm;b、雙桿的兩桿坑深度不應超過20mm;3、在設計未作規定時電桿埋設深度應符合表1。表1 電桿埋設深度表 m遇有土松軟、流沙、地下水位較高等情況,應特殊處理。4、變壓器臺的電桿在設計未作規定時,其埋設深度不應小于2.0。5、電桿基礎采用卡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盤上口距地面不應小于0.5m;b、直線桿:卡盤應與線路平行并應在線路電桿左、右側交替埋設;c、承力桿:卡盤埋設在承力側。6、電桿組立后,回填土過去時應將土塊打碎,每回填500mm應夯3、實一次。7、回填土后的電桿坑應有防沉土臺,其埋設高度應超出地面300mm。瀝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磚的路面不留防沉土臺。8、采用抱桿立桿,電桿坑留有滑坡時,滑坡長度不應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時必須夯實,并留有防沉土臺。一、 桿干塔組裝1、電桿起立前,頂端應封堵良好,設計無要求時,下端可不封堵。2、拉線轉角桿、終端桿、導線不對稱布置的拉線直線單桿,在架線后拉線點處不應向受力側撓傾。向反受力側(輕載側)的偏斜不應超過拉線點的高的3%。3、電桿立好后,應符合下列規定:a、直線桿的橫向位移不應大于50mm;電桿的傾斜不應使桿梢的位移大于桿梢直徑的1/2;b、轉角桿應向外角預偏,緊線后不應向內角傾斜,向外角的4、傾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桿直徑;c、終端桿應向拉線側預偏,緊線后不應向拉線反方向傾斜,拉線側斜不應使桿梢位移大于桿梢直徑。4、雙桿立好后應正直,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下列規定數值:a、雙桿中心與中心樁之間的橫向位移:50mm;b、邁步:30mm;c、兩桿高低差:20mm;d、根開:30mm。5、線路橫擔的安裝:直線桿單橫擔應裝于受電側;90轉角桿及終端桿當采用單橫擔時,應裝于拉線側。桿塔部件組裝困難時應查明原因,嚴禁強行組裝。個別螺孔需擴孔時,應采用冷擴,擴孔部分不應超過3mm。6、橫擔安裝應平整,安裝偏差不應超過下列規定數值:a、橫擔端部上下歪斜:20mm。b、橫擔端部左右扭斜:20mm。7、帶叉梁5、的雙桿組立后,桿身后叉梁均不應有鼓肚現象。叉梁鐵板、抱箍與主桿的連接牢固、局部間隙不應大于50mm。8、導線為水平排列時,上層橫擔距桿距離不宜小于20mm。9、以螺栓連接的構件應符合下列規定。a、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空隙;b、螺栓緊好后,螺桿絲扣露出的長度:單螺母不應小于2扣:雙螺母可平扣;c、必須加墊圈者,每端墊圈不應超過2個。10、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體結構:a、水平方向者由內向外。b、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2)平面結構:a、順線路方向者,雙面構件由內向外,單面構件由送電側向受電側或按統一方向;b、橫線路方向者,兩側由內向外,中間由左向右(面向受電側6、)統一方向;c、垂直方向者,由下而上。11、絕緣子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裝牢固,連接可靠。(2)安裝時應清除表面灰垢、泥沙等附著物及不應有的涂料。(3)懸式絕緣子安裝,尚應遵守下列規定:a、安裝后防止積水;b、開口銷應開口至60-90,開口后的銷子不應有折斷、裂痕等現象,不應用線材其它材料代替開口銷子;c、金具上所使用閉口直銷的直徑必須與孔徑配合,且彈力適度;d、與電桿、導線金屬連接處,不應有卡壓現象。12、同桿架設的多回路線路,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見表2。