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建設項目主體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1718
2023-04-03
12頁
103KB
1、公租房建設項目主體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編制依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本項目監理規劃建設規劃部門提供的工程定點測量記錄(坐標及高程);施工圖及批準的施工方案。二、專業工程的特點1、工程概況1.1、本工程位于XX,為商業住宅兩用樓,框剪結構,連體地下室,地下分別為一層(A4棟)、二層(A3棟、A6棟、A8棟、A9棟)、2、三層(A1棟、A2棟、A5棟、A7棟)地上分別為18層、28層工程名稱建設單位代建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用地面積20500 m2工程用途商業,住宅總建筑面積354120 m2建筑物組合結構類型2、專業工序的特點本項目由多幢單體建筑組成,成“北”字形或“凹凸”字形,施工測量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監理部編制盡可能詳細具體并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供監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經分析,本項目的施工測量工序主要有:建筑物定位放線及高程引測復核;主體結構施工測量復核;建筑物沉降觀測復核;建筑物層高、全高及垂直度檢查;基坑變形監測等。本測量監理實施細則主要針對地上部分樓層編制。三、 控制要點1、專項施3、工方案審查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如下內容:(1)工程概況:場地位置、面積與地形情況,工程總體布局、建筑面積、層數與高度、結構類型、施工工期、本工程的特點與對施工的特殊要求。(2)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場地、建筑物與建筑紅線的關系,定位條件及工程設計、施工對測量精度與進度的要求。(3) 場地準備測量:根據設計總平面圖與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確定拆遷次序與范圍,測定需要保留的原有地下管線、地下建(構)筑物與名貴樹木的樹冠范圍,場地平整與暫設工程定位放線工作內容。(4)起始依據校測:對起始依據點(包括建筑紅線樁點、水準點)或原有地上、地下建(構)筑物,均應進行校測。(5)場區控制網測設:根據場地情況、設計4、與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長期保留”的原則,測設場區平面控制網與高程控制網。(6)建筑物定位與基礎施工測量:建筑物定位 與主要軸線控制樁、擴坡樁、基樁的定位與監測,基礎開挖與0.00以下各層施工測量。(7)0.00以上施工測量:首層、非標準層與標準層的結構測量放線、豎向控制與標高傳遞。(8)室內、外裝飾與安裝測量:會議室、大廳、外飾面、玻璃幕墻等室內外裝飾測量。各種管線、電梯、旋轉餐廳等的安裝測量。(9)竣工測量與變形觀測:竣工現狀總圖的繪制與各單項工程竣工測量,根據設計與施工要求的變形觀測的內容、方案及要求。 (10)驗線工作:明確各分項工程測量放線后,應由哪一級驗線與驗線的5、內容。(11)施工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根據施工安排制定施工測量工作進度計劃、使用儀器型號、數量、附屬工具、記錄表格等計劃,測量人員及組織等。2、人員及設備資格檢查承包單位專職測量人員的測量資格或崗位證書,是否滿足要求;測量設備的出廠合格證是否齊全,數量是否與方案一致;檢定合格證書是否在時限要求范圍內。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時,允許其進行測量工作,不符合相關規定時要求整改補充,達到規定要求后允許其進行測量工作。3、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臨時水準點復核承包單位在測量放線完畢,在自檢合格后,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申請表并附上放線的依據材料及放線成果表報送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到實地查驗。(1)質量標6、準:放線精度應符合規范及標準要求,施工軸線控制樁的位置、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標志牢靠明顯。 測量成果及現場查驗樁線的準確性及樁點樁位保護措施的有效性符合規范規定。 (2)檢查要點:場地平面控制網和建筑物主軸線,應根據復核后的建筑紅線樁或城市測量控制點準確定位測量,并應做好樁位保護。其測量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場地平面控制網允許偏差等級適用范圍邊長(m)測角允許偏差()邊長相對允許偏差一級重要高層建筑100300151/15000二級一般高層建筑50200201/10000本工程地下室東西長299.6m,南北寬217.9 m,符合“ 一級場地平面控制網” 。(3)平面控制應包括“定位依據點7、”、“依據方位”和“建筑物的主軸線”?!敖ㄖ锏闹鬏S線”一般指建筑物定位的十字線。建筑物的定位依據有以下幾種:城市規劃部門給定的“城市測量平面控制點”或建筑紅線;場區控制網中建筑物控制網;原有建(構)筑物或道路中心線。(4)建筑物定位的條件,應當是能唯一確定建筑物位置的幾何條件。最常用的定位條件是能惟一確定建筑物的一個點位與一個邊的方向。當以城市測量控制點或場區控制網定位時,應選擇精度較高的點位和方向為依據; 當以建筑紅線定位時,應選擇沿主要街道的建筑紅線為依據,并以較長的已知邊測設較短的邊;當以原有建(構)筑物或道路中心線定位時,應選擇外廓(或中心線)規整的永久性建(構)筑物為依據。4、場地8、平面控制網向建筑物的引測控制 (1)應根據場地平面控制網向混凝土底板墊層上投測建筑物外廓軸線,經閉合校測合格后,再放出細部軸線及有關邊界線?;A放線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 基礎軸線尺寸允許偏差長度L、寬度B(m)允許偏差() L(B)30530L(B)601060L(B)9015 L(B)9020注:軸線的對角線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為邊長偏差的2倍; 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偏差應為1(2)地下室頂板放線驗收后,應將控制軸線引測至結構外表面上,并作好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的基準。