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二層廠房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30922
2023-03-31
8頁
39KB
1、1.5萬二層廠房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1.為了確保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及安全,特制定本細則2.本細則未詳盡之處,須按國家或行業及廈門市地方有關規范、規定辦理。一、編寫依據1.已批準的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與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相關的標準、規范及設計文件等技術資料3.與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相關的安全施工規定。二、工程概況及特點本工程位于xx,為xx廠房,主要功能有四部分:制劑車間1;制劑車間2;公用工程樓;危險品倉庫。總用地面積5676.358M2,總建筑面積:15002、0M2,地上二層,屋頂相對標高21M。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地勘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1、本工程為框架結構體系,其中音樂廳屋面部分有大跨度超重梁及超高模板支撐:E1交1151軸處WYKL,梁截面6001000,梁跨度19M;D1交1151軸處WYKL,梁截面6001000,梁跨度19M;C1交1151軸處WYKL,梁截面6001000,梁跨度19M;音樂廳屋面結構板,樓面標高21.000M,層高12M,為高大模板工程;2、一層雕塑工作室頂結構梁板:軸線位置1315軸交1/A1/E軸,標高0.000+9.000M,搭設高度超過8米,為高大模板工程。3、一層電梯樓梯間南面車道上空結構梁板:軸線位置3、1011軸交2/E1/J軸,標高0.000+9.000、13.200、16.700M,搭設高度超過8米,為高大模板工程。4、東面弧形斜梁板:軸線位置1/1417軸交MP軸,標高0.000+9.000M,搭設高度超過8米,為高大模板工程。第二章、高大模板工程的特點(一)、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易失穩坍塌,易發生重、特大事故。為避免高大模板工程支撐系統發生失穩坍塌事故,應督促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做好下列工作:1、按照施工圖紙內容做好方案,并繪制詳細的高大模板支架圖、支撐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及節點大樣施工圖。2、按照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設置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構造,其內容應包括:立桿設置、木楞設置、立桿間距、4、縱橫向水平桿、剪刀撐及頂托設置,扣件連接方法及荷載有效傳遞等。3、對施工荷載、立桿、立桿地基承載力、支架、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抗傾覆進行詳細驗算。4、針對不同工程結構、施工方法、選用的各類機械設備、施工場地及周圍環境等特點制定有針對性高大模板安全技術措施。5、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內容應包括:各方主體的職責、針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方案、澆筑混凝土期間檢查模板變形情況制度、異常情況報告制度等。(二)、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屬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5人以上的專家組進行審查論證,專家組成員需具備以下條件:專家組成員應是有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工程經驗或施工技術理論的具有高級5、職稱的人員,總人數不少于5人。專家應當對方案的可靠性提出具體論證審查意見。(三)、施工單位應根據專家組意見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修編,并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審批后報質監站備案同意后方可實施,施工中原則上不得調整施工方案。因特殊原因確需調整的,應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同意,并提出是否重新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第三章、高大模板施工監理工作流程第四章、高大模板施工監理工作控制要點(一)、搭設前準備工作: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管理人員和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以及對施工詳圖進行說明,并做好書面交底簽字手續,監理應對安全技術交底和三6、級教育情況進行檢查、督促落實到位。(二)、施工控制要點:事前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1.高支撐模板系統是指高于或等于 4.5m的模板及其支撐系統。2.高支撐模板系統應采用鋼支撐作立柱,不得使用竹木作立柱,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的鋼支撐材料搭設支撐。3.高支撐模板系統的鋼支撐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4.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前應由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技術方案。技術方案必須經企業的技術和安全負責人審批、簽字并加蓋企業技術和安全部門的公章;技術方案報送監理公司,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才能實施方案。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7、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撐系統,必須由有資格的評審機構組織不少于5人的專家組進行專項安全論證審查。論證評審報告由評審機構出具,參與評審的專家簽名并加蓋評審機構公章。5.高支撐模板系統的技術方案應包括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設計,搭設與拆除,混凝土澆筑方法和澆筑過程觀測及安全控制要求等方面內容。6.高支撐模板系統技術方案的編寫應根據國家和行業的有關規定、標準和規定,結合工程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并應遵循以下原則:技術方案應有計算書,計算書應包括施工荷載計算,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抗傾覆等方面的驗算,支承層承載的驗算。