表2 同桿架多回路線路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m13、工程移交時,桿塔上應有下列固定標志:a、桿塔號及線路名稱或代號;b、耐張型桿塔、分7、支桿的相應標志;c、在多回路桿塔上應注明每回路的布置及線路名稱。二、 拉線安裝1、拉線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宜小于45度,當受地形限制時,不應小于30度;b、終端桿的拉線及耐張桿承力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對正,分角拉線應與線路分角線方向對正,防風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c、拉線穿過公路時,對路面中心的距離不應小于6m;且對路面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4.5m。2、采用UT型線夾及楔形線夾固定的拉線安裝時;a、安裝前絲扣上、安裝前絲扣上應涂潤滑劑;b、夾舌板與拉線接觸應緊密,受力后無滑動現象,線夾凸肚應在尾線側,安裝時不應損壞線股。c、拉線彎曲部分不應明顯松脫,拉線斷頭處與拉線有可靠固定。8、拉線處露出的尾線長度不宜超過0.4M。d、同組拉線使用線夾時,其尾線端的方向應統一;e、UT型線夾的螺絲應露扣,并應有不小于1/2螺絲扣長度可供調緊。調整后,UT型線夾的螺母應并緊。3、拉線桿的安裝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應滿足以下幾點:a、采用墜線的,不應小于桿長的1/6;b、無墜線的,應按其受力的情況確定,且不應小于1.5M;c、拉線墜線應向受力反方向傾斜1020度;d、拉線墜線與拉線桿夾角不應小于30度;e、拉線墜線上端固定點的位置距拉線桿頂應為0.25M;4、一基電桿上裝設多條拉線時,拉線不應有過松、過緊、受力不均勻等現象。5、埋設拉線盤的拉線坑應有滑坡(馬道),回填土應有防汛土臺,9、拉線棒與拉線盤的連接應使用雙螺母。6、采用頂桿(撐桿)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符合設計要求;b、頂桿底部埋深不小于0.5M:c、主桿連接緊密、牢固。三、 導線假設1、 防線 假設絕緣線宜在干燥天氣進行,氣溫應符合絕緣制造廠的規定。 放緊線過程中,應將絕緣線放在塑料滑輪或套有橡膠套的鋁滑輪內。滑輪直徑不應小于絕線外徑的12.5倍,槽底部半徑不小于0.75倍絕緣線外徑,輪槽槽傾角為15度。 放線時,絕緣線不得在地面、桿塔、橫擔、瓷瓶或其他物體上拖拉,以防損傷絕緣層。 宜采用網套牽引絕緣線。2、絕緣線損傷的處理線芯損傷的處理:a、 線芯截面損傷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17%時,可敷線修補,敷線長度應超10、過損傷部分,每端纏繞長度超過損傷部分不小于100MM。b、 線芯截面損傷在導電部分截面6%以內,損傷深度在單股線直徑的1/3之內,應用金屬的單股線在損傷部分纏繞,纏繞長度超出損傷部分兩端各30MM。c、 線芯損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鋸斷重接;在同一截面內,損傷面積超過線芯導線部分截面的17%,銅芯斷一股。絕緣層的損傷處理;a、 絕緣曾損傷深度在絕緣層厚度的10%及以上時應進行絕緣修補。可用絕緣自粘帶纏繞,每圈絕緣粘帶間搭壓帶寬的1/2,補修后絕緣粘帶的厚度應大雨絕緣層損傷深度,且不小于兩層。也可用絕緣針絕緣層損傷部分罩好,并將開口部位用絕緣自粘帶纏繞封住。b、 一個檔距內,單根絕緣層的損傷西不11、宜超過三處。3、絕緣線的連接和絕緣處理。 絕緣線的連接和一般要求。a、 絕緣線連接不允許纏繞,應采用專用的線夾、接線管連接。b、 不同金屬、不同規格、不同絞向的絕緣線,無承力線的集束線嚴禁在檔內做承力連接。c、 在一個檔距內,分相假設的絕緣線每根只允許有一個承力接頭,接頭距導線固定點的距離不應小于0.5M,低壓集束絕緣線非承力接頭應相互錯開,各接頭端距不小于0.2M。d、 銅芯絕緣線與鋁合金芯絕緣線連接時,應采取銅鋁過度連接。