軸線的豎向投測,應以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為測站。豎向投測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4 軸線豎向投測允許偏差項 目9、允許偏差()總高H(m)每 層3 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 H15030(3)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應組成閉合圖形,且其間距不應大于所用鋼尺長度??刂戚S線應包括:建筑物外廓軸線;伸縮縫、沉降縫兩側軸線;電梯間、樓梯間兩側軸線;單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軸線。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再測設細部軸線和墻、柱、梁、門窗洞口等邊線,放線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 施工層放線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外廓主軸線長度L(m) L30530L601060L9015 L90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5、沉降觀10、測的控制要點對于20層以上或造型復雜的14層以上的建筑物,應進行沉降觀測,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的有關規定。第 建筑沉降觀測可根據需要,分別或組合測定建筑場地沉降、基坑回彈、地基土分層沉降以及基礎和上部結構沉降。對于深基礎建筑或高層建筑,觀測應從基礎施工時開始。本工程的沉降觀測自地下室以上的第一層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測量第一次基本數據,觀測點的布置和觀測的頻率依據結構圖說明;沉降觀測應提交的文件: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沉降觀測記錄表;沉降速率曲線圖。沉降觀測的周期及質量標準:建筑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由沉降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判定。當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11、04mm/d時,可認為已經進入穩定階段。6、監理測量工作的方法及措施6.1、收集與本工程有關的圖紙和工程測量成果,實地進行踏勘,核對紅線點地面標志及其位置;6.2、參加設計技術交底、施工圖會審會議,正確理解設計意圖,明確設計的建筑物的幾何尺寸、形體、標高及相對位置。明確建筑物在貴陽城市坐標系中的位置及其關系,明確土建高程系統和吳淞高程系統的關系;6.3、根據選用紅線點坐標值和房屋軸線點坐標值,計算方位和距離,核查施工放樣的數據是否正確;6.4、對施工放樣工序的部分過程進行旁站,督促測量人員按照規范規定要求進行操作,同時提出自己的見解;6.5、要求施工單位在自查無誤后,報監理驗收。對主要控制點全12、數進行復測,對次要控制點部分進行抽測;6.6、實測實量建筑物與規劃紅線間的距離,看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6.7、建筑物的沉降觀測,要求施工單位配備固定的測量小組,且采用固定的觀測線路。進行沉降觀測時,監理采用旁站和抽測的方法進行控制;6.8、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施工尺寸與設計圖尺寸的偏差。合格標準:截面尺寸偏差5,8mm測量工具:5m鋼卷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以鋼卷尺測量同一面墻/柱截面尺寸,精確至毫米。(2) 同一墻/柱面作為1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測量截面尺寸1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13、點。第二尺第一尺3001200墻或柱地面墻柱截面尺寸測量示意6.9表面平整度(砼結構)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平整程度。合格標準:0,8mm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剪力墻/暗柱:選取長邊墻,任選長邊墻兩面中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2) 當所選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4個角(頂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該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3) 當所選墻長度大于3米時,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還需在墻長度中間水平放靠尺測量1次表面平整度??缍纯诓课槐販y。這14、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4) 砼柱:可以不測表面平整度。6.10垂直度(砼結構)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合格標準:0,8mm測量工具:2米靠尺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剪力墻:任取長邊墻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當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2) 當墻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和墻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3) 砼柱:任選砼柱四面中的兩面,分別將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和下部地面位時各測1次垂直度。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在監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監理實施細則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