模板及支撐的設計應考慮下列各項荷載:模板及8、其支架自重;新澆筑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泵送混凝土產生的施工荷載。對已重復使用多次的模板,支撐材料,應作必要的強度測試,技術方案應以材料強度實測值作為計算依據。技術方案應有支撐平面布置圖,模板及其支撐的立面圖和剖面圖,節點大樣等施工圖。高支撐模板立柱 4.5m以下部分,應設置不少于兩道的縱橫水平拉桿;立柱4.5m以上部分每增高 1.5m應相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剪刀撐應縱橫設置,且不少于兩道,其間距不得超過 6.5m;支撐主梁的立柱必須設置剪刀撐。對于特殊的工程結構,當模板面非水平面或施工荷載不均衡時,應按整體穩定性和抗傾覆能力計算確定水平拉桿、剪刀撐的設置。事中監理控制9、要點與方法:1.施工單位應明確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負責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應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技術交底,并將書面交底記錄交監理公司備案。2.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應按經審批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方案未經原審批部門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變更。3.支模立柱基礎必須堅固,按設計計算要求嚴格控制支架沉降量。支架的壓縮變形值或彈性撓度,不得超過相應的結構計算跨度的1/1000。立柱的支承面是泥土地面時,應采取排水措施,并應在平整、夯實后加設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墊塊支承立柱。4.支模分段或整體搭設安裝完畢,經企業技術和安全負責人或其書面委托人10、主持分段或整體檢查合格,報監理公司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鋼筋安裝。5.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作業人員不得從支撐系統爬上爬下。6.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期間,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員在現場監護。7. 混凝土澆筑時,施工單位應派安全員專職觀察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變形情況,發現異常現象時應立即暫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員,待排除險情并經施工單位安全責任人檢查,報監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復工。8.監理公司應指派監理工程師對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技術方案的實施和各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應及時發出監理通知,通知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施工單位整改完畢后,將整改情況書面報送監理公司備案。9.11、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監理工程師應責令施工單位停工整改,復檢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施工單位未編制高支撐模板技術方案或將未經審批的技術方案交付現場施工。高支撐模板施工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事后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1.澆筑砼時要派有經驗、責任心強的木工隨澆筑進度檢查支頂、模板。如有意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補救。該項工作要堅持到砼終凝后才能結束。2.樓面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按施工方案澆筑砼,尤其需分層澆筑的必須分層澆筑。澆筑后,觀察表面是否有下沉現象,該工作要堅持到砼終凝后,如有必要及時補支頂。3.砼泵立管不能和支撐與模板有任何接觸。(三)、支撐架搭設控制要點:1、高大模板工程支撐系統所選用的鋼管、扣件材質12、,必須符合規范、標準要求,本工程施工方案中選用483.0 mm鋼管及其配套扣件,嚴禁使用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或其它影響使用性能構造缺陷的材料,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標識,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扣件應進行防銹處理。2、高大模板工程支撐系統所采用扣件式鋼管搭設時,必須符合規范、標準以及方案的要求。3、搭設支架前用石灰彈出支架搭設線,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支架搭設高度并確定可調式頂托位置,頂托螺桿不宜超過200mm。4、為了確保支架的整體穩定性,立桿墊板采用墊木長度宜不少于2跨、寬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離地面13、200mm處設置縱橫掃地桿一道,立桿間距、縱橫向水平桿道數、剪刀撐設置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立桿接長必須對接,嚴禁搭接,同時對接應按規范要求錯開。5、支架搭設應按方案內容的施工荷載計算、立桿計算、支架計算、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抗傾覆,且按高大模板的支架圖、支撐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及節點大樣施工圖連接,并連接牢靠。6、監理時應特別注意梁構件模板支撐搭設,要求嚴格按經審批同意的施工方案施工,著重控制以下幾點:(1)立桿間距是否符合方案計算間距要求;(2)梁底支撐木方規格、間距是否滿足要求;(3)梁側對拉螺栓是否按方案中要求的間距設置、梁底立桿支撐是否符合方案要求,頂托是否有設置。(4)所有的節點必須都有按要求采用雙扣件連接,不得遺漏。扣件的擰緊扭力矩應控制在4560N?m之間。(5)剪刀撐是否按方案要求設置。(6)支撐體系搭設過程和完畢后,施工單位應采用扭力扳手對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進行檢查并形成書面記錄,監理單位應實施旁站監理。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適當加大受力較大部位的抽檢數量。抽檢的數量為扣件數量的10,不合格率超過抽檢數量10的應全面檢查,直至合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