e、 剝離絕緣層、半導體層應使用專用切削工具,不得損傷導線,切口處絕緣層與線芯宜有45度角。f、 絕緣線連接后必須進行絕緣處理。絕緣線的全部端頭、接頭都要進行絕緣護封,不12、得有導線、接頭裸露,防止進水。 絕緣線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a、 線夾、接續管的型號與導線規格相匹配;b、 壓縮連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的電阻的1.2倍,機械連接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的電阻的2.5倍,檔距內壓縮接頭的機械強度不應小于倒替計算拉斷力的90%。c、 導線接頭應緊密、牢靠、造型美觀,不應有重疊、彎曲、裂紋及凹凸現象。非承力接頭的連接和絕緣處理。a、非承力接頭包括跳線、T接時的接續線夾和導線與設備連接的接線端子。 b、接頭的裸露部分段進行處理,安裝專用絕緣護罩。c、絕緣罩不得磨損、劃傷,安裝位置不得顛倒,有引出線的要一律向下,需緊固的部位應牢固嚴密,兩端口需綁扎的必須用絕緣自粘13、帶綁扎兩層以上。4、緊線緊線時,絕緣線不宜過牽引。緊線時,應使用網套或面接觸的卡線器,并在絕緣線上纏繞塑料或橡皮包帶,防止卡傷絕緣層。絕緣線的安裝馳度板或其他器件進行觀測。絕緣線緊好后,同檔內各相導線的弛度應力求一致,施工誤差不超過+50MM。絕緣線緊好后,線上不應有任何雜物。5、絕緣線的固定采用絕緣子(常規型)假設方式時絕緣線的固定。a、高壓絕緣線直線桿采用針式絕緣子或棒式絕緣子,耐張桿采用兩片懸式絕緣子和耐張線夾或一個旋式絕緣子和一個設計蝶式絕緣子。b、低壓絕緣線垂直排列時,直線桿采用低壓蝶式絕緣子;水平排列時,直線桿采用低壓針式絕緣子;沿墻敷設時,可預埋件或膨脹螺栓及低壓蝶式絕緣子,預埋14、件或膨脹落雙的間距以6M為宜。低壓絕緣線耐張桿或沿墻敷設的終端采用絕緣襯墊的耐張線夾。不需剝離絕緣層,也可采用遺篇懸式絕緣子與耐張線夾或低壓蝶式絕緣子。c、針式或棒式的綁扎,直線桿采用頂槽綁扎法;直線角桿采用邊槽綁扎法。使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單股塑料銅縣綁扎。d、絕緣線與絕緣子接觸部分應用絕緣子粘帶纏繞,纏繞長度應超出綁扎部分或與絕緣子接觸部分兩側各30MM。e、沒有絕緣襯墊的耐張線夾內的絕緣線宜剝去絕緣層,其長度和線夾等長,誤差不大于5MM。將裸露的鋁線芯纏繞鋁包帶,耐張線夾和懸式絕緣子的球頭應安裝專用絕緣護罩罩好。高壓絕緣線采用絕緣支架架設時絕緣線的固定a、按設計要求設置絕緣支架,絕緣15、線固定處纏繞絕緣自粘帶。帶承力鋼絞線,絕緣支架固定在鋼絞線上。終端桿用耐張線夾和絕緣拉棒固定絕緣線,耐張線夾應裝設絕緣護罩。b、240MM2及以下絕緣線采用鋼絞線的截面不得小于50MM2。鋼絞線兩端用耐張線夾和拉線包箍固定在耐張桿上,直線桿用懸掛線夾吊裝。集束絕緣線的固定a、高壓集束絕緣線直線桿采用懸式絕緣子和懸掛線夾,耐張桿采用耐張線夾。b、低壓集束絕緣線直線桿采用襯墊的懸掛線夾,耐張桿采用有絕緣襯墊的耐張線夾。高壓絕緣線路每相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及低壓絕緣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200MM;高壓絕緣線與拉線、電桿或構架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200MM。低壓絕緣線每相過引線、引下16、線與鄰相的過引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100MM;低壓絕緣線與拉線、電桿或構架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50MM。停電工作接地點的設置。a、高低壓絕緣線路及線路上的變壓器臺的一、二次側應設置停電工作接地點。b、聽點工作接地點處宜安裝專用停電接地金具,用以懸掛接地線。四、 電器設備的安裝1、柱上變壓器臺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安裝固定,水平傾斜不應大于臺架根開的1/100。一、二次引線應排列整齊、綁扎牢固。變壓器安裝后,套管表面應光澤,不應有裂紋、破損等現象;油枕油位正常,外殼干凈。變壓器外殼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符合規定。變壓器臺鐵對地2.5M,臺鐵與跌落開關背鐵1.8M。2、跌落式斷熔器的安裝應符合下17、列規定。各部分零件完整、安裝牢固。轉軸光滑靈活、鑄件不應有裂紋、砂眼。絕緣子良好,熔絲管不應有吸潮膨脹或彎曲現象。容電器安裝牢固、排列整齊、高低一致,熔管軸線與地面垂線夾角1530度。動作靈活可靠、接觸緊密。上下引線應壓緊與線路導線的連接應緊密可靠。3、低壓刀開關、隔離開關、熔斷器應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安裝牢固、接觸緊密。開關機構靈活、正確,熔斷器不應有彎曲、壓扁、傷痕等現象。二次側有斷路設備時,熔斷器應安裝于斷路設備與低壓針式絕緣子之間。二次側無斷路設備時,熔斷器應安裝于低壓針式絕緣子外側。不應以線材代替熔斷器。4、桿上避雷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絕緣子良好,瓷套與固定包箍之間加墊層。安裝牢18、固,排列整齊,高低一致。引下線應短而直,連接緊密,采用鋁芯絕緣線,其截面應不小于;a、上引線:16MMb、下引線:25MM與電氣部分連接,不應使用避雷器產生外回應力。引下線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規定。5、桿上高壓開關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安裝牢固可靠,水平傾斜不大于托架長度的1/100。引線的連接處應留有防水彎。絕緣子良好、外殼干凈,不應有滲漏現象。分合動作正確可靠,指示清晰。外殼應可靠接地。6、桿上隔離開關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絕緣子良好、安裝牢固。操作機構動作靈活。合閘時應接觸緊密,分閘時應有足夠的空氣間隙,且靜觸頭帶電。與引線的連接應緊密可靠。7、桿上電容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安裝19、牢固可靠接線正確,接觸緊密。8、箱式變電所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箱式變電所基礎應符合設計規定,平整、堅實、不積水,留有一定通道。箱式變電所應有足夠的操作距離及平臺,周圍留有巡視走廊。電纜溝布置合理外殼應可靠接地五、 對地距離及交叉跨越1、對地距離(1)絕緣線在最大弧垂時,對地面及跨越物的最小垂上距離見表3。(2)絕緣配電線路應盡量不跨越建筑物,如需跨越,導線與建筑物的垂直距離在最大計算弧垂情況下,不應小于下列數據:a、高壓:2.5mm。b、低壓:2.0m。(3)線路邊線與永久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在最大風偏的情況下,不應小于下列數值:a、高壓:0.75m(人不能接近時可為0.4m);b、低壓:0.220、m。表3 絕緣線在最大弧垂時,對地面及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離 m (4)高壓配電線路通過林區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凈寬度為線路邊導線向外3m。在下列情況下,如不妨礙架線施工,可不砍伐通道。a、樹木自然生長高度不超過2m。b、導線與樹木(考慮自然生長高度)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3m。配電線路通過公園、綠化區和防護林帶,導線與樹木的凈空距離在風偏情況下不小于1m。配電線路的導線與街道行道樹之間的最小距離見表4表4 導線與街道行道樹之間的最小距離 m校驗導線與樹木之間垂直距離,應考慮樹木在修剪周期內生長的高度。2、交叉跨越距離絕緣線對民用天線的距離在最大風偏時應不小于1M。絕緣線與弱電線路的交叉應符合下列21、規定:-強電在上,弱電在下;-與一級弱電線路的交叉時交叉角不小于45度,與二級弱電線路交叉時交叉角不小于30度。絕緣線與弱電線路的最小距離見表5。絕緣線與絕緣線之間交叉跨越的最小距離見表6表5 絕緣線與弱電線路的最小距離 M類別高壓低壓垂直距離2.01.0水平距離2.01.0表6 絕緣線與弱電線路的最小距離 M線路電壓高壓低壓高壓2.01.0低壓2.00.5絕緣線與架空裸線間交叉跨越距離應符合裸線交叉跨越距離規定。六、 接戶線1、接戶線指架空絕緣線路與用戶建筑物外第一支持點之間的一段線路。低壓接戶線檔距不宜超過25M,高壓接戶線檔距不宜大于30M。絕緣接戶線導線的截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高壓:a22、銅芯線,25MM2b、鋁及鋁合金芯線,35MM2接戶線不應從110KV引下線間穿過,接戶線不應跨越鐵路。不同規格不同金屬的接戶線不應在檔距內連接,跨越通車道的接戶線不應有接頭。兩個電源引入的接戶線不宜同桿架設。接戶線與導線如為銅連接應必須采取銅鋁過渡措施。接戶線與主桿絕緣線連接應進行絕緣密封。接戶線零線在進戶處應有重復接地,接地可靠,接地電阻符合要求。2、接戶線對地及交叉跨越距離。分相架設的低壓絕緣線接戶線的線間最小距離見下表 M絕緣接戶線受電端的對地面距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a、高壓,4Mb、低壓,25M跨越街道的低壓絕緣接戶線,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a、與接戶線下方窗戶23、的垂直距離,0.3Mb、與接戶線上方陽臺或窗戶的垂直距離,0.8Mc、與陽臺或窗戶的水平距離,0.75Md、與墻壁、構架的距離,0.05M。低壓絕緣接戶線與弱電線路的交叉距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a、低壓接戶線在弱電線路的上方,0.6Mb、低壓接戶線在弱電線路的下方,0.3M如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應采取隔離措施。3、接戶線的固定要求。在桿上固定在絕緣子或線夾上頂時接戶線不得本身纏繞,應用單股塑料銅線綁扎。在用戶墻上使用掛線鉤、懸掛線夾、耐張線夾和絕緣制固定。掛線鉤應固定牢固,可采用穿墻的螺栓固定,內端應有墊鐵,混凝土結構的墻壁可使用膨脹螺栓,禁止用木塞固定。八、工程驗收1、工程驗收應提交下列資料。24、施工中的有關協議及文件。設計變更通知單及在原圖上修改的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竣工圖。施工記錄安裝技術記錄接地記錄,記錄中應有接地電阻值、測試時間、測驗人姓名。導線弧垂施工記錄,記錄中應明確施工線段、弧垂、觀測人姓名、觀測日期、氣候條件。交叉跨越記錄,記錄中應明確跨越物設施、跨越距離、工作質量負責人。施工中使用器材試驗證明交接試驗記錄2、工程驗收時應進行下列檢查。絕緣線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電桿組合的各項誤差應符合規定。電器設備外觀完整無缺損,線路設備標志齊全。拉線的制作和安裝應符合規定絕緣線的弧垂、相同距離、對地距離及交叉跨越距離符合規定。絕緣線上無異物。配套的金具、卡具應符合規定。3、交接試驗測量絕緣電阻。a、高壓架空絕緣配電線路使用2500V絕緣電阻測量,電阻值低于1000M。b、低壓架空絕緣配電線路使用500V絕緣電阻表測量,電阻值低于0.5 M。c、測量線路絕緣電阻時,應將斷路器或負荷開關、隔離開關斷開。相位正確。沖擊合閘試驗。在額定電壓下對空載線路沖擊合閘3次,合閘過程中線路絕緣不應有損壞。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